05.03 父母的“穷人思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值得深思)

父母的“穷人思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值得深思)

01

家里条件优渥,她却过上了没钱的日子

现在的孩子零用钱都特别多,有些家庭经济情况优越的,一天的零用钱花费甚至不逊于普通上班族。

而当我看着街上花钱豪爽的熊孩子们时,我总会习惯性想起我的表妹,请假设这样的情形:一个不算贫困的家庭,但孩子在初中前口袋里不曾有过一毛零花钱。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对吧,现实中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表妹就是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表妹和我同年出生,小学同一个班,她家里最早买了同学们都羡慕的彩色电视机、唱片机、冰箱、空调等现代化电器,那时我和同学都觉得,表妹家跟村里的其他人生活不太一样。

每到新学期开学,表妹背着姨妈买的新书包,穿着新裙子,用着全新的文具,打开她妈妈用新书皮包好的新书,十分光鲜时,总有同学会跟她说,好羡慕你又有新书包新文具,我用的都是我姐剩下来的。

听到这样的话语,表妹脸上会有一丝开心,但这丝开心没能持续多久,因为一到课间大家都跑出去买零食的时候,她却乖乖地呆在座位里不动。

同学吃着香喷喷的小炒,香味直扑鼻子,一边吃一边问她怎么这么乖不吃零食,表妹只能低着头装着看书,一边看一边偷看他们手上的美食,心里暗暗痛苦。

其实只有我知道,表妹不是不想吃零食,纯粹是因为口袋里没钱,而且我不能说出去,因为大家觉得她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她不可能没零花钱,我若说出来,表妹也会丢面子。

父母的“穷人思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值得深思)

还记得小学时候,我带着她去买文具,她会看上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我问想不想我买下来,她只是黯然说一句:不了,我妈会骂我的。

小孩子嘛,总会想着法子到达目的,表妹很想跟同学一样为自己争取点零花钱,屡次试探问姨妈,你和爸爸收入多少啊,为什么我们家有其他同学家里没有的贵东西,但是我却不能有零花钱?

每次表妹这样问,姨妈总要责骂她,老是板着一张脸说她年纪这么小,却整天打着钱的主义,不是一个乖孩子。

姨妈说,好孩子是不需要零花钱的,需要的东西爸妈都会帮忙买,孩子也不需要问爸妈工资多少,反正够花,只是不能给零用钱乱花。

表妹跟我哭着说,我没有乱花钱啊,每个孩子都有零花钱,无论经济情况怎么样,他们每天都至少有几毛钱买自己的小玩意或小吃,唯独我没有这种享受。后来表妹开始讨厌姨妈,觉得她是班上唯一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

父母的“穷人思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值得深思)

整个小学时期的表妹,对金钱的渴望非常热烈。在读初中以前,表妹从不明白,姨妈为什么从不给她一毛钱,也不给机会让她有机会去获取零花钱,表妹除了觉得自己特别苦,还有就是,对钱的概念很模糊。

等到表妹上了初中,在县城学校住宿,姨妈终于要开始给钱她使用,表妹在支配每月的生活费时,还可以适当使用部分零用钱,意外的是,表妹每个月要花费高达900块。这对于一个四线小县城而言,可算是一笔巨大的花销,毕竟,姨妈跟姨丈混得也不算特别好,月收入加起来才五千块。

这丫头都不知道为什么花钱这么大花,别的孩子一个月才花500一个月,她却接近别人的两倍,姨妈总爱在亲戚面前如此抱怨。

我那时和其他住宿生一样,每个月花不过300,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跟表妹谈过,劝她要珍惜钱。她很不开心地回答我,我们家又不是特别穷,以前我一点钱都没有,现在终于有了,难道还不给我花吗?

到了初中才开始接触金钱的表妹,对钱没有其他同龄人相等程度的认识,她不知道,一支10块钱的圆珠笔已经算是天价,一瓶酸奶八块五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吃不起的。她一直误以为自己家境很好,因为以前爸妈为她花钱时毫不心疼。她记恨爸妈以前有钱不肯给零用钱她花,一直耿耿于怀,在初中后疯狂花钱,弥补内心童年时期的空缺。

听姨妈说,即使表妹出来工作后,每月七千的工资还是不够她花,只要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自己有否金钱能力,她总要不计后果地买下,月月超支,月月靠姨妈补贴生活费。

很明显,今年已经25岁的表妹财商特别低,在有些同龄人已经能利用自己的工资合理供房时,同样薪水水平的她却只能一直奔波在生存线上,这归咎于她不会合理使用金钱。

当然,追踪到源头,父母对她的金钱教育是罪魁祸首,不,他们家可以说,根本没金钱教育。

一个从小口袋没一分零用钱,没被教育过如何合理用钱的孩子,长大后又如何奢望她能把自己的金钱打理得整整有条?

02

金钱不是怪兽,不是孩子绝对不能碰的领域

金钱,绝对不是孩子不能触碰的领域,像我表妹那种从小就被钱隔离了的生活习惯,自然很不科学,也促使了家里挺有钱只是爸妈不肯让我花这一偏离的思想在她心中衍生,因此疯狂花钱来弥补自己和报复父母。

表妹迟迟不能成为一个在金钱消费选择精明的人,姨妈夫妇需负上某一部分责任。

财商,对于现代孩子的培养,刻不容缓,而培养财商有个很重要的注意点就是,不要在金钱问题上对孩子纬莫如深。

有的孩子问爸妈,我们家收入多少,一些父母会觉得孩子不需要知道这些,也不想让孩子一开始思维上就涉及到金钱的考虑,然后就直接回复孩子说:你不需要知道,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

如果各位家长们也曾这么做过,那可要注意了,这样回复孩子,其实不算一个明智之举,让孩子早一点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反而让他能尽早有一个清楚的金钱认知,懂得心疼爸妈赚钱不容易,养成精明的消费习惯。

父母的“穷人思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值得深思)

表妹这种情况是我身边的其中一个例子,有对孩子零花钱一毛不拔的,自然也就有在金钱方面特别溺爱孩子的父母。

与表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大学好友莫莫,她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爸妈从小也对她异常宠爱,尤其在金钱方面特别疏爽。

莫莫家做点小生意,经济状况良好,从莫莫幼儿园起,家里买给她的就是动辄几千元的乐高等玩具,在同龄人哭着问爸妈要钱买饼干的时候,才三四岁的莫莫口袋里就有多张百元大钞,喜欢的东西尽情消费,买了马上扔的物品和零食也很多。

幼儿园的老师跟她说小孩子不能铺张浪费,她却反对说,爸妈说钱是自己赚的,女儿怎么花都没问题。和莫莫父母多次沟通无果后,幼儿园老师放弃在这一问题上再作教育。

上了小学后莫莫更加财大气粗了,老师叫她写作业,她却说自己一个月的零用钱比老师的工资还多,老师没资格命令她。即使是这样顶撞老师,莫莫的父母也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家里有钱,孩子读书时不用受苦也行,以后又不是养不起。

当初在大学寝室的时候,我们几个女生特别羡慕莫莫,在当时我们大学生活费每月只有一千左右时,家里做生意的她每月却有一万八千的生活费。作为学生,莫莫生活铺张,花钱潇洒,动辄买几千块一条的裙子。

她曾说,从小学开始,自己每星期就有一千的零花钱,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心头好,父母必定满足,父母也许下了豪言,莫莫大学后不找工作也没关系,家里每个月仍可以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给她。

经济条件充足的莫莫就这样心安理得地混了四年,天天跟社团的朋友在外面吃喝玩乐,一个专业证书都没考,也没有任何的实习经验,最后连学位证都拿不到。在我们对招聘会全力以赴时,她仍跟往常一样,天天在煲韩剧,做美甲,看名包,对起薪几千的工作看不上眼,没去找任何工作。

我们同班的同学已经上班一年多了,莫莫还是没去找工作,当初班上总会有人在工作疲累时发出羡慕她不用为工作疲于奔命云云。然而好景不长,莫莫的家境也遭遇到巨大挑战,家里再也无法一直奢华地养着莫莫,她甚至需要赶紧找工作,努力为她爸爸填上那一堆外债。

然而此时学位证都没拿到的莫莫,在找工作时连连碰壁,一直养尊处优的她怎能接受得了如此打击呢,终于在三个月找工作无果后,一脸颓态地蹲在家,逃避现实。

父母的“穷人思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值得深思)

03

社会淘汰我们的孩子时从不会提前打招呼

上帝为你安排的际遇早已经暗中安排了交换的筹码,对于每一个人,被赐予的物质必须要有对等的能力接得住,物质拥有才会长久。所谓溺子如杀子,在金钱的教育上也一样,父母让孩子从小就过度纵享金钱,没让孩子从小树立起赚钱不容易这种意识,没督促孩子培养其合格的财商,只会自食其果。

作为父母方,不要以为自己任何时候都能做子女一辈子的避风港,不计所有地去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而不传输合理的金钱观念。而当哪天巨大的金钱挫折来临时,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将可能束手无策,与那些从小就学会合理与金钱打交道的同龄孩子相比,劣势尽显。

社会最残酷的真相是,淘汰我们的孩子时,从不会提前打一声招呼,而金钱教育是孩子成年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孩子面前倡导良好科学的金钱观,在金钱使用上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对于金钱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认知,日后也有更好的赚钱生存能力。

父母的“穷人思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