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酒樓起了個怪名字,胡適自作聰明做分析,酒樓老闆聽了大笑

在近代文壇,胡適無疑是一個領袖級的人物,很多人都對其馬首是瞻,甚至被譽為“國士”,而他本人也是非常自信,為此還出了不少笑話。

酒樓起了個怪名字,胡適自作聰明做分析,酒樓老闆聽了大笑

1920年,胡適在上海公學當校長,4月的一天,幾位朋友從蘇州趕來看他,胡適就帶著他們在上海的街頭閒逛。

走著走著,突然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家酒樓剛開張,非常熱鬧,還有舞龍舞獅隊表演,胡適便提出請大家在這家酒店吃一頓。可沒想到,大家不但飯沒吃成,甚至連門都沒進去。

原來,快到門口的時候,胡適的朋友注意到這個酒樓的名字叫“四而樓”,百思不得其解,就問胡適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正好旁邊也有許多人,聽到了這個問題,都看向胡適,希望能聽一聽大師的解釋。

胡適也看到了這個名字,但他想遍了古籍,也沒想出來這個“四而樓”到底是什麼意思。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不回答更沒面子,於是,胡適便開始分析說:“按我的理解,這應該是滿足顧客的意思,四面八方的客人,都歡迎來酒樓。”

酒樓起了個怪名字,胡適自作聰明做分析,酒樓老闆聽了大笑

就在這時,酒樓老闆出來了,聽了胡適的解釋,大笑起來,說:“先生,這個名字可沒有您解釋的這麼麻煩,就是《三字經》裡寫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只不過想圖個一本萬利的彩頭,我就起了這個名字。”

眾人一聽,哈哈大笑,紛紛誇讚老闆的奇思妙想,只是胡適站在一邊,只能尷尬地陪笑,最後還是朋友解圍,提出到別的酒樓吃飯,才化解了胡適的尷尬。

1917年,胡適剛從美國留學回來時,曾發誓“二十年不談政治”——“我打定二十年不談政治的決心,要想在思想文藝上替中國政治建築一個革新的基礎。

20年後,正好是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胡適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毅然加入到抗戰的行列。1938年9月17日,胡適被任命為駐美大使,全力爭取美國的援助。

到了美國後,胡適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芝加哥大學教授史密斯當選為國會議員。胡適非常高興,因為他多年前曾經與史密斯有過一面之緣,雖然接觸時間不長,但史密斯先生的博學和多識,讓他非常敬佩。於是,胡適決定邀請他吃個飯,敘敘舊。

酒樓起了個怪名字,胡適自作聰明做分析,酒樓老闆聽了大笑

使館工作人員立即聯繫,很快敲定了二人見面的時間。胡適見到史密斯後,像見到老熟人一樣熱情地打招呼,而史密斯卻顯得有些拘謹,對這位中國大使很尊重,也很客氣,完全不像老朋友見面。

二人寒暄一陣後,史密斯突然對胡適說:“尊敬的胡大使,真是湊巧,幾年前,我認識一位中國的學者,和您的名字一樣,也叫胡適,不知道您認不認識他。”

胡適聽到這個話,臉一下子白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上次見面雖然只是一面之緣,但沒想到他早就把我給忘了,虧得自己還這麼敬仰他,真是自作多情。

但也沒辦法,這畢竟是大使級的會見,胡適如果說那個“胡適”就是自己,就是在打史密斯的臉,只好回應說,那個人他還不瞭解,可以聯繫國內問一下。

受了打擊的胡適,再沒興趣和史密斯聊天了,宴請也很快就結束了。從此,胡適再也沒有聯繫史密斯,而史密斯可能也始終不知道,那個他打聽的胡適,就是請他吃飯的胡大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