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孩子从小由姥姥带大,为什么还是爱爷爷奶奶比姥姥姥爷多呢?

YY麻辣妈咪


我儿子就是从小由姥姥带大的,最喜欢的就是姥姥姥爷。

他爷爷很久不回来一次,来了也不抱抱他,我儿子也不喜欢跟他爷爷玩,也压根没什么感情。婆婆忙自己的事情,什么时候都是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心情好了抱一抱,心情不好自己睡大觉,抱的时候,儿子也跟他玩,不抱,儿子也不找她。

没有什么一定的,更多的是从小跟谁多,心理跟谁亲。看不起那些明明没有付出什么,却总是拿着“血浓于水”来道德绑架的道德婊,孩子小的时候你们不带他不疼他,现在孩子长大了省心了,你们过来表疼爱了,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

我会告诉我儿子,你是姥姥带大的,那么多个困难的日日夜夜,都是姥姥陪在妈妈身边,所以你长大了,将来一定要好好疼姥姥姥爷。至于爷爷奶奶,我不会教他,他想跟她们亲,我也不会拦着,毕竟是他的爷爷奶奶。

评论里的键盘侠不要瞎逼逼了,我月子里,婆婆没有照顾过我一天,没有给我做过一顿饭,我上班没人看孩子,请她请一天假,她都不乐意!你们怎么知道我没让她带?她不愿意!她得打牌逛街呢!

这话我不仅敢当着我老公的面说,当着公公婆婆的面,我照样说!他们做没做过,自己心里清楚,我这么说,他们没话反驳!因为我说的是实话!

就我自己来说,从小我的爷爷奶奶就没疼过我,最疼的是他们的孙子,我作为孙女,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没我的份,相反的,有一点好吃的,我姥姥都会给我留着。

所以直到现在,我和我的爷爷奶奶都不亲。偶尔逢年过节跟着爸妈一起去看他们,但是平时我是不去的,去也就是在那里坐坐,不见面也没什么感觉,也不会思念他们。

孩子到底跟谁亲,大部分是来自日常的陪伴,感情的积累。小部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每天辛苦上班,在家帮我带孩子的,是我的父母。我自然会教给他们,谁才是他更应该孝顺的人,而不是某些人在孩子小难照顾的时候不闻不问,长大了再给点零花钱说几句好听的话来坐享其成。

有付出才有回报,血缘是血缘,但是血缘并不会凌驾于一切之上。没有感情基础的血缘,也不过如此而已。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谁告诉楼主会这样的呢……

我就是从小跟着姥姥姥爷的,爷爷奶奶没管过。上学时有好吃的自己不吃都要早早出门先给姥姥姥爷送去再去上学。姥爷年纪大了我会给他洗脚,姥姥没法动了我会给她清理屎尿,在他们生命中最后的时间里我都尽全力照顾,最为外孙女我做的远远比孙子们多得多,但我仍旧开心,再累的时候看到姥姥姥爷跟我聊天我都超级知足。至于爷爷奶奶,他们知道对我付出的不多,爷爷去世前我给他扫地拖地他都会哭起来,后悔没有好好对待我。爷爷去世时我一滴眼泪没掉。如今我已至中年,常能在梦中见到姥姥姥爷,回忆中的美好总是偶尔浮现,我也会跟孩子们聊起我的姥姥姥爷,告诉他们,曾经我有那么好的姥姥姥爷,我的童年因为姥姥姥爷格外温暖而多彩。而爷爷未曾入梦过,奶奶今年83岁了,虽然我父母在照顾,但我基本不会想起她,没那么深的感情。作为晚辈,我姓什么与我跟哪边的长辈亲没有任何关系。曾经有人跟我婆婆说,你不用管孙女,你不管你儿媳妇父母就管了,以后孩子还是管你叫奶奶跟你亲。我婆婆照做了……现在孩子对她奶奶跟对小区里见到的老人一样,很礼貌。


不知道啊不知道


我不太同意楼主的观点。

孩子是最单纯也是最现实的,谁带的多他就和谁亲,如果真是姥姥姥爷带大的,那肯定和姥姥姥爷亲,不会和爷爷奶奶亲。

不仅是这样,如果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一年都见不上一面,这种孩子长大了,连父母都不会亲的。

我堂弟的女儿,一直是她奶奶带大。堂弟两口子在广州打工,每年就过年回去一下,虽然每次过年回去都给孩子买玩具,零食,新衣服,但不亲就是不亲。

孩子连妈妈都不肯喊一声,堂弟老婆想给孩子洗澡,带孩子睡觉,那孩子哭的厉害,压根儿不同意。

堂弟两口子心里也难过,自己也哭了。但是孩子才几岁,她所有的反应都是最真实的。

所以留守儿童苦啊,打工的父母也难。



也许是闲话


我们家就是跟姥姥亲,身边好多也是姥姥带大跟姥姥亲,为什么跟爷爷奶奶亲跟所谓血缘无关,说血缘的没理解什么叫血缘,你的意思是父亲比母亲血缘近?明显事实是如果父母真有血缘远近也是母亲更近,母系遗传更稳定可靠,不理解的去看遗传学就可以了。你要说传统还可以理解。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第一个虽然好多姥姥虽然带孩子,但因为传统原因自己都喜欢在孩子面前说你不跟我家姓,不是我老✘家的人,吧啦吧啦类似的话,孩子又不是傻子,你老这么说怎么可能跟你亲,他在你这没有归属感,包括有些妈妈们也喜欢说,你以为是开玩笑孩子不觉得,我老公侄子就是他外婆带大的,他对外婆很亲,有一次我们去他外婆家,他进去就拿东西给我们吃,还说到他家了,这时我嫂子就用嘲笑的口吻说,怎么是你家,你又不姓李,你觉得孩子心里会怎么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我又不姓✘,所以只有跟我一个姓的才亲,所以这种就是妈妈外婆自己作的。所以我从不让我妈这么说我宝宝,每次她一想说类似的话我就警告她,你说这样的话多了小心孩子不跟你亲。第二个原因就是许多爷爷奶奶也喜欢挑拨孩子,经常说一些你是我家孙子啊所以要跟我亲类似的话,不止外婆在他们眼里不如他们亲甚至妈妈都不如他们亲,因为孩子是老✘家的,虽然他们说的有挑拨嫌疑,但是加上上面外婆妈妈也有类似的话会让孩子相信,后果就显而易见了


莜莜6633


说到这个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我家姐妹四个,奶奶重男轻女,欺负我妈妈不说,对我们更是不过问,一直都是姥姥带着我们长大,三妹长到七岁回来读书,二妹一直呆到出嫁,对我们可以说是付不了全部,所以我们从小到大,心里认定的家也就是姥姥家,无论什么时候回去,包一放,立马跑去找姥姥了,挣的钱可以全部给姥姥,反之对奶奶无感,姥姥去世六年了,到现在我们都不能释怀,而奶奶除了无感,已快忘了长什么样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七岁了,又是我妈妈在帮我带,我婆婆常年在外地工作,孩子也就过年见一面,无论是行动还是心里,对孩子不闻不问,现在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心里惦记的都是姥姥姥爷,几个姨,包括舅舅舅妈,谁对他付出的多他就喜欢谁,要说血缘关系,姥姥难道没有血缘关系?我就跟孩子说过,以后不管你去哪里,跟谁亲,喜欢谁都不重要,姥姥把你带大,你不能忘恩负义,一辈子要记住这个恩情,要珍惜这份爱


浅浅浅浅过来


这是不可能的!我从小就是外公外婆带大的,爷爷奶奶家相隔不到100米。爷爷奶奶生了4个儿子,孙子辈的姊妹有8个,90年代的南下打工潮,父母想让爷爷奶奶帮忙带我们俩姊妹,爷爷奶奶不同意,说他八个孙子,带的这个没带的那个,所以他一个都不带,然后从我幼儿园开始,一直是外公外婆带,爷爷奶奶连看我们一眼都很少,买衣服买糖更是没有。从幼儿园开始,到现在我的孩子又上幼儿园了,每年回娘家都是回外婆家,爷爷那就是拿200块钱,吃一餐饭就走了,每次娘家不论呆多久,在爷爷那儿也就是一餐饭,多了人家也没得给你吃


微凉记忆38


在我们的老传统中,总重男轻女,所以有了孙子近外孙远的说法,依据就是血浓于水。但事实上,不管是和爷爷还是和奶奶我们身上血缘占比是相同的。

孩子喜欢哪些人

首先,孩子和谁亲取决于谁在照顾孩子。孩子最喜欢照顾自己的人,尤其是从出生一直在身边照顾自己的人。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奶奶一直把孙子从出生带到上幼儿园,真的是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的带,孩子最喜欢的人就是奶奶,每次妈妈周末要带着他出去玩,孩子会问一句:妈妈要带着奶奶一起去。如果奶奶不去,孩子就不去,虽然是妈妈生的,但是爸妈上班忙,很少管,这孩子只和奶奶亲。

其次,孩子都是最敏感的,会陪伴不代表长时间陪伴,提高陪伴质量孩子才会喜欢。

以前我表哥家的宝宝最喜欢和我表姐玩,我们俩都是姑姑,平时去都去得比较少,但是孩子一见到我表姐,就特别喜欢。直到有了孩子我才明白,是表姐会和孩子玩。

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每次见到这个小侄女就是逗逗,但是很少和孩子走心的玩,但是表姐不一样,她就像是变成了一个小朋友,她们玩捉迷藏、搭积木做游戏,表姐能很快的融进孩子的世界。

第三点,大点的孩子更喜欢看人下菜,能够满足更多要求的人更容易被喜欢。我女儿上幼儿园后,每次她爷爷奶奶去接都会要求要买面包、蛋糕或者甜甜圈,反正就是各种零食,但是我自己带的时候,她很少要。所以如果老人宠溺孩子,总是能够满足孩子那些无理的要求,她会更喜欢带给她实质好处的人。

明明姥姥照顾的多,为什么孩子喜欢奶奶。如果姥姥是3岁前照顾的孩子,而爷爷奶奶是孩子3岁后才开始照顾孩子,那么孩子对爷爷奶奶的印象会更深刻,所以说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看具体怎么做了。

作为父母我们只能说,给孩子最好榜样,告诉孩子谁付出的更多,让孩子学会感恩。


豌豆妈妈育儿


一般来说,孩子小的时候谁带的多,就跟谁亲。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照顾者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不同,孩子的亲近程度也会不同。这和孩子有没有良心无关,和孩子的感受有关。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奶奶,从小一个人尽心尽力照顾孙女长大。按理说,孙女应该跟她很亲。可是因为奶奶脾气比较急,孙女不想吃饭,不想叫人,题目做错,奶奶都会批评、指责,而且说的话比较伤人,所以孙女越大,和奶奶越不亲。

我们家也是这种情况。奶奶和外婆一直轮流照顾小样。小时候小样和她们一样亲。

但是1,2岁开始,小样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后,奶奶干涉多,批评多的方式,和外婆以鼓励为主,尊重小样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样和外婆的关系,明显比和奶奶更亲近。

其实我们当孩子的时候也一样,父母再怎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如果总是用唠叨、数落、批评、比较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也很难和父母亲近。将心比心,孩子也是一样的。

所以一方面,希望老人能用更尊重孩子想法和感受的方式对待他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常常在孩子面前表达我们对老人的爱和感谢。

不只是嘴上教育孩子,“长大后要孝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要以身作则地做给孩子看。比如把好吃的东西留给老人,陪她们聊聊天,多分担一些家务,生日的时候给老人准备礼物等等。

孩子看到我们对老人的爱,自然也会和老人更亲近,更懂得感恩。


妈妈没时间


孩子爱爷爷奶奶胜过姥姥姥爷的具体表现在哪?下这种定论的依据在哪?

如果事情不是亲身经历,请不要随意揣测、妄下结论。

虽说“日久生情”是常理,但相处的方式决定关系的质量,孩子的亲身体验是真实存在的,孩子在和姥姥姥爷相处的过程中是否开心快乐是决定孩子更乐意亲近谁的唯一理由。

如果孩子更乐意亲近没怎么带过自己的爷爷奶奶,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是ta妈十月怀胎生的,有妈妈一半的血缘,所以归因于血缘有点迁强。

我姥家院里有个老太太,上世纪70年代,家穷孩子养不起,把最小的送人了,为了生计给别家当保姆,把那家孩子亲的要命,最后那家孩子长大了两头跑,把保姆当亲妈似的。

我是我姥带大的,我小时候以为我姥是我妈,闹了不少笑话,我妈擅长“棍棒教育”,所以我和我姥感情好,我姥过世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世上最疼爱我的人撇下我走了,以后全得自己扛了。

相处的好坏跟时间长短没关系,跟体验后的心情有关系,喜欢就乐意亲近,不喜欢就敬而远之,喜欢的理由多了去了,不喜欢的借口也不少,帮女儿、疼外孙,问心无愧有什么好计较呢。


阿娥你好


跟血缘有个狗屁关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血缘上远近是一样的,根本就没有远近的说法!如果姥姥姥爷带孙子,爷爷奶奶难得见一次孙子,带着大量的零食糖果,而姥姥姥爷平时都是限制不给吃或者少吃的,孩子自然就会盼着爷爷奶奶再来,还有性格方面,我家大宝从小和爷爷奶奶住一起,奶奶是个大嗓门,而且一言不合就凶孩子一顿,而姥姥不一样,虽然见面少,但每次都是陪孩子说说笑笑还会“变魔术”啥的,现在我们已经不和爷爷奶奶住一起了,每周末问孩子想去哪,毫无疑问都是要去姥姥家,孩子不过就是觉得谁有趣或者在谁的身边更快活就喜欢谁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