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梅州大埔的豆沙粄是怎麼做的?

另一閒人


梅州最有名的美食難道不是醃面和三及第湯麼?雖然壹周君跟梅州的交集不多,但是地方特色美味可也是烙印在心。

其實在梅州人心中了,“粄”類才是最為普遍的美食。

“粄”指的是大米制作的食品,每逢過年過節,有親戚朋友到家,“粄”就是客家人餐桌上必備的迎客美味!

豆粄,又名豆沙粄,是大埔傳統客家小吃之一。

“粄”分為鹹粄和甜粄,蘿蔔粄與筍粄都屬於鹹粄,口感比較爽脆;蘿蔔粄有較濃的胡椒味,筍粄有蝦米等材料的加入,顯得更加鮮香。而豆沙粄屬於這裡的甜粄,喜歡甜的朋友吃就沒跑了!

豆沙粄有有赤豆和白豆之分。吃“粄”通常會蘸上沙茶粉一起吃,增加了辣與鹹的滋味。不過也有很多人不蘸任何醬料,愛它原汁原味的香味!粄皮薄而韌,有透明感,餡是用優質赤豆做原料。製作完成後,放入蒸籠裡蒸熟,最後放進香油桶裡,桶底用木炭火加熱保持恆溫,乃小吃佳品。

“粄”皮是用木薯粉做的,十分有韌性。本想用筷子把它們扯開看裡面的餡料,其實是有難度的。還是用一口咬下去的方式較為直接乾脆。咬下去的瞬間外皮Q彈黏嘴,裡面的餡料多得將要蹦出來。做“粄”皮的時候要很有技巧,做得厚薄適中才是最好的。太厚不好吃,太薄不好看。

將煮好的艾葉慢慢加入準備好了的糯米粉和粘米粉中,一邊加一邊攪拌可以將艾葉和米粉更加充分地揉勻揉透。面和得越久越均勻,艾粄就越好吃。

赤豆或者白豆都可以用來製作成豆沙,用搽以豬油的竹葉包裹糯米粉配製豆沙(或甜或鹹)揉合而成。餡料主要是將豆子搗碎,加入芝麻一起炒,炒出香味後與搗碎的片糖一起攪拌均勻即可。

餡料包入和好的麵糰,墊上香蕉葉後放到鍋裡蒸。蒸熟剝葉食用,竹葉、糯米、豆沙、熟油、砂糖、五香俱全,耐人尋味。

剛新鮮出爐的豆沙粄,打開鍋蓋時就能聞到一股香,一口咬下去,讓人感覺非常有勁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