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梅州發展不起來是真的嗎?為什麼?

jj8383


主要沒有多少工業底蘊,沒有多少工廠,提供不了工作崗位,人才都前往珠三角發展了。

梅州有錢人也是有的,主要分佈在省內政府部門和學校等事業單位。從梅州出來的人才從政比較多,其次就是從事教師工作,當然很大一部分人在珠三角工作已經定居珠三角城市了。只能說,梅州的人才流失很嚴重,梅州的年輕人大都到珠三角城市去創造那些城市的GDP了,留下大部分老人孩子在梅州老家,梅州本地經濟理所當然就沒有什麼起色了。

總結一點,梅州要想發展起來,關鍵是要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爭取國家財政支持,讓先富起來的珠三角地區援助山區地區,才能達到共同富裕的願景。另外,降低山區城市企業的稅賦,將珠三角的高科技加工製造工廠引進來,創造就業崗位,留住年輕人。如果家裡有好工作,誰會背井離鄉跑到大城市去打工呢?


品讀音樂


梅州在廣東確實是相對比較落後的城市,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先天不足。梅州山多人多地少,缺乏大規模發展工業的良好土地資源。

二是交通欠佳。梅州本身就遠離珠三角,並且前些年交通欠賬較多,至今仍未通高鐵,造成人流、物流成本較大,難以大量吸引外來投資。

三是沒有先發優勢。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經濟最先是從珠三角地區發展起來的,作為山區市的梅州,錯過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政策紅利期,等其他地方已經形成規模效應以後,已經成難再逆襲追趕了。

那麼,梅州是否就真的無法發展起來了呢?也不是。發展的道路不僅只有全盤工業化一條,梅州完全可以結合自身特點,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比如發展高質量的水量種植業,讓慈橙、金柚、蜜柚成為著名地理標誌,走向全國;發展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旅遊業,深挖內涵式旅遊等等。

也許GDP上依然很難追上發達地區,但是隻要能讓老百姓得實惠,就是好發展。


行攝梅州


梅州,地處粵東,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梅州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在第十二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梅州被尊為“世界客都”。享有“廣東漢樂之鄉、廣東漢劇之鄉 、金柚之鄉”的美稱。


梅州市全市山地面積佔24.3%;丘陵及臺地、階地面積佔56.6%;平原面積佔13.7%;河流和水庫等水面積佔5.4%.因為地形與地勢的原因,梅州市的經濟第一產業還是以農業為主,工業是梅州市的短板,工業被列為梅州市的第二產業,2017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11.54億元, 比上年增長4.8%。



梅州市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已探明的礦藏有煤、鐵、銅、錳、鉛、鋅、銀、銻、稀土、石灰石、花崗岩、大理石等48種,530多處礦床。其中煤儲量2.7億噸,佔全省第二位;錳、鐵儲量分別佔全省的20%和30%。梅縣區的銅、五華縣的稀土,蕉嶺縣的石灰石、興寧市的煤炭,大埔縣的瓷土、平遠縣的鐵,以其儲量豐富、品位高而頗負盛名。但由於二00五年八月七日,在興寧市黃槐鎮一煤礦發生“8.7礦難”,造成至少123名礦工遇難,廣東因此全部煤礦被封閉。也給梅州當地經濟造成一定損失,特別是興寧市。



經濟發展

2017年,梅州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25.82億元,比上年增長6.8%,下面是2018年廣東省一至二季度經濟排名。



從排名上看梅州的經濟幾乎處於廣東省的末位,與第一位的深圳市幾乎差了一萬四百多億,雖處於我國第一大經濟體廣東省之內,可見廣東的經濟發展不均衡,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非常明顯。

梅州的經濟窘境如同江蘇的宿遷一樣,宿遷經濟被稱為江蘇的“十三妹”,可見蘇北與蘇南經濟發展的差距,這與梅州在廣東的處境非常相似。




這其中與當地的區位優勢有著很大的關係,雖同在廣東省,但是珠三角的地市憑藉著靠近港澳的優勢,經濟才能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憑藉國家給特區的好政策,焉有不發展之道理!



梅州市雖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但是三省之間或者國家層面並沒有出臺一個建立三省交界處城市群的規劃,所以單憑一己之力發展,就顯得有點勢單力薄,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家層面會有這個考慮。



梅州市的經濟亮點與增長點我想應該是旅遊業首當其衝。梅州被評為廣東“最受車友歡迎目的地”、“最佳休閒城市”。境內眾多的名勝古蹟,名山古寺,文物古蹟,名人故居,溫泉瀑布,秀麗湖山。全市主要景區景點128個,國家3A以級上景區就有29個,所以說梅州只要守得住這些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保護好利用好環境優勢,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經濟肯定會上一個大臺階!



江北詞客


梅州說不定已經快要躍起騰飛了!有人說梅州錯過了工業建設工業發展。工業發展確已證實是提升經濟的快速途徑。可現在梅州再走工業化的道路已經太遲。大家都相信路不止一條。我市也已經發出了全域旅遊的號令。就這幾年,大到城鎮,小到鄉村,鄉村振興旅遊振興已經不只是一種口號了。而是真真正正的在行動。國家也已經明確指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全國小康的背景下。人們需要的已經不單單的只是物質生活的需求。而旅遊產業給大家帶來的是全方位的,健康,飲食,文化,藝術,等不同的體驗。正是解決社會矛盾需求下的產物。所以,走好這條方向是時下最為嚴謹睿智的決策。

只是要做好全域旅遊。對於全域涉及各地方來說做好並不簡單。旅遊概念對於底層領導人來說是生僻的概念。而我市人才流失嚴重。底下的領導班子思想故步。思維侷限性強。要做到全方位的旅遊產業還必須注入新鮮活躍的年輕血液。


日月升明49


梅州年輕人都像全國各地的人一樣去珠三角去了,他們有的務工,也有的經商,梅州鄉下,只有老人和留守兒童,這些外出的年輕人在外如果經濟條件好,會在家鄉建一個樓房,給父母和孩子創造個生活好環境,也有的在外地買房把父母孩子接去,梅州並不是發展不起來,而且現在狀況和目前交通設施落後,暫時如此,梅州是農業為主的地區,生活條件很好,很宜居,這是很多城市無法比的,要發展,必須要有投入資金,才能有發展,珠三角是因為靠近港澳才有發展,梅州現在雖然比珠三角差,但是生活環境比珠三角好幾倍,梅州和縣區,基本沒有賣桶裝水的,山上泉水清甜可口,比珠三角所售賣的最好最優質的桶裝水還優質天然!所以要發展就會失去最宜居城市環境。



華山醉雪


太多山了,沒法發展,現在能這樣子已經很不錯了,這是今天下午拍的,瀝青路是梅州,水泥路是潮州😁😁






廣東惠州週一律師


是發展不起來!適合養老


我是農明315601440


我還是持地理決定論!梅州地處蓮花山脈南端,屬於多山地形,沒有港口,連國際機場都沒,有河流但是無法航行大型船隻,交通只有高速公路…俗話說路通財通,只有區區的三條高速公路貫穿梅州,所以梅州一直髮展不起來!這兩點是硬傷,國際上的研究結論表明,產業鏈需要平原地形和發達的交通支撐,這兩點梅州是天然的短板,即沒有大片的平原地區,也沒有發達的交通,所以涼涼~


天使長米嘉勒


梅州人,說的是客家話,平時有外人,也拒絕說普通話,收賬要錢的時候,說普通話賊溜得,……和潮州、汕頭的人一樣,用語言排外。所以做生意,基本沒有外地人能做長久的;當官去那些地方,簡直憋屈死了。哈哈


快樂的水管工


梅州的五華,豐順,大埔,焦領,平遠絕大多數農民及居民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環境惡劣,窮山惡水,人民生活水平解放前與解放後沒有太大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