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經過兩天點映,臨時撤檔的《芳華》不出意外地收穫了好評。在小說搬上熒幕的大潮下,馮小剛與嚴歌苓的合作再次取得成功,更多的貢獻恐怕來自《芳華》所代表的時代和情懷。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芳華》講述的是一批60後的故事,在一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部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所經歷的成長以及充滿變數的人生命運。樂於助人但已情感萌發的劉峰、敏感脆弱又堅強執拗的何小萍、外表嬌媚實則心機頗多的林丁丁、滿懷正義感和同情心的蕭穗子是其中的主角。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電影極具情感考古意義。隨處可見的領袖頭像、大標語、旗幟和牆畫,以及一次又一次出現的文工團大門,就像凝固在時間隧道里的標識牌,讓人彷彿置身40多年前那個集體主義時代的氛圍中。文革、越戰等特殊歷史事件,也能有力地勾出那個年代觀眾深埋已久的情懷。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芳華》像是70年代的《那些花兒》,這也就具備了吸引80後、90後觀眾的元素。一張又一張的青春臉龐,自然地展示他們年輕的快樂和焦慮:他們喜歡打球、游泳,他們會偷懶、爭風吃醋、互相攀比。文工團彷彿象牙塔,文工團解散那個場景則像極了大學畢業的青春散場。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矛盾衝突往往是電影的最大看點,在這群人長達十餘年的命運糾葛中,有幾組矛盾貫穿始終,成為那個時代深入骨髓的印記。

首先是集體主義與個性的壓抑。步調一致和整齊劃一的背後,往往代表著群體壓抑和集體無意識。正因如此,才有了集體性排斥何小萍,當發現何小萍穿了胸部墊厚的襯衫後,小芭蕾甚至要當眾撕扯她的衣服;才有了劉峰當了多年的“活雷鋒”,卻因為一次青春萌動的擁抱而不得不離開文工團,幾乎沒有人念起他曾經為別人所無私奉獻的一切。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其次是禁慾主義與青春荷爾蒙的矛盾。身處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群體,很多青春期該有的心思只能壓著放著。例如蕭穗子不敢親口向喜歡的人表達愛意;沒有鄧麗君的“靡靡之音”,劉峰可能還會繼續當著大家習以為常的“活雷鋒”;一群女生剛鄙視完何小萍墊胸,馬上討論起胸部的大小。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再次是時代更迭與個體的茫然。一群青年因為理想信念的號召來到文工團,卻無法預料自己今後的命運。時代變幻的大潮湧來,大多數人被動陷入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助。於是就有了分隊長抱著文工團政委哭喊“為什麼要解散?”

在集體命運之下,個體命運的世代傳遞格外顯眼。父親是等不到平反的“反動派”,何小萍從文工團輾轉到野戰醫院,仍無力面對突如其來的榮譽,成為精神病人。作為小縣城木匠的兒子,劉峰頂著戰鬥英雄的稱號,只能販賣盜版書,忍受聯防隊員的欺壓與訛詐。而生在大城市的林丁丁可以出國,高幹子弟的郝淑雯後來找了另一個高幹子弟,忙於在海南拿地。電影的細節正是紛繁現實的反映,令人無限唏噓。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有人說電影是悲劇,我倒不這麼認為。至少最後從小優越感十足的郝淑雯以對聯防隊員的一聲怒吼為自己正了名,長期悲情的何小萍與劉峰也最終抱團取暖,陪伴彼此。

正如片名一樣,電影講述了一群人的芳華,而芳華散盡過後除了過往的喧囂,還有對時代、命運的反思。

對於那個年代,如今的年輕人往往只有通過有限的報章來感受。從王朔到都梁,從姜文到葉京,一批文藝創作者這些年來不斷通過各類作品,反覆在渲染和探討理想價值失落的迷茫與痛楚,例如《動物兇猛》《陽光燦爛的日子》《血色浪漫》《和青春有關的日子》等。這一代人在紅旗下生長,通過呈現那個時代的熱血激情,從未停止過對理想主義情懷的價值思索。

《芳華》背後的情感考古,網友調侃:老牛吃不到嫩草回憶錄

集體主義的懷戀恰恰是對個體傷害的痛心,《芳華》也正是如此,通過何劉二人的顛沛命運,展示那代人難以忘懷的傷痕。從技術層面而言,《芳華》遠談不上完美,採用雙女主的敘事模式,反而分散了故事演繹的穿透力,而且年輕演員的表演張力仍有欠缺。當然,這是一部以情懷取勝的電影,其價值更多在於讓後人去理解和感受那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