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去西安回民街的西安人多吗,为什么?

用户12151299137


西安回民街中国的回民街,我是前年去的西安,而且就在西安回民街找的宾馆住下的,放下行礼,不顾旅途的劳累,我当时就来到宾馆不远处的回民街,



好嘛,晚上八点多的回民街,灯光闪烁、人关攒动,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一阵阵烧烤等特色小吃的味道,被晚风轻轻传送过来,勾起我的馋虫和味蕾,

我在拥挤的人群中,寻找羊肉泡馍、肉夹馍、糊辣汤、牛肉饼等我早就慕名很久的小吃,一样一样,我边走边看,依依不舍还有点目不瑕接。

我朋友劝我在回民街,要只看不吃,他说,西安人是不会在回民街吃东西的,他说,回民街一般都是为游客开的,价格十分贵,劝我说要吃去回民街外去吃,这里价格贵而且还不一定正宗。听了这,只吃了两串红柳肉串,第二天我吃了西安第一面、肉夹馍、糊辣汤等。我觉得名不虚传。


伊春美食美客



2010年的国庆我去过西安旅游,回民街给我的印象只能用“呵呵”来形容!

2010年的国庆,我们公司组织了旅游,我参加了华山、西安线的团,4号白天游了华清池、兵马俑,晚上到了西安参观“晨钟暮鼓”、“回民街”。

进街前,导游嘱咐两件事:不准讨价还价,不准跟里面的人有冲突。(原因你懂的)


我是摄影爱好者,身上一直挂着相机。出乎意料的是,我入街之后,里面的人看见我拿着相机,态度非常抵触,指着我哇哇的叫。导游赶紧叫我把相机收起来……

当天晚上,我还亲眼看到2次闹剧——原因是小贩跑到街里卖东西,里面的人不准外面的人到里面做生意,其中一个还是个中年妇女,被砸了货篮,还挨了一脚,连滚带爬的离开。几个砸东西的大声叫骂,旁边围观的人都默默的看着,不敢做声。

西安是华夏文明的“龙兴之地”,而且还是六朝古都,怎么会有这么个“奇葩的地方”?回到家里,我搜索了相关的资料。这才了解这个街道的由来,了解了左公的功绩。

最后发几张图感叹一下,西安的人文景观真是太赞了!

特别是陕西博物馆,参观完之后,真的对华夏民族的老祖宗钦佩至极!

如果你去西安的话,我严重推荐你多留点时间给陕西博物馆!


从耗子胖成猪


西安回民街不管本地人去得多少,反正外地人是肯定会去的。

对于外地人来说,西安回民街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因为太有名了,好吃的也太多了。但到底值不值,就难说了。



关于羊肉泡馍,我第一次吃是在回民街老米家羊肉泡馍,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这家店的宣传。

老米家是在回民街的一个巷子里,走进去有两家写着老米的招牌,网上说写着大雨那家最正宗,就进去了,果然是人满为患,找个桌子坐都找不到。

羊肉泡馍价格不便宜,普通的好像是40块吧,招牌的好像要50 60?我点一份普通的,我只能说里面的羊肉少的可怜,好在馍是需要自己掰的,还比较正宗。

后来不知道第几次再去西安的时候,去了大雁塔,好像是在大雁塔附近吃了一家叫果渊斋米家的羊肉泡馍,价格好像比老米家便宜不少,25?先不说价格了,那味道真是超赞啊,这颠覆了我的认识,西安的羊肉泡馍原来可以这么好吃!



胡辣汤

说起胡辣汤,不仅仅河南人爱喝,回民街的胡辣汤也很多。在西安第一次喝胡辣汤就是在回民街,当时喝的不太习惯。好像西安的胡辣汤里面都是肉丸?这跟河南的胡辣汤就不太一样

西安的胡辣汤比较厚重,如果早上喝,估计一碗汤就喝饱了。



最后说到像肉夹馍、凉皮这种西安最知名小吃,就真不能在回民街吃了。但貌似我在西安吃了那么多吃肉夹馍(照着攻略去吃),也没发现哪家特别惊艳。

说到回民街最多的小吃,应该是考肉串了吧,但本人没吃过,不知道味道如何?


小川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小时候又长期生活在回民街附近的西安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在大家常说的回民街(北院门,也就是鼓楼后面的南北路)应该是西安回民小吃最不地道的一条街,最“不”地道,你没有看错。

前几天从那过了一下,满街充斥着什么红柳烤肉、麦芽糖等各种奇怪的食品,压根不是西安的小吃,大部分店铺也都不是老字号了,是这些年新开的,老掌柜们都舒舒服服当房东了。还有堂而皇之挂着“肉夹馍”牌子的,要知道西安小吃里“肉夹于馍中”的食品有好多种,比如岐山哨子肉夹馍、腊牛肉夹馍、烤肉夹馍、孜然炒肉夹馍等,而“肉夹馍”这个名字特指汉民的“腊汁肉夹馍”。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本地人很少去了,一是游客太多,挤!二是没什么好吃的,看着那些假特色小吃骗外地游客,很生气。

当然了,街上有几家真正的老字号,以及旁边的大皮院、西羊市等几条街的部分老店还是不错的,我隔一段时间还是会专门去吃一下。具体的就不做广告了,网上攻略不少。

回民街形成这种气候也是难免,毕竟是西安市区最著名的“景点”,游客众多,店家们也是在适应,毕竟做游客的“一锤子买卖”要比做本地人热衷的口碑店容易得多。


西安塔塔木


这么多年回民街也就偶尔去,一半和同事朋友去吃一下(总得换换口味),一半是带外地朋友去品尝一下,或逢年过节给外地亲朋稍带买点儿(主要是真空包装的牛羊肉),说到这里插一句,我的外地亲朋一致对西安的德懋恭水晶饼赞不绝口,几乎年年让稍带(汉民食品,与回民街无关),本人也经常吃。

至于说牛羊肉哪一家好吃(本人喜吃酱牛肉,不太喜欢腊牛肉),不管是刘纪孝家的还是什么稀糊烂或者是别的什么字号,关键是要会买,一定要买不到拳头大小的腱子壶,那个味道才好。

其实对于外地朋友,我反倒推荐去西安饭庄(本人感觉长安南路那一家比东大街还好一些),在西安饭庄你能吃到西安几乎所有的特色菜品和小吃,什么羊肉泡、肉夹馍还都做成小号,方便你腾出肚子可以多品尝一些其他菜点,特色菜品推荐葫芦鸡和水晶肘子,尤其是水晶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晶莹剔透、满口余香,是本人的最爱。

另外就是推荐友谊路和文艺路东北角的三原老黄家,泡泡油糕、金线油塔、疙瘩面(一面三吃)既有地方特色,口味也好。特别是一面三吃,不但味道好,而且吃起来还有讲究和说法,可以感受一下关中的饮食文化。

另外,吃羊肉泡馍(本人不喜欢吃牛肉泡馍),不管是老孙家还是老米家,最好是在自己有充足的时间的时候去慢慢的吃,既然来了就好好的体验一下,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去吃机器掰的馍,要自己动手去掰,一来休闲,二来可以和朋友们边掰边聊天,三来自己掰的有味道,四来体验一把这种特色饮食文化的乐趣。切记一定要把馍掰的碎小(否则入不了味儿),掰完以后叫服务员过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提要求,比如多放点葱花香菜粉丝之类的,最主要的是问你要干的还是汤多(宽汤)汤少(窄汤)……本人推荐说一声“口汤”(也就是吃完馍,碗中大概剩下约一口汤的量),你一说服务员就明白,还显得你入乡随俗接地气。

另外,吃水盆羊肉一般就找带“澄城”俩字的一般不会错,粉巷那家烤出来的饼子是三角形的,焦黄脆嫩,还冒着热气。本人吃的时候,一般要两个饼,一个饼用来把汤里的羊肉和粉丝,连同切好的绿尖椒加进去,就着汤吃;另一个饼子什么也不加,掰一掰泡着汤吃。

其他的还有糊辣汤,葫芦头,以及油泼面、biangbiang面、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户县软面等等各种关中面食。或者选择二合一、三合一也是一种近年流行的面食吃法。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个人经验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面对面睡着你还想我


10月3日,我有事去回民街。一进回民街,但见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十分拥挤。费了很大的力气,我才艰难的挤了进去,来到它的心脏高家大院,心境登时一片空明。因为天气太好,阳光高照,而刚才在人窝中挤出的一身臭汗,也在进入高家大院之后沉敛下来,顿时感觉一片轻松。


由于假日,那天的高家大院的游客非常多,熙熙攘攘的,有些喧嚣。但此喧嚣和院外的喧嚣,截然是不同的两种境界,院外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浮躁,让你感觉一片奥热与郁闷,还有一份难以摒弃的因为旅游拥挤无法很好观景的沮丧感,而院内,则是喧嚣逐渐远离,从心底升腾起的丝丝清凉,逐渐在化解心灵的浮躁。为此,墙里墙外,两个天地。北院门喧嚣,高家大院宁静中有着一股清凉,一股沁透心脾的清凉,让我浮躁的心立马静了下来。真有一墙之隔,天壤地别之感。


有了这样的感觉,加上我这些年经常去北院门,我从心底认为,北院门是古长安的心脏,高家大院是北院门的心脏,它的造血活力,展现出一个城市的青春活力,也可看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尤其是北院门144号的高家大院,凝结着四百余年厚重的历史缩影,是中国文明与文化,风俗与民俗,在这个时代的人文缩影与文化凝结,成为西安一张真正的人文名片。它闹中取静,能使你的浮躁,在走入它时,真切的感受到发自生命深处的静谧与沉静。


为此,我也看到,西安人对北院门也情有独钟,不光因为它厚重的历史,更因为它有名的小吃,它的清真风味的各种小吃,以及充斥在街道两边、深巷之中的各种工艺品、旅游品、文化品等,都成为这个城市中心,一个极具魅力、令人向往的地方。所以,去北院门的本地人自是不少,尤其是一些人吃瘾发作之时,更是如此。而作为西安人,你自己也能从不同的口音中分辨出到底西安人多不多。反正节假日,西安人去的不少,虽然没有外地人多,但平时,西安人还是不少的。


为此,在这里简略的介绍一下高家大院及北院门的一些概况:高家大院是高岳崧故居。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清同治十年,子嗣喜中榜眼,得御赐“榜眼及第”牌匾。从崇祯十四年到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为官。此院主体是明崇祯年间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院内有明清建筑艺术、传统民居楹联、砖雕艺术;民间剪纸、皮影戏、瓷器及具有陕西特点的旅游纪念品等旅游项目。



用户62081517873


去过,挺后悔的,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们去的最后一天本来是打算去博物馆的,忘记了是周一,博物馆都不开门的

然后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回民街逛逛

怎么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我想买的,然后千篇一律都是那么些商品

看来看去,虽然说价格确实便宜,五块十块的小玩意居多,可是太粗制滥造了

反正我这个处女座在里边待着很难受

到处都是叫卖声,活像一个菜市场

道路十分狭窄的地方居然还有摩托横冲直撞在里边

而且我吃了一串大章鱼回来就拉肚子了,想哭

当地的小哥哥是说不要我们去,还不如去小寨逛来的好玩些

可想而知外地的去过一次就再也不愿意去了,本地人又怎么会去哦


侧影小姐姐


西安去过好几次,但每次都会去回民街逛一逛,如果说西安本地人去得少,可能也就这几年的事,答主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西安的朋友带着答主参观,还特意说,西安回民街是唯一一条既是热门旅游区而本地人也喜欢去的地方。回想第一次去回民街时虽然游客不少,但不少百年老店也还没有开分店,朋友还特意带着我一家家去试,味道好极了。第一次去大概6,7年前吧,当时回民街的店主都还很纯朴,物价也不高,本地人确实也挺多的。

可第二次去时,明显感觉游客比前一次多了,本地人但也不少,但不少老店已经开分店了,东西也比第一次去时贵了。小店内多了不少外来货品,已经慢慢开始变得不象以前纯粹了,但物价还是属于低水平。

最近一次去是去年,还是去了回民街,物价已经跟珠三角一样贵了,街道两旁都是新开的店,卖的全是外来的东西,最让人痛心的是,老店如贾三包等连味道都不如以前了,西安回民街已经成彻彻底底变成了旅游区了,跟一般的商业街已经差异化不大了。从这看来,本地人肯定去少了,事实上只要离开旅游区,西安其它地方物价还是比不少城市要便宜的,本地人当然熟知,因此没必要再跟游客挤在一起,国内的景点就是这样,不火的时候样样都很美好,一旦火起来,就一窝蜂地拥向一个地方,如丽江大理一样,结果是外地商人进驻占据租金上涨,物价也随着飞涨,慢慢地本地人不去,对游客吸引力也日减直接没落。


素走世界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可以说有一点体会。曾经去西安开过年会。当时白天开完会,晚上就有时间,一同去的同事啊、领导啊,都对这个地方极其神往。

于是,就跟着去了。

路上,司机师傅一直说:“我们西安人才不会去呢。”

其实,到那里我就知道了,整个街面上都是滑溜溜的,全是油,真的,毫不夸张。回民街的小吃主要分为两种:回民的清真小吃、当地的西安小吃。

用司机师傅的话,他们不愿意吃清真小吃,而在那儿吃西安小吃:贵、排队、不放心。(凭印象回忆的转述,不代表个人观点)

而我自己呢,由于是第一次来,听说了一些负面评价,还是乐呵呵开始了逛吃逛吃之旅。

首先,我买了一杯“鲜榨石榴汁”,看着价格15块,我觉得还行啊,一个大石榴才能出多少汁。可是,等我拿到了才惊呆了:摆在明面儿上的是不透明的石榴汁,而给我的,就变成了粉色甚至带点紫色的透明糖水?!喝一口,特别明显!明晃晃的“狸猫换太子”,也不敢过于理论,直接扔了。

后来,就变成了看而不出手的行程。

虽然我不吃,但是可以看到同事们,买完就后悔的脸色。哈哈,当然,我没有黑回民街的意思,其实大家口味各异啦。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西安是我国一个有名的旅游城市,明确的话还是非常火的,而回民美食街的话,可以说是西安市比较火的一个美食街,去那儿吃美食和玩的人也是非常的多,不过去玩的人大多都是外地的游客,像本地人的话去玩儿的真的不多。



我的经验是,不要去这种知名的地方专宰外地游客的地方去,必须找去当地菜市场附近或当地人常去的地去,才最真实体现当地的物价口碑,西安回民街的各种食品都不能吃,一不能吃二坑死人三不卫生都坏了良心宰人不商量,最好去些找小地方。



外地人凑热闹,了却心愿,西安人知道小吃卫生状况,味道,价格等,第二次不会去的,真是一次性消费,和川味还不一样,去建设路西段,有家闻香腊汁肉十年老店,12块钱一个优质肉夹馍,吃完惊艳到你怀疑你这些年吃的都是假肉夹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