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長征感想二——我看生命的隨機與不隨機?

從一個簡單未解的問題說起?

長征感想二——我看生命的隨機與不隨機?

公元2018年5月15日為某集團管培生上課,面對下面眾多90後男女,問道:你們怕死嗎?假如上帝通知你,明天你就去死,你們怕嗎?

90%以上的異口同聲:怕!

我反問道:按照你們的邏輯,90%以上的人都怕死,那為什麼這個世界上90%以上的人不是怕死的,而是病死的呢?

所有人啞口無言。

這個問題,至今我只能淺顯悟到人是不怕死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尚未探究到?最近看長征,引出一個新的思考,生命是否存在隨機與不隨機? 背後不穩定的驅動因子到底是什麼?

從長征中哪些突然隕落的英魂說開去?

長征感想二——我看生命的隨機與不隨機?

紅軍長征共打了400多場戰役,因戰爭、自然、天災、人禍等共犧牲了16.2萬人,犧牲率75%,我重點摘錄一些隨機隕落而發人深思的英靈:

場景一:不是被戰死卻被猶豫死了

公元1935年1月中旬,紅十軍團皖南突圍,天近黃昏,參謀長粟裕、蘇維埃主席方誌敏認為須立即突圍,軍團長劉疇西認為士兵太累,堅持休息一夜再走,粟裕堅決反對,未達成一致意見。方誌敏叫粟裕先突圍,他留下來做劉疇西工作,隨後突圍,最終沒說服,留住一宿,天亮後被國軍圍襲,所有人全部犧牲,方誌敏被俘,被反動派釘上10斤重鐵撩,從懷玉山徒步押解到南昌槍殺,這就是我們小學課本方誌敏《你們想錯了》的故事。

場景二:不是被戰死卻被撐死了

公元1935年9月下旬,紅一軍團走出草地,進入甘肅寧山哈達鋪,正值秋收,命令駐地休整,並提出一個口號“讓大家吃好!和老百姓一起吃!”,於是出現了痛心的事情,好些久經沙場沒戰死的紅軍,卻被撐死了,因為過草地餓了那麼久,腸子變薄了,一下子吃飽,腸子撐破殞命。

場景三:不是被戰死卻被自己打死了

公元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順利到達陝北吳起鎮,標誌紅一軍團長征勝利結束,由於勞累過度,年僅24歲的先鋒團團長黃開湘患上了傷寒病,醫生一直竭力治療,卻在一個深夜,他用自己心愛的“六輪子”手槍扣動了扳機。作為中央紅軍的開路鐵先鋒,經歷了無數次殘酷鐵血的戰鬥,激戰湘江、飛奪瀘定橋、突破臘子口、翻過雪山、越過草地,但卻沒戰勝心魔,一聲嘆息!

場景四:不是被戰死卻被說死了

公元1936年春節,紅二軍團第四師遭遇國軍,史稱便水之戰,紅二軍團第四師迎敵,六師政委廖漢生碰見四師參謀長金承忠:“喂!打了勝仗以後請你喝酒!注意呀,你老兄可不要被打死喲!”,金承忠大聲回覆:“好哇!”。

僅僅10分鐘後,金承忠陣亡,打那以後廖漢生再也不開這樣的玩笑了。

如何面對生命的隨機與不隨機?

長征感想二——我看生命的隨機與不隨機?

回味長征,審視自己,如何有效避免生命的嘎然而至?

一是以敬畏之心迎戰生命的不隨機。按照《怕死:人類行為的驅動力》,人性中所包含的慾望、虛偽、軟弱、抑鬱、恐慌、焦慮等都促使人類對死亡進行抗爭,唯有以敬畏之心建立近端和遠端防禦機制,即通過認知重塑莊嚴的自尊感、通過學習建立自信的價值觀。

二是以風險模型管理生命的不隨機。做任何一件未知的事情,先評估下會死嗎?如果不死,最好和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努力讓事情變成最好,降低隨機死的概率,即使達不到最好,也要通過各種手段讓其向最好方向躍遷。

三是以灑脫心態擁抱生命的不隨機。“最窮不過要飯、不死終會出頭”,只要認為做某件事情不至於死,最好的方式就是奮不顧身的投入,且不以一時得失論英雄:

堅持: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終將: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備註:圖片來自於網絡,少數文字來源於研究,如侵權,請聯繫作者確認是否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