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關於錢,佛祖對我們的十個忠告,大徹大悟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為了錢走上了歧途,有的人為了錢丟掉了性命。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關於錢,佛祖給出的忠告。

關於錢,佛祖對我們的十個忠告,大徹大悟​1、佛教並不完全否定錢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佛教不但重視一時的財富,更重視永久的財富;不但重視現世的財富,更重視來生的財富。

2、沒有人不需要錢,即使再富有的人也不例外。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說得即是這個理。對於我們每一人來說,首先要解決個人的生計問題。與此同時,還要肩負起家庭的責任。為人父母者要養育後代,為人子女者要贍養老人,這都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眾生,如果我們連身邊的親人都無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

3、佛說: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人是赤身裸體地來到這個世界,最後也是清清靜靜地離開這個世界。你不會帶走任何一點東西,任何一分錢。慾望帶來不幸,帶來煩惱,如果耗盡畢生的精力去追求錢財,這樣的人生就太灰暗,太不幸了!錢,賺到手,還是錢;人,累到盡,生命完。別為錢拼了命,不值。

4、佛說:是貧是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自的福報。福報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無論種什麼都容易獲得豐收。而在貧瘠的土地上,同樣的付出卻不會有同樣的收穫。為什麼有的人不慌不忙可從來不缺錢?這並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賜,也不是命運的特別垂青,而是他們往昔種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對每個人來說,福報都非常重要。收穫是由播種而來,我們想要在人生中擁有財富和福報,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廣種福田

5、佛說:為自己過得好,不一定能過得好。為他人過得好,你就一定能過得好。發菩提心去賺錢,一定會擁有很多財富。擁有財富之後,要想辦法幫助眾生。“身死留財,智者不為”。以積攢錢財、守護錢財為樂的人是很可悲的。當我們有能力用錢幫助需要的人時,我們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

關於錢,佛祖對我們的十個忠告,大徹大悟​ 6、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必須有一定的謀生之道,即使擁有福報,也還需要通過相應的技能才能得以實現。 沒有謀生的技能,即使擁有福報,也像堆在倉庫裡的種子一樣,不會發芽、開花,結果。如果我們受過專業教育,或有一門實用的手藝,就業機會就會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時,還能以一技之長為眾生提供服務,為社會作出貢獻。

7、我們不一定要以窮苦為清高。我們可以營生聚財,但要積聚有道,靠勤勞賺取的都是佛教認可的經濟營生,反之,非法所得的財富,則為佛教所不許。當我們謀求財富時,不能忘記法律的準則,只有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才能保證自身長期的利益和安樂,反之,如果抱著僥倖心理從事非法勾當,不僅會損害社會大眾的利益,也終究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8、開源節流,勤儉節約,珍惜福報,合理支配。財富從來不是一天就積累起來的,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節約積累財富才會慢慢的多起來。同時,我們還要勤修善業、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這點,財富就會日益增長。如果說賺錢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那麼,如何使用卻反映了一個人的智慧。有些人愛金錢超過愛生命;有些人揮霍無度,得意忘形;有些人虛榮攀比,浮躁迷失。如果擁有財富,卻捨不得去幫助他人,吝嗇摳門,那麼,除了錢他將一無所有。

9、佛法、信仰、慈悲、智能、健康、歡喜、人緣、自在、慚愧、發心、道德、人格等。這些無形的財富比有形的財富更好。如果一個人很有錢,但是他的精神空虛,那他依然是貧窮的。

10、財施是重要的佈施,功德很大。如果我們擁有了財富,記得多多佈施,積累功德。

關於錢,佛祖對我們的十個忠告,大徹大悟​錢財本身“非善非惡”;人天行中 責無旁貸;少欲知足,不執迷,不貪婪;培福修德,廣種福田;發菩提心,廣度眾生;技在手,能在身,踏實努力;營生聚財,積聚有道;正道謀生,如法求財;開源節流、勤儉節約,珍惜福報,合理支配;多多佈施,積累功德;請記住佛給我們開示的這十條忠告,按照佛祖教給我們的做,你也一定會財源滾滾,財運旺旺!

佛讓我們向善,佛讓我們勤勞,佛讓我們幫助別人,佛是一種信仰,佛是一種大愛……

關於錢,佛祖對我們的十個忠告,大徹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