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民国四大云南王,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最大?

云南王的封号,源头可以追溯到唐朝,第一位获封的是唐玄宗时期的皮罗阁,经他的经营发展,才有了我们所熟知的“南国大诏”,即“南诏”,他当时被称作为“南诏王”。

民国四大云南王,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最大?

之后,将其发扬光大的就是大理国的建立者段思平了,本为南诏武将的他,通过征战开拓出了云南的大理段氏江山。

民国四大云南王,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最大?

元朝时期云南建省,正式由了云南的称呼,当时云南的掌控者由元朝政府所任命。明朝时期,开国大将沐英平定云南后,留滇镇守,他死后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镇守云南,并承袭了他的黔国公的爵位。到了清朝,云南的风云人物当属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当时被清廷封为平西王,然而没蹦跶多久后,就被康熙给收拾了,从此云南也就为清廷所掌控。

如果我们把曾经主政掌控云南的人物,看成是“云南王”,那么近代史上有四位人物可以说是拥有过这个头衔。

蔡锷(1882-1916)

民国四大云南王,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最大?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出身于贫困家庭,家里以从事裁缝为业,他幼年时期曾在私塾就读,后来考中过清廷的秀才。年仅15岁时,蔡锷被选入长沙时务学堂,当时他的老师是梁启超、谭嗣同,梁启超对他还颇为赏识。之后,蔡锷还进入过上海南洋公学学习。

1899年,蔡锷前往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就读。1900年,蔡锷回到国内,参加了自立军,等到起义失败后,他再次前往日本,进入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蔡锷在士官学校就读期间,成绩非常优异,是中国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1904年,蔡锷毕业回国,先后任职为了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陆军小学总办等职,以训练新军为主要职责。之后,因云南总督李经羲的邀请,加入到云南军队。起初时,蔡锷任职为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他积极地与革命党人联系,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于1911年在昆明发动了起义,他本人被推选为临时革命总司令。之后,云南军政府成立,他又出任了云南都督。

民国四大云南王,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最大?

1913年,蔡锷被袁世凯调往北京,任职全国经界局督办。起初时,蔡锷对袁世凯并不怎么抵触,等到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时,他就不认同了。1915年,蔡锷秘密离开北京,在几经周折后,来到昆明。当年12月,蔡锷联手云南军队中的将领宣布云南独立,组建成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他任职为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当时蔡锷正在病中,却不辞劳苦,亲自指挥作战,在与北洋军的交锋中,不落下风,牢牢牵制住了敌军主力,从而为讨袁斗争出了很大的力。1916年3月,强大压力面前,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北洋军也与蔡锷军达成停战协议。同年7月,蔡锷任职为四川督军兼省长。9月,因为病情急剧恶化,蔡锷前往日本医治。11月,终因医治无效,蔡锷病逝于福冈,当时年仅34岁。

1917年,蔡锷遗骨被移回国内,北洋政府在长沙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唐继尧(1883-1927)

民国四大云南王,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最大?

唐继尧,又名荣昌,字蓂赓, 云南会泽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曾经考中过晚清的秀才,因而学识不低。1902年,唐继尧前往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来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跟他是同学,在士官学校期间,他还加入了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

回国后,唐继尧曾一度在东北游历,后返回云南,出任云南讲武堂教官,训练新军,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唐继尧出任陆军第十九镇卅七协七十四标第一营管带,当时的顶头上司正是蔡锷,之后的昆明起义他也有参与。

1912年,蔡锷出任云南都督,唐继尧奉命率领滇军占领贵阳,被推选为贵州都督。1913年,蔡锷被调往北京,唐继尧继任为云南都督,并兼任云南民政长,开始他在云南近14年的执政生涯。1915年,唐继尧响应蔡锷发动的护国战争,自任为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

护国战争结束后,唐继尧又继续出任云南督军兼省长。之后的护法运动、靖国战争,他也积极参与,出任了护法军总裁、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等职。1920年川滇战争爆发,唐继尧曾一度下野,1922年他又复起,重新回到云南执政。

1925年,中国致公党在美国成立,唐继尧被推选为副总理。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唐继尧这期间却并不支持革命,而是与北洋直系军阀勾结,对抗北伐军,这致使云南当地掀起倒唐运动。

1927年,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四位镇守使联手,利用手中兵权,逼迫唐继尧去除职务,唐继尧因此下野。同年5月,唐继尧因病在昆明去世,云南当局为他举行了公葬。1936年,国民政府感念唐继尧当初的功劳,又将改公葬为国葬,为他补行了国葬仪式。

唐继尧是滇军的创始人与主要领导者,也是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在执政期间还是做了不少的实事,发展了云南的近代化事业,但是后期的执政行为多有令人指摘的地方。

龙云(1884-1962)

民国四大云南王,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最大?

龙云,字志舟,彝族人,彝名纳吉岬岬,云南省昭通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他在云南主政长达十八年,被称为“云南王 ”。

龙云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未能接受正统教育,直到1912年,在滇军当差的他,被分配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而他的真正发迹始于1915年云南护国战争时,调任为了唐继尧身边的侍从副官。

在唐继尧身边,龙云逐步提升,1923年时已经是唐继尧组建的建国联军第五军军长。1927年,龙云更是联合其他四镇守使发动兵变逼着唐继尧下了台。到了1929年,龙云基本肃清了云南境内的对手,被南京政府任命为云南省政府主席,从而开始了对云南的绝对统治。

龙云对蒋介石政权还是比较支持的,两广事变,李宗仁、陈济棠反蒋,他支持蒋介石;西安事变发生,他也支持蒋介石,反对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还收了他的儿子为义子。

抗日战争时期,龙云与中央南方局有了过多的接触,这引起蒋介石政府的警惕,1945年“十·三”政变,龙云被免去各种职务,调任为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1948年,龙云逃离国民党政府的掌控,逃离南京,抵达香港。

1949年,龙云在香港发表了声明,宣称与蒋介石决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龙云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之一。之后,龙云出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于1962年在北京逝世。

卢汉(1895-1974)

民国四大云南王,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最大?

卢汉,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出身于奴隶主家庭,早年曾与龙云等人出外经商,失利后跟随龙云加入到川军魏焕章部。辛亥革命后,卢汉与龙云又加入到进军四川的滇军。

1912年,卢汉以准尉级军衔保送到云南陆军讲武堂,为第四期步兵科学员。1914年,卢汉讲武堂毕业后,被分配到滇军任少尉见习排长。之后的护国战争、川滇战争,他都有参与。唐继尧“二次回滇”时,卢汉被任命为近卫第3团团长。

1925年,卢汉被任命为第7旅旅长,属于龙云管辖。1927年,四大镇守使倒唐,卢汉也参与到其中。在龙云与其他镇守使争夺云南军政大权时,卢汉坚决站在龙云一边,因而等到龙云成为云南一把手后,卢汉被任命为省政府财政厅长。

抗日战争时期,滇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卢汉出任为军长,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还前往越南参加日军的受降仪式。1945年“云南王”龙云倒台后,卢汉被任命为云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他在云南执政四年,是最后一任“云南王”。

1949年12月,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卢汉出任了云南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务,他还曾经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1974年卢汉在北京因病去世。

卢汉既参加了抗日,又还率部起义,之后的评价自然也就很高。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费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