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碩士和本科生的薪資差距如何,不讀研會後悔一輩子嗎?

夜緣夢


碩士和本科生的薪資差距如何,不讀研會後悔一輩子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薪資還是比較次要的吧。我給你舉一個例子:

假如現在你的同學去讀研,你出來工作,薪資是5000。

等三年後,你同學畢業出來,起薪8000,而你混得好的話薪資可能都9000以上了,另外你也有工作能力和經驗,總體來說這個時候你是更具有社會競爭力,當然這裡的前提是你混得好。

但很多公司,比如金融、證券、國企,會非常看重你的學歷。也許你這個碩士同學和你進了同一個行業,儘管你在前幾年比較吃香,但幾年後學歷會成了你跳槽的門檻,進不去一家大公司,或是混不上管理層。

但你這個同學,因為學歷比你好,等他能力跟你差不多的時候,自然就進了你進不去的公司了,其實他就比你更具有社會競爭力了。

這個例子你聽懂了嗎?

所以我覺得最好還得結合你自身情況,還有所學專業、所處的行業,以及你對自己未來的期待來考慮。

我之前大四實習的時候,因為學歷問題處處碰壁,很多公司連簡歷這關我都過不了的,於是當時的碩士同事都建議我去考研。但我自己不擅長考試,我覺得我也不是一個適合讀書的苗子,最後還是放棄了,出來找工作。所以你要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喜歡讀書,是不是適合讀書,是不是有非常想考研的念頭,如果有的話,follow ur heart!

另外,你所學的是什麼專業?比如程序員吧,就沒有必要讀研,不如出來工作,多寫幾串代碼,積累經驗會更好。但如果你是我前面提到的金融、證券這些行業的從事者,最好是可以考個研,晉升之路會更好走一些。

最後,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期待?現在這樣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能通過什麼其他的渠道去改善現在的生活嗎?如果沒有,考研能不能改變現在的生活呢?畢竟考研要付出的代價也是很高的,你已經工作幾年了,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讓你投入在考研中吧。

當你想清楚了這些問題,自然你就想好你的答案了。總的來說,如果你有條件考得上,最好就去讀,書讀得多了,人的格局也會拓寬,怎麼樣都不虧的!


無憂精英網


當年大三的我面對這個問題時也糾結過,現在看來,肯定有有差距,但是不後悔。結合專業和自身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經驗。


2010年我大三,大三就面臨的找工作還是考研或者公務員是部分學生都會面對的問題。之所以說是部分,是因為考研並不是適應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專業。但是,單單從薪資的角度去衡量的話,同等專業時,剛畢業的本科生肯定沒有剛畢業的碩士工資起點高。這是必然的,畢竟碩士學歷還是值點兒銀子。

當然,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已經工作了兩年,這兩年的工作經驗也是很寶貴,且很有競爭力的。同時,經過兩年的職場工作所積累的職場和工作經驗已經將自己的身價抬高了。有的甚至比兩年後的碩士畢業生的起薪高。

比如我:電子電氣行業,如果不做研發,就沒必要讀研究生。一方面,國內醫療行業真正自主研發的很少。另一方面,研發並不是適合大多數人,只適合少數人。本科畢業第二年開始真正做醫療儀器的售後,就這一年的時間積累的工作經驗跳槽以後。剛好遇到同期和我一起本科畢業但又考研的同學找工作。我跳槽以後的工資,基本上在我們班包括研究生在內排前5(我們班35人有一半同學考研)。



大多數研究生畢業還是做成了售後的基礎性技術,並沒有做研發。這時候,他們所付出的兩年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人力成本,基本算浪費了。也就是說,如果不搞科研,基礎性的技術工作,本科畢業的知識體系就夠了。但是,研究生找工作也有優勢,選擇機會多一些是畢業生選企業,而本科生選擇機會少一些,基本都是企業選畢業生,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是,如果同樣是做基礎技術,一個有兩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和一個剛畢業的研究生,企業絕大多數會選本科生。一方面,薪資待遇好談,另一方面,上來了簡單培訓就能上手,勝任工作。所以,非研發,研究型企業都會細細衡量自己的投入產出比。


當然,中間有人也做過研發,有的跳出來了。也許自己不適合,也許國內研發環境或者機制還不夠好。我們班的第一名,專注軟件方面的知識,跨專業考到了通訊專業,畢業直接入職某為大工作公司做硬件研發和調試,待遇方面自然很好。這只是個例,也就是說很少一部分人才適合做研發。

據我瞭解,本科和碩士薪資差別大的就是文科類專業和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和碩士畢業的薪資起點差的很大。這一部分大學生,如果有條件,就可以考慮讀碩士,更進一步的學習再造。

所以,綜上所述。本科生個碩士生薪資肯定有差別。根據自己專業的特點,以及自己的特長愛好(習慣研究,還是習慣基礎性工作)而正確選擇。這一點來看,沒有後悔不後悔的說法。既然慎重的做出了選擇,就勇敢的走下去!最後,今天離考研還有9天時間,選擇了,就加油吧!


奇異果園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薪資待遇並不能真正體現出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實際差距,真正的差距遠遠比數字體現出來的差距要大得多。對於研發崗位來說,讀研與不讀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

人才結構升級是必然的趨勢

我們國家正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必然帶來人才結構的調整,研發領域必然需要創新,而研究生的培養任務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

以計算機類研究生為例,最近幾年研究生與本科生的薪資待遇差距正在拉大,而且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整個行業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對中低端人才的需求則增長緩慢。最近幾年計算機類研究生招生的火爆從另一個側面驗證了市場的需求。

讀研會打開研發人員的視野

讀研讀的是什麼?以大數據為例,讀研不是告訴你該怎麼使用Hadoop,不是告訴你該如何搭建Spark平臺,也不是教你如何使用Python或者是R,學習這些內容完全不需要讀研。讀研會讓你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大數據,大數據未來的應用場景有哪些,大數據與物聯網、雲計算之間是什麼關係,各種算法如何在大數據中應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之間是什麼關係,你要解決一個什麼樣的行業問題,現在國際上先進的解決方案是什麼,你要深入哪一點從而提出什麼樣的創新等等。

讀研是一個開闊眼界並提升能力的最為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所以對研發人員來說,讀研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於我國目前培養研究生的能力有限,只能有一部分人會得到進一步學習的機會,所以目前的研究生考試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相信未來這種情況會得到一定的改善。

最後,讀研一定要趁早,越早越好!

我的研究方向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我會在頭條上陸續寫一些相關的科普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大數據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

謝謝!


IT人劉俊明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最近幾年考研人數可謂是直線上升,2009年的時候大概有124.6萬人參加考研,到了2016年就達到了177萬人參加考研,當然這其中有研究生考試改革造成在職研究生併入,按這人數增加還是很迅猛的。

從這些數據上說明,本科生畢業想找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越來越難,好的用人單位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內很多國企、事業單位對學歷仍舊非常看重,“碩士”是基本門檻。這個趨勢在未來幾年仍是常態,因此當前考研在短期內不會降溫。當然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薪酬待遇的確相差很多。

根據有關機構的統計發現國內本科生在一線、二線和其它城市的平均薪資分別是:4364元、3692元、3162元;而碩士研究生的平均薪酬則為:6503元、5436元、4821元。通過對比發現一線城市的碩士研究生的平均薪酬比本科生高出了近50%,二線城市高出47%,其它城市高出52%,總的來說不管在哪裡基本都要高出50%左右,所以多花兩年時間讀碩士的意義還是很大的。

再對比美國根據美國勞動局最新發布的數據,全美研究生的平均薪資為$69,240,比全美本科生平均薪資還是要高出32.14%。比如在加州研究生平均薪資:$82,299,比本科生平均薪資增加:$24,293,薪資增加比例:41.88%。弗吉尼亞州研究生平均薪資:$81,401,比本科生平均薪資增加:$23,914,薪資增加比例:41.60%。
圖美國各州本科生、碩士研究生薪資差距:

所以說讀研究生後悔兩年,不讀後悔一輩子這句話不論是從你將來的工作環境,還是將來的薪酬待遇來說都是很有道理的。最近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就是如果你吃不了學習的苦,那必然就要吃生活的苦。


首席投資官


剛入職的時候,可能在起薪方面是有點差距的。因為企業的薪酬制度總是有個章法的,會將本科碩士博士生分層級,進去之後的員工等級是不一樣的。大概到5-10年之後,就沒有人再拿著學歷的事兒說話了。結論是,工作年限越長,收入和學歷的關係就變得沒有那麼必然。因為企業也會知道,有些人讀碩士是逃避就業,本身的職場能力是有限的。而一些早早出來就業的人,反而在職場上有著更多的表現機會。

但是這不代表,讀研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個人認為,讀研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為什麼要讀研的。有些人為了逃避就業,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有些人為了戶口,有些人為了免費的保研機會放棄可惜,總之各種選擇都有。但是讀完了之後又要面臨就業的問題,不如在讀研之前就想清楚。我們國家和國外的研究生不太一樣,國外的研究生很多是已經工作了足夠的年頭,希望自己在理論知識上有進一步的提升,或者在管理技能上有更高的水平,而選擇去讀研的。這也是為什麼國外的研究生申請當中通常需要申請者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有一些規劃和想法。

我覺的,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研可以暫時不要讀。學習是一個終生的事情,不僅僅在校園才有機會學習。各種職業的證書需要學習,各種職場的角色中也可以學習。校園的學習只是比較集中一段時間。想清楚自己要在職場上如何發展,如何成就自己,再去讀一個自己需要的研究生,比較合適。否則,浪費的時間是金錢無法彌補的。


花神妙


家族財富密碼高級研究員張仲:


這個要根據行業和專業來看,不能一概而論:


一、對於做業務、做銷售的來說,沒有必要讀研,做一些簡單的技術工作的,也沒有必要讀研。


二、對於純技術性專業,如一些工科、計算機、會計專業來說,不讀研也能找到薪資還不錯的工作,而且工作中更看重的是實踐、技術或者年輕有活力。


三、對於理論性學科來說,如果還想從事本專業的工作話,必須讀研,不讀研,等於沒學,而且也很難找到相應的工作。因為都需要研發能力、研究能力之類的。


四、普遍來說,讀研還是比不讀研好,

一是學歷更高能學習更多知識,能提升視野,加強專業學習深度

二是很多工作門檻就是研究生學歷,有不意味著好,但是沒有,連參與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三、讀研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大公司、地方人才引進往往都選擇去找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



你在企業上班,要看你是什麼行業,做得是什麼,研究生導師的人脈能不能起作用,以後想要去的就業目標對學歷的要求如何,先把這些搞清楚!


家族財富密碼


本人剛入職多半年,碩士。工資只比本科生每月稅前多出500,到手後只多300+了,這是現在的差距。根本就不存在不讀研會後悔一輩子的情況好嗎?題主想得太極端了,考研又不是改變一輩子命運的事情,何必扣這麼大的帽子呢?

繼續說薪資,我們單位職位分見習生,科員,主管,主辦,副主任,主任,副總,總經理。研究生和本科生基本薪資差距只到主管層級。到了主辦就平齊了,沒人再會介意你是本科還是碩士了。前期的薪資只有區區500元的差距而已,薪資差距根本不大。不知道別的行業差距大不大,反正題主你現在知道一個差距不大的了。

但是,我們單位規定,研究生入職2年可以直接認定中級職稱,本科生需要入職4年才可以評定。有的研究生只有兩年,入職後在評職稱上相對不虧。


還有一些需要四年工作經驗的職業資格考試,研究生可以本科的學歷報考,3年研究生畢業,入職一年就可以考了,本科生需要工作四年,四年後還能不能高效地學習得打個問號。

公司現在有一部門主任和一副總剛剛參加完非全日制研究生複試,問題不大,能夠錄取。當你職位到達一定瓶頸後,可能就需要學歷來幫你進一步提升了,無他,因為現在就是個看學歷的時代,同等條件下,學歷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學歷說有用也有用,說無用也無用。有的人不用高學歷一樣如魚得水,有的人高學歷缺工作上低能力,這都是可能的。

我覺得研究生經歷給人最大的好處或許就是更好的學習能力,能在工作了好幾年後仍舊能高效地學習,這就是很大的用處。當然,這點有很多本科生也能做到,只是相對來說,本科生的自制力、學習力要弱了些。

題主可以先本科畢業後直接就業,只要在工作中不喪失學習的熱情和能力,一樣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萬一真到了瓶頸,需要提升學歷的話,高校每年招這麼多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為你們量身打造的啊!所以不必糾結,不必患得患失,每種選擇都有各自的出路的,不讀研不會讓你後悔的!


多面看世界


這個問題得分幾面來看…碩士生和本科生薪資必須存在差距,不然國家為什麼會有本科生於碩士生的培養劃分呢?

本科四年所學的很寬泛,除非自己在某一方面特別努力,一般處於專業瞭解的水平,而研究生在此基礎上處於某方面專精水平,在攻讀研究生學位期間是要至少完成一個課題的,有可能在2年半到3年內參與幾個課題,參與課題過程中會有該領域的心得和體會,即課題經驗,而本科生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這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差別。



在讀研期間不只是學書本知識,多半是在實踐中學習,也就是在工作,而且是在導師指導下工作,工作經驗應該比本科畢業工作三年豐富得多。

工作待遇方面,有些高職位招聘甚至會對研究生學歷有硬性要求,尤其在國家單位.研究生比本科生起薪高,升級快。


有實力考研的話,建議本科畢業直接考研好些.要把眼光放遠點,有些學得好的讀過研出來待遇比本科生高几倍.也有不少本科生工作幾年後覺得學歷低吃虧又回來考研的。

至於你所問後不後悔的,主要看你心中的追求,你心中追求的東西多了,便會後悔。現在有些新興專業,你有專業可考研嗎?就如老梁在大唐雷音寺所說你現在本科所學新興專業本就是社會稀缺的人才考研也只是對時間的浪費。



據中智諮詢調研中心發佈的“第十五屆中智人力資本調研成果”顯示,2017年應屆畢業生平均薪資水平比2016年有所上升。本科為4854元,碩士為6791元,博士為9982元。而在一線城市,本科為5218元,碩士為7612元,博士突破了萬元大關,為10077元。

如果僅僅從平均薪資來看,可能會覺得讀博士一定優於讀碩士,碩士畢業一定優於本科畢業。

但是,平均是並不能反映所有的情況,有的人可能是被平均了。

並且,很重要的一點碩士和博士以及本科,在統計的時候基數是不同的,就整個社會而言博士的人數肯定少於本科人數。

也就是說,在統計的時候博士人數本來就少,在一個相對集中的群體之中,薪酬差別可能不是很大,造成的結果就是平均薪資會比較高。

而本科生的平均薪酬雖然比較低,但是也有不殺一部分本科畢業以後工作,在工作崗位上做出了突出貢獻,自己的薪酬待遇是大部分博士生的幾十倍。

如果能統計一下,本科、碩士、博士的50歲前的平均總財富,可能會更加準確的反映出學歷的對於薪資的貢獻是多少。

所以,如果僅僅看平均薪資狀況就盲目決定自己是不是要考研,是相當的不理智的。

“讀研後悔三年,不讀研後悔一輩子”。其實,這是和人的心理有很大的關係。

歌詞《紅玫瑰》之中寫道:“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不僅寫的是愛情,寫的更是人生。人總是會對自己得不到的念念不忘。

那些沒有讀過大學的,一般會後悔自己當時沒有好好學習;那些沒有讀研,後悔自己工作的太早;那些讀博的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出來工作,說不定自己早就功成名就。

大部分人的另外一個心理就是,過分高估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並且對於自己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得到的東西,會給予過分的關注。

因此,即便是那些上了研究生就開始後悔的人,也會想辦法說服自己覺得上研究生是有價值的。

到底上研究生有沒有價值,一定是針對個人而言。但是,一個人在某個時間只能做出一個選擇,而放棄另外一個選擇。

在個人看來,到底要不要讀研主要看一下幾個方面。

1、自己期望從事的行業

不同的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需要碩士畢業,並不是說碩士畢業一定沒有本科生優秀,而是因為碩士生的機會成本比本科生會更高,比本科生來說更有跳槽的動力。

如果是自己期望的行業,普遍都需要碩士學歷,只要自己能考生,只要自己年齡沒有超過35歲,其實考研都是值得的。

2、自己的優勢在那個地方

不同的人的競爭優勢是不同的。

有的人會更擅長學習,學習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

學習其實也是一種投入,這種投入不僅是金錢上投入更是時間上的投入,如果自己不擅長學習,非要通過提升學歷這條途徑來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最後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要明白的凡事都是有代價的,不要做投入大於產出的事情。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縱觀現在的就業現狀,學歷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門檻,並且時刻與我們的薪資掛鉤,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相比碩士生和本科生,低學歷的高職專科生就業就顯得非常弱勢了。很多好的、薪酬待遇高的工作崗位,直接限定了學歷這樣一個門檻,你根本連資格都沒有,更不用說機會了!

所以,提升學歷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對於在學歷上已經領先的本科生和碩士生,他們的薪資差距又會如何呢?不讀研會後悔一輩子嗎?

碩士是一個介於學士與博士之間的研究生學位。每年選擇讀研的學生也不在少數。但是,在我看來,雖然在薪資上,他們的薪資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我想這應該不是那些決定讀研的人的最終目的。

在我國,研究生的培養主要分為學士型和專業型兩種。為了貫徹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戰略,研究生教育也在科研成果創造、創新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具有重大責任。

因此,如果你想要讀研的話,就要擁有創新精神、熱愛學習、潛心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奉獻的心。

有這樣一名碩士,被稱為“農民碩士”,他就是劉應文。作為一名公共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本來在城裡工作,也沒想過會從事農業。就在2012年,中央、湖北的文件中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業。於是,他毅然回了老家,全國水稻第一縣。

為了打造讓人民放心的糧食,他開始了新的探索。這也使得昔日所學的管理學知識有了用武之地。劉應文把強化糧食生產的全流程管理,建立合格、合規和全程可溯源體系作為重點。為了實現目標,他還在基地先後接入了“物聯網”、實時監控。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7年春節前,“劉應文放心水稻”正式上市。

因此,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才。當然不讀研也不必後悔。只要我們在自己的領域內能夠不斷向前發展,同樣也是在為社會做貢獻,國家需要的是積極的各式各樣的人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更夠更好的發揮自己才是最好的。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