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女排世锦赛中国1:3意大利,输球的主因你认为是接应位置太弱还是缺少一位强力副攻?

峰瞧页博


输球的最大原因是中国女排整体的实力不如意大利女排,观看比赛时,意大利女排整体配合默契,有攻有守,在反过来看中国女排比赛时直接到后几局就乱了套,失误频频。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但一些中国女排的弱点,我们还是能看出来的。

参加世锦赛的中国女排运动员当中都是万里挑一的,接应龚翔宇在这次世锦赛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不要抓住对于意大利女排这场比赛,不妨看小组赛的前几场比赛,中国女排状态在线,接应不也是打的很好吗?再说副攻袁心玥之前的背飞得分,拦网和朱婷配合默契不也是挺好的吗?
中国女排的防守和一传都是老问题。在之前小组赛都采取同样的战术。再加上中国女排已经连战五场体力有些跟不上,这也是情有可原,在和保加利亚比赛时就明显有些吃力。中国女排当中,除了朱婷是世界一流的排球运动员,其他运动员稍显暗淡,而中国女排运动员和意大利女排一对比,显得中国女排娇小。
中国女排和意大利女排相比,中国的攻击力相对来说较弱一些。反观意大利女排艾格努攻击强有力,变化多端,发球被中国女排拦下之后立即换下一个攻击点,让人防不胜防。意大利女排其他队员对于朱婷的进攻防守得非常得当,为艾格努提供了机会。中国女排在进攻时,往往会被意大利女排所拦下,意大利女排在发球得分的时候也会比较多,但中国女排在这一方面就偏少一些。张常宁可能是大病初愈,体力跟不上,看着张常宁进攻比较柔弱,气势稍微少一些,缺少爆发力。
中国女排的拦网也应该多多加强,还有心理素质待加强,尤其是二传这个位置非常重要,配合不好的话就想昨天那场比赛一样。希望后面的比赛郎导的策略可以让我们看得懂一些,直到中国女排绷不住了才换人,实在是让人摸不到头脑。


毛罗


甘蔗没有两头甜!中国队已经有朱婷这个世界第一主攻了,如果再有世界第一的二传、世界第一的副攻,那人家就没法跟中国队玩了,对吧?


中国队不可能有世界级的接应

亚洲球队、包括中国队,跟欧美球队打法不一样,欧美球队的得分点就是接应,主攻其次,而中国队得分点就是主攻,其他人都是绿叶。

换句话来说,假如发现一个好苗子,中国队一定会培养她打主攻,而欧美球队就一定会培养她打接应,这是根据球队打法需要安排的。

这就是中国队为什么世界级经常有世界级主攻,却很少有世界级接应的原因。

所以,假如波斯科维奇和艾格奴成长在中国,会被培养成主攻而不是接应,假如把现在的波斯科维奇和艾格奴归化中国队,那么她们的数据也会比原来逊色很多。

世界级二传、副攻可以有

中国队历史上有世界级二传,五连冠时期的孙晋芳、杨锡兰都是。周晓兰、曹慧英,梁艳都是世界级副攻。

但世界级的副攻也需要世界级二传,世界级的二传,也需要一传来保证,只有一传到位二传才能传出非常舒服的球给主攻,才能组织起来各种战术球。

世锦赛中国队打意大利,前两局比赛二传还是不错的,中国队一传稳定,赢了第一局,第二局关键球没有把握住机会才输掉。

到第三局中国队一传下降到55%(意大利70%)第四局中国队一传下降到38%(意大利61%),这种情况下,别说世界级二传,就是宇宙级二传恐怕也无能为力。


逸飞岭伯爵


在昨天比赛之前,我曾发文说,这场比赛的胜负在55开,关键在于网口争夺和心态,从比赛的过程看,验证了这点。

第一局,中国队最好的发挥,在于拦死了两个艾格努的强攻,让艾格努几乎迷茫的失去了自信,出现了二个发球失误,再有球时都不敢发力打,只是处理过网而已,看直播的朋友都应该有印象她一脸木纳的表情。

而之后的几局,是中国队自已迷乱了,没能很好的坚持住网口的争夺,而纠结于自己的进攻,总想一板打死对方,反而让对方在网口的争夺中渐占优势,张常宁,李盈莹的扣球屡被拦死,朱婷的扣球被对方有效拦网的也在增多。此消彼涨,中国队拦网却少了很多,让艾格努慢慢恢复自信,自己越来越被动。

中国队昨天在赢了一局后,心理状态变化了,认为赢下对手并不难,忘了之前行之有效的战术,又急于打死对方,连郎导发火都唤不醒,说明队伍还是年轻。当然,一传到位率才百分之三十几,也是基本功差付出的代价。

中国队还是得放低位置去拼对手,不要为连赢弱队而自我迷失是关键!这时候说,再去找个强力接应或强力副攻都是废话,调整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净月暖阳


中国女排1:3败给意大利,输球的真正原因在发球和一传。

艾格努的发球势大力沉,又急又猛,要么直接得分,要么一传过网,要么无攻,要么打暴露性强攻被拦,很少有一传到位能从容进攻的。

第一局之所以赢了,是因为中国队多日研究,准备充分限制住了艾格努,使她失误增多发不出有威胁的球来。到第二局局末艾格努逐渐找回神勇状态,中国队已经摁不住她了。三四局全面爆发,中国队输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以说是艾格努一人打败了中国队!

即使李盈莹上场,也发挥不出以往的奇兵作用了。

平常大家都说李盈莹是奇兵,每次替补登场,总能力挽狂澜,快速翻盘。其实,李盈莹的神奇之处不在她的进攻,而在于李盈莹发出的飘球也是又急又快,而且是左手,对手不适应,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往往无攻过网。而偏偏这时朱婷在前排,中国队可以从容组织快攻或平拉开,能轻松得分。所以每次李盈莹登场局面就立即改观。

但是对意大利,李盈莹的作用就打了折扣。相比艾格努,李盈莹发球力量上比艾格努小了一号,对于接惯了艾格努发球的意大利队员来说,李盈莹的发球就是小菜一碟,能够稳稳的接起来。再加上李盈莹的扣球点本来就低,面对意大利的重点拦防,连朱婷都不行,更何况李盈莹了。所以李盈莹上场后不仅未能收到奇效,反而局面更被动。

所以,对于昨晚的输球,队员们已经尽力了。

目前的形势,中国队要想战胜意大利,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能接好艾格努的大力跳发球。这一条做不到,再碰意大利还会输!

怎样才能接好艾格努的发球?目前看来不行,长远来看有两个办法:1,设法引进艾格努到排超联赛打球。

2,国家队多与意大利打比赛,慢慢适应艾格努的发球。

大家以为呢?





泥土dcx


我以前说过,郎平的里约奥运冠军是撞大运拿来的,遭到广大球迷抨击。里约四分之一决赛对巴西第一局惨败后,首发被换下四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各一人,昨晚主攻线张常宁不下球换李盈莹,李盈莹不行再换刘晓彤,二换三曾春蕾不行上张常宁,张常宁连续被拦又重新在二传前排时换回来。里约运气不错赌赢了,可竞技体育不是赌博,不可能命运之神次次都关照你。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郎平及教练组知彼我不清楚,但最起码的知己就没有做到,刘晓彤、曾春蕾早已老迈不堪,张常宁、李盈莹都不下球难道还指望刘晓彤?如果要上曾春蕾那么二换三完全没必要使用,她在前排的作用几近于无,而二传还要考虑二号位的进攻,球到曾春蕾手上不是直接被拦就是送给对手反击的机会。04雅典奥运决赛,陈忠和在0:2落后时你看到过她大批换人吗?信任队员就是信任教练自己,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教练怎么能让队伍不乱?

郎平一直强调除了朱婷别的攻手都不下球,可是不要忘了中国女排的主攻线的进攻能力无疑是世界最强的,就是不上朱婷,张常宁、李盈莹的组合也是世界最强主攻线,进攻不力郎平最应该反思的是战术思路与训练水平。

14亚锦赛后郎平要求朱婷降高提速,可是因为朱婷的不适应而放弃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坚决执行郎平要求压低传球弧度的沈静思被弃用,而喜好立高点球的丁霞因朱婷的喜好而迅速上位。一个组织思路混乱,甚至连最基本的二号位平拉开都不会传的丁霞成了中国女排的主二传,不知是郎平的悲哀还是朱婷自己的悲哀。

作为组织者的二传到底需要适应主要攻手的习惯还是所有攻手需要适应整体战术要求,配合二传的组织是郎平必须作出的决断。

我从来认为这批队员是中国女排有史以来天赋最好的,完全有再统治世界排坛五年的实力,可是郎平的执教能力完全不足以胜任带领她们,可是她在中国排坛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使任何质疑她的声音都被声讨。


工大三宝


中国女排输给意大利后,土耳其女排主帅古德蒂说:“意大利队太强了,几乎没有任何弱点。”

言外之意,中国女排是有些弱点的。

其实郎导对于中国女排自身的弱点心里明镜似的,只是不便明说罢了。

即便是我等吃瓜群众,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又何尝看不出问题之一二呢?

下面,我简单地分析一下中国女排究竟弱在何处。

1.中国女排的强攻击点偏少

从里约周期至今,中国女排在几次世界大赛中成绩优异,先后斩获世锦赛亚军和世界杯、奥运会和大冠军杯冠军,但除了朱婷屡获最佳主攻并三次荣膺mvp外,其他人甚少获得个人奖项。

惠若琪、刘晓彤、张常宁都只能称为保障型或全面型主攻,其攻击力与世界顶尖攻手尚有不小的差距。

小将李盈莹在今年首届排超堪称大杀器,但排超与土超相去甚远,与强队云集的世锦赛更无法相比。排超之弱主要体现在攻防速度慢和网上高度不足,因此才造就了李盈莹这样一个“超级攻手”。

可进入国际赛场后,李盈莹立马从超级杀手变成一个普通主攻。世界女排诸强都既高且快,李盈莹在排超赛场的网口优势便荡然无存。

龚翔宇如今是中国女排攻击力最强的接应,但她无法真正分担朱婷的进攻重任。曾春蕾年纪偏大,高度、速度、力量均偏弱,开赛至今鲜有上场机会。

中保之战后,有人疑惑:为什么意大利和土耳其打保加利亚都比咱们轻松?因为意、土两队比咱们的网口实力更强。其实很多欧美强队的防守和小球串联都不是很好,如果我们的攻击力再强一点儿,赢面就会大得多。

2.中国女排的发球攻击性偏弱

欧美女排强队大多有二、三名队员采用大力跳发,咱们只有一个刘晓彤。而刘晓彤除了这一招别无所长,如今在对阵高大的欧美强队时已基本不用她,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国女排的发球攻击力。

可能郎导觉得刘晓彤的一传和朱婷、张常宁相比尚有差距,或是觉得她的大力跳发跟艾格努不是一个量级,所以也很少给刘晓彤替补发球乃至后排进攻的机会。

限于弹跳、力量等方面的不足,我们女排的发球攻击性会弱于欧美,这本属正常,但如果差得太多就无法抗衡了。

每球得分制情形下,如果发球攻击力不足,那么接发球方打一攻就占据一定的优势。可拥有艾格努这样的大力跳发,一攻往往只能打调攻,威力大减,于是优势又转到发球一方。

3.中国女排的一传到位率偏低

欧美诸强的发球攻击力普遍较强,这就造成了我们的一传到位率的低下。

由于咱们的强攻就朱婷一点,为了削弱她的攻击力,发球找朱婷成了对付中国女排的常规战术。

又由于中国女排网口实力偏弱,因此我们更加依赖于一传到位情况下的快变战术。当一传不到位时,我们只有被迫打调攻,甚至直接把进攻的主动权交给对方。

上述三点,大约就是古德蒂没有明言的中国女排的弱点吧。

郎导自然也十分清楚这些,相信她也下了大气力想加以改善,但谈何容易啊。为了抗衡欧美诸强,中国女排只有朝大型化发展。大型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网口实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最主要的就是造成了一传和移动能力的下降。

尽管如此,大型化仍是正确的选择。日本女排苦于网口高度不足,只有在防守端下更大的气力,但防守端再好也不足以弥补网口实力的欠缺。后排防守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善,而网口高度则只能靠选才来提升。

综上所述,中国女排所欠缺的不只是一个强力副攻或接应,只有在网口实力、发球攻击性、一传到位率等方面得到改善,才能在与欧美诸强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李家慧说排球


并不是一个强力副攻就能解决的问题,中国队在仙阳一局的情况下被意大利连扳三局,女排队员的状态倒不错,但是技术发挥确实没有意大利的好。

从加拿大,保加利亚,意大利,连续三场中国的拦网都不是很好,感觉对阵土耳其那场比赛已经把拦网运气都用光了。


有几个问题就是!

  1. 一传不到位,没有办法打出背飞和短平快。
  2. 没有办法应对,对方的高拦网。
  3. 没有抓住对方二号位的弱点。
  4. 反击成功率太低。
  5. 拦网成功率太低。
  6. 虽然采用了欧美式打法,不换位,但是感觉收效甚微。

不过也就是一场小组赛而已,在长达三周半的比赛中,不断的调整状态希望中国女排能够再接再厉,曾经18连败给巴西,现在只不过是五连败的意大利,猥琐发育别浪。

无论是改变战术,还是研究对手,郎平指导辛苦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

悟空呵呵


2018年女排世锦赛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国女排面对小组最强对手意大利女排,双方在此前都是四战全胜。最终,中国女排在25-20先赢一局的情况下被对手24-26,16-26,19-25连扳三局最终以1-3的比分负于意大利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晋级16强。

从上面的技术统计看,我们在发、扣、拦方面几乎处于全方位的落后,只有自身失误方面优于对手,所以本场比赛的失败也不算意外。

1.扣杀得分50-59(中国女排在前)

在本场比赛的扣杀统计中,朱婷拿下17分位居全队首位,颜妮11分,龚翔宇则8分,而对手意大利的埃格努一人就扣杀拿下23分,塞拉拿到12分,波塞蒂拿到10分。可以说对手的严密拦防下,除了朱婷和颜妮的表现,其他队员很难扣杀得分。

2.拦防得分9-19(中国女排在前)

在拦网得分上,颜妮4分,朱婷、龚翔宇2分,意大利队的达内西一人拦网独得5分,马利诺夫、齐里切拉、波塞蒂、埃格努各得3分。

3.发球得分4-8(中国女排在前)

中国队通过罚球一共得到4分,而意大利队仅埃格努一人就通过发球得到3分。

我们唯一占据优势的就是自身失误10-23少于对手,总体对比我们的差距还是全方位的,这也是目前需要正视的地方,也和比赛的临场发挥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只是一场比赛,我们期待女排总结经验教训,在接下来的比赛有好的发挥吧!


小麦哥体育


输给意大利并非接应不强和副攻太弱,而是张常宁大病初愈,连续首发体能下降,今天被追发后进攻有点跟不上,另外二传替补姚迪就是一摆设,二换三就是噩梦,这么多年没长进,也该退了。

中国女排前二局发挥正常,之后张常宁被追发进攻受限,第三局李盈莹替换上场加强进攻,一传由龚翔宇主接,结果李盈莹仅10中2还限制了龚翔宇的进攻,姚迪和曾春蕾上场二换三更是惨不忍睹,一输到底。第四局刘晓彤上场和朱婷打对角,一传有起色,进攻实力不够,全场只得1分,郎导再次变阵,张常宁打接应和姚迪联袂出场,想在2号位形成突破,结果配合不理想,变阵失败。

今天副攻发挥很不错,防反快球成功率也很高,颜妮拿到16分全队第二高,袁心玥6分排第四,攻击力很强的胡铭瑗只安排替补发球。接应龚翔宇11分也说的过去,还要兼顾一传防守不算差。后面复赛主要是看一传,只要顶的住,赢谁都没问题。


漂飘12


拦网不好,从世锦赛开始,就没有給李盈盈充分的信任和机会,昨天她扣了几个球,没成功就被换下,其实有些球是因为二传没传舒服,每次都是别的主攻被拦了,局分不秒了才换她,二十岁的姑娘,居然是救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