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於漪:語文教學現狀的思考

引自微信公眾號京師書院BigData

我們的語文教學常常是在指責中艱難前行的,儘管許多教師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效果往往不夠理想。面對這些指責,語文教師有不少無奈和委屈,這源自教學中的兩大困惑:其一,當前教育中的花頭太多了,課不知道怎麼教;其二,整天埋著頭以考綱為準繩教課,因此對整個語文教學的狀況幾乎是隔絕的,不瞭解。在有些評審——甚至在特級教師面試中,問起當前語文教學狀況如何,有的也幾乎是一無所知。如此封閉性地從事教學,怎麼能夠提升我們的語文教育質量,又怎麼能夠使得我們教師自身得到提升呢? 因此,對語文教學現狀作一些系統的深入的思考,有助於教師廓清對語文教學的一些模糊認識,走好語文教學之路,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現狀:林林總總,目不暇接

當下的語文教學現狀,已經不是《錢塘湖春行》中的“亂花漸欲迷人眼”,而是“亂花已經迷人眼”。跟其他學科比起來,語文教學的現狀恐怕更是林林總總,花繁葉茂,有點讓人目不暇接。對這些狀況大致分析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文教育內部的風起雲湧

語文課程改革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充分發揮每位教師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語文教育內部的風起雲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語文界部分優秀教師、研究人員乃至語文媒體,參與語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具體表現。關鍵是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要對這些不同的理論話語和教學主張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不被牽著鼻子而“隨人說短長”。

語文教育內部的風起雲湧,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其一,來自高校語文教學研究專家以及一些出版社的主張。高校專家的理論話語,都有各自的學術背景,並且往往注重理論體系的構建,雖然實踐不多但是理論研究還是比較深入的。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從事的是語文教學工作,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鮮明的實踐性。我們當然要學習語文教學理論,這對於深化認識,提升教學自覺非常重要。但理論與實踐之間畢竟還是有距離的,因此無論看似多麼高深、多麼正確的理論話語,都必須接受語文教學實踐的檢驗,並轉化為語文教學的實踐話語才行。所以我們要用創造性的實踐去理解這些理論話語的體系,擇其善者為我所用,而不能被其框住,套死。一些出版社作為語文教材、教學著作的出版發行單位,往往會有一些語文類的期刊、報紙等媒體。媒體搞活動的特點就是注重影響力,它為了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提出的主張、運用的語言常比較火爆,吸人眼球。對於這些宣傳、做法,要關心、思考,尋求其中的奧妙。

其二,來自第一線教師的設計及各種各樣的改革。比如說黃榮華老師的“生命體驗”和“文化貫通”相融相生的語文教學實踐,黃厚江老師的“本色語文”以及最近修改提出的“共生教學”,等等。一線教師進行的這些教學改革是值得提倡的,哪怕不周全,但是隻要教師有想法,是想把語言文字的基因種到學生的心裡,這些都是合理的。也有教學嘗試引起語文教育內部的爭鳴與碰撞,當然這其中也會亂象叢生,需要我們思考,需要我們辨析。

其三,行政部門基於基礎教育的教學實施。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實踐中講得最多的是教育教學方面的術語,而對語文學科本身的研究卻很少,更多的是用強勢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處於比較弱勢地位的語文學科教學。這種一刀切的強勢指導影響很大,而對於小學語文教學影響尤甚。比如說,通過行政手段的干預,某個階段所有學校的教學關注點都是教學內容,某個階段所有學校的教學關注點又都集中在教學過程;再過一個階段,所有學校又全都在研究作業設計。不少一線教師訴苦,她們幾乎成了標準的“操作工”。這種過分強調基於標準的指導,實際上就是把教師標準化。我們常說教學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但是,首先教師本身必須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當然,教育行政部門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一線的語文教學最好能夠都是統一的,能夠都達到相同的質量水平;但是標準化是工業化的大生產方式,人的教育和培養是不能這樣的。語文教師最最重要的是學科素養和專業能力,也就是教師個體的閱讀量、理解力以及教學的能力。語文教學不是工廠裡的大工業生產的標準化操作,誰都不能包辦代替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有些教師講,自己也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時候無奈,只能偷偷地做些個性化的閱讀指導。我覺得我們語文教師的教學自主性和創造性受到了抑制。

(二)西方強勢語言的入侵

這些年的情況稍微好些,我們能夠理直氣壯地講中國語文是多麼重要,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講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但是有一個階段,我們講的全部都是外來的語言和理念。我們當然要開放,難道在21世紀辦教育還要閉關鎖國嗎?但是有一點必須弄清,任何一種教育理論教學原則,都是在特定時代背景和地域中產生的。那些教育家正是在特定時代中發現當時教育的弊病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杜威“兒童中心”的理論,是基於當時兒童總是處於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而提出的。當把特定時代特定背景下產生的理論視之為普遍的要求,不加辨析地全面推廣甚至強制執行,就會帶來很大的困惑。

之所以會如此,正是因為缺乏哲學思考。其實,所有的教育學者提出的教育思想與一些具體的做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我們進行教育改革應該有開放的心態,採取“拿來主義”的做法。正如古語所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來“他山之石”是為了“雕琢”我們自己的“玉”,而不是抄襲;現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是把外國的有些做法拿來,不加辨析,把它無限擴大,說到底還是我們缺乏教育自信。其實,中國基礎教育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東西,問題在於我們自身沒有很好地認識,深入思考不夠。

因此,當我們面對外來理論時,我們應該想想這個理論提出的背景是什麼,能夠解決什麼問題。教師遇到新理論,要想一想,不能夠盲從。而當下,我們會發現有種怪現象:我們教的是中國語文,本來應該最有發言權;但是,語文學科教學和研究中,很多理論和做法卻都是源自外國的,比如說進行寫作指導和研究時,不少人言必稱“外國人怎麼講”,閱讀教學也是這樣,幾乎都以洋為榮,甘願用我們自己的教學充當外國教育理論的論據。我覺得,我們的教師絕不能甘願把自己當成弱智聽憑別人說長道短,絕不能甘願做“學徒工”,絕不能甘願做“思想的矮子”。我們要有學科教學自信,要有哲學眼光,不能對外來的理論全搬照抄。西方的文化背景、文字形態與我們很不一樣。比如說歐美國家學生在低年級主要是學習語言,到中學階段文學的分量就加重了,他們基本上是語言、文學分開,而我們是語言文學綜合;就文字形態來講也不同,西方主要是表音文字,而我們的漢語則是音形義緊密結合的雙腦文字。所以,我們對西方教育教學理論要秉持“拿來主義”,要有開放的心態,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

(三)粗俗、粗鄙語言的作祟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大量粗俗甚至粗鄙的語言隨之出現,這對語文教學衝擊很大,它破壞了語言的健康和準確度,而且還帶來了巨大的危害。語言品質的下降,繼而帶來的是文品的下降,文品下降帶來的是人品的下降。這種連鎖反應式的品質下降是在無意識中發生的,而我們還可能不自知,不自覺,不自省。我曾經帶領我的基地學員開展過“優雅漢語”的主題教學來研究過這個現象,嘗試探索解決方法,但是很難。這些都將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很大的衝擊。

(四)最有力量的還是考試指揮棒

對考試指揮棒頂禮膜拜成為教學中比較突出的情況。教學實踐中考試操練過多,以考定教,將原本屬於基礎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拱手讓給了考試。以考定教,讓學術、學生沒有了尊嚴,而教育價值可憐到只能體現在分數上了,於是各種各類補習班、培訓班應運而生,知識淪落到“待價而沽”的境地,這使得教師隊伍的集體榮譽受到很大的傷害。

上述四個方面的影響,加上媒體的炒作、商業利益的驅動,最終就形成了我們所面對的“亂花已經迷人眼”的教育現狀,形成了“育分不育人,求學不讀書”的怪現象。那麼,作為一名當代的語文教師,面對這些林林總總的、正確與錯誤糾纏在一起的現象,我們一定要有認識,有思考,才能夠保證我們在各種亂象中保持頭腦清醒。當然,就現象談現象是弄不清楚的,必須探尋導致出現這些現象的源頭。

探源:認真梳理,瞭解發展脈絡

上面所說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是有源頭的。我們認真梳理,瞭解語文發展脈絡,才可能不被表面的現象矇蔽和忽悠。認真梳理語文發展脈絡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是兩條線索:

(一)一條線索是百年現代語文教育發展史

1904年(光緒二十九年)1月,清政府終於批准並頒佈了由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建立起的嶄新的學制和獨立分設學科的教學體制,後世稱之為“癸卯學制”。當時新學堂的學制、課程以至教材,大都從西方先進國家和日本引進,但語言文字獨立設科,須由我們自己探索建設。那麼該科如何定位?《學務綱要》中載明:“並宜隨時試課論說文字,及教以淺顯書信、記事、文法以資官私實用。但取理明詞達而止。”又斷言:“中小學堂於中文辭,止貴明達。”從中,我們發現它比較注重實用和訓練,根據文辭的訓練,達到實用的目的。

關於新的學制和獨立分設學科的教學體制,中國文學設科,本有眾多教育宗師參與其中,如羅振玉、蔡元培、梁啟超、錢基博、胡適等。但對百年中小學語文教育影響最大的是葉聖陶先生。由於他縱跨新舊兩個社會,又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的課程和教材編寫與出版,他的語文教育觀念便具有權威性,影響至深。

儘管中國現代語文脫胎於傳統教育,但就時代背景而言,則更重視當時社會的“現代性訴求”。葉聖陶先生就曾明確地說過:“一般人就以為國文教學只需繼承從前的傳統好了,無須乎另起爐灶。這種認識極不正確,從此出發,就一切都錯。”他在《國文教學》一書中說得更為直白:“國文教學固然要重視精神訓練,但尤其要重視技術訓練,即重視瞭解文字和運用文字能力的訓練。”老先生還有一句話:“把精神訓練的一切責任都擔在自己肩膀上,實在是不必要的。”

語文工具論是葉聖陶先生幾十年語文教育思想的結晶。在清政府將語文獨立設科的時候,中國正處於積貧積弱的狀態下,有學之士認為要強國,就要向西方學習,故而當時對西方的科學技術頂禮膜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西方技術至上的觀點影響了中國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了國文教育。再加上當時先輩們要超越“書同文”的視野,要實現“言文一致”“語同聲”,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相呼應,意圖突破區域性隔閡,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強調語文工具論自有其現實合理性,不足為怪。

“語言專門化”訓練的歷史線索從獨立設科開始,可說是延續至今。從《國文百八課》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80年代的語文教學大綱清晰可見,直到90年代的教學大綱,還很明確地提出要嚴格地進行語文訓練。百年語文現代化,就是要求知識點清晰有序,要系統化、科學化、線性化地進行訓練,認為這是一條學好語文的科學道路。除了“文革”十年對教育的摧殘,這根工具訓練的線索從未斷過,因而標準化試題入境,不費吹灰之力就在極短時間內對基礎教育領域包括語文學科實現了全覆蓋。

然而,母語教學是很難做到一切都那麼清晰的,其實葉老也一直在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因為“工具訓練”幾十年走下來,情況並不理想,這引起了大家的討論。當時在全國影響最大的就是1978年3月16日呂叔湘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責難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文章。這篇文章引發了語文改革的熱潮,激發了不少一線教師的自覺改革行動。2000年頒佈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才第一次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此之前的語文教學大綱裡基本上都是這樣表述:“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教學生學好課文和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進行嚴格的語文基本訓練”。所以說,“訓練”和“實用”這兩個關鍵詞一直貫穿百年中小學語文現代發展史,其影響之深遠不可估量。

(二)另一條線索是千年語文教育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癸卯學制”頒行之前,中國語文雖未單獨設科,但中國的語文教育有悠久歷史,有優良傳統,絕不是隻有百年曆史。追根溯源,還有千年傳統,現代語文也是從千年傳統脫胎而來。在千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出了多少優秀的文人?出了多少世界級的頂尖作品?因此,我們要知曉千年語文傳統,要重視優良傳統,在新時代加以發展、創新。

新世紀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從何而來?依我看主要來自四個方面:千年的積澱,百年的探索,世紀末的大討論,跨世紀的思考。千年的積澱裡有“四個注重”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需要我們關注。其一是注重讀書感悟,其二是注重整體把握,其三是注重薰陶感染,其四是注重積累沉澱。當然值得繼承發展的遠遠不止這些,而這四個關注點,恰恰是碎片化教學所忽略的,這16個字說來容易,要真正落到實處卻很難。語文課程開宗明義提出的基本理念,就是尊重傳統,繼承發展。

中國百年語文教育的探索很艱辛,很不容易。比如半個多世紀前葉聖陶先生就作出“語文是工具”的論斷,語文是生活的工具,是思維和交際的工具,是其他學科的工具。這一“工具論”的論斷對我國語文教育有積極的影響。葉老始終把反對封建科舉、反對“八股”精神、反對古典主義和利祿主義作為個人的目標。他的“工具論”正是在反對“八股”教育的基礎上提出的,強調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面向實際、貼近生活的能力,強調要學以致用,在具體操作方面也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而且在每一次提出時都有強烈的針對性,都增加新的內涵,對語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積極的貢獻。

歷史總是不斷向前發展,現實也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過程中,個人的認識總是有一定的侷限性;再加上我們執教者的誤解偏差,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把語文教育僅僅看作維持物質生活的一種技能,丟失了人的發展,丟失了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拓展,這種實用主義立場,就不可避免地顯現出侷限性來,因而出現了20世紀末的語文大討論,許多學者專家針對這一侷限提出了非常尖銳的意見。這場大討論不僅是縱向思考,更有橫向視野,討論者既回顧歷史,又把西方的母語教育和語言理論作為比較參照。這次跨世紀的思考是把我們的語文教育放在中國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和世界大環境之中來展開的,其討論的廣泛度和思考的深刻度,超越了之前任何一次關於語文教育的討論。

正是在這次大討論的基礎上才誕生了新的課程標準。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語文課程的核心概念是語文素養,是人的整體素質在語文方面的體現,而不只是侷限於過去所說的知識和能力。它既包含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對人的心理素質和人文修養方面的要求。而今,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把語文素養具體化為四個方面: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理解與傳承。當然最後如何表述還要看修改出版後的文件。

(三)對兩條線索的認識

理清語文發展的兩條線索後,我們會發現,林林總總的語文現象都可以找到背後的根源。其實,兩條線索並非完全對立,水火不相容,二者之間相同相融之處很多,而後一條線索本就是百年現代語文教育的繼承與發展。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語文教育又會有那麼大的分歧,甚至於亂象叢生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三點:

1.從思想方法看,是二元對立思想作怪。當下有不少人思考問題很容易二元對立,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不照我做,即非我屬類。其實我們應該多元思考。

2.從思想意識看,是唯我獨大、唯我獨尊的意識作祟。一旦有所主張,則儼然學術權威,再伴隨著利益驅動,形成所謂的“圈子”,遂使學術影響力蛻變而成為話語威懾力,容不得“異端”存身了。

3.從專業素養看,是對教育中“人”和“術”的關係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和準確的把握。技能當然要教,但是在什麼背景下運用,怎麼來掌握,這就需要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眼光來做出準確的判斷。

當我們把各種現象分類、溯源後,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前因後果。理清這些線索,辨析這些現象,是為了我們自己更好地成長,讓成長不受干擾。在社會和教育轉型過程中,學科的每一步發展都是非常艱難的。我們現在真的是需要大師級的人出現,這樣的人,是通才基礎上的專才。因為是通才,所以他視野開闊;因為是專才,所以他研究深入。這樣的大師能夠在紛紜眾說中提出正見,在一片迷茫中探尋到正途,引領學科健康發展。而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所做的這樣那樣的改革,同樣十分可貴,應該受到歡迎,得到支持,即使不周全,僅這種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探索精神也是十分可貴的。

立業:獨立思考,自主創新,走好自己的路

文天祥有詩云:“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對語文,對語文教育,我們教師確實要一片忠貞,一片痴情。為了學生能有良好的語文素養,能學會學好用中國話講好中國故事,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就要做“高人”——思想的深刻,要做“情人”——痴情於教育。

語文教師的權威是人格魅力和學術魅力構建的,我們要用我們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魅力,讓孩子受到中華優秀文化和人類進步文化的薰陶滋養,做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在世界文化潮流當中站穩腳跟,從小學會挺起民族的脊樑。

如何做好一名語文教師?我有兩點建議。

(一)心中要有準繩

語文是什麼?語文教育是什麼?對於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教師要反反覆覆思考,努力想清楚。這裡面我覺得有三點應考慮。

1.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

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曾經說:“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過了人們的任何想象。”語言的背後是文化的深層編碼,是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每一個漢字的故事當中無不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基因。每一個文字都是一個故事,是民族的故事,比如說“孕”字,形象生動。語言文字裡有哲學智慧,有倫理道德,有風俗習慣,有審美意識,稍加觸摸,就會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優良內容的結晶,實施語文教學,我們實際上是在傳遞民族精神,是在孩子心中栽種中華民族文化的根。

2.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

中國古人將語言和人性、天道、事理聯繫在一起。漢語言文字不是單純的符號系統,而是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積澱和獨特的文化心理特徵,是一個文化系統。杭州G20峰會文藝晚會上突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韻味、中國氣派、世界大同,體現的就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和中國獨有的思維方式。通過母語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人文精神的薰陶下,學生的道德情操、審美觀念、人格塑造均能獲得提升,這是為做“中國人”打精神底子,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深廣,乃至終生,這是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如果只注重物質層面的工具性就很難達成。事實上,當下許多國家的母語教育也不僅僅滿足於知識和能力的傳授,不只是關注其實用性,而是大多比較重視課程的人文性和課程的現代化。

3.語文教育的基本特徵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教育有多種屬性,比如工具性、實踐性、綜合性、科學性、思想性、人文性,等等,可以講很多。但是,因為我們基礎教育的語文教學,從事的是語言文字的學習和訓練,所以其基本特徵應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那麼如何來把握這個觀點?我想起碼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語言是什麼?語言是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信息的載體。這種工具、外殼、載體非常特殊,是跟人緊密聯繫的,是隻有人類才擁有的符號。因而,在符號的意義上把握其工具屬性和工具的特殊性才比較恰當。

第二,語言本身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西方學者不僅視語言為一種文化現象,而且稱它是文化和社會的產品,是文化建設的一種力量。比如說高鐵,它是社會的產品,我們馬上就有“高鐵”這個名詞了。語言在創造文化,文化也在創造語言,二者相互塑造,相互滲透,相互從屬,語言是文化創造的力量。世界各民族的語言都有人文屬性,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屬性所能概括的。

第三,語言和思想、情感同時發生。語言不僅僅是對思想的翻譯,不僅僅是思想的載體,它本身就是意識、思維、情感、人格的組成部分。洞悉語言的本質,其基本特徵就一目瞭然。 綜上所述,可知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教育這一統一體不可分割的兩個側面。沒有人文,就沒有語言這個工具;捨棄人文,就無法掌握語言這個工具。黑格爾的“洋蔥說”對我們深刻理解這一問題很有啟發意義,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猶如洋蔥的皮和肉,對於洋蔥來說,皮與肉本來就是合二為一、難以剝離的,如果執著一念硬要剝下去,到最後只能一無所有。

因而,語文學習不僅是外在的“形式學習”,更重要的還有其內在的“心靈成長”,包括思維、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成長。心中有準繩,施教、改革就有方向,而不會“暖風燻得遊人醉”,乃至亂了方寸,迷失方向。

(二)要有歷史眼光和批判精神

跨入21世紀的新時代,計算機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標誌性工具,而互聯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平臺。面對信息化、全球化、個性化的時代,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一定要適應這個社會的未來需要而謀求生存和發展,我們要進行基礎教育全局性的課程改革,就是出於這一考慮。因此,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責無旁貸,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未來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應對。

1.課程理念、課程實施要適應時代要求而發展

課程改革,實際上本身就是語文教育百年探索的完善與發展。朱自清先生曾經談到他與葉聖陶先生改革語文教學的初衷,就是為了改變當時語文和經史不分的傳統,這一出發點無疑是正確的。在東西方文明激烈碰撞與融合的大背景下,在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之間,中國語文教育面臨著艱難甚至是痛苦的選擇與變革,堅定不移地選擇語文教育現代化道路,其中有諸多學界泰斗探索追求,做出了開創性、歷史性的貢獻。

然而,時至今日,社會的發展,教育的發展,語文課程的發展,語文教育的現狀,都需要對語文教育有新的認識,包括性質、目的、功能、承傳、教材、教法、質量、測評等觀念與做法。在跨世紀大討論中,不少學者都對語文教學表達過自己的看法,有學者說:“用一句話來說,把這麼一個富有詩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學科變得工具化、機械化,這對孩子們的靈魂塑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夏中義)有學者說:“中學語文教學的種種問題,一言以蔽之,是人文價值、人文底蘊的流失。將充滿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的語文變成枯燥無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變為一種應試訓練。”(楊東平,見王麗編選《語文憂思錄》)因此,語文教育一定要改。

種種弊端告訴我們,語言文字是“體”,人文內涵是“魂”,二者要融為一體,“魂”要附“體”,“體”中要有“魂”。硬要剝離開來,語言文字就變成僵死的符號,“魂”就無處安身。只是“訓練”與“實用”,遠不能適應培養語文素養的要求。

至於脫離語言文字,空講內容,無限拓展、延伸,不是對人文的誤解,就是故作高深,哪還是什麼語文課!

“發展是硬道理”,刻舟求劍的思維總是不行的,有些亂象因此而生。強調要回到過去,難以自圓其說。

2.教師要有批判精神

批判性思維是思維中最高級也是最核心的能力。批判並不是否定,而是進行科學的分析,在原有基礎上把好的發揚光大,而把不足的加以彌補,把缺點加以克服,把錯誤的加以揚棄。當教師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照單全收。今天吹東風便說東風好,明天吹西風又說西風好,這是不行的。教師一定要勤于思考,獨立思考。批判精神,就是有個正確的傳承觀。傳承不是照單全收,而是首先要弄清楚繼承什麼,揚棄什麼。

語文教學現在面對著三個傳統:一個是千年“大傳統”,從李斯的小篆改革開始;一個是百年語文的“中傳統”,從“癸卯學制”語文獨立設科開始;一個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小傳統”。三個傳統中都有優質的資源,也有不少糟粕。比如,“大傳統”中有許多符合語文學科專業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的優質教育資源,但“三百千”“弟子規”“二十四孝”能照單全收嗎?再比如,“中傳統”在堅守語言文字學習上功不可沒,其弊病在於重“術”輕“人”,價值取向和質量觀難說毫無瑕疵。再比如,“小傳統”中百花齊放,流派紛呈,符合教學規律的好的經驗自然不少,但表演、作秀者也不乏其人。有些課無視文本的核心價值,無視學生理解接受的可能性,只是為了顯示教師的功底和能耐,等而下之者,目的就是為了製造爆炸新聞,獲得“博眼球”的效果,這不僅讓學生學無所得,而且還歪曲、踐踏了經典作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對經典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上課不能任性,不可隨意。

“權威”並非全都是無可非議的,關鍵在尊重事實,尊重真理。教師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維,要勇於說“不”,同時一定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批判的目的是為了深入思考,深入學習。不盲從,就會有自我的獨特認識,故而我們要獨立思考,擇善而從,見賢思齊,而不是照單全收。

3.選點突破,自主創新

在語文課程改革的大框架下,我們需要清楚自己教學中的瓶頸,選準課改的突破點來切切實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教學質量。教學改革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學生是第一立場

改革的第一立場是學生,要清楚學生的需求、認知水平、興趣愛好。我們都知道,嬰兒是要吸吮奶水的,一上來就喂糖醋排骨肯定不行,因為他還未長牙。我們現在有一個毛病——幾乎是通病,就是無限制地加深,無限制地拔高,似乎一堂課想把全世界都教進去,這是違背常識的。我們必須清楚,上課最重要的是把學生教會。上課絕對不是教師做演員自我賣弄,適合學生的當前狀態是最重要的。

教學有三忌:一忌讓學生做聽眾和旁觀者,二忌空講大道理,三忌讓學生沒有滿足感和成就感。教學中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三忌”,在此基礎上用心設計教學環節,通過有效的教學行為去破解它。

比如精心設計課堂導入語。導入語要新奇、有趣才能抓住學生的心,有知識含量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要根據課文的特點,讓學生的感覺器官、思維器官處於興奮狀態,可以調用一切積極手段,比如說把其他學科的東西結合進來。我教《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用化學實驗導入,教《核舟記》時讓學生根據課文畫核舟,學生被調動起來,文章也就落實了。

比如問題設計須有坡度,讓各層面的學生均有展示機會,有滿足感。除了要設計好針對大多數學生的主要問題外,教師還要設計一兩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讓語文水平比較薄弱的學生也能回答;而對於優秀的學生,也要設計一些有深度的問題,讓他們的學習充滿挑戰性和成就感。

教學過程中及時恰當的評價,也能讓學生學有興趣,學有幹勁。

(2)解放思想,大膽取捨

每一個文本都有其核心價值,我們可以通過教學將其變成學生的文化積澱。從教學的角度來說,每一個文本也必然有其教學核心價值,要牢牢把握文本的教學核心價值,根據不同文本的不同特點,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打破“千課一面”的模式。文本的教學處理,既要尊重文本本身,又不能被文本牽著鼻子跑,千篇一律的教學設計,“千課一面”的模式化教學,只能讓學生學而生厭。要駕馭文本,為教學目標服務。課文可以按順序教,也可以倒過來教,只要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怎麼教都是好的。為此,我建議教師們要解放思想,大膽取捨,在駕馭文本的基礎上,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旦決定“有所為”之處,就必須要“為”得紮紮實實,一定要讓學生記憶深刻,學有所得。千萬不能把課上得糊成一鍋粥,什麼都教但什麼都不突出。

(3)引進時代的活水

我們生活在時代的潮流中,語文課堂就應該要有新東西。比如報刊上的詩歌短文,花三兩分鐘進行課堂交流,既能激發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像這樣一首小詩:

前天,我放學回家

鍋裡有一碗油鹽飯

昨天,我放學回家

鍋裡沒有一碗油鹽飯

今天,我放學回家

炒了一碗油鹽飯

放在媽媽的墳前

在貧賤憂戚的生活中,一碗油鹽飯所寄託的濃濃母愛,和痛失母愛後的泣血哀傷,令人動容。長此以往地不斷引進時代的活水,既可拓展學生的視野廣度和思維深度,又能幫助學生形成語言和思想情感的雙重積澱,還可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4)反思修正,堅持不懈,形成特色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改革永遠在路上,需要不斷地調整,積累正反經驗,把它條理化,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加以認識,這樣就容易形成特色,走好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寸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教師的工作是鑄造國民素質之魂,所以,今日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語文教師從事母語教育,應該是衝鋒在前,做排頭兵,能夠做出榜樣。教師生涯是雙重奏,一重是過好自己的人生,第二重是引領學生過好他們的人生。我老了,朽了,老朽了,教育的希望在年輕同志身上。祝願廣大中青年語文教師要意氣風發,走好語文教育的路,在系國運、鑄民魂的語文教育偉業中做出成績,做出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