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进化:中国互联网生存法则

进化:中国互联网生存法则

多年前做记者、做主编,一直想写一本书,希望自己发现一个秘密、一个规律,然后告诉全世界。有些事就是这样,你越是强求,它就越会成为执念,直至不了了之。

三年前创业之初,没想过自己会出书。那是内容创业的黄金年代,这个行当的手艺人第一次被资本眷顾,接招甚至在还没有想好名字的情况下就拿到了投资。

那也是创业初心逃离地球引力的年代。一个诞生不久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轻易拿到一笔投资,然后按照风口的逻辑审视自己,笃信自己是下一个美团、下一个滴滴。拿到天使投资就想Pre-A轮什么时候到位,拿到Pre-A轮投资就想A轮什么时候到位。手艺人手里的键盘变成了算盘。

接招的“初心”是再做一个XX、XXX。原因很简单,这些媒体都拿到了多轮投资,既是创业者心中的明灯,也是投资人眼中的金蛋。内容生意被彻底标准化了,放佛只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谁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2016年,我迅速搭建起一个团队,其中采编接近20人,方向就是报道新创公司。当时“双创”高潮尚在,资本又进入了一个活跃周期,再小的创业者也是媒体行业的主角。创业公司是创投媒体的流量来源,谁垄断了对创业者的报道,谁就卡住了身位。很多媒体不再对读者负责,而是只讨资本的欢心。

到2017年初,创投泡沫已经有破裂的迹象,很多早期投资机构开始向中后期布局。作为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创投媒体接近泛滥,从事创业公司报道的记者比创业公司还活跃。

2017年春节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表面上看,是选错了风口,其实是选错了时机。过去十年,中国的创业大潮一波又一波,但真正称得上“底层风口”的,只是2010到2012年这几年,不仅当下新兴的互联网巨头是这个期间创立的,就连当下主要的科技媒体、创投媒体都是这个期间甚至更早成立的。

那是一个资本挑创业者的时期,一家创业公司融笔钱,比今天IPO还难。而在2015年之后,中国互联网到了创业者挑资本的阶段,创业和投资的门槛双双降低,这就催生了一大批“伪风口”,当然也包括媒体。

2017年的整个春天,我都在思考接招接下来该怎么走。首先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内容创业者,而是一个创业者。创业的本质就是提供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这种需求必须是可持续的。报道创业公司永远都有需求,但它会受制于所谓风口的大小、强弱,一旦风口过去,注意力就会跟着下降甚至消失。而媒体如果没有注意力、没有影响力,内容创业的意义又何在?

一家媒体公司(可能只有一个公众号),拿到投资之后迅速招人,然后准备下一个PPT,去见下一批投资人,如此往复,变成了一家纯to VC模式的公司。to VC模式有错吗?对于那些没有天花板的真正风口型公司来说,to VC模式就是“火上浇油”——越烧越旺。

但对于媒体公司来说,无论“内容创业”再时髦、再性感,它的生意本质也没有变,这就是:生产好的内容——获得尽可能多的读者——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媒体的成长和进化,始终遵循这条铁律。

而违背铁律的人,总是用从10到100这个阶段的打法,去走从0到1的路,希望像纯互联网公司那样速战速决。如果商业世界存在生物法则,那就是循序渐进的进化,而不是一飞冲天。

没有今日头条在算法上的尝试,就不会有后来的抖音;美团没有在团购领域的铺垫,就不会有后来的外卖;滴滴不是一开始从出租车切入网约车市场,可能早就出局了。风光如TMD,也是一级一级进化而来的。

从2017年4月份开始,接招开始把内容的中心从早期创业公司转到大公司、大佬身上。作为一家科技媒体,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读者更喜欢看什么,即市场需求在哪里。

在接下来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接招仅在微信公众号就写出了多篇10万+,其中两篇接近百万+。放眼整个自媒体行业,这算不了什么,但如果放在科技媒体领域来看,大家都清楚10万+意味着什么。这是之前做创业公司报道从来没有过、也不可能有过的经历。

在内容方向调整之初,我就想,不能为了写大公司而写大公司,应该带着问题去写。什么问题呢?就是中国互联网今天的格局到底从何而来?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在这两个问题维度之下,接招关注比较多的问题就是:BAT如何演变成AT?TMD又是如何在巨头的封锁中不断前进的?中国互联网江湖是否已经阶层固化?机会又在哪里?

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在思考进化。

进化意味着生机,意味着还有机会,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不是铁板一块。更重要的是,进化意味着按规律办事。巨头如此,创业者也是如此。当然,内容创业更是如此。

创立一家公司、做一个媒体,不过是人生长河里的某个节点。如果说接招在创立之初没能按规律办事,那么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其实每一步都算数。

我是从2005年来京正式加入商业媒体。创业之前的十多年里一直都在做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报道。很多小巨头还是创业公司的时候,就有幸开始关注和报道。所以每一步走的对与错,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进化要比一个创业者的进化更重要。项目可以失败,人不能失败。当然,不失败并不等于成功。

输和赢只是相对的,中国互联网江湖的进化逻辑,也是如此。

当然,我要感谢徐小平和周鸿祎两位前辈为《进化》这本书亲自作序。他们两位老师经历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但本身都是极为优秀的“进化者”,并且多年来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方法论。某种程度上,他们既是中国互联网不断进化的结果,也是中国互联网持续进化的动力之一。

我还要感谢为本书的出版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同事、出版社编辑们,没有你们的专业精神,《进化》很难进化。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儿子,他为本书的封面“出谋划策”,也贡献了自己特有的智慧:)

感谢每一位即将购买本书的朋友,毕竟,没有你们,它就成不了畅销书,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