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华为在2003年差点被任正非以5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摩托罗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秦潇铭


这确实是一段隐秘的历史,不为外人所知,直到英国金融时报近日这篇报道,外界才得以知晓华为竟然有这么惊险的一步。


简单介绍下这笔收购的前前后后。最开始,应当是华为方面主动提出收购,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提供并购服务。为此,任正非和时任摩托罗拉COO(首席运营官)迈克•扎菲罗夫斯基还在海南亲自见面并商谈过。下面这张图,就是两人2003年在海南交谈时的画面。(图片来自金融时报)



几周后,协议谈妥,双方签署了一份意向书,摩托罗拉同意以75亿美元(不是问题里面说的50亿美元)收购华为。放在当时,75亿美元是一笔巨款,当年中国外汇储备才4000亿美元,2004年腾讯的收入还只有1.5亿美元。


为了达成这笔交易,双方进行了精心安排,以符合两国监管机构规定,即6个业务部门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进行均等分割。但是这笔交易,却因为一个偶然因素而被搁浅了——迈克•扎菲罗夫斯基没能获得晋升,另外一个人成了摩托罗拉的CEO,这位新的CEO否决了这项交易,原因就是交易金额太大。


毫无疑问,这是摩托罗拉所做的一个最糟糕的决定,现在摩托罗拉已经成了二流厂商,手机业务甚至卖给了联想。相当年,华为还未摩托罗拉代工,如今华为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


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强人任正非为什么要卖掉华为?


答案是,生存压力太大了!当时(2003年),纳斯达克的互联网泡沫才刚刚破灭,科技行业陷入最低谷,2002年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了50%。为此,任正非还写了一本《华为的冬天》。在面临外患的同时,任正非最为得意的接班人李一男在自立门户后又积极地攫取华为的市场(后入狱,这里不去讨论这个旧案的对错)。


(下图为李一男)


虽然华为的业务仍然在增长,但仍然没能获得核心的技术优势,比如研发的3G产品就很失败。与此同时,据金融时报报道,还有一些关系人物(某些家族)想要入股华为——任正非深知,如果让他们入股,那么华为进军海外就算完了,因为它变成了一家不是那么纯粹干净的企业。


好在,任正非和华为最终挺了过来,赶上了3G和后面4G的建设大潮。并且得到贵人李嘉诚相助,拿到了香港的大订单,进而搞定英国市场,通过英国市场作为跳板又搞定了欧洲市场,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企业。


只能说,经营企业不容易,任正非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但再强的人,也有可能哪一天觉得撑不下去,卖给摩托罗拉或许就是逃避这种压力的一种体现。万幸的是,这笔交易最终没有达成,不然就摩托后面的尿性,华为肯定无法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这充分说明了一件事,成功都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

腾讯,阿里,华为,都有这样偶然的例子。这也高度证明了一件事:所谓的成功学,都不过是马后炮。

企业家成功,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企业能坚持10年以上,也是很不容易的。

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中国大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到9年。

中国的国企,寿命相对较长,正是这个原因,由于无法实现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民企生存困难更大,所以寿命就更短。

进入门槛,融资难都是极难解决的问题。

如今,国家大力实施国企改革,混改已经进行了一些试点,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深化国企改革。

民企做大了,还要受到国际的压力,比如美国等整天找事。所以,中国的民企真的不容易,在国内想做大你要接受国企的挑战,做大了还要接受国际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些企业家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向企业家致敬!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财经


2017年,华为全球的销售额达6036亿销售额,同比增长15.7%,销售收入超过BAT三家之和,30年的历史里,华为不搞金融,不炒房,不上市,一心一意做更好的产品,终于得到了回报。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华为是伟大的,任正非是完美的,然而,在14年前,任正非受于压力险些就将华为卖给摩托罗拉。其实经营困难想要出售很正常,马化腾曾经也想100万卖掉QQ,何况是华为这种技术研发型的企业,早期的压力更大。柳传志的联想一开始赚了那么多钱,都没有那种魄力去搞“技工冒”式的研发,最终沦为买办。所以任正非曾经想卖掉华为也正常,毕竟人力有穷时。

任正非想卖华为的原因?

一是当时的纳斯达克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全球的通讯基建大幅度下降;二是当初华为的国际化进军比较失败,欧洲的国际型大运营商基本还是不太认可华为的产品;三是国内的市场竞争激烈,华为的3G研发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及领先优势。再加上思科的起诉,形成最后的致命一击,所以那阶段华为的日子确实有些不好过,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为了度过难关,在这之前,华为2001年已经以7.5亿美元把电气业务子公司华为电气出售给了美国的艾默生公司(Emerson),之后华为又以8.8亿美元的价格,将与3com的合资公司Huawei3com 49%的股份出售给3com,3com后来被惠普收购。应该说任老板如果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不会想卖了华为。

为何没成功?

当时任老板的要求是75亿美元的现金,将华为连人带产品带基地,打包拿走。不过2003年的摩托罗拉,因为受累于终端和芯片市场的战略失误,全球业绩在今年跌入低谷。一下子拿出75亿美元现金有些难。所以前后拖了大半年,总算基本谈妥,双方在海南亚龙湾,把草签合同签完,签完换上沙滩裤逛沙滩了,应该说基本没问题了。

但是谁都不知道一周以后,时任摩托罗拉首席执行官Chris Galvin 宣布辞职,Sun Microsystems 公司前任总裁Ed Zander接过了这一位置。Zander上任后同意就华为的交易继续谈判,但最终拒绝通过,理由是董事会认为,收购华为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外国公司,价格太贵了,而且其中大部分要以现金支付。所以,时也,命也!

总结

很多人会说,摩托摩拉现在回想应该要哭死了,假设当时收购成功了,现在摩托摩拉应该还是世界顶尖通讯供应商,但是我认为其实即使摩托摩拉购买了华为结果仍然会一样,华为是因为任老板的战略才有的今天,换帅的结局肯定与今天不一样,就像阿尔法特收购朗讯一样,没啥用。华为只有在任正非手里才会有今天。


鲤行者


2003年正是华为国际化开启的一年,在国内能打到第一梯队,去国外走了一遭,任总估计看到了华为和国际电信巨头的差距,不管是西门子,摩托罗拉,爱立信,还是其他什么吧,都远远把华为甩在了后头。

或许自信心受到较大冲击吧,卖了图个安心,不要在国际上被摔得头碰血流,未尝不是好出路。

历史就这么奇奇古怪,交易都要马上达成了,偶然事件让华为留在了竞争道上。就像谷歌曾经想卖卖不掉一样,就像腾讯当初想卖卖不掉一样,现在都成为了世界最响亮名头的公司。和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其实也一样,职场上走到今天,回想过往多少是偶然间的走向呀。

自己创的业,没有好的收场就只能继续干,直到精疲力尽干不动为止,或者像李嘉诚干到90岁100岁企业还傲然群雄。总之,哪个创业者都不能容忍自己的项目草草收场,怎样都要拼死相搏,要么也是大有收益的退休离场。

过去有太多偶然,别停留在过去,也不要花太多时间唉叹,现实需要我们专心致志、勇往直前。

没有退路,我们就继续前行吧,如华为般骄傲地前行。


财经作家邱恒明


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2003年任正非将华为卖给摩托罗拉无可厚非,不过从如今摩托罗拉的发展现状来看,阴差阳错倒是创造了一个民族企业。

2003年时,摩托罗拉是国际电信巨头,而华为正处于发展低谷,按照常理来说,摩托罗拉的收购,可以为华为发展提供核心技术、市场、资金等多方面优势,但是企业的发展理念,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长远眼光,这也恰好是企业并购或合并中矛盾聚焦点。

以PayPal为例,事实上在合并前其发展一度是很有前景的,但是正如上述,考虑到资金、市场等因素,本着更优发展的初心,合并后换来的却是,理念的差异,产品理念的物是人非。

对比目前华为和摩托罗拉发展现状,当初合并的流产,现在看来未必不是好事。

如今,摩托罗拉在电信行业的地位一落千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坚守自闭。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期,摩托罗拉并没有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而摩托罗拉却在原地踏步,当其幡然醒悟,想要进军只能领域时,时代的发展让他吃了闭门羹,产品不仅“难产”更是“死胎”。

而反观华为,已经成了国内电信行业当之无愧的一哥,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怀。

所以,收购的流产,对华为而言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盘和林数字经济观察


中国的运气啊,如果签了中国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爱在深秋106119


那时候如果华为用那五十亿美元做房产,估计现在老任变成另外一个李嘉诚


财神爷照顾的宠儿


腾讯马化腾想100万卖掉qq。你怎么不说?何况是华为这种技术研发型的企业面临的风险是世界级的。柳传志赚了那么多钱那么高的起点都没有那种魄力去搞“技工冒”式的研发,最终沦为汉奸买办!无所不用其极的抹黑华为者!不是汉奸便是买办,不得善终!


明宣549


03年的400亿人民币 算得上中国首富了。


来三拳


花边新闻。03年华为年产值在400亿人民币以上怎么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