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把安庆、池州和铜陵合并成副省级城市,打造皖江的黄金水道,你觉得怎么样?

展厅SI设计师


我觉得你这个想法不可能实现,至少在未来十几年内不可能实现的,政治利益是很现实的。不过安庆,铜陵,池州三市可以紧紧抓住国家长江三角洲战略发展机遇,实现公路,铁路,长江大桥,长江隧道,沿海商业发展转移基地的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三市合并可能几乎为零,但是小面积的合并但是有是实现的可能,像安庆收回大渡口的概率就非常的大,或者说如果安庆想要现实跨江发展,收复大渡口是中兴之举,紧抓此次机遇,后期想有种机遇的概率太低


豆豆有约


安徽经济若要有实质性的突破,必须重视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沿线的发展。安庆、池州、铜陵三个城市确实应该要加强合作,打造皖江西段的新核心,与东段的芜湖和马鞍山遥相呼应,彻底振兴皖江城市。不过是否能成为副省级市,这个就不要奢想了。整个安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副省级市,即使有,也轮不到安池铜。

安、池、铜的位置

安庆、池州、铜陵位于皖江城市带的西段,与省内其他的城市不一样,明显远离周边的大都市,不管是真正的都市,还是正在试图崛起的都市,都难以辐射到这片“孤岛”。一方面在武汉和南京之间,需要一个中转站。一方面一个远离都市的地区,如果能加强合作,也没有理由不崛起出新的中心。因此有些人认为安池铜不仅应该合并,甚至可以设置为直辖市,这样长江上游,中下游和出海口各有一个直辖市,彻底激活长江流域的发展。当然了,这仅仅只是空想而已。

安庆一景

昔日的安徽老省城安庆,如今是要总量没总量,要人均没人均。在很多网民看来,这个昔日的“长江五虎”早已死去,如今能保住“安徽五虎”就很不错了。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急需调整策略重振雄风。安庆是一个沿江城市,但是城区远离自己管辖的各个县城,如何处理好陆地与长江的关系,非常重要。

绿色池州

要说安徽哪个城市山清水秀,池州一定是榜上有名。池州虽然人均数据在省内也并不算难看,但是总量也确实不咋地,甚至还不如省内的某些县城。不过池州市的环境在省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这应该是池州市最引以为傲的名片。

美丽铜陵

新兴的铜陵依靠着自身丰富的资源,也仰仗着隔壁池州甚至是安庆的铜矿资源,打好了工业化的基础。在整个皖江城市中,铜陵的交通条件也是相对不错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道路上,铜陵也是比较成功的。

安池铜三个城市,虽然工业基础算不上多么好,但是基本上都还是非常不错的。石油化工,水泥,轻纺,有色冶金,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相应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底子都很好。但是目前三个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难说多么的出色,要么是人均不行,要么就是总量差强人意,如果能有效的整合资源,对于三个城市来说,上升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区划调整后的新铜陵

两年前的区划调整中,也透射出安徽省也并非没有加强三个城市合作的意图。通过区划调整,让原本正在积极向东发展与芜湖早日一体化的铜陵,稍微转移转移重心,走上了跨江发展的道路,带动枞阳东部乡镇的发展。而枞阳西部县城依旧还在安庆城区的影响之下,并且通过引江济淮,提升县城的水运地位,发展港口建设。引江济淮

安庆、池州、铜陵三个城市的交汇处就在枞阳,枞阳的区划调整,也从侧面上显示出,铜陵、安庆、池州等城市之间确实有必要相互协调,积极合作。当然了,多年来,枞阳民间的大量公职人员,为了加点所谓的工资,不负责任的贬低安庆,毫无底线的谩骂,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影响了三地之间的合作,这就是后话了,如今这些人总算享受到了速度与效率,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长江经济带

总的来说,安庆、池州、铜陵三个城市,既有合作的条件,也有合作的需要。这既是安徽发展的需要,更是长江流域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时间里,加强联系肯定是必然的选择。当然了,安庆、池州、铜陵并非要合并为一个城市。必要的区划调整或许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区划调整并非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关键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整天在家等着区划调整来发展经济是无济于事的,从近些年来的区划调整也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即使安、池、铜有朝一日真的能合并为一个城市,也基本上没有可能升级为所谓的副省级市,如果说安徽省的将来会有一个副省级市,大家也很清楚会是谁,这里就不评价太多了。


徽南城意


不说别的就说交通,安庆离九江那么近,坐火车还那么不方便,坐汽车要被倒卖三次,没有高速直达汽车,江西与安徽有世仇吗?如果修一条南京、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九江的高铁,这一沿线的经济必定起色,只是合肥打死都不会同意!安池铜的沉落是做大合肥的牺牲品!


王永亮0001


我认为三市合并为一个城市短期内难以实现,行政区划调整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也是有限的,反而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三市一体化发展。当前就安池铜一体化的讨论也很多,省政府也组织三市政府和南京大学规划专家团队对安池铜城市组群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划,规划将于近期出台。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通常我们都认为合并成大城市可能就会有大发展,实际上这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性原理,而进行产业布局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三市应围绕国家、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引导产业有序布局。早在2012年,安徽省政府在池州与铜陵中间设立省直管安池铜产业集中区,后更名为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这是区域合作发展的主要平台。

除了城市组群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另外还有连接三市的交通规划,该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促进安庆池州铜陵三市联动发展,统筹皖江岸线资源的综合利用,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畅通高效的过江格局,以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安徽城市资讯


文革前安庆地区13个县江北8县对江南5个县,有两次变动如今成了个池洲地区。大渡口千百年以来和安庆是一个经济体,是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而人为阻隔沿河两岸给对岸农村带一来多有不便,五千年来造个大桥,步行,自行车,挑莱农,电动车,运输车,都不能行走,还是历史上輪渡,太落后了啊。快建工人,农民,畅行大桥吧。主要是省府重视程度,也可像武汉一样夸江两岸发展充分利用长江水路,必然超合肥汗鸭子但是合肥愿意吗?看省府看安庆市府的意愿:旧是安庆未来前途,小民之见愚言吧。


不老翁6901


提问者喜欢自淫,我敢说绝对不可能。

如果真这样,合肥会咋想?池州会咋想?铜陵会咋想?当然安庆想都不敢想,枞阳都看不住跑了,现在还要搞大安庆?怕怕。

今天还路过安庆,真的乌烟瘴气,灰蒙蒙一片。经济建设很重要,但宜居城市建设更重要,这点一点不及池州和铜陵。

我想法是:潜山市 太湖县 岳西县 宿松县三地合并,改名天柱山市,市政府放在潜山,大力发展天柱山 以及大别山旅游,打造宜居旅游城市。望江县作为安徽最后一个通高速的县城以及没有铁路的县城,我也不知道咋办,不行划到池州,然后把大渡口给安庆。

不说了 发现我也在自淫


王野是假名


安徽如何抓住国家沿江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

产业结构优化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三产的兴旺必须以一产和二产的繁荣为前提。安徽沿江五个城市,都有各自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的思路不能完全一致。

.1.要抓住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和演讲开发的历史机遇,做好承接长江下游产业转移的准备。江浙沪长三角十五个城市都面临土地人力等成本上升的压力,尤其是加工制造业都纷纷外移。比如,纺织业转移到非洲和新疆,服装业转移到越南柬埔寨自己国内的河南等省。但安徽承接到的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土地和人力价格起高,技术工人培训不足,当地招商政策没有吸引力等等。安徽各市应在省政府统一规划下,完善机制,构建好招商引资服务平台,解决好外来企业的后顾之忧。

2.统筹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建设,避免恶性竞争。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合区域特点的优势产业,错位发展,有意培育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带动产业链条的整体发展。比如汽车制造业是芜湖的优势产业,其他城市应避免同业竞争。与汽车业相关的轮胎,发动机等汽车配件,都可以大力发展,带动大汽车产业的形成。安庆是全国闻名的化工基地,但都是为江浙纺织企业提供原料,产业利润不能留在当地,甚为可惜。铜陵马鞍山的金属金属制造业和机电设备制造等也是同样道理。举个简单例子:南京盐水鸭全国文明,不但有盐水鸭,还有桂花鸭等品种,其鸭头鸭爪鸭肫等都被开发出旅游休闲食品,其内脏还被做成鸭血粉丝汤,是著名的风味小吃,华东各地都有其连锁店。一只鸭子,被做成了这么多文章,一点都没有浪费,可谓将产业链挖掘到极致。产业链,不仅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还可以深挖产业潜力,完善产业配套,吸引产业内企业自动加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和税收。

3.科技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人才是发展的保障。纵观五市,除了芜湖马鞍山外,都没有有影响力的大学。除了发展高等教育,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入驻外,还可以通过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来创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等措施来吸引人才。

4.安徽要全面发展,就要走“一体两翼”并重发展的道路。一体,指的是合肥,两翼,分别是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一体和两翼要并重,不可以两翼来支撑一体。在两翼的关系上,要先南后北。@初心文学 @哈佛商业评论 #来自农村人#


雾锁江


谈安池铜合并的问题,首先我们先看看各自有什么,可以不客气的说,池洲除了九华山其它可以忽略,铜陵除了铜陵有色也可以忽略,安庆也只有石化可圈可点,现在的竞争不是靠产品竞争,是靠产业链竞争,安池铜除了这几个传统产业,别无所长。发展现代经济必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而安池铜没有一个朝阳产业。等一等吧,等到三市有一个龙头出现,安池铜自然会走到一起。


用户111073141464


铜陵改县级市,池铜合并改九华山市,池安协同发展,打造皖西南中心,连接武杭两大城市群,打通皖南旅游南北通道


A38113812


不要今天这样打造明天那样打造!你就是把安徽打造在一起,不还是不如江浙广么!屌用没有!你看还没打造就有屌人说他吃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