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新航线小宝贝”回收试验

2019年3月27日下午4时许,中国翎客航天在位于山东龙口的火箭回收试验场完成了公里级可回收火箭(昵称:新航线小宝贝;工程代号RLV-T5,Reusable Launch Vehicle-Test N0.5)首次自由状态下的低空飞行回收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至此,翎客航天继2018年1月实现RLV-T3型火箭低空回收及平移,2019年1月实现RLV-T5型火箭悬停飞行试验后,在国内的火箭回收技术领域又创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新航线小宝贝首次自由飞行任务徽章

根据翎客航天规划的火箭垂直起降回收技术迭代路径,2018年3月正式启动了工程代号为RLV-T5的可回收火箭研制工作。这枚火箭设计的初衷是实现火箭“公里级”的回收技术验证。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台发动机并联点火、空中悬停等多项关键技术验证,最终实现一公里的飞行并返回。而这看似不高的一公里,对于火箭回收有着非凡的意义。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没有当年的“蚱蜢”就没有现在的“猎鹰”

SpaceX在2015年第一次成功回收火箭以来,全球火箭发射的市场价格就被不断拉低,这使得人类从大航海时代跨入大航天时代变得翘首可待。此后,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和公司相继发布了各自可回收火箭的研制计划。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SpaceX重型猎鹰火箭回收

在国内,翎客航天于2015年6月最早启动可回收火箭的研制并开展了数百次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在国外,最广为人知的SpaceX的Falcon-9 V1.1回收之前也通过Grasshopper系列(俗称“蚱蜢火箭”)进行了多次回收技术验证试验,而其最后公开的飞行高度数据就是1000米,并在不久之后的入轨发射任务中进行一子级火箭回收尝试,于2015年12月在地面着陆场首次成功回收。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准备进行低空垂直起降飞行试验的Starhopper

除了SpaceX的Grasshopper(验证对象:Falcon-9)之外,即将于近期进行第一跳的Starhopper(验证对象:Starship) 以及蓝色起源的Charon与Goddard都是为了在最短时间、最小投入下进行火箭回收技术快速验证迭代,积累试验数据并加快其成熟。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RLV-T5型火箭完成结构总装

2018年5月,RLV-T5型“新航线小宝贝”火箭完成了方案详细设计并正式投产。全箭高度8.1米,起飞质量1.5吨,动力系统采用5台可变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并联组成。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新航线小宝贝”系留保护下的首次悬停试验

定点悬停作为验证火箭回收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此项目团队进行了不同干扰条件下的试验,例如:在强风环境中能否实现稳定的定高定点,在对称发动机失效情况下能否保持飞行姿态稳定等。也正是在这些极端环境下的反复试验中,火箭控制算法完成优化,验证了发动机矢量推力的能力、快速深度调节的能力、控制算法的控制能力。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RLV-T5型火箭及综合保障车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综合保障车可以实现火箭转场转运、起竖校准、燃料加注等地面功能。有了这辆综合保障车,就可实现“一车一箭”拉了就跑,随时随地发射的能力。在后续的保障车方案中,在火箭软着陆返场后,实现现场无人情况下的地面系统自主对接、箭体放倒回收等功能。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打造“新航线小宝贝”的核心技术团队

RLV-T5型火箭“第一跳”的首战告捷,不仅意味着我国可回收火箭技术在工程化验证的过程中取得了新的高度,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数个月中,还会有更多更高的“跳跃”等待着我们,要知道“新航线小宝贝”的目标是完成公里级返回。

“新航线小宝贝”成功实现中国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第一跳

“新航线一号”发射任务CG效果图

据悉,除了正在进行试验的RLV-T5型火箭,翎客航天目前已启动亚轨道可回收火箭(工程代号RLV-T6型)的研制工作,预计最快于今年年底将完成全箭总装并公开亮相。亚轨道可回收火箭面向科研、军用、商用领域提供灵活可靠的发射服务,可将传统的亚轨道固体探空火箭发射成本降低至五分之一以下,未来火箭回收技术成熟后,还将进一步开拓太空旅游等新兴市场需求。同时,翎客航天面向微小卫星发射的小型商业运载火箭“新航线一号”的研制也正紧张有序地推进,计划于2021年左右完成首飞。

希望翎客航天坚定不移地以火箭回收作为技术主线,实现我国在可回收火箭领域更多的里程碑,尽快实现运载火箭的发射与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