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王永康書記離開後,西安的下一任市委書記將會是誰?從2018年討論到今年的地鐵三期何時才能批覆?西安未來幾年的GDP會不斷突破嗎?

我們對於西安的憂思與疑問從未像現在這樣多,而造成如此現象的原因是,西安從未變得像今天一般的好。在過去三年時間裡,我們親歷了西安了從“啟動”到“提速”的發展過程,那麼下一個三年,西安是否依然會加速發展,保持前進?

以上種種的城市猜想匯聚成為一個問題,“未來的西安還會好嗎?”,那就讓我們將尋找答案的目光投向未來的第三年的節點,2022年。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無論是唐長安還是宋汴梁,歷史的長詩之上總少不了對其都城繁華璀璨的盛況描繪,而這也正是當時商業高度發達的真實寫照。

千年流轉,就在歷史堆積的泥土上,讓我們見證西安日益熙攘且華麗的商業盛況。

2022·西安商業

宜家薈聚中心綜合體

以小寨賽格的興起作為時間原點,向外畫出一條射線。

這條線上有大融城、大悅城、曲江創意谷、西安大都薈、MOMOPARK等等我們現在已經耳熟能詳的商業體,是這些商業體讓我們體驗到了什麼叫做“新潮玩法”,什麼叫做“消費體驗”。於此同時,也將我們對於西安新晉商業的要求提的更高。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在我們還未見證西安商業潛力的2016年,在絲博會暨第20屆西洽會上,西安雁塔區就已經簽約(成交)各類投資項目共34個,總投資184.13億元,但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西安宜家第二家店的落戶,西安宜家第二家店有望落戶雁塔區。

經西部網報道,屬於西安的第二個宜家,正是西安宜家薈聚中心綜合體,將於2022年與我們見面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人民幣,總建設體量超過30萬平方米,商業零售面積達15萬平方米,停車位大於4000個,集合約350家國內外知名領導品牌商戶,除了薈聚中心和宜家家居,還計劃配套約7萬平方米的具有宜家理念和宜家特色的創意辦公公寓和酒店。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宜家薈聚的目標很清晰,“西安數一數二,全國榜上有名”。對於已經見識過大融城、大悅城、西安大都薈等潮流商城的我們來講,又有了一個嶄新的值得期待的念想,城市商業水平的平均值就是靠著如此高質量的商業體來不停拔高的。

此外對於城市商業而言,標杆商業的存在對於商業良性競爭與迭代更新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城市的商業氛圍也會愈發濃厚。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2022·西安商業

高品質酒店

2016年,在福布斯榜《中國最發達旅遊城市榜》上,西安市國內旅遊人數雖然全國排名第10,但旅遊收入卻排全國第18,差異十分明顯,而這又是為什麼?

我們缺少眾多能夠分流且高端的消費場地,換句話來說,西安缺少好的酒店。

2017年,西安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高品質特色酒店建設的政策意見》後,西安的高品質酒店建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黃金髮展期。

截至2018年底,西安規劃建設的高品質酒店各項指標達到歷史之最,超過過去近40年數據總和。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西安 藍海風萬怡酒店

在突飛猛進的西安酒店格局之下,我們還從曲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顧育英處得知,“我們已與萬豪、凱悅、洲際、雅高等國際頂級酒店品牌合作,達成了瑞吉、柏悅、洲際、瑰麗、JW 萬豪、悅榕莊等 20 家高品質酒店的投資合作意向,剩餘20家正在積極洽談對接。”

在西安酒店行業發展火熱的形勢之下,我們也從西安日報得知,預計到 2022 年西安曲江新區各類酒店總量將近百家,客房達1.5萬間、床位2.3萬張,將形成高品質特色酒店高端時尚、精品酒店星羅棋佈、旅遊酒店佈局合理的大格局。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西安 W酒店

“酒店經濟”不同於傳統商業消費,以“服務”為主導的酒店行業的另一身份則是“城市門面”。外來遊客或是初來此地的“新西安人”,初來乍到之際避免不了與本地的酒店行業打交道。貼心的服務與優質的硬件設備可共同營造出“賓至如歸”的感覺,從而在潛移默化間提升城市影響力與城市形象。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天下之大,民生為最”,民生領域的諸多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所關心的重中之重。2022年,困擾我們生活的哪些問題會被解決?哪些問題會得到改善?

從“環保”到“醫療”,2022年將是嶄新的局面。

2022·西安民生

八水繞長安

說到西安的水體汙染,就不能不提渭河。

渭河是流經西安市的一條最大過境河流,渭河西安段全長72公里,曾全部是劣V類水質。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西安自2017年啟動河長制以來,紮實推行“五策治水”,治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在工程治水方面,西安投資52億元,共完成了河長制項目200多個。

西安在生態治水、管理治水、社會治水、技術治水四個方面已有了初步效果與完整的執行要求。在去年,昆明池、渼陂湖試驗段建成開放,全市新增生態水面3000多畝、溼地6000多畝,渭河水域也已完成治理面積3.52萬畝。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目前市級河長每月至少調研一次,區縣級河長每月至少調研兩次。

澎湃新聞報道,到2022年,完成以涇、渭等長安八水,護城河、黑河等五河和昆明池、渼陂湖為主要內容的“8+5+2”全流域治理,全面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

而這正是我們所共同期盼的,讓“八水繞長安”不再是老一輩口中的美好景象,也不再是我們腦海中的美好願景。真實存在的、正在發展的良好治理局面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拋開“八水繞長安”的盛景恢復對於西安的外部形象提升不談,每天生活在這城市中的人們才是“第一位次”受益者,同時也是這一偉大曆程的見證者與宣傳者。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2022·西安民生

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當“看病難”成為一種現象性問題,那麼就已經說明城市之中的醫療資源與管理制度存在問題,需要重視,急需解決。西安的“看病難”何時解決?如何解決?成為了所有西安人的疑問。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著力破解“看病難”,增強醫療衛生服務保障能力是西安未來幾年內的有關於醫療領域改進的主旋律。以深化醫改為主線,加快實施“健康西安”戰略,醫療衛生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2018年,西安出臺《西安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8—2022年)》,實現醫療機構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優化配置、有序運行;加快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緩解城市新建區域醫療資源短缺難題。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目前,位於航天基地的市人民醫院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即將投入使用。西安紅會國際醫院和西安國際兒童醫院項目已完成規劃選址、工程立項,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

大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項目已完成入庫,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批覆同意,“兩評一案”已經聯評聯審會議原則通過。市第九醫院改擴建PPP項目已完成項目建議書,目前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編制中。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打破主城區醫院過於稠密的現象,建設更多高質量、多功能醫院的需求,在西安人口日益猛增的形勢下已經是迫在眉睫。醫療資源的擴充與適配體現的不是流於表面“人文關懷”,從根本出發,成為居民健康的“保護神”才是其最高宗旨。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基建的拼圖完成了所有城市的骨骼肌理,鋼鐵與水泥搭建了城市的基本框架,爾後城市的任何發展動作與擴張方式都無法脫離其基礎建設的影響。

瞭解基建,瞭解城市的框架脈絡。

2022·西安基建

地鐵新成員

近期,西安地鐵客流強度屢屢突破自身紀錄,並拿到了全國第一的名詞,這一現象無不在告知我們:“西安正在飛速發展,西安需要更多地鐵線路。”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圖源:metroren

按照規劃,以下是我們能夠在2022年以及之前所看到的新建地鐵項目以及完工時間:

地鐵1號線2期(2019年)、地鐵13號線(2019年)、地鐵5號線一期(2020年)、5地鐵號線二期(2021年)、地鐵6號線 一期(2020年)、地鐵6號線二期(2021年底)、地鐵9號線(2020年)、地鐵14號線(2021年)。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西安地鐵2022年前線路圖(預估)

高效與便捷性皆具的地鐵對於西安的交通而言無疑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但隨著城市板塊的擴大,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西安地鐵的總里程數與線路數已漸漸無法滿足即將到來的客運需求。

地鐵三期的批覆、更多線路的打通是西安人的眾望所歸,也是西安發展的必然歷程。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2022·西安基建

高鐵矩陣初顯

西安,地處大陸中心,若想得到長足的發展必然要“走出去”。隨著迅猛擴張的城市體量,火車已不能滿足西安對外的經濟與影響力輻射需求。

高鐵,成為了西安連接關中城市群,發散歐亞影響力的重要一環。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根據官方資料,西安-延安高鐵線路、西安-十堰高鐵線路、西安-安康高鐵線路,三條高鐵線路皆有望在2022年左右建設完成投入運營。

屆時搭配已經建成的西安-成都、西安-蘭州高速鐵路,2022年,屬於陝西的米字型高鐵交通線路網已經初具規模。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在“米”字型高速公路日益完善之時,陝西正在迎來“米”字型高鐵時代。

隨著越來越多高鐵線路的開通運營,目前,以西安為中心,10分鐘到咸陽、30分鐘到華山、1小時到寶雞的“省內經濟圈”和2小時到鄭州、3小時到太原、4小時到武漢、5小時到北京、6小時至8小時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跨省經濟圈”均已形成。

2022·西安基建

西安火車站改造

“西安火車站是西安的臉,但西安火車站卻把西安的臉丟光了。”

西安火車站,在過去還未有高鐵的年代裡,名副其實的“西安門戶”,然而髒亂差的環境卻一直困擾著外地遊客與本地居民,所有人都在期待著西安火車站的“大手術”。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2018年3月18日,中鐵建工集團中標西安鐵路樞紐西安站改擴建工程站房工程,總建築面積88027平方米。至此,西安站改擴建工程的核心——站房工程正式揭開了建設的大幕。

西安火車站改擴建工程內容涵蓋新建北站房及高架候車室,原有南站房改造、車輛段機務段東遷,新豐至窯村聯絡線建設,西安至灞橋段增加三四線工程建設隴海線改造等,西安東站(紡織城站)作為西安火車站過渡站及客運主站也一併改擴建。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西安火車站改造後 效果圖

華商網報道,2020年西安火車站北站房、北廣場將投入運營,2022年西安火車站將全面建成運營。

當西安站改擴建工程全面完成時,西安站將擁有南北雙廣場、雙站房、多通道,雙地鐵(4號線&7號線)零距離換乘,以嶄新的形象與更加全面的功能來迎接西安的新時代。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西安咸陽機場三期 效果圖

2022年要帶給我們的驚喜太多,諸如眉縣至太白高速公路的通車、西安咸陽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完成等等重大項目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只待到時與我們見面。

三年蓄勢,三年爆發!2022年的西安什麼樣?

“規劃、執行、落地、運行”,西安的城市發展節奏已經找到,多領域、多元素的發展模式,隨著百千種項目的開展與政策的實施已經具有了強勁的勢頭。

過去的三年時間裡,我們親眼見證了這座古城的潛力與實力,“西安還能變得更好”成為了我們的城市信念;在未來三年的時間中,我們還會親身體驗西安的壯闊發展。

去年的西安全球創投峰會上,王永康書記曾表態,“2019年,西安GDP破萬億!”,這將是支撐西安的信心與激勵我們的勇氣。

三年後,你所有的城市猜想,都將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