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村人为什么许多都买粮食吃了?

老艾叶


农村人为什么许多都买粮食吃了?



现在好多农村人买粮食吃,这一点属于正常的现象,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讲,一些农村人的生活,不必城里人的生活插城里人可以照样买粮食吃,农村人为什么不能呢?下面简单的列举集中农村人卖粮食吃的状况:

一、失地的农村人。由于城市扩容,或者是土地被征用的一些项目,农民失去了土地,就没有土地再种植粮食。所以对于失地农村人必须花钱购买粮食。

二、土地流转的农民。由于现在对农村加大开发力度,当然也对农也加大了对农业的开发力度,逐渐形成农业规模化种植、现代化种植、科学化种植、机械化种植。这就使得一些农民的土地被流转出去,至于流转出去的农民只赚取一部分流转费用,也等于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所以也没有地可以种植粮食,必须购买粮食。



三、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现在靠种地是不能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的,而且粮食价格低比较低迷,种地不赚钱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共识,这迫使着年轻农民工进城打工赚钱。对于农村的土地不再另行种植粮食,或者租给人家种,或者是出现了土地撂荒,这部分农民工也没有粮食吃,必须花钱不买。

四、一些懒汉的农民。至于这部分农民常年吃喝玩乐等不良习惯的懒汉农民,他们从来不种植土地,仅靠着一个社会的福利,或者是其他渠道弄点钱够买粮食吃。

五、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这部分农民一般都是因疾病、因残疾不能下地劳动,他们只有把土地出租给别人种植,然后在买粮食吃。



总之,对于农村许多农民买粮食吃,一般是包括医生这种情况,而且在农村绝对数字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毕竟农村有8亿多人,各种情况都不一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是他们因为各种的原因不在靠种地种粮食,而是购买粮食吃。


宗元三农堂


这种事情要是搁以前得农村,会被人笑话的。作为一个农村,自己种地还得花钱去买粮食吃,难道自己不会种地,打不出粮食么?

然而如今在很多农村里,现在的情况确是这样:多数的农村人都花钱买米买面,甚至一些人连菜都不种了,只到集市上去买了。米面之类的到镇或者村里的超市很方便的就买来了。



我还清楚的记得若干年前,每到春节之前,我们村里都要准备过年的东西。面、米都要提前备好,需要到面坊机米机面一大口袋,回来要自己蒸馒头、包子。但现在基本上都买了,多少买一些够吃就好。春节时候的猪肉都是自家杀的家猪割的肉,如今,这种情况基本消失,都是花钱买。

为什么在农村能够自给自足的东西,村民们却不再自己生产、自我满足,反而还得花钱去买了呢,难道花钱买非常划算么?当然不全是。



面坊没了,没法自己加工粮食了。

还记得很多年前,在农村去面坊加工米面的场景吗,我们把这叫做机米、机面。那个时候每家几乎都有粮仓,会储备不少的粮食,需要吃的时候,就可以去村里的面坊处理。一袋米的加工费也就是两三块钱。但现在俺们村的面坊早就不开张了,靠这个赚钱太难了。后来我们吃粮食渐渐的都去买现成的了。

农村人口少了,很多东西包括粮食没必要自己做了。

平日的农村基本上没多少人了,很多家庭的情况都是留有老人小孩,青壮年都在外面工作。每天也就吃那么些粮食,买一些也就够了。比如赶集,买点煎饼、面食、米面啥的,基本上够吃好些天的。再说,靠老人孩子去加工粮食我不现实。



农业结构调整,很多农村土地更少了,粮食也不多了。

多年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的产业调整,让农民的增收不在一味的依赖土地,多种经营下,土地成了稀缺品。加之很多农民不在种地,这粮食也自然”不够吃”了。所以。花钱买粮食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超市、粮食店很普及,买东西很方便。

可以说现在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家两家的超市以及店面,而如今到镇上赶集,不论在路还是交通上都非常的好。我们村子就有两家超市,时不时的还会竞争,推出比较便宜的东西,都这么方便了,老百姓也是能买粮食就买了,手中的钱足够过好日子的了。

其实,我倒是觉得,这生活条件好了,农村人的腰包也都鼓起来了,吃粮食是不是买的早已经不是什么要评估一下的事情了,恐怕这才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吧。


苏北申哥


农村人为什么许多都买粮食吃了?

记得小时候自己家里是有一亩多的水田的,那个时候吃着自家种植的小米,吃着自家种的时令蔬菜,生活虽然过得清贫,但也依然自在。大约在十五年前,家里水田改成茶园,从此以后过上了买粮食的日子。

其实拿我们村子来讲,不止咱们一家,很多家庭都开始买粮食来度日子。我们家至少还种点小菜,不需要完全靠买粮食过日子。而有的家庭则连土地都荒废了,年猪也没有喂,完全只能靠买粮食过日子。这种买粮食过日子的现象在农村究竟是好是坏,没有一个定论,但我们可以从其原因中找寻一点端倪。

  • 为扩大经济效益改种其他

因为有自留地的存在,才会有农民的存在。但现在粮食的价格并不理想,为了在土地上取得更多的收入,不少农民把以前种植粮食的土地改为种植其它经济作物,这样就能在咱们土地上取得更高的收入。同时,因为现在农村种地的大多数是老人,他们没有太多的力气劳动,而诸如茶之类的经济作物种植后管理起来较为方便,采摘也很简单。

比如在咱们村不少土地都有粮食种植改成了茶树栽培,这样一年下来差不多能够取得两倍到三倍的收入。而且在茶树的行距里,还可以栽种一些其他类型的经济作物,这样还能够进一步增收。

  • 村里没多少人

这就是现在的“空巢村”现象,一个村子的年轻男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他们虽然有一颗在土地上劳作的心,可奈何没有那个力气,自然也就不能用土地满足自家的粮食需求了。最后没有办法,只能靠着子女给的钱,买点便宜的粮食来混日子。

还有就是现在一部分人看准农村的土地荒废,把这些土地租过来,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种植。在这样的基础上,农民自然也不得不选择购买粮食。

  • 粮食的价格可以承受住

一方面是现在的粮食价格偏低,使得农民失去了自己种植粮食的信心;另一方面较低的粮食价格,又使得农民能够买得起。此外,现在便利的交通和各种高科技农业种植,使得市面上的农产品五花八门,远比自己种植的选择更多。在这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自然种植粮食就不如买粮食来的划算了。

  • 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这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农村农业种植走上规模化的道路,促使专业农民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来源转型,帮助他们摆脱低收入。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粮食价格的稳定增长,让广大农民有种地的积极性;也还需要做好对土地的保护。

虽然让农民买上粮食看似是可笑的一件事,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一是不可能每个农村家庭都在土地上打拼、求生存,二是规模化种植也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单位生产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农村。


爱茶者九号


农村人买粮食吃很正常。

农作物有地区性,我是山东德州的,我这边就不种小米、大米、…这边主要就是种植玉米和小麦。自己不种的粮食只有去买,不买就没有这种粮食吃。

我家的玉米不用买,做玉米粥,拿自己家的玉米,到村里推磨的哪里,加工成玉米面。玉米面可以做玉米粥、窝窝头。小麦也可以拿去加工成全价面,自己做黑馒头。这俩样勤快的家庭会用自家的粮食做。

农村生活节奏也快了,都出去打工赚钱了,自己加工自己家的粮食做饭的少了。大家图省劲,买成品或半成品了。比如馒头,原来都是自家蒸馒头,现在都是买现成的馒头了。

农民种粮食,但是种的品种单一,粮食的加工已经精细化市场化了,没必要吃自己种的粮食了。买现成的就可以了。



农村里的逍遥


个人觉得农民卖掉自己的粮食然后买别人的并没有很多人。


第一,我家是农村的,我家的粮食会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要卖掉的。第二部分

就是自己家要流出来的口粮。我们这里主要种植大豆,玉米,还有水稻。所以最基本的这几种粮食自己家是不用买的,也没有那个必要去买别人家的。但是,我们会买一些自己家里面没有的,比如,白面。我们这里的主食是大米,所以偶尔会做些面食,所以每年会买几袋儿面。


第二,在我个人认识的这么多的农村人中很少有人把自己家的粮食卖光然后买别人的,我们这的人觉得那样会很丢脸,自家种粮食,还买粮食,那肯定是自己家的粮食不好导致的。实在没办法了,才会买别人家的粮食,那样的人家真的是很少数的。


第三,遇到几个人家的确是到秋收完事之后把自家的粮食卖空了,然后又去花高价钱去买商店或者别人家的粮食。那是因为自己家借了钱要提前还人家的钱,没办法才会这么做的。


总结:一个真正的农民应该保证最起码的自给自足吧,加油吧,所有的农民,农村一定会越来越好,农村人一定会越来越幸福的。


小糖糖炒大栗子


更准确地说,是买面粉了,偶然还有磨玉米的,这也大多是家里喂牲畜的磨一些。

以前,有那种小麦磨面机,还有玉米粉碎机,小米脱皮机,随着时代变革,那种机器现在几乎不见了,那时候自己的小麦磨的面粉,还有玉米面,人家那个磨有粗有细面,细面有的是与黄豆黑豆磨在一起,蒸窝头吃,也有的单纯喝玉米糊糊。

以前很多村里都有磨小麦的,有时候去晚了,都要等很久,记得有一次,我和邻居哥哥,赶着小驴车去邻村磨面,都很晚了,父亲还去接了。

现在,那些磨面的几乎没有了,就本村很多都买现成的馒头了。面粉只是包饺子,擀面条用一些,这是因为妇女照顾小孩,还要侍弄土地,男人大多出外打工,时间不允许,大多买面粉或者馒头大米之类的食物了。


凤过有声


农村人为什么许多都买粮食吃了,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了解一些的,我给大家说说看。

我是北方人,我们这主要是种植小麦和玉米。就拿小麦和玉米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吧。我记得小时候我最怕过麦收,那时候收麦子是很累的。麦收前要收拾场地放麦子压麦子,收麦子的时候要人工用镰刀割,人工拉,牲畜帮忙用石磙压,人工收拾,人工扬小麦里的沙尘麦糠,还得人工晒人工来回家好累好累。现在麦收的时候大型机械到麦田一会就把所有的工序一步到位,小麦粒直接入仓。农民为了省出时间来收了小麦以后直接买进面粉厂,省掉了晾晒的时间。省出来的时间都去忙着种上下一季的庄稼,出去打点工或去干点其他的副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玉米也是一样直接在田间地头收了直接卖掉省出很多的时间,去干其他的事情。即省时间又省力气还增加了农民不少的收入。所以在我们农村买粮食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农村小阳


种地养不了家,农民必须外出打工挣钱才有活路。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用一部分钱再买口粮。物价上涨,所有打工族经济紧张了起来,由于购买力缩水,大部分商家生意不好做,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怪现象。上市的东西都贵得难以接受,上不了市的东西分文不值还得赔钱。人生难渡啊!


坐云端静看百态人生


首先粮食这种物品是一种儲存相当困难的事。虽然现在农村房子比起过去好得多,但粮食不论是三麦和水稻它受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是容易产生霉变的。如果保管一年的粮食,正常要翻晒到两次,如果稍有疏忽,粮食就会变质。翻晒两次既要看准天时,又要花工夫,1000斤粮食翻晒到要两个工。还要用具,保管在家也摊地方。算个经济账,三麦与水稻这有一元多一点斤。如果这家是做小工的两天200元不多,如果是师傅两天400元,我问你,他一收就卖和放在家里谁合算?放在家里不但没有增多少值,反而占场地、多操心、又浪费工这事谁干?因此农村到什么收割季节,都是在晒场上就把粮食卖掉了。所以农民买粮吃,挑新鲜的买吃奇怪吗?

再说当今我国主管粮食的决策者,不能再看老皇历,农村农民在家的儲粮不多啊!算粮食总账的时候不能再估算农民家里有多少儲粮了。谈到粮食我总一直担心我国的粮食要注意危机啊!讲得不对请楼主和阅者批评指正!


黄浩荣279


农村人,每户的土地面积不大,近几年种植效益不好。土地荒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农村的年轻一辈都进城务工谋生,年轻一辈也不喜欢靠种地谋生,也不掌握相关技术。虽然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但是农民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是不争的现实。有的人一确认你是农民身份,马上觉得素质低,一些人对农民是有偏见的。在年轻人不务农,种地效益低等多种情况下,农村产粮少了,而且现在农村交通也便利了,农村人买粮也是正常现象,毕竟人还是要吃饭的。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