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呂布歸降,為何曹操要張遼而不要呂布?

汪有飛


張遼,文武雙全,有情有義!與關羽關二爺互相敬重!

後來也威震逍遙津,東吳小兒聞到張遼來了都不敢哭了!這樣的人才,曹操是真愛的!非常愛的!

就像曹操對關羽,對趙雲的愛和敬重!

曹操為了關羽,可以說仁至義盡,封漢壽亭侯,贈赤兔馬,不要小看赤兔馬,古代的最牛的戰爭武器就是馬,就像現在的摩托化部隊,一匹好馬價值千金的!像赤兔這樣的天下最好的馬,那是不可能買到的!所以有好馬贈良將,不是最好的將,都捨不得贈!包括當時董卓就很捨不得把馬贈給呂布,最後忍痛割愛的,也正因如此,呂布看到了董卓的誠意吧,就殺了前乾爹,拜了新幹爹!

對趙雲也是,趙雲就阿斗時不讓放冷箭,否則趙雲肯定被射成篩子的,哪裡還會有生還還救出阿斗的故事?

而呂布又不一樣了,見利忘義,毫無信義可言,只要有利,不管對方是什麼人都可投靠,都可叫乾爹!有用時叫乾爹,沒用時就是丁賊和董賊!誰敢用,曹操用了可能歷史就改寫了,曹操成了呂布的新幹爹,最後被當成曹賊殺害!

下面是我寫的關於呂布的一篇文章,可以看看,為什麼呂布總是不被人待見!

呂布武力排名第一,為什麼總是不被人待見?

鵬程日誌

2018年12月16日 · 文化領域創作者

鵬程日誌第25篇 每天1篇日誌,雷打不動!

在頭條上看到這個問題,呂布武力排名第一,為什麼總是不被人待見?感覺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就也聊聊?

呂布這個人呢,在三國演義裡面,武力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三英戰呂布,劉備、張飛、關羽,三個人和呂布打,呂布最後才膽怯,收兵!和曹操的將領對打的時候呢,更是牛逼,以一打六,曹操手下的這幾位將領也都武力不錯,都不是善茬,許褚(與張飛和馬超一樣武力的存在)、典韋(也是三國前五以內的武力將領)、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位名將一起對戰呂布,曹操手下6員猛將對打呂布,這個時候,呂布才有些頂不住,看情勢不對,馬上回城。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那麼這麼牛逼的將領,武力值,三國第一,到底為什麼沒有人喜歡呢?

根本原因就是沒有信義可言,沒有道德底線,任何人和這樣的人相處,都是脊背發涼,誰敢相信這樣的人!我們來看一下他的一些故事!

最早在丁原處,任丁原為乾爹!那麼怎麼背叛丁原的呢?當時董卓佔領首都洛陽之後,要建立威信,使得所有朝廷大員都害怕他!輕言廢立之事,要廢掉劉辯,立劉協為皇帝,這也是劉辯這個小皇帝在被趕出洛陽的時候碰到董卓救駕,劉辯就有點痴呆一樣不知道說什麼好,劉協這個時候就說話很是得體,這個時候董卓就覺得劉協不錯!正好要建立威信立劉協為帝也不錯,但是他沒有想他只是一個外臣,廢立這樣的事情不是他可以做的,於是所有的朝廷大員沒有人同意但是又沒有幾個人敢說話,丁原就跟董卓對著幹,罵董卓,董卓就要殺丁原,這個時候呂布就站在丁原的後面,董卓一看呂布這麼威武,就怕了!

後面就派人去說服呂布,一批赤兔馬就把呂布給收買了,呂布也不管董卓這個人怎麼樣,是不是明主,是不是一個講信義的人,而且董卓毫無人性可言,生吃吃人肉,殺人不眨眼!呂布要受到千里馬和封官的誘惑後,苦於沒有晉身之資!怎麼辦呢,說客一句話,呂布就殺死了他的乾爹丁原,殺死丁原前乾爹就是丁賊了!

更可惡的是,拿著前乾爹丁原的人頭到了董卓那裡做了投名狀!董卓很是開心,呂布呢害怕董卓不把自己當自己人,馬上就說我要任您做乾爹!於是又成了董卓的乾兒子!用前乾爹的人頭,做晉身之資馬上又認了一個新的乾爹,這爹叫的,還真是快,叫爹好像就是嘴巴翻一翻就可以了!無恥啊!

後來殺董卓的時候為什麼殺呢,為了貂蟬,貂蟬一邊順從董卓,一邊誘惑呂布,挑撥呂布與董卓之間的關係,最後呂布覺得實在忍無可忍,必須要殺死董卓才能得到貂蟬,於是這個時候,又殺死了他的這個乾爹,殺死董卓之前,董卓說,“我兒奉先何在!”呂布馬上說,“老賊,我與你勢不兩立”。乾爹又是馬上變成了老賊!呵呵

走投無路的時候又去投奔劉備,劉備這個時候已經在陶謙的三讓徐州之後成了徐州牧!呂布來投奔劉備,張飛是對呂布非常反感,劉備呢覺得呂布也是武力挺牛的,算是個人才,就留下了呂布,把呂布放到了小沛!呂布的不但不感激,還趁劉備外出,張飛喝醉的時候把徐州給佔了,劉備鬱悶的不得了, 也沒有辦法怎麼辦呢,自己倒了小沛!後來劉備被曹操打敗,到了曹操處,就有了煮酒論英雄的故事!

後來呂布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又要與袁術成兒女親家,袁術是個什麼人呢,他也不管也不問,反正對我有利就行!袁術這個人有志無才,不會用人,就是有個皇帝夢,相當皇帝,也不管時機,別人都不敢當皇帝的時候,他敢直接就當皇帝,這點可以說是遠遠不如曹操的戰略眼光,曹操致死也不敢當皇帝,孫權勸說曹操當皇帝時,曹操說:“黃毛小二是想讓我在火上烤啊”,袁術就不懂這個,也不管這個,就把自己做成了一個靶子,最後在各種聲討中死去!呂布更是不懂,也不管當時的情形如何,呂布就想,我的女兒嫁給你,一方面我是皇帝的兒女親家,另一方面還能得到袁術的幫助!呵呵,何其短視和見利忘義!

再後來,被自己的手下綁了起來,兵敗被曹操捉住,曹操是一個很愛才的人!本來還是想用一下呂布的!呂布這個人也是毫無氣節可言,直接貪生怕死的不得了,還說:“為什麼要把我綁得這麼緊啊”,曹操就說,“縛虎怎麼能不綁緊一些呢!”呂布就求劉備說,玄德公,救救我啊,劉備應該說也是一個比較忠厚的人,但是也被呂布背叛過,就說,“明公,忘了丁原董卓的事情了嗎?”曹操一想,心理發怵啊,怎麼敢用呢呂布呢,真用了可能曹操又成了呂布的乾爹,最後又被呂布當做曹賊給殺了,這樣的話,歷史真的要該寫了,呵呵!

呂布被殺,呂布就結束了自己見利忘義、毫無道德底線的一生!

呂布這一點遠遠的比不上張遼啊,大義凜然,臨危不懼!這才是一位有氣節有信義的英雄!而且張遼和我們關羽關二爺也是莫逆之交啊,互相敬重!關二爺為張遼說好話,敬重張遼,張遼也是在後來的關二爺在曹操處的時候為關二爺說好話,互相敬重,這才是無雙國士啊!

看看呂布的一生,幾乎都是如此!毫無信義可言,毫無底線可言,改口改的比翻書還快!在丁原處!本為乾兒子,因為一匹馬一些好處,殺死了乾爹丁原!而且投靠的是毫無人性的董卓!投靠董卓前殺死乾爹丁原是立馬改口,再也沒有乾爹!換主人前也不看主人是不是好主子!投靠劉備背叛劉備,投靠誰就背叛誰就幹掉誰!何其可怕?

呂布,可以說就是無恥之徒!這都是在誇他!見利忘義,沒有一點點做人的底線!這種人誰敢用,你對他有用你是他乾爹,沒用你就是他口中的賊!

這樣的人,誰敢要!

這樣的人,誰敢用!

曹操要的話。可能歷史就改寫了,又被三姓家奴的呂布乾死了!


鵬程日誌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張遼是呂布的部將。曹操打敗呂布以後,為什麼殺了呂布,卻不殺張遼呢?

第一,兩人名聲不同。

呂布是三姓家奴,專坑老東家,反覆無常、奸佞小人,頂風都臭著八百里。曹操雖然愛才,也不敢收留呂布啊,他也怕被呂布整死啊。


張遼素有忠勇之名,曹操當然喜歡了。

第二,曹操對他們倆情感不同。

而且呂布趁著曹操攻打徐州,抄了曹操的老窩,差點把曹操逼到絕路上。曹操把呂布都恨透了,能不殺他嗎?


張遼只呂布的手下,奉命行事、各為其主,曹操怪不到他的頭上。

第三,人緣不一樣。

呂布人品太差,人緣也很差。劉備這時候就在曹操身邊,力勸曹操誅殺呂布。

同時,關羽也在曹操身邊,他和張遼關係很好,一個勁的勸曹操收留張遼。

一正一反,兩人的結局也是截然相反。

最後,張遼是自己主動投降的。

張遼不是被曹操俘虜的。

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三國志張遼傳)

呂布被抓以後,張遼率領自己的很多人馬主動投靠曹操。這應該才是他被重用的根本原因。

因為這個時候,曹操與呂布在山東、徐州等地打了好幾年,實力損失巨大。得到張遼這支生力軍,讓曹操非常高興。當即就封張遼中郎將、關內侯。


上將噯福斯


呂布是諸侯,而且是有實力有野心的諸侯,投降只不過是因為如今實力不濟被抓。但是,所謂留得青山在,遲早會會反叛。這是曹操不要呂布的根本原因。與其日後反叛為自己樹敵,不如斬草除根,免除後患。至於小說裡寫呂布三姓家奴,只是多了一個理由,一個大眾更容易接受的理由罷了。

事實上,對於諸侯級別的人物,曹操是三種態度。一,有實力有野心,斬草除根。這裡面,呂布是典型代表,其他代表性人物還有袁紹、劉表等,不死不罷休。二,有實力沒有野心的,打服就完了。這裡面的典型,就是張繡。曹操是一開始就接受了張繡的投降,只不過,因為自己幹出了不齒之事,引發了張繡的反叛。後來,曹操還是接納了張繡的二次投降,並且妥善安排了張繡。而張繡也沒有再反叛。這就證明,張繡是沒有野心的。自己的日子過得有保障就行,並不一定要寧為雞頭那種虛榮。這裡面的典型人物還有孔融。坐擁北海的孔融其實可以像陶謙一樣,但是孔融實力不行,所以也很快安心地做自己的漢臣。三,有野心暫時沒有實力的。這個典型,不用多說,就是劉備了。曹操沒有立刻殺劉備,就是因為劉備實力太弱,殺了他會寒了天下人的心。一個沒多少兵馬良將的劉備你都容不下,能容得了天下嗎?曹操也不是不知道劉備有野心,所以,他時刻提防劉備。但是,最後,出於各種原因,曹操和劉備還是反目,也可以說劉備反叛了曹操,並且成為曹操的勁敵。以劉備為鏡子,如果曹操接受呂布的投降,日後呂布反叛也不足為奇。

事實上,三國之前的楚漢爭霸,項羽聯軍滅秦後分封的諸侯紛紛反叛就是這麼個例子。那些沒有反叛的,一旦形勢有變,如果不急流勇退,除了死路一條,就是不得不反,比如劉邦的大將韓信。

而張遼不一樣,張遼天生就是當大將的料,再有本事,也是當大將,不想當諸侯,更不想當君主。這樣的人,哪怕反叛,去其他諸侯手下,也是當大將,對於曹操,夠不上本質的威脅。與曹操競爭的,只能是諸侯。項羽在與劉邦的競爭中失利,但是根本原因不是項羽輸給了韓信的軍事才能,而是項羽的領導力輸給了劉邦。

所以,很明顯,如果曹操不接受張遼的歸降,也會像項羽一樣,落得一個不識人才不用人才的惡名,對於實力的提升,只有損害,沒有幫助。曹操也就不是亂世奸雄了。


知閒夜話


呂布先後依附過丁原,董卓,袁紹,張楊等人,而張遼曾經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最後是曹操。張遼跟隨過的上司比呂布還多,可是曹操為何留用張遼,而放棄呂布呢?關鍵是,丁原和董卓都是呂布殺的,而且呂布還是認了人家當“義父”的。而張遼的上司,沒有一個因他而死,丁和董不用說了,何進是被宦官所殺,呂布是曹操所殺。所以,張遼從未背叛過任何一個上司,上司換了,他該做什麼還做什麼,兢兢業業的。



張遼跟隨了曹操之後,不但恪盡職守,還大放異彩,這和在呂布軍中不可同日而語,後來又成了五子良將之首。其中張遼有一點和在呂布陣營時,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就是他完全開發了“主觀能動性”。比如,張遼獨自上山成功勸服昌豨一事,還受到曹操愛護性的批評:“非大將之法也。”張遼則解釋到:“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故豨不敢害也。”這應該不是張遼故意拍曹操馬屁,而是曹操對張遼的信用,讓張遼更加不避生死,奮勇相報。因此,可能從一開始,曹操就對張遼有認同感,這裡除了張遼本身的軍事能力外,當然還有其他呂布部下沒有的因素。



呂布手下重要的謀士部將裡,陳宮和高順被斬首,陳宮是因為反過曹操,而且一心求死。高順卻只忠心呂布一人,還不受重用,屬於“愚忠”,也不得不死。其他的如侯成,宋憲,魏續等人是抓了陳宮投降曹操的。奇怪的是,這些人也算能征慣戰了,演義中還都屬於“八健將”,此後正史裡卻未見任何記載。還有一個部將,被呂布稱之為“健兒”,也就是演義中,射瞎夏侯惇的那個曹性,應該也隨著呂布大軍歸附了曹操,也不見記載。箇中原因,其實不難猜測。《三國志.呂布傳》注《九州春秋》記載,呂布也怕侯成這些人聯合起來,背叛自己,後來果然。而且,侯成,宋憲,魏續,曹性都統領著呂布的直系部隊,聯合在一起,對曹操是個威脅。所以,曹操採取的是,不殺也不重用。




張遼就不一樣了,他自從被何進派去募兵後歸來,無論是在董卓還是呂布的麾下,都是自成體系的。而且,張遼在呂布陣營前,可能已經遙領了朝廷給的北地太守之職,這更是讓張遼超然在董卓,呂布的體系之外。所以,張遼除了和高順一起攻打劉備,擊退夏侯惇外,看不到他和呂布,以及呂布部將有過什麼交集。因此,這就不難理解曹操會重用張遼,人盡其才了。


大飛熊騎士


先說《三國演義》吧。演義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呂布想要投降,劉備說的是“您不見丁原、董卓的下場麼”。而張遼面對曹操大罵,曹操待要殺之,劉備、關羽都來勸解,說張遼是忠義之人。

話說曹操舉劍欲殺張遼,玄德攀住臂膊,雲長跪於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 當留用。”雲長曰:“關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操擲劍笑曰:“我亦知文 遠忠義,故戲之耳。”乃親釋其縛,解衣衣之,延之上坐,遼感其意,遂降。


所以,呂布投降不得而張遼得降的原因,首先是兩人一奸一忠。呂布在演義中是“三姓家奴”,背信棄義,刻薄寡恩。就算他被綁了會苦苦哀求願意投降,但是後面誰能保證呢?曹操本是一世奸雄,放著這樣的人在身邊,是很難放心留用的。因此,殺了也就殺了。而張遼是“忠義”之人。在演義中,這種“忠義”之人的特點,是不一定會投降你,但如果投降了之後,他會對你也很忠義,不怕反水。既然如此,曹操也就可以放下身段,再勸張遼一下。如果張遼肯降,自己得了一個良將。就算不肯,再殺不遲(類比張任、龐德),也沒什麼虧的。

第二個原因,是劉備、關羽的進言。須知劉備和關羽都是曹操非常看重的人物,劉備被曹操認為“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關羽則是曹操上馬敬下馬迎的名將。這兩個人為張遼說情,給呂布下爛藥,呂布想不死也不行啊。

第三個原因,是呂布和曹操有舊怨。曹操的父親在徐州被殺,曹操大軍東征徐州之際,是呂布從背後偷襲兗州,使得曹操無家可歸。兩方几次交戰,曹操數次差點喪命。後來曹操定都許城之後,呂布又是數次反覆。因此,同為漢末諸侯,曹操心中對呂布是恨之入骨的。相反,張遼僅僅是呂布的部將,所謂各為其主,按照現代說法,職業內行為都不需要承擔責任。所以曹操自然也不會記恨他了。

以上說的是演義中的事情。按照歷史記載,呂布的乞降不成被殺,和歷史差不多。更可悲的是,他不是被部將綁起來,而是自己去投降,然後被捆起來殺了:

兵圍急,乃下降。遂生縛布,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



至於張遼呢,他並沒有如演義一樣被俘,而是直接帶著兵投降的:

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當時張遼在呂布手下的官職是“魯相”,有可能沒有被圍在下邳,而是帶著一隊兵馬在外面。所以呂布一死,他投降。對於曹操來說,這種手握兵權的將軍投降,那當然是上上大吉。對比呂布這種被捆起來的死老虎,當然要優待了。


巴山夜雨涮鍋


張遼的出身並不好,在我們看來應該算是很差,他活下來可以說是奇蹟。如果說他有一點呂布無法比的地方,那就是張遼更像個職業軍人。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

東奔西走——亦是“家奴”

先聊聊張遼,不僅是當時的曹操喜歡張遼、孫權敬畏張遼,就是到了今人眼中,不少人也是他的粉絲。《三國演義》影響了很多人對三國人物的印象,但張遼更加接近《三國志》的記載。歷史上的張遼先在丁原手下,後來被何進驅馳,再後來找到東家董卓,之後跟隨呂布,最後忠於曹操。董卓手下的武將很少有善終的,呂布被曹操殺、華雄被孫堅殺、李傕被段煨殺、郭汜被部將殺,和呂布不和的胡軫結局也不好。

(《三國》中的張遼,劇中和關羽約定二三事,口才不錯)

大家都知道張遼是個武將,卻不知道他還能做說客。剛剛歸順曹操的張遼同夏侯淵圍困城池,張遼看到對方箭支越來越稀疏就感到對方態度動搖,因此去當了回說客,對方果然投降(《三國演義》張遼的好口才勸關羽是有邏輯出處的)。

張遼最有名的一戰是孫權十萬攻城,張遼城中兵少只能先下手為強。張遼招募八百敢死隊對孫權來了個硬碰硬,有句話講“活人不跟死人打”,張遼勢如破竹,化解危機。

呂布和張遼——軍閥和軍人

呂布成名早但是卻是惡名,張遼成名晚卻保有晚節,可見跟隨一個主帥是多麼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性格也決定了命運——一生一死。

呂布雖然作戰勇猛但是反覆無常,而且他先助紂為虐再反噬其主這說出去實在不好聽。在我看來張遼和他不同之處就是恪守本分、服從命令,更像一個職業軍人,所以說有時候野心太大不是什麼好事。

呂布野心大但是能力小,手下強將不知道善用,猜忌斷斷續續,高順、張遼在他手下並不舒坦。呂布臨死前求生慾望非常強,更加深了曹操對他的厭惡,而且曹操知道呂布同部下妻室有染更看不起他。

(《三國演義》中的“白眼狼”呂布)

張遼不卑不亢,受到了曹操的敬重,高順一心求死因此被殺。張遼沒有什麼“崇高理想”比如安漢興劉之類,他很務實,只是做好一個職業軍人的本分,是誰屬下,就為誰忠心謀事,僅此而已。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記載的就更精彩了,曹操先說張遼面善,分明是給他臺階下。張遼慢條斯理好像接受了好意,卻轉而大罵不能早日收了曹操的人頭。曹操正要斬殺張遼時,劉備拉住曹操的胳膊,關羽直接跪在曹操面前都給張遼說好話,結局是張遼活了下來。

其實這段書寫的好沒道理,關羽不是輕易下跪的人,為了個陌生人跪於曾經要拔劍殺之的曹操;劉備留給曹操忠義之士就是給自己增加敵人,他們同曹操暗同水火、不能相容,這樣做實在沒有理由。


泊圖泊途


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原因是呂布除了自己姓呂之外,還先後拜丁原.董卓為義父。為了赤兔馬殺丁原,為了貂蟬殺董卓。如此賣主求榮的小人,曹操豈能容他,不過曹操還在殺呂布前又試探了一下劉備,劉備也暗示曹操可能成為第二個丁原董卓,曹操聽後立馬殺了呂布。劉備厭惡呂布是正常的,昔日劉備收留呂布,呂布卻趁劉備出征奪了徐州。單單是三姓家奴就已經給呂布人品及行事底線做了很好的詮釋。



咱們再
說說張遼,曹操當初看上的是張遼的忠心以及勇猛,相信曹操後來也想不到張遼竟然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將領,傑出的軍事才能在“合肥一役”很好的得到了發揮,大敗孫權後江東的小孩聽到張遼的名字立刻嚎啕大哭可見其威懾力。
仔細一比較倆人的差別不言而喻。


寶憨1


劉備,世之梟雄。

呂布,比劉備還要梟雄。

兩害當前取其輕,這倆人留一個也得留劉備,殺呂布。

關羽,忠義勇武。

張遼,與其相似。

張遼一直追隨呂布,直至戰敗。白門樓上,呂布求饒;張遼大罵:呂布匹夫,死則死爾,何必求饒?這可是當著曹操的面罵的,罵的入木三分。話雖不多,曹操卻能馬上入耳,入心。

關公汜水關溫酒斬華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給曹操留下太深的印象。曹操一向愛才,欣賞關羽的同時,更想得到這員猛將。張遼罵夠了,關羽一看不是頭,立馬站出來求情。

曹操聽見張遼的罵聲,本來對此人就有了幾分喜愛,而他更鐘愛的關羽又出來求情,曹操當然樂得做順水人情。於是乎,扔掉手中直指張遼的劍,笑哈哈地說:我實愛文遠之才,故相戲爾。馬上鬆綁,張遼拜服。看看,既給了關公面子,又得到一個死忠粉,老曹一下結交了兩個人,賺大發了。

呂布就沒這麼幸運了。這大哥把劉備打的落荒而逃,如喪家之犬,又順便把劉皇叔剛剛到手,還沒焐熱乎的徐州給奪了。雖然允許劉備進駐小沛,但是這無異於把徐州之主給發配了,成了呂布自己的衛屬。這口氣能不把劉備噎的日夜難寐?怎麼嚥下去呀?可是又打不過呂布,咋辦?好辦,老子先忍著,等我佔了上風,我讓你個老小子吃不了兜著走,兜不了你給老子揣著走。這機會啥時候能來?嘿嘿,只要老子活著,早晚有一天報這奪城之仇。

這回,機會來了。呂布可不想這些,還天真的讓劉備幫忙求情呢。你也不用腳趾頭想想,你呂布要是不佔徐州,老劉可不用東奔西跑,連個窩都沒有。於是在曹丞相徵求劉皇叔意見時,老劉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明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完啦,這回徹底完犢子啦!呂布再傻也能明白,大耳賊是想把我老呂往死路上送啊!

曹操本意還猶豫不決,想收留呂布這員三國第一猛將,但是劉備這一句話,讓他堅定了信念。以他的聰明才智,豈能不知道留下呂布可能會有什麼後患嗎?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假裝被劉備提醒,“恍然大悟”,下令縊死呂溫侯。這潛臺詞就是:大家看到了吧?我老曹可是愛才的,是劉備讓我這麼做的,一切後果與我無關。

歸根結底,張遼之所以能保住性命,是因為他不是罪魁,為人還可以,沒做什麼壞事。再加上關羽求情,所以曹操也沒為難他。

呂布之死,主要還是怪他自己。殺丁原,殺董卓,濮陽之戰又差點把曹操殺死,搶了劉備的徐州……不但一路得罪人,而且兩面三刀,唯利是圖。金錢美女面前,六親不認,接連幹掉兩個主子。再加上劉備在旁邊的煽風點火,試問,如果你是曹操,會不會留下這麼個反覆無常的禍患?


禁街虎1


江湖上有句話叫做“伯樂識良駒,英雄惜英雄”。這句話在亂世中的政界依然適用,只不過導致的結果和江湖有些不同。

伯樂識良駒,在江湖上一句話,——做兄弟!伯樂當然是哥,良駒是弟,弟有幸為哥賣命那是他好我也好,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當哥哥的伯樂也不遺餘力地為當弟弟的良駒指引推薦去處,簡直春風化雨。英雄惜英雄,在江湖上還是那句話,——做兄弟!能在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長相廝守固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有緣無分天各一方也是遙相掛念天涯各沾巾的佳話什麼的。

而在三國裡逐鹿中原的世界裡情況是:伯樂識良駒,只問一件事——能為我所用否?能為我所用,厚待之;不能為我所用,殺之!英雄惜英雄更簡單,只有一條路,殺!英雄甲和英雄乙心裡無時無刻不在盤算著殺死對方,當他們發現對方是英雄的那一刻開始。可以惺惺相惜,但只有你死了之後我才有心情懷念你。

在三國的世界裡,英雄的定義是平定天下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逐鹿中原最後成功的那個人。這得從英雄兩字的本義說起。英是什麼?英是草木中最傑出的。雄是什麼?雄是禽獸當中最優秀的。那麼英雄就是人群裡的NO.1,主宰天下號令天下的至尊。所以,兩個能成為英雄的人相見必然不能和諧共存,因為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把劉備給嚇個半死。

還有一種比英雄次一點的名頭,梟雄。梟雄心懷大志,他的能耐可以在亂世中有一番作為,割據一方,但不不足以平定天下。天下被平定後梟雄也被剿滅了,只在亂世中短暫出現在舞臺上。所以曹操評價劉備世之梟雄,既是重視劉備也是蔑視劉備。

這樣一說,三國的世界裡,曹操,劉備,孫策這樣的豪傑屬於英雄或準英雄的行列,因為其都有統一天下的野心和可能,而像關羽,張飛,典韋雖然武藝超群,但只是良駒,而非英雄。良駒的歸宿很簡單,能為我所用便留之,不能為我所用則殺之。

張遼明顯是典型的良駒,無任何政治意圖,只有一身武藝,但求明主,曹操何樂而不為?況張遼投降曹操絲毫不丟人,呂布三姓家奴,惡跡斑斑,早已天下共知,張遼與之為伍本來已是羞恥。之所以一直跟隨呂布,是因為張遼不願做叛將(那便與呂布無異了),何況棄呂布而去也暫時沒有好的去處。張遼最終投降曹操,是歸順朝廷(這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優勢表現),棄暗投明,名正言順,簡直是天賜良機。

張遼一開始視死如歸。這便是張遼的身價。呂布貪生怕死求饒,張遼真是對其鄙視至極,可以想見其對呂布的鄙視不是一天兩天了。曹操後面放了張遼,張遼也沒有什麼廢話,大家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後張遼終其一生為曹操效力,忠心不二。論張遼的武力,關羽曾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可見是和關張同一個檔次的選手。曹操簡直愛死了。

那麼說呂布。呂布根本就是良駒的命,卻做著英雄的夢(可能良駒都不算,因為弒主)。呂布武藝超群,卻頭腦愚蠢,且毫無道德底線。其為丁原董卓賣命,不正是良駒出身?卻又背信棄義殺二人自立門戶。後在陳宮輔佐下東征西戰,也曾佔據徐州等地,是為一方豪強,走的是“英雄”的路。呂布野心勃勃,又手段卑劣,難怪世人都說呂布“狼子野心”,“虎狼之輩”等等。這樣的人曹操不可能留。連劉備曹操都想殺(劉備隱藏得很好),何況是野心外露的呂布?

凡有野心者該殺,無論阿貓阿狗。這是曹操第一條座右銘。前面說了英雄是一定要殺英雄的,即便對方是個偽英雄。

其實值得討論的不是該不該殺呂布的問題,而是為什麼當時第一時間就殺,而殺之前又要徵詢劉備。

除了擔憂將來重演丁原董卓的悲劇以外,最重要還是呂布投降了無法安置。如果單單是前者,曹操可以暫時囚禁呂布,日後再“悄悄地處理”,為什麼第一時間殺無赦?

呂布臭名昭著,卻又武藝天下第一,而且又是一方豪強,地位比曹操手下的武將高多了,他投降了難道讓他做武將之首嗎?臭名一身的降將如果做武將之首,其他人怎麼看?

曹操不但要殺呂布,還必須當時就殺。曹操讓自己的文臣武將看到,對背信棄義的人絕不寬恕,一刻都不能耽誤,一方面彰顯了自己對信義的重視,一方面也是警示他們對自己忠心不二,否則下場和呂布一樣。呂布武藝比張遼高,但曹操殺呂布而留張遼,眾人明白一個道理,忠心比能力更重要。

曹操殺呂布的理由很充分,但還需要一些程序要走。呂布畢竟也算群雄之一。曹操殺之,不能讓世人覺得其心胸狹窄,反而要顯示正義之舉。曹操需要一個人把文章點破,讓世人知曉。

於是曹操問就如何處置呂布問了劉備:元芳兄你怎麼看?一代梟雄劉元方心領神會,簡單地一點: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呂布啊呂布,你這樣的人不單是我曹操不容你,劉使君這樣和你結拜過的正人君子也不容你,你是咎由自取,就別抱怨啥了。

爾等都聽清楚了,主公我殺呂布的原因是什麼。你們以後是選擇做呂布還是做關雲長掂量著辦吧。

我曹操最重視忠義了,誰說我是國賊了。忠義之士我從不虧待,關羽,張遼如是。還不來投奔我麼?

呂布,人神共憤的惡徒,我曹操今將其處決,是替天行道……

……

呂布最終被絞殺,而不是砍頭。曹操還是給了體面的,還是把他當一方豪傑來看待的。

可憐呂布,英雄做不成,做了狗熊。


正經閒聊


呂布是三國曆史階段公認的第一猛將。

但勇猛有餘而忠心不足。

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

為了赤兔馬,毅然取其義父丁原首級獻於董卓。

為了美女貂蟬,毅然殺死義父董卓。

此人,曹操敢用?

古人云: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依曹操性格,殺之後快。

張遼之輩,雖勇猛程度比不上呂布,但在三國時期也是排得上名號的。

而且,被曹所擒之後,也不懼死,反而破口大罵,但求一死。

眾所周知,曹操雖然狡詐,但求賢若渴。

所以,在關羽的勸說下,張遼降曹,曹操雙手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