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练字一年了,遇到瓶颈了,该怎么突破?

乐天112280791


很巧合,打开头条,就看到你提出的问题,对于你练字遇到瓶颈期,也认真看了你的书写作品,说实话,我也是初学者,竭尽所能帮助你几点:

1.你的字基本功还没练扎实。目前,把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结构还加强练习,字好看不好看,线条上就能看出字的功底,一定下足这些功夫,不可急于求成。

2.写一手好字唯一途径要临帖,从字帖中吸收营养,临帖时也不要贪多,单字过关,多对比,找不足,刻意练习。练字之余,最好找个练字的文化圈子多交流,营造氛围,增加自信,开阔眼界,这也是字外功夫的修炼。

3.练字最重要的还是坚持。每人决定做一件事很简单,而长期坚持下去却很难,练字也是如此,靠的是日常中的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付出,才必有所收获。

祝大家写好中国字,心想事成!



吴林富167633947


整体写得还是可以得,但是练了一年了感觉进步慢了点,我觉着这幅作品上看单字的结构和整体布局上还有待加强。

强哥学书短浅,浅谈一下个人看法,希望能对笔者有所帮助!

我们看看下面这几行字,红色区域圈出来的“人”字骨骼太窄,应该在打开点,这样写太拘谨了!“郎”字右耳的竖笔应该写的直而有力量才对,笔者写的歪了显得苍白无力!还有就是可能是笔的问题,笔画的虚实相差较大,所以显得飘!

在看这三行字,“如”字属于左右结构,右边的口字应该小点,笔者写的左右一样了,“时”字右边“寸”字的竖钩笔画应该写的再有力量一些。“公”字结构松散,笔画苍白无力!而下面的“间”和“烟”字的横折笔画写得角度太大,感觉没有转折的力度了。

最后我们在分析最后的两行字,“我”字的戈钩写的没有力量,因为这是主笔,所以一定要写的有筋骨感才好看!“生”字最后的长横笔画,右侧过长导致重心不稳。

以上内容只是个人浅见,还有很多笔画也有问题,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整体看还是说得过去的,只是字的间架结构上还是要加强,线条的力度还不够。

上面这张作品是强哥用中性笔写的习作,仅供参考!


强哥书画


字写得不难看,还是有功底的。既然要分析原因,就得对字论事,主述问题,一已之见,希望题主不要介意。

就题主写的字而论,有这么几点瑕疵:一是临贴不深,点画线条基础有了,还不够准确到位。比如顿笔太多太硬,稍显呆板。二是结构蹙拥压抑,没有写开。三是行气欠缺,章法布局还须要下点功夫。




抱庸谈三点建议,仅供参考。一是继续临帖,重点把点画和结构巩固加强一下,要对着字帖写准写像。二是要注意笔法,让结体更多的遵崇帖中的法度,不要自由发挥得太多,适当看一下王羲之的笔法,增强笔势的灵活;看一点魏碑,把筋骨拉开,让字变得大气。三是强化一下章法,字的行间隔拉开,同时注意字间的呼承映带,让作品在气脉上更为连贯。




练书法卡瓶颈是常态,这是书法学习不断进步过程中必须要跨越的樊篱和障碍。打破这个瓶颈,也就意味着书艺的进步。长时间原地踏步,肯定是方法有问题。几点意见供题主参考。

一是笔可以先放一放,增加读帖的比重。读帖的内容要稍作改变,比如之前看的是硬笔字帖,就换毛笔字帖来看。之前看的是田英章,就换成吴玉生、卢中难,看点画、笔势、结字、章法。欲改进,先求变,通过读帖来丰富认知、拓展思维、寻求方法、加以突破。

二是对比名家作品,找准自己的差距,梳理归纳问题,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比如点画不过关,结构不严谨,行气太死板,章法很潦乱。这些问题梳理出来之后,就要对症下药,通过深入读帖、重点临习的方法,反复临写强化训,逐个加以解决。

三是多与其他书友交流沟通,在相互切磋中,找到灵感与方法。惯性思维和固癖动作,有时自已看不到,别人可以看得到。有些难点悟不通搞不透,听到别人的分析茅塞顿开。开放性的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即便天赋异禀,闭起门来造车也是不行的。因此多问、多看、多听、多试,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抱庸妄谈,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回答你的问题的朋友有些很不客气的指出了你的不足,有些可能感觉不好听,其实说的都是实在的。

你还没有找到练字的感觉,或者说你还没有进入真正练字的状态。练字要慢慢的来。一天认真攻克一个或者两个笔画,认真临摹四五个字。其实你当天感觉笔画好像也攻克了。写的字也感觉很好看,你过上一个月去看的话,有就又能找到不足。因为你在大量的临摹的过程中,眼力已经练的更好了!

刚开始可能一天只能练一个或两个字,临写的时候尽量一笔一画做到和字帖上的一模一样,首先要做到形似,才有可能达到神似的阶段。其实你就算感觉写的一模一样了,你过上一段时间你又能够找到差距。一个字你就写上七八十遍也不一定做到形似的!

谁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这样练习你就一直停留在自由体的阶段。

要静下心是需要锻炼的。希望你能做到。如果你真的能够静下心来练字的话,应该半年就能够见到效果,一年就能写的好看许多。两年绝对能够换一个面貌。但是千万不要想速成。

我是小郭老师,很高兴能和你探讨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方寸硬行


我想让各位老师看看我临的字,这样继续临下去是否可以?目前是硬笔临摹第二周。






羅韶楊


首先要追求更高目标——把硬笔写的像毛笔。

如果你同意这个方向,请继续往下看。

首先,硬笔毛笔化是可行的。




这是我用中性笔1.0写的。毛笔化的程度,应该还是比较多的吧😄,算臭美吧…






但是,也没那么简单。硬笔毛笔化,会存在很大挑……


事实上,要写得足够出彩,难度一点都不亚于练毛笔,谁叫硬笔毛笔化是“双跨”的,跨界融合的



个人体会会面对5个问题(除此以外,把毛笔练到一定水平是另一个独立的问题哈😄)



【本人中性笔书写,字宽约半个硬币】

1.硬笔的难点是什么?

硬笔的难点,除了会有疙瘩之外,还有这些典型问题。

  1. 很难写到横平竖直(指毛笔概念的横平竖直)——看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不把手腕练到麻木,几乎不可能悟出道理。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横,其实反而最难写,没想到吧,因为,它的形态最多,一不注意,就会头尾出问题!!
  2. 捺——反手写起来,还要控制力度,控制角度和尾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我说的是类似毛笔的捺,因为执笔方式,手腕生理结构限制的问题,开头要练到手抽筋,才能逐步有所掌握,反正我是这么体会的。
  3. 点——要写出类似毛笔的体量感,不是随便点出来就行的。这个也真的很需要费心,不同形态的点,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掌握的。
  4. 折——最大难度的问题,硬笔的笔画粗度有限,怎么造型折角,是个巨大挑战,不注意就俗。折确实很难处理,从理论上讲,都是很难的。

以上问题,有同感的举手!!

2.硬笔能否写出像毛笔字?

可以有点像,至少有那么些味道。

当然不可能完全像!



可以百度一下,看看邓散木先生和白蕉合作的早期钢笔字帖。本人问答里有这条介绍。

3.如何理解毛笔的笔法?否则怎么像毛笔?

这问题就难回答了!

因为,问题已经跑到另一个问题了,毛笔笔法怎么练?

这个说起来太复杂了,为了简化表述,就是多临帖,多读书论,比如把永字八法,翰林24笔法秘诀,笔法诀和书筏等,好好揣摩再说。

这个我的问答里也有,可以查阅。

4.选什么贴?

因人而异,要选就选晋唐为主,取法乎上嘛。

建议最好选二王行书法帖,或颜体欧体楷书(比较适合于硬笔转化)。

可以穿插一些隶书和,或汉简之类的训练。

书风看性格啦…

5.如何进阶?

先别想太多!

先拼命地、死心塌地地、疯狂地练习基础笔法(看似简单哦)——把横平竖直捺点折等,一个个消灭掉,如,怎么起笔,发力,收笔,怎么写的无疙瘩等等。



不要认为很简单,个人体会,硬笔毛笔化的基础笔法,其实非常之难!(不放大没感觉。放大起来看,你就知道)

本人也算蛮有毛笔基础的,开头还是很难控制好硬笔。现在,会好一些,不放大感觉没啥毛病——不过,说实话,真正放大到屏幕上这么大,还是有很多疙瘩。



如果不认识到基本笔法非常之难,需要静心练习的话,后面就很难突破——这一点,须重视。

这个过程,你会悟出一些珍贵的道理,执笔法,发力诀窍等。

基础笔法过关后,可开始多临帖,从中,揣摩更高阶的笔法。

其间,将有很多痛苦,也有很多领悟的惊喜!


书法之道,我们永远都在路上!共勉之!!


藏山书房


很明显,从你所写的字可以看出,你练的是今人的字贴,也可以断定,你的练字目标就是能写好字,那么,你的练字方向和我是一样的:实用硬笔书法。是的,硬笔书法分为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百科);

硬笔书法分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

怎么练实用硬笔书法,我的观点和很多朋友刚刚相反!建议以今贴为主,古贴为辅,原因:

1.作为初学者,若是临古贴,那么,有谁见过用古贴的笔法正常速度去书写的?既然很多不能实用,那也就意味你要多花很多精力了!

通临古贴,惟妙惟妙,那样去练字,那是硬笔书法艺术(详见百科),而非实用硬笔书法,字是漂亮的但写着慢;

有的普通爱好者的字,写得字比有名的硬笔书法家要好!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缘由,前者是慢写慢临,后者是快写随抄,路子能一样吗?目标能一样吗?

2.如今,硬笔书法崇古风潮非常浓,一个超级QQ群近2000个人,能临古贴临得很好的,临出古风墨趣的,确实有不少;但能正常速度随写并写出硬笔书法性、流畅舒展美的,也不过区区数人!还不需要反思吗?

硬笔、软笔书法一脉相承,但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我也临古贴,但我知道,我追求的是书法与实用的统一,古贴中不适用硬笔书写的字,少临。繁体字,不临。去掉一切多余,你就认准几个字就对了:书法性,书写速度。

3.出版字帖的硬笔书法书法家们,他们所临的古贴,远超过一般的书法爱好者,而他们出版的字贴,之所以没有古风,就是坚持了书法与实用的统一;而你若临他们的字贴,进步能效最大化!

在网络上,我曾经看到过一位硬书法尚未入门的朋友,他的楷书行书功底几乎为零,竟然用硬笔学米芾的草书,以法乎其上名义,皆让我叹为观止!

临古贴建议:灵飞经,兰亭,九成宫。我的方法是选临,供参考。以上,是我练字一年实践带来的经验与感悟,(可看我练字纪实文章),附下最近随抄:


行书一点通


所谓的瓶颈期是指:事物情况在发展变化的中途因某种原因产生的困难或障碍,使得我们的工作进度步入一个比较艰难或难以跨越甚至停滞不前时期。如果跨过它就可以更上一层楼;反之,则可能停滞不前。

那么我们该如何突破呢?一是冷处理。既然一时半会过不去,那就暂时搁置一段时间。有了新的时机在说。千万不要徒劳无益的去拧。

拧的坏处非常大,一者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破坏兴趣,严重的丧失自信力;三是力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如换个角度看事物。反省一下自己,原因何在。只要能发现问题,就不难找到解决办法。四是读书,读有关的理论书籍,查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五是换字帖。换一本同类风格甚至相反风格的字体或书体学习,很可能答案就在新选择的字帖里。我们知道,书法艺术的技法自魏晋钟王以来往,无论理论还是技法,都是一脉相承,传承至今的,其过程中基本上是以继承为主,创新和丰富的理论技法不断有所新的叠加,但核心的技法理论,是没有多大变化的 因为书法至唐代,已经基本上完全成熟。比如楷书或草书里中锋技法就源于篆书和隶书。楷书的点画造型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形成新体的,所以皆有源,只是我们暂时没有发现而已。



第一和五点非常重要,对于突破瓶颈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前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头脑意识里的沉淀和以后的学习的碰触,就有可能在这个厚积薄发的探索中迎刃而解。


翰墨书道


钢笔字的练习,分实用和观赏两种。

实用的练习,以流畅为主,行书是最适合的书体。注意力放在结构上。笔法的训练以节奏感练习为主。钢笔书法中的书写节奏,是决定你的书写技能高低的一个关键环节,或连续的钩转纡盘,或动如脱兔的游丝引带,或静如处子的顿转方折。在快慢结合的练习中,形成自己的书写节奏。

观赏性硬笔书法,强调的是形态,很多笔画以描摹的方法,达到毛笔书法的效果。它的写法,用实用笔法就不可能达到。观赏性硬笔书法的笔法,需要特殊的硬笔笔法训练和专用的钢笔或中性笔。

突破瓶颈的方法是改变你原有的书写习惯,把自己的字和字帖中的字作对比,分析原因。多数写不到位的点画,几乎都是缘于固有的书写习惯。对于写不到位的笔画,就应尝试改变,用其他的方法去写。


临帖是瓶颈期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临帖之所以能改善自己的书写能力,就是可以纠正自己的缺陷。在临帖中不断完善提高,从而突破瓶颈的束缚。


子衿书法


问题:练习书法一年了,遇到瓶颈了,怎么破?

通过题主添加的图片可以看出(如下图),题主的硬笔书法是学习现在人的,但从实用性角度来讲,硬笔书法学习现代人的字也是可以的,毕竟算不上书法艺术,只是为了把字写漂亮。

从这一点上看,题主的硬笔书法已经非常好了,完全可以应付任何场合的的实用性书写,算得上一位硬笔字高手了,这才短短一年时间,看来题主还是非常的聪明的。

题主说遇到瓶颈了,确实,这个水平在进步就很难了,因为你学习的范本的水平在那放着呢,再怎么练,你也超不过你练习的范本,所以古人说要取法乎上啊。

如果题主还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建议还是去练习古代的碑帖,古代传下来的碑帖都是高手之中的这么高手的作品,有很多都是我们难以逾越的高峰。

是不定你综合百家,还能自成一家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赏个赞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