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东北话到底有多神奇?

爱豆伴酱


以前在山西上学的时候,我有一本土同学,一星期天问我:咱们今天去哪嘎达溜达?

西北腔里蹦出东北独特的语言,啥味道?(笑)

看看,东北话的神奇就在于,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说带起一大片,感染力那是杠杠滴。(笑)

东北话永远能把别人带跑,永远不会被别人带跑。两湖两广两河山,管你是哪的人呢,一旦遇上东北话,基本本土语言全废。

现在就连电视剧里也会时不时的蹦出来几句东北话,浓浓的黑土地味儿,听着那是相当接地气。

还有啊,东北话一个字往往会代表几个意思,经常让不是东北土生土长的你一头雾水。

就比如这个"整"字吧

如果把这个字整明白了。可以说东北话通一半了。

咋整啊:怎么办

咋整他:怎么处理这人

咋整地:怎么搞的怎么做的

整啥呢:干什么呢

整点饭吃:做点饭吃

整口饭:吃口饭

看看,一样是针对饭,不一样的替代语

整死你:弄死你 (怕不怕)

路上遇见朋友:问:你家地整了么?答:没整,最近在整猪圈。

给朋友打电话:问:晚上来我家整几盅啊?答:不整了,还是来我家整几圈麻将吧。

厨房水池跑水:妻:你咋整的啊?夫:水龙头忘关了,你别进来了我自己整吧。

是不是觉得这字怎么用都行用到哪都对?是不是有一种万事皆可整的感觉?(汗)

神奇的东北话哟,一个整子就把我们整迷糊了,其余的东北话呢?是不是会把我们整疯了啊?

我这里就不整了,如果小伙伴们有兴趣,在留言里继续整吧!

我是丑鱼,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就点赞或者关注我吧,谢谢!


北极丑丑鱼


娱乐圈的东北人着实不少,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展示自己东北话的神奇魔力,他们跟你交流不是目的,目的是带你起飞、翱翔在东北话的世界里。

之前在《花儿与少年》中,杨洋一直吐槽井柏然说话一股大碴子味儿。😉😉😉他时常在旅途中为大家唱东北二人转式的“洗脑神曲”,还有那句魔性的改编版《童话》:“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郑爽说他把东北的文化带到了英国。😏😏😏

为大家简单的普及一下东北普通话的一些单词:

1、 “噶哈”意思:有什么事?干什么去?

2、 “咯了盖儿”意思:膝盖

3、 “卡了”意思:摔倒;栽跟头了。

4、 “埋汰”意思:脏,形容词;也可以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5、 “上该里溜达”意思:上街闲逛;到购物或闹市区闲逛。

6、 “唠扯唠扯”意思:聊天。

7、 “唠嗑”意思:谈话;聊天。

8、 “钢钢地”意思:非常。

9、 “你装呐;你装啥”意思:贬义,你在装模做样。

10、“的瑟” 意思:贬义,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

11、 “早削”意思:欠打;暴打。

12、 “整事儿”意思: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

13、 “麻溜儿地”意思:快一点儿。

14、 “贼”意思: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

15、 “沙棱儿地”意思:分两种意思,一是和“麻溜儿地”一样,表示快一点儿的语气词;二是表示爽快、干脆的形容词。

16、 “寒碜、磕碜”意思:寒碜的意思是指,寒酸,穷酸难看、不体面;丢脸;讥笑,揭人短处,使之丢脸。磕碜的意思是指就是长的难看、恶心、丑陋的意思。  

17、 “秃撸反涨”意思:说话和办事反反复复,出尔反尔。

18、 “界壁儿”意思: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19、 “捣扯”(二声调,四降调)的意思:收拾,整理。

20、 “远点儿删着”意思:离我远点儿;滚蛋。

21、 “急眼”意思:发火;恼羞成怒;愤怒。

22、 “老鼻子啦”意思:特别多。

23、 “吭哧瘪肚”意思:形容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24、 “抓瞎”意思:白搭;白做了;处理事情处理不明白。

25、   “破马张飞”(武武玄玄)的意思:形容人不安静。

26、  “干不拉瞎”意思:形容某种东西很干。

27、   “二刈子”:贬义称谓,原本特指不男不女的中性人,石女以及无阴茎男性,甚至极少数先天畸形所致两性双器官等。

28、  “无机六瘦的意思”:形容无聊到了极点,闹心,不知道干什么。

29、 “斯斯哈哈”拟生词的意思:东北的天气冷出门不带手套,冻手的时候,吐口气用来暖

  手,因此演变成被冻的程度。

30、 “闲嘎嗒牙”的意思:无聊闲扯,可以理解为了消磨时光说一些有的没的。

如今,会说两句东北话已经成为了时尚,你觉得哪句东北话最搞笑?😝😝😝






我問雲兒


东北话是最接近普通话的一种方言,所谓的方言,无非就是中间偶尔掺夹着一些满语,比如说秃噜皮(身上某处碰破了,比较轻的那一种),玻璃盖(膝盖),嘎拉哈(猪腿上的一块骨头,可以做一种游戏用的器具),等等,平常很少有人用这些满语直译,再一个就是发音的问题,东北三省,各个地区,语速快慢、语音轻重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大至发音比较接近,可是最近总有一些地域喷子拿东北话说事,他们嘲笑东北话都就像一些小品、快手、直播那样庸俗不堪,很显然这是放着明白装糊涂,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效果专门录制的,在日常生活中,绝不可能会有东北人用这种方式与人交流的。如果一个东北人以正常的方式说话,那么全中国的人都能听得懂,这也就让东北人成了替罪羔羊,是泛其他省份的人能听懂的话,只要是坏事,他们就可以甩锅给东北,更有甚者,因为东北话易学,又有一些特殊词汇,有些犯罪份子干脆冒充东北人干坏事,前不久,就有几名青岛本土无业青年苦学东北话,冒充东北人抢劫,无独有偶,此类事件绝不可能是少数的。虽然全国人都能听懂东北话,但在东北人听来,除了一些讲普通话的地区外,其它地区都是鸟语,更别说什么卷舌,翘舌了,我有一个朋友,和一个南方人做钢材生意,有一次在洽谈生意时,正巧这位南方人遇到了一个同乡,也是做钢材生意的,他以为我朋友听不懂南方话,竟然当着我朋友的面抢起我朋友的生意来,由于我朋友和南方人接触久了,能听懂一些南方话,当时就把这个南方人的老乡一顿臭骂。还有一次,我从未见过面的老舅妈从山东打电话给我家拜年,我总算能猜到她是谁了,但他讲了什么,从头到尾我一句也没听懂。所以说,东北话是没有什么可以让其他人嘲笑的,东北人更是,至于他们穿貂也好,挂大金链子也好,戴大墨镜也好,吹牛逼也好,说大话也好,说话大声也好,说老铁双击666也好,这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无伤大雅,又不犯法,总比你们虐待老人孩子,拐卖妇女儿童,锤杀爹妈,抱孩子跳楼,偷鸡摸狗,网络诈骗,强的太多太多了。


山的东面有群狼


东北话基调来源与山东话和东北原住民语言的融合,塑造出现代所听的东北方言 ,辽宁方言种类居多 吉林黑龙江东北话比较像近,所以我们听到的东北话很豪爽,很性情,也很好玩,也非常好模仿,特别是东北话特指的一些东西,可以说东北话是全国比较好模仿的语言,就导致了东北话很魔性,一个寝室有一个东北人,这个寝室基本都会说两句东北话!


锴哥说


东北方言是一个统称,在黑吉辽三省好多地方口音更小范围的方言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尤其是辽宁省14个市地几乎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就说单单沈阳市老市区不同位置也可能不一样。沈阳当地流传“大北关”话,就是这个小区域内流行的特殊的一种发音和语汇方式,原先的“小河沿”由于人口流动大天南海北的外地人较多,该片区的方言就会多一些融合性。由于八九十年代电视小品的兴起和传播,在小品中使用的大量东北方言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开始阶段,南方接受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多方言南方人根本听不懂,两千年以后,南北融合加快,现在已经很容易接受了。东北方言由于东北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发展的,我觉得东北语汇最大的特点在于她的发展性,不断地与时俱进,每年都有很多新词,才是她真正的魅力所在。


辽台小品喜剧王牌


东北语言来自于山东话,河北话和河南话的大汇集与满语,日语的交汇。

因为在两次闯关东时候形成了现在的东北话,所以东北话有着浓郁的混杂性和普及性,便于接受和理解。

在语言的发音,断句和表达上,通常使用象声词,拟声词,非常形象。

在使用上,语气直接,表意明显。因为逃荒过程,人们将乐观的希望,相互的帮助,对于欺辱的抗争和对于生活的热爱都浓缩到了语言中


我早已看穿了


东北活的神奇魅力,在于,东北话是中华语言的富矿,他是广泛触合的产物,长期酿造的结果,传抪广泛,深受喜爱。

源于满语,发音通俗,表述准确,有周边国家的音译词,有南北交流的语言改造,相融,相通,广纳兼收,丰富多彩。

千百年来东北人对语言的锤炼,传播,周边国家,关里各省与东北的交互,深度发展了东北话的无尚魅力。


金犁解读


魔力就是刚听觉得很土,听着听着居然发现我tm居然学会了。


亚南自动化


1、东北话感情基调比较重,就说的时候疑问,愤怒等等的感情表现比较强烈。所以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感觉会很强烈!

2、东北话简化,更容易交流。一句话可能会有上千个应用场景!

3、发音短促有力

4、自带加密功能,前后句你不听全,你都不明白在说什么…

就说这么多吧😂,当然希望大家能喜欢东北,东北人还是杠杠的!


每日一囧嗷呜


魅力就是普通话都用他们的发音。阿弥陀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