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山东人为何不“闯”江南而选择“闯”东北?

胡航科


看到这个优雅的问题,宋安之不由得站在窗前,深深的吸了口气,想着真tm秀啊…

这个问题,简直怎么说呢,算了我还是解释一下吧,正所谓人离乡贱,没有必要的话,没人愿意背井离乡,更何况迁移到千里之外。

当时山东老百姓为何要去东北呢,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这是起因。

而为什么非要去东北呢?

因为东北地广人稀,而且还土地肥沃,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江南呢?

大家想想,江南地广人稀吗???

江南历经三次衣冠南渡以后,很明显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

老百姓大规模跑江南去,不只是没有多少开发的空间,找不到地种。恐怕还会被当地人给打的头破血流,是吃力不讨好,为何要跑到江南去?

所以跑东北很正常,跑江南很明显不现实了。


宋安之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我国近代发生的三次人口大迁移活动。

“闯关东”的“关”指的是山海关,过了山海关就是天地茫茫的东四省。区别于如今的东三省,少了的那个省指察哈尔,后来被合并了。

闯关东的人口来源以山东、河北为多,其中山东省又是人口来源最多的省份。



“闯关东”分为几个阶段:

一、1644年~1667年,对应满清入关到康熙年间,当时清廷发布了一个《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招满百人,文官授知县,武官授守备”,从关内大兴移民,山东移民迁移到大连、丹东,其他省份移民则集中在辽西、辽北地区。

这一时期的移民在康熙七年被叫停,原因是为了保护八旗的利益。



二、1861~1911年。这个时期,清朝持续走向衰弱,沙俄大肆南侵。1860年,咸丰十年,清廷正式解禁,移民实边。和前一次不同,这个时期的移民范围大的多,涵盖地区已经到达黑龙江。到清亡前1910年,东北人口已达1800万。

三、1912~1949年民国时期,以山东移民数量最巨,平均每年48万人,占总移民人口3700万的半数之多。

中国人乡土观念尤其浓厚,为何有那么多的关内人都奔着东北去?大凡有饭吃都不至于如此,都是因为灾荒、战乱,在原居住地没有饭吃,出关找活路。



江南甚好,为什么没人闯?

南方确实好,物产丰富,气候相对温暖。正是因为好,所以历来人口稠密,开发充分。人多,竞争大,工作不好找。地也被种光了,那么多人到江南缺乏生存空间。

这里也有清政府的引导,开放东北,但是并未开放江南,一是去了也找不到饭吃,再者如此大规模的流民会导致清朝的赋税重地——江南地区产生动荡,一路必是重重关卡,禁止通行。



而东北则属于开发空白区,地域辽阔,黑土地肥沃。移民多年到1910年,才达到1800万人口,可想而知此前地广人稀到何种程度。而且移民们大都是种地之人,只要有土地,就能有收成,就能有饭吃,东北各方面条件无疑是最理想的。

既能够安置灾民,稳定政局,又能巩固人烟稀少的东北边疆。对于清廷来说,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史海寻踪


对于山东人的我有心里话要说,祖宗们为什么不去江南啊,江南多有发展,但是我的先辈们还是留在了山东,说到为什么不去江南而去了关东,那是有一定原因的,那我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首先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朝廷对国外还是比较被动的,为了防止俄罗斯对中国的吞并,当时朝廷撤销了在东北将近两百年的封禁政策,鼓励平原百姓去东北开荒种田。

第二,当时江南的情况,当时江南那可是鱼米之乡,但是人多地少啊,明末清初时,江南都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空间太小。

第三,当时江南总是闹水灾,

第四,江南税高

所以逃难的山东人就去了大东北,请问如果换成泥,你会选择去江南还是去东北呢?

我觉得江南不错👍


黑市清晨


首先是去东北的距离离山东比较近,在过去交通工具基本靠腿走的条件下,时间计较短,相对安全的路程是比较重要的。

而南下江南,要经过长江天险。路程遥远,且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山东和东北同属于北方地区。气候差异较小。生产生活习惯比较接近。因此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而南北之间的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大不相同。种植的作物不一样,食用的主粮蔬菜也有很大区别。下江南就意味着更大的改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

山东人口密集,人多粮食少,就很容易闹饥荒,糊不了口,闯关东也就是主要为了吃饱饭,当时东北地区是地广人稀,闲置无人的土地很多,而且森林,山货丰富,可以建房,可以耕种,可以养殖。这样去东北就有很大的优势,肯定能解决温饱问题。

南方地区虽然富裕,但是人多,水域多而地比较少,没有更多的拓展空间,竞争会比较激烈。对于善于在地里抛食的山东人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洞悉历史


首先清朝初期和中期是禁止关内人迁移到关外的,因为清朝统治者(满清贵族)害怕大量的关内人汉人迁入东北造成动摇满清统治的根基,就是俗称动摇龙脉。

而闯关东发生在清朝末期,整个关内因为长期的土地兼并加上大量人口增长,加重人们生存下去的空间。更不用说江南之地,而且闯关的人绝大部分是穷苦人民出生,整个东北大地 土地多 人口少。人们有活下去的希望。所以山东(包括北方几省)都是大量迁到东北去开垦土地 活下去。

希望能为你解答到。


黄昏Pit


日伪时期也闯!


老碧12


做为山东人以前也和长辈们聊起过这个话题。那时候不到万不得已,谁肯背井离乡。为了吃饱饭才携妻带子外岀找活路。比较理想的地方是相对富裕的地区,比如江苏的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然而,这些地方的人口非常多。除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滥杀导致这里人口减少,但恢复也非常迅速。而闯关东的都是山东农民,主要技能就是种地。而江浙一带的耕地,尚不满足当地人自己种,哪里能够容纳移民。相反,东北地广人稀,1740年东北总人口数不到40万人,到了1840年东北人口也就300万,有的是土地。从山东去东北很方便。胶东人去东北,基本都是坐船。

只要上船从山东沿海一二天就可以到达辽宁沿岸的港口,非常便捷。相反,如果从山东到江浙,必须走陆路。当时没有铁路,仅仅江苏省南北宽度就有接近500公里。在古代,拖家带口在陆路走500公里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闯关东的大部分是河北和山东人。从民国38年间开始有史料统计记载,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至东北留住的山东人达到800万之多他们基本都是破产以后才被迫离乡背井。这些人大多是赤贫,去了外地首先就得投靠亲友。而山东人闯关东有很长久的历史,东北的山东后裔很多,新来的很容易找到亲友。也就相对容易落地生根了。


山远天高烟水寒888


我发现很多人回答问题都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制粘贴一大堆,美其名曰引经据典。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只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关东地广人稀;第二,距离近。

由于清朝政策的原因,东北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禁止汉人进入的,因此形成一块地广人稀的宝地。而且闯关东的大都是穷苦农民,他们需要的是可以种地的地方而不是经商的地方。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距离近,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之间的海上距离只有区区100公里左右。假设帆船的速度只有15公里每小时,那么大概只需要六七个小的就能到达。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几个人傻到走陆路,事实上也确实是走海路更方便。

试想下,如果你是闯关东的人,你是选择家门口的宝地,还是选择人生地不熟的江南。


行者勿松


闯关东与走西口一样,为了生计奔波,背井离乡历来为中国老百姓最不愿意的送择。清朝末期,战乱连连,天灾人祸,山东地界的人民不聊生,加上人口稠密,许多人为了生计走出山海关,到东北这个土地资源相对富足,有劳动能力人口相对较少,且煤炭、黄金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山东离东北较近,生活习性相近,人员交往密集,于是许多人选择了出关。


用户7570948198


清末的闯关东和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工去广东打工类似。

农民接收信息本来就不发达,没有能力分析哪里更适合移民。他们一般是看到别人去哪发了财,然后跟着别人一起去。

所以闯关东的农民是先看到他自己的老乡在那里过上了好生活,然后他们才跟着一起去的。

最初出去闯荡的人,东北由于隔得比较近,去的人数比较多,一传十十传百,慢慢的形成了这样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