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狙击步枪都有着长长的枪管,越长射程越远吗?

韦如杰


一般来讲枪管越长,射程越远这个说法没问题。

因为毕竟子弹是靠发射药引燃后的膨胀气体推出去的

而越长的枪管,会让子弹被火药燃气做功推进的时间越长。也就可以使得子弹获得更大的初速,配上膛线更长时间的稳定旋转,使得射程更远,动能更大。


然后我们换个思路,举个例子。日本二战时期的38大盖改的97式狙击型,为了减少枪口焰的发生,用的是6.5x50R减装药。

枪口焰是未燃尽的火药燃气出膛之后的二次爆燃,枪口焰越小,代表着火药做功越彻底,出膛的时候已经基本在枪膛内燃尽。97式就是用这个原理,所以我们再想一下,97枪口焰已经很小,如果说把他枪管再加长一倍呢?


比方97枪管长800mm,如果加长到1600mm。那么火药燃气大概率在1000mm的地方做功结束,剩下600mm让子弹靠惯性前进,但是枪管内的膛线除了给子弹旋转外,也增加了额外的摩擦力。所以说,这剩下600mm的长度不仅没起到加速作用,反而降低了子弹的初速,也就导致射程更近。

当然,也绝对不会有二愣子设计师会造那么长的枪管还发射这种减装药,我只是说个原理。下面这张图是用了非常低能火药的9mm弹发射的情况,导致子弹全因为没足够动能,被膛线的摩擦力卡在枪管里边。我的意思是,如果无脑加长枪管,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样子。


疯狗的轻武


理论上是一定范围内枪管越长射程越远。这里就得说发射药燃烧时间的问题了。

基本上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是,子弹可以高速的离开枪管,主要是依靠发射药燃烧气体膨胀的推动力。

理论上是如果推动的时间越长那么子弹所受力时间也就越长速度必然也就越快了。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子弹壳内的发射药是可以烧完的。

看上面的图片,从发射药点燃的一瞬间,子弹在枪管内就开始加速运动了,但要看到膛压曲线的变化是有一个峰值的,当爆发出最大膛压的时候子弹的速度还是很低的,等到发射药燃尽后气体开始减少膨胀速度,这时子弹还是在一点点加速。但可以清楚的看到速度的增加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剧烈了。

子弹在枪管内运动除了受到的发射药膨胀的推力外,其实还受到的膛线的阻力。

在枪管内会有螺旋形的膛线让子弹起旋。当然起旋的过程是有巨大的阻力的。

如果发射药气体的推力大于膛线的阻力的话,子弹会加速运动,一旦膛压降低子弹受到的推力小鱼膛线的阻力的话,那么子弹的速度就会开始降低。


因此可以说枪的枪管并不是越长越好。


而相反的来说,在枪械设计中往往更希望枪管更短一些,更短的枪管重量就更轻,灵活度就更好这样带来的战术意义比加长枪管提高射程有意义的多。


军武数据库


狙击步枪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定型。

枪管长确实是有利于提高射程,但太长的枪管对于狙击步枪来说没什么意义。

狙击步枪,使用者为狙击手,目前的世界最远击杀纪录是加拿大狙击手使用.50BMG口径TAC50狙击步枪创造的,3540米。

说明3点

1:远距离射击是加拿大民间的流行运动,目前有名的LRT-3型狙击步枪就是加拿大PGW安防公司生产,能打进0.5moa精度,这在狙击步枪里是顶级的水平。

2:这个3540米的战场狙杀纪录有运气成分,被命中的目标全程基本上对射向自己的子弹没有理会,让那个加拿大狙击手有了修整弹道的机会。

3:其实,超过2000米就是炮火的打击范围,那个有名的电影《美国狙击手》里,也是1920米干翻了一个用SVD这类狙击步枪的射手。



而且,哪怕是2000米的射程,在射击时也得考虑好一大堆的因素,这个距离,子弹在飞行途中受到任何的干扰都有可能改变弹着点。

------

比如电影《生死狙击》里,斯瓦格就被特聘为反狙击的顾问,因为在城市里,哪怕使用.408口径专业的狙击步枪,面对那异常繁杂的数据,要做到快速的心算,这是顶尖的狙击手才能办到的。

而那个加拿大狙击手,其位于射击条件相对简单的环境,拥有自幼射击带来的丰富经验,手中还拿着靠谱的装备,还要经过多次弹道调整才能凭运气命中那个傻乎乎的目标。

所以,只是讨论狙击步枪的射程的话,这不是电影《通缉令》那里面的主角的反应能力快到可以用子弹把苍蝇翅膀打下来。所以,他可以自行改装狙击步枪,计算好一切射击数据,完成那颗子弹的一发入魂。

当然,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有那种自带电脑的狙击步枪,那种瞄准镜就类似游戏里的“自瞄”外挂,但,那依然无法解决太远距离的射击精度问题。

子弹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目前,战场上,SVD依然可以看成是主流。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你甚至都有可能无法瞄准目标,因为目标不用露头就能干你。


甚至还有这种,可以在上千公里外操控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所以,狙击步枪,够用就好。


睦健持兵


狙击步枪这东西79年以前我们中国的步兵连都没有,在自卫还击战和后来的边境高山争夺战中,我们缴获越军的狙击步枪,是苏联生产的,配有四倍光学瞄准镜,有坐标网格,和测距网格,枪管比半自动步枪略长,精度很高,这些枪都上缴了,几个月后,武汉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仿品,又分别发到中越边境的守备部队,我们连也发得一只狙击步枪,很好用,比半自动步枪射得远,和班用机枪相比射程相当,但班用机枪用肉眼瞄准,在400米的距离,50公分的胸靶只有半个准星大射击精度不是太好,而狙击步枪的优点是,四倍光学瞄准镜,当我们举枪射向800米的目标时和肉眼看200米距离的目标是一样的,一击必杀。有关你们提到的问题,枪管越长,射程就越远?这是肯定的,是勿拥置凝的,1980年上半年我们机动部队去替换边防连守阵地,阵地上留给我们一挺12.7大口径机枪,枪管长,威力大,射程远,枪太重,肩扛行军不方便。军队对枪械的要求是有效射程,看得见打得着。枪管一味的太长,身程太远,眼睛看不到目标,有何用?


用户9701572586820



狙击步枪的枪管越长射程越远这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结论,我们知道弹头的初速决定了其飞行距离和威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越长的枪管内弹头就会受到更长时间的超高压气体的极速推进,从而一直处于加速度,这样来看的确是枪管越长弹头飞出枪管的初速度越快,也就射程越远。


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阐明,那就是子弹击发后会在枪管产生由于火药燃烧后约20000倍的膨胀所产生的超高压,这个高压即是弹头的动力,也是枪支后坐力的来源。此刻弹头沿枪膛内的膛线镶嵌而出,使枪管内部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而这个巨大的摩擦力在百倍的膛压下变得渺小,子弹高速旋转飞出。

较长的枪管可以在这个高压下持续为弹头加速,前提是它所产生的推力始终大于那个沿膛线旋转飞出的摩擦力,一旦枪管过长,高压开始变得由于长度而减弱,此时势必造成摩擦力逐渐大于推力,弹头的速度逐渐下降,初速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低,如此反而影响了射程。



所以枪管的设计长度既要考虑射程,也就是在子弹飞出枪口的那个瞬间其还处于加速中;此外还要考虑增加长度同时也会增加狙击步枪的指向性使其更加的精准;再者在限度内增加长度同时也会逐渐削弱超高压从而降低巨响,这对于狙击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冰雹蓝天


这与狙击步枪的设计原理有关,狙击枪本来就是为了在远距离狙杀目标,对射程、精度、威力要求都很高。首先需要足够的能量把子弹发射出去并保持高速,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足够多的发射药,发射药多,就需要足够长的枪管来提供发射药燃烧的时间和空间。

枪管越长,火药燃气做功就越多,子弹头携带的动能就更大,威力也就更大。

另外,从重量上来说,长枪管会使得枪支更重,这也能提高射击的稳定性,减小可感后座。

不过,枪管也并不是越长越好,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理论上来说,枪管越长,射程越远,精度越高,但超过这个限度,会影响子弹的初速,进而影响子弹威力。

以著名的日军三八大盖来举例,这是一款优秀的步枪,它的有效射程达到460米,额而且精度相当高,加上瞄准镜就是把狙击步枪。但是由于它的枪管相对口径来说过长,导致子弹威力不足,射入身体经常直接穿过,没有形成变形偏移。

其实要说枪管长,下面的图才算长。


小院之观


理论上确实如此。这在高中物理有详细的理论解释(好像是高一物理)。

1、冲量是力的时间累积效应的量度,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累积效应的物理量即I=Ft。2、冲量定理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I=mv2-mv1。

3、mv1-mv2=Ft 。

即可说: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就是该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4、子弹出击是因火药燃烧产生力的结果,如果枪管长,则其作用力持续的时间会长,也即冲量会大,子弹离开枪管时的初速率就大。

5、再据动能定理。因为速度大,子弹就具更大的动能,因而也就射得越远。

6、实际中,子弹的装药量是有限的,还有各种损耗及阻力(如摩擦力影响),一旦火药燃烧耗尽,其推力下降,甚至下降到小于枪管的摩擦力,那么正向力(矢量)就变为负值,加速度就降低。所以,只能说在一定限度内,枪管的长度与射程正相关。


皇家师爷


枪管长度长,没有形变的话精度射程都会好一点,长度临界值要计算膛压和阻力。膛压足够的情况下,越长越好,膛压越大,初速越快,射程就越远,膛线和风阻也越大。所以这个要看弹药,膛压,弹径比和枪管炮管倍径才能确定最优值


贰十叁絲動紫黃


决定弹丸射程和精度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火药气体推动弹丸的时间,时间越长,射程越远,速度越快,偏差越小,精度越高.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枪管的长短. 狙击步枪主要用于精度射击,枪管越长,射程越远,精度越高;而突击步枪主要用于冲锋突击时,讲究的是单位时间内的出弹量,以达到压制敌人的目的


小鱼鱼囧囧


如果枪管长度越长,枪膛体积越大,大于子弹发射药膨胀体积时,子弹就飞不出枪口了。哈哈哈哈,是不是越长越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