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花1万多保费购买的保险,现在要退保,保险公司说只退现金价值几百块钱?这合理吗?为什么?

舞羽流雲


这个是合理的,退保在合同里面都是写的非常清楚的,长期险过了犹豫期之后退保都是退的现金价值。

第一、保险是民事合同行为

保险合同是民事合同行为,在合同成立之后出具的保险合同中会明确写明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投保人作为保单的所有者,对保单有绝对的把控权,但是相对于权利而言也就应尽的义务,那就是交费。交费年期是合同里面约定的,除非及特殊情况是不可更改的。如果中途发生退保,属于单方面毁约,毁约方就要承担损失。

第二、现金价值的定义

现金价值是保险术语,指人寿保险单的退保金数额。在保险期限较长的人寿保险中,由于采用趸交保费或均衡纯保费制度,保单项下积累有一定的责任准备金,被保险人要求退保时,保险人从责任准备金中扣除一定的退保手续费,余额即作为退保金 (亦称“解约金”) 退还给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趸交保费的人寿保险单可随时提出退保,领取退保金; 分期交付保险费的人寿保险单,交费满一年或二年后,可随时提出退保领取保险金,这类保险单在退保时能够领取的退保金数额,就是该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具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单,经背书后 (依合同的规定,有时须经受益人同意) 可转让,这种转让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并非更换被保险人。 (百度百科)

第三、保险现金价值的用途

保险的现金价值主要体现在保险合同解约的时候保单的价值,实际就是这份保险现在值多少钱。

如果保险合同是分红险,现金价值是分红的依据。、

如果保险合同有保单贷款功能,保险合同的现金价值是保单贷款金额的依据,如果在发生保单贷款的时候。保险公司在发放贷款的时候,按照现金价值的比例贷款,一般是现金价值的80%,也有90%的产品,但是是极少数的。

保险的现金价值会随着保费的增加而不断地增长,到后期有可能会超过所交保费。也有一些返还型的险种,到期返还的时候,现金价值会变成零。

第四、为什么只退现金价值

保险公司承保一张保单之后会有一个犹豫期,如果在犹豫期之内发生退保,保险公司一般会全额退保。

保险合同过了犹豫期之后,保险公司会将此张保单的保费进行多方分配,包括要支付业务员的佣金、扣除保险保额的保障成本、扣除一些其他费用、提取责任准备金。而这些费用在保险合同成立的初期扣除的是比较多的,所以在保单的前期现金价值比较低。

老炮建议:

一旦投保之后除非万不得已,不要退保,一来是自己的损失会比较大,二来是退保以后不一定还能买到这类型的保险。


老炮说财经


1、为什么退保,只退现金价值?

  明明自己没出险,又交了那么多钱,退保时保险公司不仅不给利息,还只退一点现金价值,合理吗?

  

  深蓝君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只要过了犹豫期,退保只退现金价值,是完全合理的。

  因为不论是否出险,保险公司已经真实支付如下两种成本:

  保障成本:你没出险,不代表其他人没出险,保险本质就是风险均摊,要为出险的人支付保障成本。

  运营成本:每销售一张保单,保险公司都要支出人力、办公、客服回访等销售成本,只要保险公司运营,这些成本每天都在发生。

  所以退保不要以为保险公司占了便宜,实际上保险公司也很委屈的。

  在《我交的保费,保险公司都花到哪里了?》一文中,深蓝君介绍了保费构成原理。

  

  其实国外很多重疾险前两年现金价值都为 0,退保一分钱也拿不到,国内公司已经很照顾盲目投保的用户了。

  

  因此大家投保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因为冲动买错了保险而蒙受损失。

  

  2、什么是现金价值,哪里来?

  通常情况下,只有长期保险才有现金价值。

  

  保险公司将终身要交的保费,均摊到了 20-30 年缴费,且每年保费相同(即均衡保费)。

  

  如此一来,前期我们交的保费,在扣除保障成本、运营成本等费用后还有剩余,这部分被保险公司存起来,就形成了 现金价值。

  

  终身重疾险、定期重疾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年金险等,这些长期型保险都会产生现金价值。

  

  而一年期保险,比如意外险,由于采用自然费率,每年交的保费主要用来支付保障成本,没有储蓄功能,也就不会产生现金价值。

  下面深蓝君将会分析不同类型的长期险现金价值的差异,看看现金价值是否是选择一款保险的关键。

  二、消费型重疾,现金价值重要吗?

  首先看下消费型重疾险,这类保险比较实惠,相同预算可以获得更高保额,深蓝君过去测评过很多了,自己也买了不少。

  

  那么,现金价值的多少,是选择一款消费型重疾险的关键吗?

  情况 1:消费型重疾险——保到 70 岁

  先看保到 70 岁的情况,深蓝君选取了 3 款热销的消费型重疾险,进行对比分析:

  复星联合康乐 e 生 C 款

  复星联合达尔文 1 号

  百年康惠保重疾险

  

  以 30 岁女性,重疾 50 万,交 30 年保到 70 岁为例,这几个产品每年缴费相差不大,都是 3000 元上下。

  

  三款热销产品现金价值走势基本相同,具体见下图:

  

  

  可以看到,三款产品现金价值都在交完保费后( 60 岁左右)达到最大,随后 现金价值在 70 岁下降至 0 。

  

  这也是大多数保定期的消费型重疾险共同的趋势,同理还有定期寿险。

  因此深蓝君建议:如果想买保到 60 岁或 70 岁的消费型重疾、定期寿险,不用考虑现金价值。

  

  很多人担心,买消费型重疾保到 70 岁,提前身故怎么办?这种情况是可以赔付现金价值的。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达尔文 1 号:保障责任写明身故赔现金价值;

  康惠保:免责条款中,写明身故赔现金价值;

  康乐 e 生:虽条款中未写明,但深蓝君和保险公司反复确认过,如果在保障期限内身故,可以退保提取现金价值。

  还是那句话,买保到 60 岁、保 70 岁的重疾险,个人认为不用关心现金价值。

  情况 2:消费型重疾——保终身

  很多人都以为消费型重疾无法保终身,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目前市面绝大多数消费型重疾,都是可以保终身的。

  

  我们以 30 岁女,重疾 50 万,交 30 年,保终身为例,来对比一下 3 款消费型重疾的现金价值。

  

  

  可以看到:

  康惠保、康乐 e 生,保终身与保到70岁趋势相同,都是现金价值在 80 岁左右达到最高点,在 106 岁又下降为 0。

  而达尔文 1 号就比较特殊,尤其是 60 岁之后,现金价值持续提升,在 105 岁时趋近保额。

  活到 105 岁似乎有点不现实,我们以活到 80 岁来看:

  

  可以看到,在保费相当的前提下,达尔文 1 号在 80 岁时现金价值明显更高一些。

  

  假设 80 岁身故,达尔文 1 号能获得 28 万的现金价值赔付,另外两款都是 18 万左右。

  

  因此如果你想选择保终身的消费型重疾险,达尔文 1 号是值得考虑的。

  具体选择哪款产品,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深蓝君能做的就是把各种情况分析出来,大家自己决定。

  三、储蓄型重疾,现金价值重要么?

  表面都是重疾险,实际上产品差异是很大的,除了消费型重疾险,我们再看一下储蓄型重疾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储蓄型重疾险,都含有 身故责任:

  不仅罹患重疾可以赔付保额,身故也能赔保额。

  

  例如:国寿福、平安福、太平福禄康瑞、弘康哆啦 A 保等,都是储蓄型重疾险。

  

 对比了多款终身重疾的现金价值,为了简单说明问题,我们选取其中 3 款产品为代表:

  国寿福至尊版

  天安爱守护 2019

  弘康哆啦 A 保

  我们以 30 岁男性,交 20 年,保终身为例,考虑到作为消费型重疾:达尔文 1 号的现金价值比较有优势,因此也将该产品加入对比。

  

  可以看到,终身重疾险的现金价值持续上涨,最后趋近保额,这是和消费型重疾的本质区别。

  

  对于偏爱储蓄的国人而言,储蓄型重疾在后期现金价值明显高于消费型重疾,这也是绝大多数终身重疾险的普遍特征。

  如果七八十岁还没出险又急需用钱,可以选择退保拿回现金价值,自由使用。

  

  某些代理人所说的:有病赔钱,没病到七八十岁返本,很多就是指退保,而一旦退保保障就没了。

  

  如上图中,终身重疾险,现金价值趋势比较相同,那么保障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可以看到,这几款终身重疾险,虽然现金价值相似,但保障、保费都差异非常大。

  因此,如果大家预算比较充足,想选择一款终身重疾险,个人建议重点关注保障,现金价值也并不是要重点考虑的。

  另外,关于达尔文 1 号,虽然在消费型重疾中现金价值比较突出,但相对于终身重疾险增长速度会稍微慢一些。例如:

  

  在 80 岁时,几款终身重疾险的现金价值基本在 40 万以上,而达尔文 1 号约 28 万。

  

  但达尔文 1 号的价格,保费都不到国寿福的 40%,因此综合来看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四、选择理财险,现金价值很关键?

  相比保障类的保险,年金险则是一种储蓄性质非常强的产品,基本上没有保障功能。

  

  而现金价值对于一款年金险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年金险的复杂性,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

  主险的现金价值是多少?

  万能账户现金价值是多少?

  每年固定领取多少钱?

  固定时间点领取多少钱?

  在《 2019 开门红年金险对比分析》一文中,深蓝君就详细的对比了各种年金险的差异。

  

  点击我头像,在主页私信回复:年金险,就可以看到详细的文章。

  

  说实在的,即便我这种“保险老手”,拿到一款年金险也要仔细演算很久,才能明白产品到底怎么样。

  对于普通人消费者来讲,理财型保险(年金险、教育金、养老保险)等,我觉得设计得过于复杂了。

  

  除此之外,保险是用来解决我们问题的工具,目的不同,选择产品完全不同。

  有的人想通过保险强制储蓄

  有的人不在乎收益,只追求安全性

  有的人只是想准备一点老年固定现金流

  正因为目的不同,挑选的产品侧重点、产品形态完全是不同的,所以也不能只盯着现金价值看。

  总之,年金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保险产品,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看《一文读懂年金险》这篇文章。

  五、现金价值,还有什么作用?

  1、保单贷款

  保单贷款是投保人的权力,相比其他贷款方式,保单贷款的优势在于:不查征信和流水、还款方式灵活、年化利率低等。

  

  而保单贷款之所有如此便利,并不是保险公司有多慷慨,而是这笔钱本来就是我们的,只是以不退保为前提,暂时取出来周转而已。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保单贷款的内容,可以看看《真没想到,保险还能这样用?》这篇文章。

  2、减额交清

  如果我们不想继续缴费,退保损失又拿不回多少钱时,这份保单就可以考虑减额交清。

  

  减额交清,就是将现金价值用来一次性抵扣保费,以后不用再交费了。这时候虽保障还在,但保额会相应减少。

  更多关于减额交清的内容,可以看看《如何退保最划算,保险退保有哪些技巧?》这篇文章。

  3、垫交保费

  当我们忘记缴费时,有的产品如果设置了自动垫交,保险公司就会用现金价值去垫交保费。

  后期我们只需补交保费和利息即可,这也保证了不会因某些意外导致保障中断。


并州阿健


我花1万多保费购买的保险,现在要退保,保险公司说只退现金价值几百块钱?这合理吗?为什么?

你好,这里是“话险为简”,帮您的保险难题化繁为简!

首先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和不解,因为任何人面对这个情况都会不愿意接受的。

如题,退保给你的钱,无论是多少,只要是现金价值对应的数目,就是合理合法的,通俗的讲,你的保费虽然是1万多,只要你查询到的现金价值是几百,那就是你的退保金!


至于原因,在专业的角度来看,就是产品开发时,这个现金价值就是通过精算师的设计,已经定下的! 但这样的结果,相信不是你想了解的!那下面我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你说明一下!


一、从法上讲

现金价值是你在签订的保险合同上就注明的,也就是你成功的购买这份保险,就默认是接受这个现金价值的!所以它是合法的!(下图即是保险合同中某产品的现金价值表)

二、从理上讲

你购买这份保险,在犹豫期内(20天)是无偿退保的,也就是会如实返还你的全部所交保费的,换句话说保险公司,非常合理的设计了这一点,它考虑到如果客户通过对保险合同的解读,产生了产品的异议,保险公司会维护客户应得的权利的!

另外给你一个更好理解的模型,你这个保险的保额应该是20万以上,也就是如果发生理赔后保险公司会赔偿你20万元的现金,而你交的只是1万多的保费,保险公司替你承担了19万的风险。反之,你退保的话,你也需要承担相应损失的!而你退保之后减少的保费,就是你需要承担的损失!

再给你举个例子,你新买的车花了10万元,只要转手一卖就成2手了,也会有损失的,相信这点你是理解也能接受的,因为这是作为一个消费者,都应该明白并且理解的商业逻辑!

你现在之所以有不解,其实是你对保险产品的误解!

所以综上所述,几百元的退保金是合理合法的,我知道你依然不想接受,可事实的确如此!

最为8年的资深保险从业者,我只希望客户自己可以多懂一些保险,对保险有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矛盾和纠纷了!

我们买个手机,都会做一些了解和学习呢,更何况买交费几十年的保险了,所以对保险的了解,应该是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常识!


如果我的解答能为您多一份帮助和支持,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给我,或者私信给我,我们共同学习交流!

“话险为简”的宗旨就是带您破解保险迷思,领悟保险真相!


话险为简


我是野猪,我来回答。

先说答案:这是合理的!

再来说说为什么合理?

我们先看看什么叫现金价值?

在寿险当中,由于交费期一般比较长,随着被保险人的年龄增加,其死亡的可能性将越来越高,保险费率也必然逐渐上升直到接近100%,这样的费率,不仅投保人难以承受,而且保险也已经失去意义了。为此,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均衡保费"的办法,通过数学计算将投保人需要交纳的全部保费在整个交费期内均摊,使投保人每期交纳的保费都相同。
被保险人年轻时,死亡概率低,投保人交纳的保费比实际需要的多,多交的保费将由保险公司逐年积累。被保险人年老时,死亡概率高,投保人当期交纳的保费不足以支付当期赔款,不足部分将正好由被保险人年轻时多交的保费予以弥补。这部分多交的保费连同其产生的利息,每年滚存累积起来,就是保单的现金价值,相当于投保人在保险公司的一种储蓄。——百度百科

再来看看,为什么现金价值比较低?

第一,因为需要扣除保障期内均摊的保费

保险说到底是一种互助机制,保费都是经过经验测算得出。看起来,退保前我并没有发生保险责任,没有获得给付,但是在这期间保险公司是承担了保障责任的,一旦发生保险责任,保险公司是要按合同给付的。所以,这期间的保险费是需要扣除的。

第二,因为要扣除掉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这块才是大头。保险公司的利益来源是死差+利差+费差这三差之和。其中的费差是指保险公司预定的运营费用和实际的运营费用之差,也是一个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运营成本包括:场地的租赁,内勤员工的工资福利,外勤员工的佣金支付,公司内外勤员工的培训,业务推动激励费用,外勤员工的福利——基本法,广告费用,各种证照的获取。。。总之,这块费用是一个保险公司正常运作的经营成本,非常巨大。

现金价值看起来比较低,是因为保险公司需要扣除掉以上2笔费用,所以,这种规定是合理的。

一般在投保之前,业务员都会告诉客户,一旦退保是要承担损失的。这在保险法上也有明确规定。同时,客户购买保单之后,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也会重点提示到这点。要想在退保的时候没有损失,除非在保单的犹豫期内退保——一般是客户签收保单之日起十天,有些公司规定是十五天。

超出保单犹豫期退保,就只能退回保单现金价值,这在保险合同上都有非常明确的载明。您可以在自己的保险合同上,清楚的查出自己退保可以退到多少钱。

我是野猪,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险道求生的野猪


震惊!!!交了一万多的保费,现在保险公司只退几百块钱

01现金价值

在保险上,现金价值又被称为“退保价值”,指的就是被保险人要求退保的时候保险公司需要退还的金额。

现金价值的大致算法如下:

现金价值=保险费-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佣金-保障成本

对于长期寿险来说,保单前些年的现金价值都是比较低的,只有越接近保期,现金价值才会越高。一般来说,只有在报废全部缴纳完之后,现金价值才会等价于缴纳的保费。

02只退现金价值合理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是否合理:

第一:从现金价值的大致算法来分析

既然我们购买了保险,那么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和保障费用肯定是要出的,只是这两笔钱算法不那么透明,具体数字我们不清楚;

对于佣金,只要过了犹豫期,这笔钱保险公司会发给业务员,保险公司是不会承担这部分损失的,肯定是需要投保人来承担的。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投保人单方面的原因导致退保,保险公司支付的成本肯定是需要投保人来承担的,那么只退现金价值是合理的。

第二:从法律角度来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第三十二条、三十七条、四十三条、四十四条、四十五条以及四十七条中相关的情况都是按照现金价值来进行退保。

而我们购买保险后因为个人的原因导致退保,也就是在保险法中的第四十七条:

投保人解除合同的,保险人应当自收到解除合同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现金价值。

那么无论是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保险公司退还现金价值还是从法律的角度上来看,都是合理的。毕竟保险公司也是需要挣钱的,不是来做慈善的,如果退保的人多了,都想交了多少钱就退多少钱,那保险公司可能就要倒闭了(实际上国家法律不允许保险公司倒闭)。

03如何对待保险

在购买保险之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一定要有这些思考。

①为什么购买保险?

如果是需要保险来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就直接购买;如果是扛不住保险业务员的各种殷勤,为了面子而动摇,那么还是直接明说自己不买。

②了解保险的作用

我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购买的这款保险有什么用,千万不要以为是保险就能够保障我们的人生意外及健康,现在很多保险都是具有理财作用,而不是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

如果要保障生命健康,一定要选对保险。

③把握好犹豫期

一般保险合同在签订之后有10到15天的犹豫期,如果是在还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就买了保险,一定要在这个犹豫期内考虑清楚。

如果要退保,这个时候是没有损失的。

④考虑好保费的缴纳问题

保费的缴纳包括期缴和趸交,大多数人会选择期缴,第一期的保费可能手上有,但是之后的保费不一定有。

所以在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的收入水平再购买相应的额度,不要到后面交不起再退保或者是减保,这样损失都还是比较大的。

身边很多退保的都是因为后期的保费交不起导致退保的,在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自己的收入水平与所购买的保额是否是匹配的。

综上:在退保的时候,保险公司退还现金价值是合理的。从情理的角度上来说,因为个人导致的合同解除,这个损失保险公司不会承担;从法理的角度来说,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以我们在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到后面想要退保白白损失一大笔钱。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欢迎关注,一起解锁更多财经挣钱知识吧!

易将学财


过犹豫期退保,只退现金价值,这是合理的。

首先,讲一下现金价值的概念:是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所具有的价值。在长期寿险契约中,保险人为履行契约责任,通常需要提存一定数额的责任准备金。当被保险人于保险有效期内因故要求解约或退保时,保险人按规定,将提存的责任准备金减去解约扣除后的余额退还给被保险人,这部分余额即解约金,亦即退保时保单所具有的现金价值。一般,在保险合同中都明确阐释了现金价值的具体数值。

其次,明白了现金价值的概念,就知道过犹豫期退保,就是退的当年度的现价。这与所交保费多少是没有关系的。举例:27周岁,女性,年交5100元保费,20年交,某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现价表如下附件1:


可以从表中看出,年末的现金价值是非常少的。

最后,提醒大家,在购买保险的时候,退保规则一定要明白,弄清楚这个保险适不适合自己,买保险是为了给自己解决问题,买了一份保障,并不是制造问题。如果后期是急用钱想退保,也可以采取保单贷款的方式,这样保单继续有效,也解决了燃眉之急,减少自己的损失。


谷小河


很多人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最终结果后第一反应就是不理解,为啥我投进去的保费退保就变成了几百块钱?还美其名曰的把退换的钱叫做现金价值,不论怎么说那不都是坑吗?反正我投进去的一万多的保费钱转眼之间就剩几百块了,感觉有种店大欺客,自己是弱势群体,被愚弄、上当受骗的感觉。

出现这种情况换作别人心里都不会好受,笔者也很理解楼主这种心情。但是我们要从另外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是否合理。

首先不清楚楼主购买的是那种险种,按楼主所缴纳的保费来看要么是一种涵盖了主险是重疾和意外并附加了各种轻症和意外的保障很全面的人身保障险种,要么就是另外一种所谓的既能保障疾病还能保障意外并且兼顾理财的万能型分红理财险。

但是无论你购买哪一种保险,公司都会要求从业人员为客户讲明厉害关系,也就是如实告知义务。业务人员会按监管要求调查投保人的家庭收入、职业有无病史等情况,还会告知投保人的权利义务,比如购买保险的保险责任以及免责条款,购买重疾时两年内有无大病住院史,需要90—180天的等待观察期等。另外会明确告知购买保险后回走最长20天内的犹豫期,犹豫期内退保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另外合同签订时会要求必须要投保人、被保人本人签字,后续还会有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以确认是否是本人签字并知道自己的权益。

如果是你本人的签字,保险代理人也为你如实讲述了保险条款和责任义务,你还通过了电话回访,说明你已认可了保险合同,在过了犹豫期退保那只能退换现金价值了。

因为如果一个人购买的保险里面有意外终身寿险,即使他在20天的犹豫期内不幸发生的身故,保险公司也会赔偿他相对应的保额的。保险公司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的。这样我们想想只能退还现金价值也就会释然很多了。按保险法去执行的条例和行为那不仅仅是合理一说,还是合法了。

再想想平时我们所购买的车辆交强险和车损商业险,一年下来也是万把块,但是到头来没发生任何问题那也是一分钱也退不回来了。想想这种保险,再想想保护我们的保护神保险,能让我们一路平安,不是更好吗!



平安中国董彦涛


年初的时候,大家都被这段视频刷屏了。一瞬间"买保险吗?交6万赔5万的那种""保险就是骗子""保险就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各种梗层出不穷,于是各种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推波助澜众口诛笔伐斥责保险公司的种种恶行。什么"交钱时候容易,理赔难"业务员各种穷追不舍,嘘寒问暖,签完单之后却连人都找不到当你明确拒绝不买的时候,各种变相诅咒,那谁谁谁就是当初没听我的话给闺女买保险,后来得了白血病。谁谁谁没听我的话买保险,出车祸了。......各种声讨,不一而论保险本是个很好的风险对冲工具,造成如今这样人人喊打的局面,个中缘由。一两句话也未免说不清。就借一个客户退保的事件,来讲讲不被大多数消费者了解的东西吧。


月初的时候,有个好友来咨询我退保的事情。说是2017年的时候,家里有个亲戚在X安做代理人,经不住各种软磨硬泡,都是亲戚也抹不开脸面。同时呢,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也确实需要一份保险。于是就购买了亲戚推荐的X安福系列产品。买完之后不久,亲戚就从X安离职了。今年闺女出生,就想着也给闺女配置一份保险,于是便找到了我。了解家庭情况之后,我便推荐了一个常规的定期+终身重疾险+住院0免赔的方案每年的费用在6000多,重疾的保额在130万由于孩子还小,就没有加意外,可以等大一岁在加。跟宝妈沟通完之后,她很吃惊。因为之前在和其他几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讨论方案时,每个人给出的重疾保额50万,加上各种其他类的附加险,价格都9000多了。惊叹于不同产品的差距之大,遂想起老公的那份X安福,拿出来一算账就觉得有点不对,30万保额,30年缴费,总的缴费额度接近26万,用26万去保障30万,意义何在呢?虽然前期有一定的杠杆,但是杠杆也太低了于是便发生了标题的那一幕,退保。结果交了2年的保费,退回了1800元左右。如果是去年就退了,才只能退几百块。便问我,为什么交了16000多的保费,才只能退这么多钱?


其实,我在01年做过一段时信诚人寿业务员,培训过相关知识,然而,这些培偿条款基本上只对公司有利,比如有一个意外险,保额50万,年费110,但是坐任何交通工具免责,不可喝酒,总之是限制条件蛮多的,正常人想得到这笔培款我沉得挺难。


不用讨论社保和保险,一个非商业,一个商业保险,医疗费为什么这么鬼?估计是医疗设备还没有完全国产化,加之个别医生明知故做,没条件的上社保就行,商保我看就算了,有空还不如多练练,少进一次医院为好。


一等保护


那我说点儿自己的想法:

1.首先咱们买的是保险,而不是存款。

存款的话还要看是否是定期还是活期?

相同一个道理。

保险之所以头几年现金价值特别低。因为保险不仅要用保费去运行、去投资、还有客户关注的杠杆。还有一部分要交给保监会进行保险保障基金。来保证保险行业的正常进行。

这里的每一项都需要费用。当然也包含着,有的公司要去打广告的成本。

2.保险是强制性的。

因为这是为了规避人类的心理弱点,每年固定交一定的保费是给自己强行留存下来的钱。来防止人性的贪婪侥幸等心理,如果这些钱放在自己兜口会什么样子?会不会用于旅游?买车?聚会消费?等

那么那就不叫买保险。

那个地方应该叫做银行,那叫存钱。

3.合同约定。

在签订保险的时候多少钱?交费多少年,在设计之初,你是同意的。你认为你在这个期限内,你肯定每年都会交这么多钱。保险公司也认为你会交这么多钱。

但是刚买完没两年,您现在想退保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无论什么原因,那您是否产生了违约?

原本保险公司,假设我每年都会有一笔钱进账。但是您断缴了,保险在这笔保费的设计投资,也就没有了。那么这个损失由谁来承担?

肯定是由违背了合同约定的人来承担。

4.保单是有保单贷款功能的。

也用于自己,遇见一些情况需要用钱。但是保险是个长期性的产品。很显然,您缴的产品类型的确现价不是很多。这可能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有一些不同。可能是您的业务员没有详细了解您的情况。

5.产品您为什么要退?

现在生活的人,都会需要自己来购买一些商业性保单,来保证自己生活品质的不会下降。现在也有的人是想买保险,但是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买不了了。您因为什么?而想选择了退保?

6.保险有的是储蓄型的。

我虽然说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产品。但是1万多保费绝大多数应该是重疾的储蓄性。

虽然在短期内是不能现金价值等于或者大于交保费的。但是长期来看。大概30年左右,现金价值是等于大于已交保费的。

你用的是已交保费的利息来保障30年的风险成本。也是不错的选择。

保险是一个不错的金融产品。虽然不能在繁荣时锦上添花,但的确可以在危难时雪中送炭。

买保险是个专业技术活。买的时候需要谨慎。退的时候更需要谨慎。同时需要一个更为专业的人去为服务。


一路风帆


现金价值是什么?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得病的几率也在增大,所以得出必然的结论就是保费越来越高。但年龄增大同样伴随收入的降低,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现象,就是年龄大了,需要保险的时候反而买不起了,这就是保险的自然费率。有专家就研究出来另一种交费办法,就是每年交费都一样,叫做均衡费率。我们想象一下,年轻的时候按照自然费率交费少,但按照均衡费率交费多,这中间有一个差,随着时间的积累,这就是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属于投保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法律有明确规定,除非投保人故意伤害被保险人,交费两年以上的话是退给被保险人或者被保险人的受益人。现金价值属于投保人的投资和储蓄。

那么为什么退保后的只退现金价值呢?除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外,投保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只退给现金价值。现金价值是保险费-手续费-佣金-风险准备金后的剩余部分,这在刚开始的几年里是非常少的。所以,退保既不值得,也不推荐。建议还是留着吧。如果实在不想交了,可以降低保额,少交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