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哪個國家的機器人制造處於先進水平?

鄧凌毅


全球機器人制造水平,處於先進的國家:日本,瑞典,美國,德國,意大利,英國,中國,韓國,以色列。

全球目前機器人產業發展最成熟的市場是工業機器人市場,其次是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

我們以工業機器人為例,介紹全球機器人制造業的水平。因為在整個機器人制造中,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運動控制,驅動系統,傳感器,是所有機器人產業的必要基礎。

日本:先發優勢的日本機器人市場

日本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第一的國家。儘管全球機器人消費市場最大的國家是中國,但生產國是日本。日本有FANUC,安川,川崎,松下,三菱,那隻不二越,愛普生,雅馬哈,東芝,電裝,OTC等一些列品牌。

日本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工業機器人市場,日本本土工業機器人消費最大的時間點是2000年前後。作為全球汽車生產的大國,整個日本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伴隨著汽車產業的擴張逐漸向世界擴張。

因此,你會發現基本上日本的大型企業都做工業機器人,只是有的企業現在不做了。例如小松(就是那個賣挖掘機的企業)。

2016年,日本機器人產量是15萬臺,2017年中國機器人市場翻倍增長,主力由中國市場需求帶動的全球市場增幅高達50.8%。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38.1萬臺,日本機器人總體出貨量21萬臺。

啥概念呢?也就佔據全球出貨市場的55.6%。這還不包含在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生產的幾萬臺機器人。(容我沉默一會,捋一捋思緒)

日本機器人基本供應全球的汽車製造企業,電子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

中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與全球最多的機器人品牌密度市場

2013年開始,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2017年需求量達到了14.6萬臺。2018年達到了15.4萬臺機器人的需求量。


同時中國市場也是工業機器人品牌密度最大的區域,全球只要能叫上名字的機器人,一定在中國有銷售網點,或者有生產基地。


(1)開端:中國工業機器人開端,追溯很早,最早為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蔣新松博士的推動,2000年前後瀋陽新松成立,只是新松選擇了系統集成為主要的商業化道路。

(2)爆發:2007年,國產機器人品牌開始崛起,包括南京埃斯頓,安徽埃夫特,上海新時達,瀋陽新松,廣州數控,華中數控,東莞啟帆,東莞拓斯達等等。在中國市場機器人品牌多達30家之多。

國內企業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以最快的速度實現,機器人控制系統國產化,機器人減速機國產化,以及配合很早實現國產化的伺服電機。在中國市場,迎接白熱化的市場競爭。

(3)出征:與外資企業相比,國內工業機器人品牌,並沒有獲得多長時間的成長週期,就迎來全球市場的瘋狂擠壓。作為一個面向全球的開放化國家,我們必然的要走出去,迎接來自遠方的客人,無論是敵是友。2016年開始,包括美的,埃斯頓,華昌達,海爾,埃夫特都開始出征歐美。

有些時候,錢就是撬動地球的支點!

2016年至2019年,美的先後幾個增值收購位列全球四大家族的KUKA機器人95.5%股份,花費大約297億人民幣。埃斯頓收購全球運動控制品牌TRIO,德國百年弧焊機器人品牌CLOOS,耗資16億人民幣,海爾收購美國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埃夫特收購

W.F.C

集團,耗資10億。

目前中國市場,全球四大家族,fanuc,abb,kuka,安川都有生產工廠。同時國內機器人品牌,也在不斷保證品質以及資本運作,進入全球機器人第一梯隊。

總體而言,中國機器人制造市場,目前並不是一個完全健康的狀態,但其向上增長的趨勢以及整個產業的培養潛力要高於其他國家。值得期待!

瑞士: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


瑞典的工業自動化很強,ABB(瑞典和瑞士合資),作為全球四大家族之一ABB,在2018年賣了其發家致富的電網業務,主力方向放在了自動化,以及新能源汽車方向。

另外一個瑞典的工業機器人史陶比爾,作為全球紡織機械的巨頭之一,擁有百年的歷史,史陶比爾以經濟機器人為主。

美國:高精尖機器人領域


美國並不是沒有研發機器人,在美國經歷了產業剝離之後,不少美國機器人品牌,逐步轉向系統集成領域。在系統集成領域成為全球頂尖品牌,例如專業的塗裝公司杜爾。

美國在運動控制領域的機器人,主要以仿人型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高精密機器人為主。

例如我們熟悉的波士頓動力的阿特拉斯,火星車機械手,以及用於醫療手術機器人,達芬奇。

這一套機器人,也不貴,也就2000多萬吧!

奧地利和意大利


這兩個國家很靠近,我就簡單介紹,意大利代表的機器人企業是菲亞特汽車旗下額機器人品牌柯瑪,奧地利代表的機器人品牌是keba。

德國:差點遺忘的歐洲工業王者


德國是全球工業強國,工業機器人領域以KUKA為主要領軍品牌。其工業機器人產業鏈體系,還容納了包括西門子,為工業機器人提供伺服電機和系統,倍福:全球頂尖運動控制供應商。

並且德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更重要的領域在於其系統集成能力非常的強悍。

以色列:新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領軍之一


以色列在機器人領域的沉澱也非常深,醫療,康復類機器人,目前以色列走在前端。包括ReWalk Robotics

以色列的另一項技術,也是後來居上,運動控制的研究。


綜合概括來說:全球主要機器人國家都是以工業為主要支撐。沒有工業應用場景,很難有所作為。(限於篇幅,韓國就不介紹了,留言評論瞭解更多)


機器人觀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從世界範圍來看機器人制造水平比較先進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歐美日西方發達國家,根據各個國家發展的側重點不同,每個國家機器人發展的領域其先進水平各有側重點,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各個國家的機器人發展水平。

我們從機器人應用分類來說主要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類機器人兩大類。從工業機器人發展方面來看日本工業機器人在全世界佔有絕對優勢,在世界五大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中,日本就佔了三家,它們分別是發那科、安川、川崎三種,日本所生產的工業機器人產量佔全世界的50%,位居世界第一。在服務類類機器人方面,日本也是出於領先地位的,比如日本在服務類第三代機器人研發方面處於國際領先位置,比如它研發的Asimo服務機器人、Robear服務機器人等。總而言之日本機器人水平不管從研發還是產量穩居世界第一梯隊的位置。

在機器人研發領域能與日本並駕齊驅的另一個國家是美國,作為機器人的誕生地,美國的機器人技術水平在世界的位置也是名列前茅的,尤其在軍事機器人技術方面其它國家是不能比的,它在軍事機器人基礎技術研究、系統開發、生產配套等方面均領先於其他國家。另外美國在場地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方面也有其獨特之處。

緊隨日美之後的是德國、瑞士、英國、法國,以色列、韓國等國家機器人技術水平處於世界第二梯隊的位置,在這些國家中瑞士與德國在工業機器人產量方面分別佔世界工業機器人產量的15.7%和12.1%,其分別代表的企業為瑞士ABB 和德國的庫卡(KUKA)。比如瑞士ABB生產的工業協作機器人YUMI在工業機器人中很具有代表性,英國、法國、以色列、韓國在機器人研發生產方面也各有千秋,這些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國家政府都十分支持。

那麼處於第三梯隊的國家,中國應該是具有代表性的。因為中國近幾年在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把機器人的發展作為十大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在國內也先後湧現出了一批生產機器人生產的企業,比如埃夫特、埃斯頓、新松等品牌的國內機器人制造商,總之中國機器人技術發展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追趕西方先進國家還是要走一段距離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