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菜根谭》:改变认知,突破思维局限,避免做一个“井底之蛙”

国学文化《菜根谭》:改变认知,突破思维局限,避免做一个“井底之蛙”。

《菜根谭》:改变认知,突破思维局限,避免做一个“井底之蛙”

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眼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一个人的眼界宽了,很多小的事情都无所谓了。一个人的眼界窄了,即便是蝇头小利,都会成为左右他的一个根源。

一个人的认知,是通过他眼界的不断扩大所形成的,而一个人眼界的不断扩大,是需要多经历事情。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一些事情,行万里路是让我们在眼界扩大的时候,验证一些东西。

只有在这样一种方式之下,才能摒弃自己陷入一个井底之蛙的思维之中。

在《庄子》之中,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有一只青蛙在井里面跳来跳去,它觉得很舒服很自在。

它就让东海鳖过来到井里做客,东海鳖前足刚踏进去,后足就已经漫于海水之中。

东海鳖就对青蛙说:“外面的大海才是真正的广袤无垠,看不到边际,没有界限。”

《菜根谭》:改变认知,突破思维局限,避免做一个“井底之蛙”

人生也是如此,你不走出一个圈子,不突破一个层次,你就看不到更好的一个世界。

在国学文化《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心胸开阔,看待万钟的财富,就好像瓦罐一样不值钱。心胸如果狭隘,一根头发都会看得比车轮一样重要。

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就是在于你自己思维中的认知。

外界的事物可大可小,可对可错,而思维不同,呈现的状态也不同。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去游南镇,朋友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万物都在自己的心里,都受内心控制,你看这个花,它在山里面自己开自己落,那么你的心跟花开花落又有什么关系呢?”

《菜根谭》:改变认知,突破思维局限,避免做一个“井底之蛙”

这个时候王阳明就说:“当我们看这个花的时候,花就走进了我们的意识里面,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花就存在着,我们没有看见的时候,这个花我们不知道,就是不存在的。花开花落本来是自然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之后,这个花开花落就是我们内心的东西了。”

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对于外界的任何一个事情,当我们看到的时候,就已经传达了自己主观的意识。

这个时候外界的事情,已经是和自己主观的认知产生了联系,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你所判断问题的角度,都是由内心主观意识所形成的。

我们再回到刚才所说的“井底之蛙思维”的层面上来分析,如果说你的层面是井底之蛙的心态,那么你看任何事情的时候,你所产生的认知都是狭隘的。

《菜根谭》:改变认知,突破思维局限,避免做一个“井底之蛙”

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思维呢?

我们如果受到狭隘思维的禁锢,看待事情的时候,都非常的拘束和束缚。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扩散自己的思维,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局限。

但是在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大多数人思维固化,并非是因为自己主观的驱使,也是因为被动接受的。

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是因为他所处的一个环境,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或者身边的一些人总体总结造就的。

这个时候你要想突破自己的思维,那就突破你目前的局面和层次,多接触,多经历,才能改变你井底之蛙的一个思维,从而达到一个更豁达的状态。

《菜根谭》:改变认知,突破思维局限,避免做一个“井底之蛙”

当你内心豁达,便能感受一种如同翱翔天际的雄鹰般的姿态和视野,才不会只活在自己狭小的心胸之中,与之前的状态才有天壤之别。

这样的人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眼前的一些小的问题也不会左右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人能放下尘世浮华,能达到内心超然。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这一篇章的国学智慧怎么理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