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前些时候网络上有个热门词,叫“油腻大叔”。意思是说很多人到了中年就出现秃头、大肚子、脸出油等现象。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这种油腻腻反映的是身体的一种素质。也就是中医说的“湿热”。从体质的角度来说,油腻腻的不仅仅是中年男性的专利,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也可见于女性。

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湿邪不除百病生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邪对人的伤害隐蔽而缓慢,它一步一步的侵害人体的健康,起初引起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

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

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体质表现为:

  • 肢体沉重,容易困倦;
  • 易生粉刺、痤疮、青春痘 ;
  • 面部不洁,经常面有油光,发黄、发暗;
  • 口唇较红,容易口苦口干,口舌生疮;
  • 大便异味大,小便发热发黄;
  • 女性带下量多,外阴瘙痒异味,男性阴囊潮湿、瘙痒。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形成湿热体质的原因

一方面是先天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后天习惯。

1.感受外邪,北方夏秋之交,湿热最盛,蕴结为病。而东南沿海地区,四季湿气均较重,尤其是每年的3到5月,俗称“梅雨天”,暑热渐盛,与湿气胶结,更易致湿热为患。

2.饮食不节,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

3.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由于各种原因伤及脾胃,均可导致其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停。

4.情志因素,“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过度思虑,情志不畅,脾失健运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乃成。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如果一个人抽烟、喝酒、熬夜三者兼备,那注定是湿热体质;滋补不当也促成湿热体质;肝炎携带者也容易导致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如何调养

1.饮食调养:少吃甜食、口味清淡

湿热体质者要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酒。

比较适合湿热体质的食物有绿豆、苦瓜、丝瓜、芹菜、荠菜、竹笋、紫菜、海带、四季豆、赤小豆、薏仁、鸭肉等。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2.家居环境:避免湿热环境

尽量避免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和居住。湿热体质的人皮肤特别容易感染,最好穿天然、棉麻、丝绸等质地的衣物,尤其是内衣更重要,不要穿紧身的。

3.运动锻炼:

夏季是暑湿比较重的季节,应当要减少户外的活动时间。在其他季节,就比较适合做强度大、运动量大的项目了,例如游泳、爬山、长袍、打球等。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易造成湿热体质,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并及时调理。

若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没时间也没精力在生活饮食上那么讲究,可适当选择一些体质调理类的茶品。

一个祛湿茶方,健脾祛湿,告别湿气

这个小茶方是用蒲公英、金银花、茯苓、栀子,荷叶和淡竹叶搭配而成,其中,蒲公英根、金银花、栀子等都是清热祛湿的,茯苓则可以呵护脾胃,就好像给身体做个大扫除,能够化去沉闷的浊湿。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此茶有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爱长痘出油、火气重的湿热人群。茯苓还能用于治疗调理痰饮眩悸、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有一定的安神作用。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早晨的时候,取出一包茶放在茶杯里用开水焖泡几分钟,淡淡薄荷的清香萦绕在鼻尖,会感觉身体上的困顿与疲倦在植物的香气中缓缓的消散,留下的,会是一个轻盈舒适的嗅觉体验。

脾虚+湿热,危害翻倍!中医一杯祛湿茶,健脾祛湿,浑身清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