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福建成为第一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初一和十五呦


过去的福建省铁路交通就是中国一穷二白的最真实写照…因为穷所以翻身的渴望比任何一个省一个地区都要强烈,翻就要翻个彻彻底底,干干净净,翻它个震天动地,翻它个超级影响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罢,一飞冲天!国家投入,地方财政支持,民间借贷的风起云涌,促成了福建修铁路的资金链一链高过一链!的的确确福建修高铁的造价太昂贵了是长三角,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若干倍,福建以多山多溪著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是福建建高铁的最大特征和难度,但是福建人民信奉要“想富先修路”的真理,发扬爱拼会赢的福建精神,短短几年的光景福建的高铁建设就令人刮目相看,每个地级市都通了高铁,下一步考虑县县通高铁,到那时福建可真是“建立幸福的好地方啦!”现在的福建省内出行特别的方便,福建的各地出省又特别的方便,曾经落后的福建铁路建设早就被福建人民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如今的福建,还把既有的客运专线升级为准高铁,这会让福建的快速铁路更加快马加鞭,扬帆起航……再过几年看福建的高铁🚄,一定会是让人目不暇接,飞驰电掣!


医用胶


在东南沿海的五省一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福建省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省份,也是综合实力最差的一个省份,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省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作为一个福建人,说实在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肯定感到很自豪,但其实深入分析一下,福建成为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并不足为奇,这主要市因为福建的地级市太少,特别是西部较落后的地区仅有三个地级市,其中两个还是出省的必经之地。

福建地级市

除上海之外,东南沿海五省,广东省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下设21个地级市;浙江省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下设11个地级市;江苏省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下设13个地级市;山东省面积15.79万平方公司,下设16个地级市。福建省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但仅有9个地级市,福建的面积在五个省份里位居第三,但是地级市却是最少的,也是唯一一个地级市没有超过10个的省份。地级市越少要达到市市通高铁的难度当然也就越低了。

如下图所示,福建的地级市设立很匀称,只需要两条铁路即可实现市市通高铁,东部一条串联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以及漳州;西部一条串联南平、三明和龙岩。而且福建省东西部的地级市首府基本还是直连一条线的,这对于铁路网的布置也有着天然的优势(虽然铁路要照顾各个地区,但还是以追求直线为主)。

我们不与广东及山东对比,毕竟这两个省份面积比福建大,本身全部串联难度就大一些。我们直接再来看看比福建更小的浙江与江苏。

如下图所示,浙江省的布局是相对臃肿的,要串联整个浙江最少需要三条并列的铁路线,一条串联舟山、宁波、台州、温州;一条串联绍兴、金华、丽水;一条串联嘉兴、湖州、杭州、衢州,而且第三条还必须从嘉兴特意拐到湖州市,不像福建的直连。

至于说江苏,这个是一个地级市更加不规则的省份了,如下图所示,如果铁路线要保持整体直线,江苏省最少也要有四条串联才可以实现全省通网,难度更高。

总结

福建之所以能成为首个市市通高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地级市的数量少,如果将福建划分为十三四个地级市,那么福建或许就不是第一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了;当然除了地级市少之外,福建自身的经济也是一方面,毕竟除浙江和江苏之外,还有比福建更小的宁夏、海南和台湾三省,目前仍然未做到市市通高铁。


鲤行者


这个问题很有前瞻性啊随着今年年初,南平到龙岩的高铁线路通车那么福建省内,几乎所有城市都被环闽高铁线路所连接。

而且省内陆地接壤其他省份的城市,均有高铁线路连接宁德-温州,漳州-潮汕,龙岩-赣州,最牛逼的是三明和南平各有一条高铁线路出省港真,全国找不到几个像胡建这样有如此的密集高效的高铁网络了其他省份绝大多数连所有城市通高铁都做不到的时候胡建省已经建设成了环闽高铁线路,外加五条出入闽线路,这基本上是发达国家的标准了港真,做到这一步,国家对胡建是非常非常慷慨了,连内陆的南平到龙岩都有高铁连接了去其他省份看看,哪有这种条件搞省内环线而且福厦线的每公里票价全国最低,才¥0.24/km,其他所有线路都高于这个价格而且福厦线还不满足,还在提速,搞350km/h的真高铁,就这条线。

然后高铁沿线,尤其是沿海的沿线县市,都将用城际铁路连接,从福州到平潭,莆田到平潭还有宁德到平潭开始。

这种支援强度,不能再挑剔了没啥说的,胡建人民应该加大建设强度,大搞特搞经济建设铁总和中央政府给了这种支援,不用起来真对不起中央啊


cattt丶


首先,少啊,福建八闽九市。是不是比其他省份少。你要是20个市。难度不是很大了吗?

其次,简单啊,沿海一条线6个一下子解决。山区3个可以通往别的省份,总会需要经过的。

再者,交通不便利,很多地方没有民用飞机场。国道也少,近年的基建狂飙才让更多穿山越岭的高速得以同车,多年前没有铁路的地方到处都是。十多年前,从北京到福州24小时火车。12小时北京到江西,江西到福州也是12小时。什么概念你懂吧。一路绕来绕去。火车比蜗牛快点。

最后,要致富先修路。福建已经落后周边太多了,怎么样也该照顾照顾了吧。不能福建就该是后妈带的吧



正反无奈


2015年7月1日,随着合福铁路的正式通车,福建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只说。曾经的福建交通闭塞,开发较晚,秦汉以后才有了通往邻省的第一条通道。由于地形多山并长期处于和台湾对峙状态,福建铁路发展步履艰难。因此福建的铁路建设是落后于其他省份的。

那为什么福建成为第一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呢?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福建的整体发展思路是要求各地区均衡协调发展,因此在基础建设中能比较好的照顾到偏远地区。


其次,福建比较偏远落后的三个市:龙岩、三明和南平是福建的北部门户,与浙江、江西和广东接壤,是福建与外界交往的重要门户,因此高铁建设必须通过这三个地区。


最后,从版图上看,福建的整体版图比较规整,呈规则的梯形,各市的分布也规则,高速铁路容易将各个市贯穿相连。


上城娱乐


首先因为福建省的地级市比较少,他就九个地级市,从上到下分别是,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和南平。还有一个就是当年来福建的铁路啊,非常之少,最出名的就是鹰厦铁路。正是因为当时福建铁路少又赶上了国家发展高速铁路的时代所以说能够更快地建铁路。




厦禾路灯


高铁,名字叫高速铁路。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高铁”同时被民间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火车票系统(12306官方网站)代指中国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G字头车次),实为错误用语。 日本最初的新干线运营速度是200km/h。另外这个是市市通高铁,是指地级市。 现在回答问题 : 1、大概是以前吃过亏吧,所谓蜀道难闽道更难,说的就是福建,地形不利于发展根治于福建人民心中,02年时候160公里汽车任是跑了3.5小时。并02年才见过市区的火车,还是不动的05年才在老家县城见过刚运行的火车。 2、福建其实在动车时代来临前,虽然有通一些火车,但依然交通不便,另外抗台第一线,也促使福建投资方向偏少,发展一些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成为了少数可以选择的地方。这些条件促使福建省里一直关注交通发展和民生工程。像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等等。 3、城市少,人少,地形差,导致福建必须以发展均衡为目标。全省平原地区也就沿海部分比较平坦点但也比较少。所以深挖内陆,成为可能。


未知的年代


鹰厦铁路是1957年建成通车的,这是福建当年唯一一条铁路,到目前没有什么客车通过,主要以货车为主。

作为一名福建人,我觉得市市通高铁福建付出了诸多。别的不说光是造价都是别的地方的好几倍,福建山地丘陵地带隧道多并且曲折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很难想象的。福建发展掣肘的是台海问题确实毋庸置疑,早些年国家就不敢太大投入福建兴资。到目前,除了一些关键的国企你根本见不到有央企会在福建驻扎。这属于国家战略布局我们无话可说,但是福建人敢打敢拼的精神造就了如今的福建他们也是功不可没。福建的民富是你无法想象的。


ZOTYE首席CIO


到2018年末福建省铁路营业长度为3510千米左右,其中时速200km及以上铁路长度占比超过50%!在全国居于前列。是全国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福建省能够较早的实现市市通高铁,主要有以下原:

1、进入新世纪以来,福建省铁路建设不断加快,铁路投资力度加大。

2、福建省地级市较少,仅9个地级市,并且沿海高铁就串联了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5市。京福、南三龙高铁连接了南平、三明、龙岩3市、漳龙高铁与赣龙高铁相连!这样9地市高铁全部通达!

3、福建省铁路出省通与江西线路最多,并且基本为东西走向,福建省南北又较长,便于高铁连接内陆。

随着本省铁路建设不断完善,铁路出行将更加便利。

福建铁路网


海阔天空218505852


一:因为它的区划简单至极,仅有9个市,而分布有规律性,用2条高铁线路即可实现市市通高铁了。

二:它地处东南,周边如浙江、广东、江西皆为发达的省份,铁路横竖交错,经常路过福建。

有了这两条,其他省份仅有极少数具有。如江苏、江西、湖北、广东等,都不具备这些条件。还有后天优势,它的发展能力极强,在东南沿海GDP最少是因为山实在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