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成都素椒雜醬麵怎麼打佐料?

眼哥家常菜


問素椒雜醬麵的做法,一看提問的就是四川的朋友吧。素椒雜醬麵是四川小面的一種,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其地位不亞於北京的炸醬麵,武漢的熱乾麵或者蘭州的牛肉麵。素椒雜醬麵不但是小吃,是美食,還是鄉愁,是情懷。

就像北京的炸醬麵沒有所謂“統一”的做法一樣,素椒雜醬麵也是家家都有自己的方子,家家都有自己的味道。今天只說其中一種,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都把自己最美味的方子分享出來,讓更多人愛上素椒雜醬麵。



素椒雜醬麵是以兩為單位售賣的,根據您自己胃口的大小決定吃多少,一點不浪費。吃完了還可以跟老闆要一碗免費的麵湯,原湯化原食,還可以解辣解油膩。



【準備】

切面,豬肉末,青菜(油菜,萵筍葉,茼蒿,生菜都可以),小蔥,大蒜,老抽,芝麻醬,香油,米醋,辣椒油,胡椒麵,雞精,大油(或者牛油)

【製作】

1..用香油把芝麻醬瀉開;

2.鍋內加入大油炒化,加入肉末,料酒老抽,鹽和老湯炒香;

3.把所有佐料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鍋內,煮好後和芝麻醬一起倒入碗裡;

4.鍋內加清水燒開,下麵條煮熟,可以煮軟一點,這樣麵條湯才更濃郁。把青菜洗淨燙熟;

5.撈出麵條也盛入碗內,把青菜鋪在面上即可。



一份簡單的小面,卻承載著濃濃的家的味道。都說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過一千個哈姆雷特卻只有同一個名字。素椒雜醬麵,您學會了嗎?希望這個答案可以幫到您。


蘭菊愛美食


素椒雜醬麵的用料

肉末500克,青椒2顆,棍棍面半斤,芝麻醬2大勺,辣椒油2大勺,醬油少許,香菜1棵,小蔥2棵

姜1塊,花椒粉少許,醋少許糖少許

素椒雜醬麵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最先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炒好臊子。選的肉要肥瘦相間,讓老闆剁成豌豆大小,這樣才有顆粒感,加薑末,料酒去腥提香

步驟 2

熱鍋涼油,用平底鍋中小火翻炒,不停用鏟子打散肉末,使臊子顆粒分明。炒至肉末變色,加適量白胡椒粉,花椒粉,生抽,醋,炒出香味。

步驟 3

小火慢慢煎炒,你會看到肉末吐油,脂肪四處冒泡。中途可以加入一點點水,只要一點點,防止臊子缺水而太焦。炒到肥肉焦香,臊子就製作好啦。

步驟 4

素椒雜醬麵的面,是成都的鹼面,要買棍棍面,也就是像柳樹枝粗細的麵條,這樣才能吃出口感。

步驟 5

一邊煮麵,一邊就開始製作調料啦。芝麻醬調到易拌開的濃度,加入醬油、醋、糖、辣椒油、花椒粉、胡椒粉,鹽調勻。

步驟 6

將青椒、香菜、小蔥、大蒜切成肉末一樣的大小顆粒,拌入醬料,放入炒好的臊子,鍋底的油也記得放進去哦,那樣更香

步驟 7

面煮到帶一點點硬芯,就可以關火了,面太軟會無趣。麵條出鍋,放入碗裡呼嚕呼嚕攪拌,覺得缺什麼味道,按照自己的喜好再加添加

素椒雜醬麵的妙招

1、芝麻醬,也有用芝麻醬和花生醬1:1調製的;

2、醬油的話,家常就用生抽,想要有味道點,可以用香料和生抽自己煮一下,製成煮醬油,味道更豐富;

3、辣椒油,是必殺技,我用的是自己製作的,用辣椒麵,花椒麵,香料,蒜末,薑末等,分次澆上熱油煉製,保存在陶瓷罐子裡

4、關於小米辣,芽菜,和花生碎,也有在店裡吃到過,喜歡的可以加入,芽菜可以和臊子一起炒出香氣


馬哥美食記


主料:

豬肉(半斤)

水面(棒棒面三兩)

輔料:

油(適量)

鹽(適量)

白菜(二兩)

姜(適量)

蔥(適量)

蒜(適量)

油辣子(根據個人口味)

甜麵醬(適量)

芝麻醬(少許)

料酒(少許)

做法:

1、吧豬肉剁成丁(五花肉最好)

2、蔥薑蒜洗淨,小白菜洗淨

3、油溫6成熱加入薑末爆香

4、加入豬肉料酒炒香收水出油

5、然後加入甜麵醬芝麻醬炒出香味

6、加水大火燒開

7、轉小火熬到豬肉熟透,中火收汁即可

8、煮鍋加水燒開,下面,煮熟後加涼水撈起

9、加白菜掉水

10、碗里加適量生抽老抽,鹽,雞精,油辣子,蔥,蒜(醋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

11、煮熟的面,加白菜和炒好的肉末即可


差不多先生LY


成都素椒面,原指無臊子的紅油素面(現在大多叫“幹拌麵”,成都人卻稱為“素椒雜醬或清(紅)湯雜醬”。雜醬麵臊子的特色是酥軟化渣,醬香味濃郁。現在素椒面的味型有紅油、麻辣及怪味,有的在炒臊子時放了宜賓芽菜,有的有的放在碗裡,但大多都放了芝麻醬。主要起巴味增香的作用。在調味時加蒜泥或不加一般視人而定。

四川各地區的面有川南自貢擔擔麵,宜賓燃面。川東重慶小面,合川光生娃擔擔麵,重慶正東擔擔麵,川西成都擔擔麵。過去擔擔麵是一種經營形式,麵條品種多樣,隨著歷史的變遷和城市的興衰,在不同地區有不同改變和特點,成都以提督街擔擔麵為主流,重慶以正東擔擔麵為代表,重慶小面則從挑擔經營到街頭坐店經營,而且政府出面制定了標準進行連鎖化經營,宜賓燃面除了坐堂經營,還發展到今天由政府指導,制定標準並開始走向全國。

川菜素有“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稱號,這裡用在麵條上也不過分。《川菜烹飪事典》1985年12月第一板對擔擔麵的特點定義是:“面細無湯,麻辣味鮮。”其方法是用細圓麵條煮熟,配已斷生的淨豌豆尖或其它菜葉,入以紅醬油、化豬油、麻油、芝麻醬、蒜泥、蔥花、紅油辣椒、花椒麵、醋、芽菜、味精等對成的調料碗中即成。該歸納方式應該是從全川(含重慶)的角度考慮,麻辣當屬四川眾多地區和人們接受的味型,也是四川擔擔麵最顯著的一大特色。

宜賓燃面用料要足,要夠精細,比如用油要菜油,麻油,特製香油,豬油等油混合;比如辣椒,要貴州椒搭二荊條.

成都擔擔麵要“根條均勻,厚薄一致,煮不混湯,微酸微辣,臊子酥香”。

區分各地區面的不外乎從二個方面去區分。

一是從味型上,麻辣、香辣、酸辣等等

二是從用料上,即面臊和麵條本身。面臊上就是炒制方法了比如雜醬麵有的地方要幹酥,有的地方酥軟化渣。麵條有的是細圓面,有的細扁面,有的是粗麵等等。


麵條小站


成都素椒雜醬麵是成都民間的一個精典小吃,除了要有非常地道可口的脆臊外,它的調料也需要勾兌到位才好吃並令人回味!具體需要醬油,味精,芝麻醬,紅油辣椒,豬油,花椒麵,蔥花。只有把上面的所有作料放齊,把水面煮得軟硬適度,待面煮熟後挑入放有作料的碗裡,再加入適量的脆臊,接下來將脆臊,面,作料一起拌均勻,這樣一碗非常美味可口的成都素椒雜醬麵就做成了!


錦城閒人


素椒炸醬麵,是四川街頭面館中一種常見的小面,是非常大眾化的一種小吃,但這個炸醬麵和l老北京炸醬麵完全不同。很多漂泊在外的四川人常常會想念那些街巷中的炸醬麵,那種特殊的味道會勾起每個遊子心中最濃的鄉愁,準備好鮮切面、豬肉末和芽菜,就可以做了,那香濃的素椒炸醬麵會將一切愁滋味驅散!

雖然都叫做炸醬麵,雖然都有炸醬都有面,但是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都相去甚遠。四川的炸醬麵調料豐富,並且以加入了用芝麻油調製的芝麻醬為特色,再澆炸醬麵都是論量出售,胃口小的來上一兩,胃口大些的來個二兩、三兩,店家會在端上面條的時候再奉送一碗麵湯,所謂原湯化原食,在麻辣以後喝一口清香的麵湯,那真是享受啊!

炸醬麵調料:

醬油1湯匙(15ml)、甜紅醬油1茶匙(5ml)、芝麻醬1茶匙(5ml)、香油2茶匙(10ml)、醋半湯匙(10ml)、紅油辣椒1湯匙(15ml)、花椒麵、雞精半茶匙(3克)、蔥花20克、蒜泥10克、豬油1茶匙(5ml)、芽菜肉末1湯匙

炸醬做法:

1、用芝麻油將芝麻醬調勻待用,青菜洗淨待用;

2、將包括調好的芝麻醬在內的所有調料按照個人的口味放入碗內待用;

3、鍋內加足夠清水燒沸,將麵條抖散放入沸水鍋內,用中火煮熟(無白心即可),再加入青菜燙熟;

4、將麵條撈出瀝乾,放入調料碗中,再舀上芽菜肉末料即成。





大成都吃喝玩樂


老成都素椒炸醬麵是一道菜品,主料是棍棍切面、炸醬、大蒜、蔥花、花椒粉、鹽、雞精、味精、辣醬油、醬油、醋、碎花生。

主料

切面、炸醬

難度

普通

輔料

大蒜、蔥花、花椒粉、鹽

製作步驟

1.碗裡放醬油,辣椒油,醋,豬油,少許白糖,花椒麵,蒜泥,蔥花

2.把面煮好,放進調好佐料的碗裡,再加上自制的的炸醬。

3.自制炸醬做法:肉泥適量,鍋裡倒上油,待油五成熟時放入薑絲,炒出香味再加一點豆瓣,小火炒香,倒入肉泥,翻炒至肉金黃,到少許白酒,再倒入甜麵醬,大火炒香即可。

鹹鮮香辣、醬香濃郁,麵條滑爽、滋味濃厚。

老北京炸醬麵的特點就是面勁道爽滑,醬香濃郁,想要做好北京的炸醬麵,還要從炸醬麵的麵條開始說起。

原料:手工麵條250g,炸醬40g

需要的配料:

綠豆芽、芹菜、橄欖、胡蘿蔔、木耳、黃瓜

北京炸醬:

製作方法:

1. 用清水把六必居幹黃醬浸泡12個小時,讓幹黃醬回軟,然後用少許的清水稀釋一下黃醬,去皮的五花肉切成一釐米的小丁備用。

2. 洗過燒油,加入油燒熱後倒入肉丁,薑末1不斷的煸炒,加入生抽,等到肉丁出油之後出鍋。

3. 再用黃醬、甜麵醬倒入鍋中,用小火不斷的翻炒,記住不要糊鍋,期間濃稠可以加入清湯,加入之前的肉丁,再加入雞精、蔥花、芝麻就可以出鍋了。

關鍵:

1、 一定要把黃醬泡軟,然後用少許的水稀釋一下才能炒制

2、 炸醬用小火,切忌糊鍋。

3、 蔥花芝麻在快炒好的時候加入,這樣就可以保證醬香味更加濃郁

麵條製作是非常關鍵,要用手擀麵條,500g麵粉,2g鹽、加入160g的清水,揉勻後用擀麵杖擀成大片,撒上澱粉,再逐層摺疊,用到從一頭切成寬1cm的麵條,再用手提起來抖開,然後用手將麵條盤起來待用,注意不要有粘連

製作方法:

鍋加水,煮沸後加入麵條,開過加水,開三次之後把麵條撈入碗裡。

然後往碗裡放入炸好的醬,再配上自己喜歡的蔬菜

綠豆芽、芹菜切丁,橄欖切細絲、胡蘿蔔切絲、水發木耳切絲分別水焯斷生,用涼水投涼,黃瓜也切細絲,放入碗裡,好看又好吃。

雜醬麵,是四川的叫法,四川把炸醬麵稱為雜醬麵,在川話中,“炸”和“雜”是同一個讀音。四川本無炸醬麵,是從北方傳入演變成現在的雜醬麵,但做法比北方的簡單。不同的是:北方是肉粒,四川是肉末;北方是乾的,四川是稀的;北方以醬為主,四川以肉為主(一斤肉只需二兩甜麵醬)。

所以每個省的炸醬麵都有各有各的特色。


吃貨中的胖墩


食材

棍棍切面

炸醬

大蒜

蔥花

花椒粉

雞精

味精

辣椒油

醬油

碎花生

碗裡放醬油,辣椒油,醋,豬油,少許白糖

花椒麵蒜泥蔥花

把面煮好,放進調好的佐料的碗裡,在加上自制的炸醬

自制炸醬做法,肉泥適量,鍋裡倒上油,待油五成熟時放入薑絲,炒出香味在加一點豆瓣,小火炒香,倒入泥,翻炒至肉金黃,倒入甜麵醬,大火炒香即可


河南小莉


主要是海椒油和醬油。醬油是自己熬製的,買的醬油老抽鹹味重不香,生抽味道寡淡。


袖子文化傳媒


主料:麵條適量

配料:蔥花(小蔥)、漢源花椒麵(自制)、芝麻花生調和醬(自制)、豬肉臊子(自制)、辣椒油(自制)、白糖、蒜泥、熬製醬油(自制)、鹽、豬油(自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