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不挣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从零开始,到“倒数第二个铜板”

“不挣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从零开始,到“倒数第二个铜板”

人到老年,求一世之名,特别是对李嘉诚这样的骄子来说,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功过,身后名是什么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不过现在的气氛对他谈不上友好,特别是他的两次公开发言之后。

当然,也许超人看开了,毕竟他早已经说过: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要用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

商人的本分就是赚钱,商人的追求就是利润,商人的信仰就是金钱。

所以,我们不应该用“道德模范”去评价李嘉诚,这是非常“空洞”的,只有闪闪发光的金币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不挣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从零开始,到“倒数第二个铜板”

对于钱这个东西,李嘉诚可能是这个星球上理解最深刻的人之一。

如果把超人的一生比喻成一个“从零开始”的游戏,那么李嘉诚无疑是打了个通关,赢在了最后。

生于乱世,寄人篱下,从父亲过世之后,李嘉诚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他在店里跑堂,察言观色,走街串巷去跑业务,见识世态人情,然后租个旧厂房创业,应付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可谓每一个铜板都是来之不易。

所以哪怕成了华人首富之后,从身上无意掉个铜板他都会很在意,非要找回来不可。

做工厂和贸易让李嘉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由做厂房接触到的房地产生意让李嘉诚认识到了更有效率的赚钱逻辑,特别是在勾兑上金融以后。

“不挣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从零开始,到“倒数第二个铜板”

论赚钱能力,李嘉诚的财技之高超,让众人叹服,同城的李兆基虽然有争锋之心,但终究不如李嘉诚棋高一着。

连当年的“世纪悍匪”张子强与李嘉诚过招后,都对李嘉诚心悦诚服,虽然他当初几乎掏空了李嘉诚的存款(10亿多),但李嘉诚后来的财富增长是指数级的,而强梁之辈终究是身首异处。

也许他们永远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赚钱能比抢钱还快,李嘉诚曾建议张子强买他公司的股票,保他三代吃穿不愁,张子强只是呵呵——抢了你的钱再还给你,他没有那么笨。

结果不久豪赌亏输,张子强还是要打电话给李嘉诚寻求投资建议,这就是人和人思维的差距,聪明的脑袋是优势,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有些人抢钱是不犯法的,被抢的人甚至是谁抢了他们的钱都不知道。

港剧《创世纪》里有句台词, “香港十栋楼,有九栋是骗回来的,看你是做骗人的那个还是被骗的那个”,咳,这真的是个问题啊。

“不挣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从零开始,到“倒数第二个铜板”

从百佳超市到屈臣氏,从和讯黄埔到电信盈科,从码头到工地,从楼房到水电,一座城简直就是一个人的城。

如果这是一场游戏,那么李嘉诚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建立起了“经济王国”,一座城的经济循环已经形成了规则,无论如何最终的受益方或者说被输血的是李家,这是冰冷的客观事实,也是捐几次善款所不能抹杀的。在这个“游戏世界”中,李嘉诚已经高坐云端,俯视众生,所有人都在为其打工。

当然,李家也只是顶尖的豪门之一,其他豪门的力量也逊色不了多少。但这个城市已经再也出现不了开工厂就能发家的首富故事了。这是它的不幸,却是我们之幸,因为由此才知道资本游戏的演化下去会多么可怕。

“天天早上9点钟坐车上班,每个月都是赚那一万几千,省吃俭用玩股票,妄想一朝发财,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大赢家是谁,再有一个小时就开市了,看有多少人在帮我赚钱”。

实际上,不止一个明眼人在批评李嘉诚的做法,比如宗庆后就毫不留情:李嘉诚的行为就是垄断,对天然气、水、电力、港口、零售业等多个行业的全面垄断,极大的损害了香港人民的利益。

李光耀也有个著名的评判: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没有。他投资地产、收购港口、超级市场、电讯公司,全靠和垄断结盟,所以他十分成功。然而他不过是顺市而行,什么行业当红便进入该市场。

甚至连李嘉诚的小儿子也说自己的偶像是李光耀。

“不挣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从零开始,到“倒数第二个铜板”

一个商人低买高卖无可厚非,但一个企业家不能志在于此,关键还是要看对社会的创造、贡献和价值。

同样是首富,比尔盖茨就广受尊重,为什么?相比卖房子,盖茨的事业对社会的进步有推动作用。

毋庸置疑,李嘉诚是游戏的大赢家,业已富可敌国,但不得不说,他距受人尊重还很遥远。

不挣最后一个铜板,是做人留一线,但“倒数第二个铜板”该不该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