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足壇有哪些改換位置後而獲得重生的球員?

暨南以北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代足球歷經150年的發展,從最初的1-9陣型一窩蜂的進攻,到後來的W-M以及424陣型,再到後來的442經典陣型出現,打法與位置時常發生變化,法切蒂開創了邊後衛助攻的打法,而貝肯鮑爾則發明了自由人的偉大打法,足球發展到世紀之交,這種位置上的打法變化逐漸減少,而球員從一個位置轉移到另一個位置之後大放異彩的現象,則變得多起來了,很多球員因此獲益。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成功的案例。

  • 後衛篇:邊後衛到中後衛——代表人物:;拉莫斯,基耶利尼

法切蒂開啟邊後衛助攻的先河之後,邊後衛就不再是單純的防守位置了,頂級的邊後衛基本都是攻防俱佳的,但是,在442體系中,對於邊後衛的助攻能力並不是那麼要求高,尤其是在設置邊前衛的情況下,後衛助攻的頻度也不是很大,當然,這跟陣型有關,假如你打的是類似於安帥手下的AC米蘭那樣的聖誕樹陣型,那麼卡福這類型的助攻型邊後衛就是必須的了。

基耶利尼改造成功,移師中路打造世界最佳

當年基耶利尼就是打左邊後衛出身,但是在這個位置他只能算是一個意甲合格的替補,那個時候,433已經開始盛行了,這種戰術體系下由於甚至兩個後腰保護肋部,因此,邊後衛助攻很頻繁,儘管技術還可以,但是先天的速度劣勢還是讓基耶利尼很難在邊後衛上與卡洛斯,科爾這樣的球員像抗衡。

由於尤文的降級,圖拉姆,卡納瓦羅等球員離隊,尤文中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真空,他被改造成了中後衛,原本的速度劣勢在中後衛中卻成了優勢,而他的穩健似乎更適合中後衛,而在尤文奪回意甲霸權之後,基耶利尼也一度被看做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中後衛,成為意大利足球蕭條時期的代表人物。

兩大契機鑄造中衛拉莫斯,皇馬西班牙皆受益

拉莫斯是弗羅倫迪諾當選皇馬主席後簽下的第一位西班牙球員,也是當時世界上最貴的西班牙球員,儘管在塞維利亞時期也打過中後衛,但是那個時代的拉莫斯還是“右後衛拉莫斯”,並非後防中堅。

拉莫斯打邊後衛過於冒失,經常會成為類似於亨利,小羅這樣擅長千里走單騎的球員的背景板,但是,那個時候的皇馬有卡瓦略,埃爾格拉以及薩穆埃爾等中後衛,而西班牙國家隊則有普約爾,馬切納以及後來的皮克,因此從對於球員個人的發展來看,打中後衛的話,拉莫斯顯然沒有太多的機會。

而轉折點就發生在2010年。穆里尼奧入主,彼時的皇馬中後衛卡瓦略年事已高,對抗能力不足,在西班牙國家隊中,普約爾也需要一個合適的接班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在了皇馬的新任隊長身上。

儘管冒失的毛病依然沒有改變,但是,其勁爆的身體素質,讓他擁有超強的回追能力,面對中鋒的時候,拉莫斯的速度還是很有優勢的,因此,這次成功的改造,不僅僅讓皇馬成就了歐冠的輝煌,也讓西班牙王朝延續了一屆大賽。

  • 中場篇:前腰後置與邊前衛成為改造的重點區域——代表人物:皮爾洛,貝克漢姆與吉格斯

中場歷來是改造的重點區域,尤其是在15年前,速度快衝擊力強的邊鋒開始吃香,那種傳統的邊前衛缺乏速度,但是技術傳球出眾的他們,大多被轉移到中路繼續發揮餘熱,當然,在這之前最為成功的改造還是屬於安切洛蒂的。

一個說爛了的段子——皮爾洛

大概要是說起改造的話,那麼映入大家腦海中的永遠都是皮爾洛了吧!經典的前腰後置,成為安切洛蒂的經典,那個在藍黑軍團裡踢不出來的青年才俊,卻在同城死敵那裡成為了藝術大師的代表。

皮爾洛本身雖然技術出色,但是身體對抗性一般,而且出球並不快,因此在最初的時候安排在鋒線身後的他很難有發揮的空間,來到AC米蘭之後,隊中也有很多優秀的攻擊型球員,他在前場依然很難有發揮空間,但是,被改造成後腰的他卻爆發出極大的能量。

當然,這也與當時的打法有著極大的關係,那個時候的意大利足球還是傳統的低位防守,不像是今天這樣喜歡高位逼搶,因此,皮爾洛後置之後,拿球的時候用充足的反應時間與觀察空間,或短傳滲透,或長傳調度,或者自己拿球處理,空間有了,皮爾洛可以給你無限的可能,這也是把他後置的成功的關鍵因素。

其實,放在現在足球中,或許後置也很難拯救皮爾洛,比如當年曼聯與米蘭歐冠大戰的時候,弗格森就把皮爾洛看得很透,派上朴智星這個奇兵,寸步不離的跟著皮爾洛,結果大大降低了他的作用,但是,不管怎樣,時勢造英雄,皮爾洛已成為經典後腰的代言人之一了。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安切洛蒂看菜下鍋的本事很大,但是,並不是每次改造都是成功的,當年從法甲把亨利買來的時候,安帥把法國人放在了左邊前衛的位置上,希望他的速度與強壯的身體可以在邊路的攻防兩端都給予球隊幫助,但是這樣的改造顯然是失敗的。

曼聯雙翼一前一後,居中後依然爆發能量

曼聯92班成名已久,而在這個陣容中,左路的吉格斯以及右路的貝克漢姆是兩翼的絕對主力,兩人也一起經歷了曼聯90年代後期的輝煌,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來兩人的年齡逐漸增大,在邊路體力有些吃不消,二來貝克漢姆本就不是以速度見長,二人在生涯後期逐漸從邊路移到了中路。

吉格斯在曼聯,由於有著不錯的突破以及短傳能力,逐漸被改造成前腰,成為魯尼與C羅身後最有利的靠山,他在這個位置上幫助曼聯完成了2008年的歐冠登頂。

而轉會到皇馬的貝克漢姆,在卡佩羅掛帥之後原本失去了主力位置,但是他的能力與勤奮依然打動了鐵帥,在爭冠的關鍵時刻,貝克漢姆在後腰位置上屢屢上演救主好戲,幫助皇馬終結了巴薩對於聯賽的統治。

而這種邊前衛改造成功的絕不僅僅是曼聯雙翼,拜仁的施魏因施泰格也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在打邊前衛的時候,他的速度並沒有什麼優勢,在範加爾入主拜仁之後,打造了羅貝里的邊路組合,而小豬也被改造成後腰,有了更加出色的發揮。

  • 前鋒篇:邊鋒變中鋒成現代主流套路——代表人物:C羅

每個時代有他改造的主流位置,就如十幾年前邊前衛大肆居中一樣,現在很多的邊鋒似乎也在朝著中路發展,喜歡去打中鋒。

齊祖變陣逼出最強C羅,中鋒讓C羅換髮第二春

皇馬四年三奪歐冠,C羅無疑是最大的功臣,但是,前三次奪冠,C羅都是左邊鋒,但是,在17-18賽季,貝爾逐漸被齊達內棄用,BBC組合被放棄,齊達內玩起了442,C羅搭檔本澤馬打中鋒。

想不到在這個位置上,C羅爆發出強大的能量,一路護送皇馬拿下了三連冠,在來到尤文之後,他也依然在中鋒位置上繼續有所發揮,隨著年齡的增大,C羅在技術上雖然不會下滑,甚至會有所增進,但是,身體機能肯定是下滑的,即便是擁有良好的生活以及作息習慣,也抵擋不住歲月的侵蝕,那麼,來到對於體力與身體消耗更少的中鋒位置上面,或許可以讓C羅有更好的發揮,延長他的職業生涯。

其實這種邊鋒改中鋒的例子還是不少的,只是像C羅這樣改的這麼徹底的不多,阿森納的沃爾科特以及桑切斯都曾經被溫格短時間內放到中鋒的位置。

中國自古有“樹挪死人挪活”的說法,位置的改換或許會讓原本不適應的球員得到重生,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極度說球


尤文圖斯的內德維德出道後十幾年都是踢邊前衛的,結果快30歲時加盟尤文圖斯,被裡皮改造成了一名前腰隊員,還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突擊型前腰”的踢法。

內德維德正式進入球星的行列是在1996年歐洲盃上。當時捷克“黃金一代”以黑馬的姿態所向披靡,一路高歌,殺入決賽,震驚歐洲。在歐洲盃決賽中,內德維德、波波斯基,博格等人更是率隊與老牌勁旅德國隊鏖戰120分鐘,打的德國隊彈盡糧絕,差點讓門將卡恩上場去客串中場。

雖然最終惜敗於比埃爾霍夫的金球絕殺之下,但內德維德等人名聲大振,成為了歐洲豪門競相爭奪的目標。1996年夏,內德維德順利從捷克國內的布拉格斯巴達隊轉會到了意甲拉齊奧隊。

在拉齊奧效力的六年時間,內德維德始終是拉齊奧的絕對主力,幾乎包攬了拉齊奧整個右路攻防,不論是邊路突破傳中還是直接內切射門都威力驚人。

2001年夏天,深陷財務危機的拉齊奧忍痛將內德維德甩賣至尤文圖斯。此時已經29歲的內德維德要接替的可是齊內丁·亞茲德·齊達內的位置!

初到尤文圖斯的內德維德面對的是眾多不信任的目光,要知道,內德維德在拉齊奧雖然發揮出色,但是始終是作為一名邊路突擊手去使用的,從來沒有被授予過球隊戰術核心地位。

果然,2001-2002賽季之初,內德維德在球場上遭遇了巨大的不適應。這一方面是由於他本身對角色的轉換還沒有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則在於裡皮教練過於拘泥內德維德在拉齊奧隊的經歷,始終將他作為一名邊路球員在使用。

聯賽初期,不僅內德維德表現平平,球隊新引進的布馮、圖拉姆、薩拉斯等球員也集體表現低迷。在同城德比中尤文圖斯三球領先的大好局面下被都靈隊扳平,為了給內德維德等人騰位置而被甩賣至都靈的馬雷斯卡在扳平比分後瘋狂慶祝的場面深深刺激了尤文球迷。他們開始在球場內打出大幅的懷念齊達內的標語,矛頭直指內德維德。

重壓之下,聯賽中期“銀狐”裡皮終於出手:他將內德維德的位置由邊路調整到了前腰的位置。但在這個齊達內留下的位置上,內德維德的任務卻不是像齊達內那樣去梳理組織,而是充分發揮自己能拼善搶,體力充沛的特點,直接向對手腹地發動衝鋒。

在進攻中,經常可以看見內德維德接球后一條直線帶球直撲對手大門的場景,對手的防線只要稍有縫隙,內德維德就會直接遠射攻門,而即使對手及時上前阻擋,內德維德那種一往無前的衝鋒也讓他們不得不經常性的使用剷球等犯規動作才能阻止。

而在由攻轉守的時候,內德維德又成為了整支球隊的第一條防線,他在對方後場的積極拼搶不但會打亂對手的進攻節奏,甚至有時會直接反搶成功,就地發動攻勢。

在內德維德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前腰踢法所帶來的衝擊下,從2001年冬天起,尤文圖斯所向披靡,最終在聯賽最後一輪成功超越國際米蘭重獲意甲冠軍,只留下了羅納爾多替補席傷心的淚水。

2002-2003賽季,內德維德的這種“衝擊性前腰”踢法愈發純熟,尤文圖斯提前兩輪輕鬆收穫意甲冠軍,在冠軍盃中也成功挺進決賽。

在尤文圖斯8年間,內德維德一共為尤文圖斯出場327次,進球65粒,助攻59次。他的球風並不華麗,但是在尤文圖斯隊為他量身定做的“衝擊性前腰”打法下的發揮令整個足壇耳目一新。


皮耶霍


我想說說兩個球員,我曾經最喜歡的兩個球員。亨利,皮爾洛。

亨利,槍王之王。看天下足球的那期節目《誰與爭鋒》,看的是熱血沸騰。當你看到亨利各種風馳電掣的,勢如破竹的,長途奔襲的進球的時候,你能想想這個五次英超金靴,兩次歐洲金靴得主以前是打後衛的,這簡直是暴殄天物。



尤文時期得亨利是失意的,前場位置上的優秀人選太多,同時也為了球隊的陣型考慮,竟然打起了後衛,職業生涯最黑暗的時刻,幸運的是他來到了阿森納,遇到了恩師溫格。教授將他改造成了中鋒,從此以後足壇多了一位偉大的射手,亨利重獲了新生,當真再同時代做到了誰與爭鋒。



還有就是皮爾洛,現在我還不明白當初為什麼AC米蘭會放手皮爾洛,致使他來到尤文。我覺得那是一個分水嶺,沒有D皮爾洛的AC米蘭開始走下坡路,而擁有皮爾洛的尤文重新稱霸了意甲。

教練對於一個球員起來說有時候是相當重要的,如果皮爾洛還是按照在國米時的踢法,或許註定會成為一個平庸的球員,但他遇到了安帥。再安帥的調教下,皮爾洛成功轉型,成為一名後腰。這一次成功轉型某種意義上也改變了現代足球。



皮爾洛承擔單著球隊的攻守轉換,不管是在俱樂部,還是國家隊。出色的球場大局觀,精準的長傳,手術刀般的直塞,出神入化的組織才能。這些都是那些年AC米蘭,尤文在聯賽能夠取得成功,意大利國家隊能夠獲得世界盃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皮爾洛的這一次轉型,讓他邁入了世界足壇中場大師的行列。



這是我最喜歡的兩名球員,他們的轉型都獲得了重生,改變了世界足壇。


李斯迪亞諾


在我心裡最成功的典型就是皮爾洛了。本來在國際米蘭是前腰的皮爾洛,轉投AC米蘭後,在安胖的調教下位置後移,一腳精準長傳再配合身邊做髒話的加圖索,皮爾洛成為了真正的中場大師。

除此之外:

梅爾滕斯

那不勒斯死亡三矮之首默騰斯(梅爾滕斯) ,本來在薩 裡的那不勒斯只是一個輪換的邊鋒,上賽季米利克大傷後薩里突發奇想把他放到了中鋒的位置上,結果徹底了激活了這個小個子的潛能,誰能想到這個170都沒的球員竟能在中鋒的位置上風生水起還差一點拿了上賽季的意甲金靴。本賽季默滕斯表現依然搶眼,帶領那不勒斯在意甲緊咬尤文,有希望拿到隊史28年來聯賽首冠,其在中鋒位置上的搶眼表現依舊,默滕斯要感謝薩里,更要感謝不幸的米利克。


範尼

很難相信范尼斯特魯伊這樣的禁區殺手是後衛出身,轉會海倫芬後才改打中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先後叱吒於荷甲,英超,西甲,攻城略地意氣風發。

施魏因施泰格

小豬,一開始以邊前衛身份亮相06世界盃,但是09年羅本加盟拜仁,使速度爆發力不足的小豬失去位置,範加爾揚長避短把他放到後腰位置,小豬以自己精妙的組織才華和開闊的視野取得了重大成功。




斯科爾斯

斯科爾斯作為影子前鋒出道,但是並未獲得成功,改到中前衛後,他的標誌性遠射和長傳讓他躋身世界頂級中場行列,讓無數對手忌憚不已。


一個球員沒有足夠的速度和爆發力,位置後移說不定有奇效,利用自己盤帶的節奏感擺脫,開闊的視野和精妙的傳球來控制中場。 而一個球員速度驚人,可以試著去當一個前場爆點,比如貝爾,從左邊衛打到了左邊鋒。 或者一位中衛,有強大的進球嗅覺,可以前置作為中鋒,如水爺拉莫斯。


小公舉談球論道


看到標題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贊布羅塔。贊布羅塔在巴里出道,他出道的時候一直打的是右前衛,在那個還沒有完全開啟邊鋒位置的時代裡,贊布羅塔以出色的前後覆蓋範圍成為走廊型球員。隨後就被尤文圖斯相中,來到尤文後他一直打主力右前衛,同時以這個位置入選意大利國家隊打了2002年世界盃。在世界盃上受傷後,贊布羅塔缺陣了很長時間,這時候新援卡莫拉內西在右前衛的位置上表現出色,贊布羅塔傷愈後發現自己沒主力位置了,然而並不是,裡皮將贊布羅塔安排在了左後衛的位置上,正是這一妙筆成就了贊布羅塔和尤文雙贏的局面,贊布羅塔打左後衛之後,和內德維德配合非常默契,捷克人可以有更多機會參與到進攻中,因為贊布羅塔一個人就搞定了邊路防守、助攻所有活。不過2006年尤文降級時,贊布羅塔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要分手,就分得徹底一點”傷透了尤文球迷的心,隨後他也轉會到巴薩,此後他的職業生涯進入平穩下滑期,31歲回到米蘭打了四個賽季,之後就慢慢退役了。






4eyebrows


中國有句古語:樹挪死,人挪活。處理事情必須靈活,體現在球場上,是戰術的改變,球員位置的變化。因為球員是活生生的人,具備可塑性;同樣因為他們是人,所以不能拿他們和泥巴一樣隨便捏造。更重要的是,球場上的每個位置都是需要靈性和技術的,而不是隨便拉一個壯漢就能勝任的。

皮爾洛

自然,我們不能忘記球風優雅飄逸的“睡皮”皮爾洛。皮爾洛出道時擔任前腰,但在素以改造球員著稱的戰術大師安切洛蒂的手下,皮爾洛位置後撤,出任後腰,並由此成為這個位置上的大師,並重新定義了組織型後腰,當時AC米蘭“4個十號”同時出陣的場面,成為一時美談。而皮爾洛個人足球智商極高,技術精湛,他本人更稱得上是“足球藝術”的代名詞。

亨利

阿森納球迷自然不會忘記亨利由左邊鋒改造為中鋒後,大殺四方、叱吒風雲的掌故。無論是在摩納哥還是在尤文圖斯,亨利在場上都是經常司職左邊鋒。但是此時的他,進球效率慘淡,在轉會阿森納之前,法國人的每個賽季的進球都停留在個位數。失意亞平寧後,亨利與1999-2000賽季加盟阿森納,轉戰英倫。在加盟兵工廠的處子賽季,亨利便攻進了17個進球,這與他之前一賽季在尤文的3個入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被溫格改造成中鋒後,亨利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並逐漸成長為世界級前鋒。在效力槍手的8個賽季中,亨利一共攻進174個聯賽入球和42個歐戰入球,身為槍手傳奇的大帝幾乎無可複製。

豪爾赫-坎波斯

提到坎波斯很多人都會問這是誰,但當提到墨西哥小個子門將,人稱花蝴蝶的坎波斯,許多人才會恍然大悟。當1988年坎波斯在俱樂部首次亮相的時候,他踢的是前鋒!在1989/1990賽季的聯賽中,坎波斯經常作為前鋒出場,共打進了14個進球,另一方面,他也還繼續充當著著他替補門將的角色。 後來他憑藉自己的不斷努力,在90-91賽季,坎波斯成為了墨西哥美洲獅以及墨西哥國家隊的主力門將。後來成為國際足聯評選的世界第三大門將,別以為“世界第三”這樣的評價是一種輕蔑或是傷口上撒鹽,不要說第三就不值得被稱頌。你再回看一下坎波斯的經歷——6年前的坎波斯,還只是那個因為身高不足而被委任兼職前鋒的小矮人,他用了6年的時間,站上世界盃這樣的世界足壇最高水平的競技賽場,獲得國際足聯和球迷的一致認可!這可是相當勵志的!

而球場上因為改變位置而獲得重生的球員依舊還有很多,像斯科爾斯、施魏因施泰格、貝爾、阿拉巴、馬斯切拉諾等等,他們就像是迷失的輪渡回到了屬於自己的正確航道。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也許一個轉變就能讓你迎來屬於自己的“杏花村”。


搜達足球


球員改變位置而獲得重生或第二春?綠茵守望者看到一些球迷朋友說了基耶利尼、貝克漢姆或者吉格斯,個人覺得,這些球星在足球生涯中確實打過不同的位置,但是他們並不是在足球生涯已經無路可走的時候改變位置,所以也談不上第二春——更何況。這裡面大部分人在改變位置以後,踢的並沒有比原來還厲害,能說展示的他們在技術方面全面的一面而已。

要說改變位置獲得重生或者換髮第二春,我覺得還是皮爾洛和亨利大帝最為明顯。

皮爾洛大家都懂得,一提起他,大家都知道他是意大利足球的中場大師,但是早期的皮爾洛其實是偏向前鋒或者前腰的提法,所以在國際米蘭期間,皮爾洛只能到處被租借,在前場,皮爾洛對抗和突破能力一般的問題,也導致他當不了意大利足球經典的9號半。

2001年轉會到AC米蘭的時候,皮爾洛都已經22歲了,首個賽季依舊沒有取得什麼出色的成績。直到2002年,安切絡蒂執教AC米蘭,搞起了“4個10號”和“前腰後置”。雖然裡瓦爾多、皮爾洛、魯伊科斯塔和西多夫的“4個10號”嘗試,並非AC米蘭常規方案,但是皮爾洛的前腰後置踢法,卻給保留下來了。

在更靠後的位置,皮爾洛可以發揮出自己球感好,視野佳,長傳犀利的特點,反而可以成為球隊攻防的節拍器。Ac米蘭因此獲得過兩次歐冠冠軍,且意大利隊也因為皮爾洛的存在而獲得2006世界盃冠軍,從前鋒改踢後腰,這在皮爾洛足球生涯中是一個轉折點,如果沒有前腰後置踢法的話,恐怕皮爾洛就會成為意大利足球“傷仲永”的一員。

還有亨利大帝,在摩納哥時期,亨利經常踢右前衛或右邊鋒,1998世界盃,法國隊獲得冠軍,亨利也轉會到意甲尤文圖斯,不過在那個賽季亨利並沒有出色的發揮,因為尤文圖斯前場有皮耶羅和英扎吉的存在,亨利只能踢右前衛甚至是右後衛!此時23歲的亨利很可能廢掉了職業生涯。

好在2000年亨利轉會到了阿森納,溫格為大帝設計了“另類中鋒”的踢法,讓亨利在左路自由拿球,又可以切換到中路來完成射門,且可以為了拿球回撤很深,相比起中鋒或邊鋒,亨利更像是前場自由人,所以亨利能夠把英超聯賽射手王和助攻王榮譽一肩挑,也幫助法國隊獲得2000歐洲盃,且成為決賽最佳球員,在2000年至2006年的之間亨利多次入圍金球獎前三。

如果亨利沒有轉回到阿森納,如果溫格沒有給亨利設置這種中鋒踢法的話,恐怕亨利也會早早就埋沒於足壇了。

除了亨利和皮爾洛,有哪些球員通過改踢位置而獲得重生?歡迎補充——您的支持,是我發文的最大動力。


綠茵守望者


皮爾洛 沒來ac米蘭之前是踢的前腰

皮爾洛在AC米蘭,前場有魯伊科斯塔等人,皮爾洛在前場根本無法競爭位置,安切洛蒂識人有方,把他的位置後撤,從前腰來到後腰。

至此,一代大師就此誕生。

毫無疑問,皮爾洛在足壇上是個劃時代的人物,他不起眼,但是他回撤到後腰組織的天賦和才華,改變了足球的規律,讓大家認識到了組織型後腰的重要性,哈維、布斯克茨等人也在此後期愈加被人重視。

他是改變位置和踢法,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


紫色力量


說到改換位置獲得重生的球員,我車的摩西絕對可以算上一個。

作為曾經的英超過人王,摩西出道時的位置就是邊鋒。在效力水晶宮和維岡競技時期,尼日利亞人經常憑藉嫻熟的腳下技術和出眾的身體素質碾壓防守球員,而他也因此收到了切爾西的一紙邀約。

初登豪門,摩西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2012/13賽季,這位年輕的尼日利亞國腳在各項賽事中為藍軍出場41次,奉獻了10粒進球和2次助攻。同樣黝黑的皮膚,同樣獨樹一幟的髮型,同樣霸氣的滑跪,摩西一度為自己贏來了“新魔獸”的稱號。

但隨著穆里尼奧的二進宮,摩西被毫無預兆的打入冷宮,隨後三個賽季,摩西被先後租借到了利物浦、斯托克城以及西漢姆,直到孔蒂的到來,摩西才重新獲得了代表藍軍征戰的機會。

過夠了“出租車”生活的摩西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在孔蒂的343戰術中,位置後撤改踢邊翼位的尼日利亞人出色的完成了這位新帥的戰術安排。缺少大局觀,就用跑動撕扯對方防線;最後一射欠佳,靠主動拉邊為隊友尋求機會。摩西在犧牲了自己的進攻屬性的同時,完美的定義了邊翼衛這個名詞。

從邊緣球員到球隊奪冠的絕對功臣,摩西的“後撤”不僅僅挽救了自己在藍軍的命運,也讓自己的職業生涯獲得了極大的飛躍。


OnTheBall


亨利,他去阿森納之前被安排打右邊前衛,去阿森納之後被改造成了中鋒。他在阿森納和尤文圖斯的表現,真可謂雲泥之別。

范佩西和亨利類似,他一開始是邊峰,06年世界盃,巴斯滕的中鋒首選是範尼,替補是庫伊特,左邊鋒羅本,右邊鋒范佩西。與科特迪瓦一戰,范佩西任意球得分,08年歐洲盃,他還是踢邊峰,不過後來,他也跟亨利一樣打中鋒了,表現更好。

科庫後衛出身,在國家隊和巴薩踢後腰,還經常客串前鋒,後期又踢自由人,也是本事。馬特烏斯和貝肯鮑爾都是中場出身,改踢自由人也都很成功。

西多夫和克魯伊維特,這倆在青年隊時位置和成年隊是反過來的,青年隊時克魯伊維特踢中場,西多夫打前鋒,和克魯伊維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範尼,也是青年隊打中場,成年隊改前鋒。

國內來看,黎兵邊後衛改前鋒,張玉寧中場改前鋒,徐弘,青年隊踢中場,成年隊踢後衛,職業生涯最後一年又踢中場,表現也不錯。肖戰波後衛出身,踢中場也是相當出彩。祁宏前鋒出身, 改中場反而效果更好。鄭智一開始邊後衛,後來改中場,國家隊經常踢自由人,都算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