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崔如琢:徐悲鴻改造中國畫,喪失靈魂?


崔如琢:徐悲鴻改造中國畫,喪失靈魂?


“因為按照徐悲鴻的思想,用西方美學理念和美術思想來改造中國畫,這樣改造的結果就是,只會畫畫,懂得具象,卻沒有吃透中國文化和哲學的傳統。因為所有的具象都關乎科學,是有限的;而所有的意向關乎靈魂,是無限的,這往往是學習西方技巧所望塵莫及的。但現在中國畫改造的結果,無異於捨本逐末。” —— 崔如琢


崔如琢:徐悲鴻改造中國畫,喪失靈魂?



我認為,東西方文化應拉開距離,距離越遠越美。用西方繪畫來改造中國畫這種觀念、思維,很難行得通。因為東方藝術是意向的。中國畫的博大精深之處就在於,畫以心為境,畫路即心路;畫以思為界,想不到故畫不到;畫以情為盛,情未達則畫無趣。所以我認為,胸中蘊含天地之大美,筆下自有變化之萬千。由此可以見得,東西方繪畫有不同的文化體系和土壤,東西方繪畫可以借鑑,但不能混淆。

崔如琢:徐悲鴻改造中國畫,喪失靈魂?


我的看法是,徐悲鴻等近代美術大家對中國畫的改造出現了問題,中央美院沿用的教育體制也值得商榷。因為按照徐悲鴻的思想,用西方美學理念和美術思想來改造中國畫,這樣改造的結果就是,只會畫畫,懂得具象,卻沒有吃透中國文化和哲學的傳統。因為所有的具象都關乎科學,是有限的;而所有的意向關乎靈魂,是無限的,這往往是學習西方技巧所望塵莫及的。但現在中國畫改造的結果,無異於捨本逐末。


美術教育體系的根本問題,耽誤了一部分青年藝術家。當年,我十幾歲就開始臨摹“八大山人”、“竹林七賢”等作品。取法歷史的途徑一旦確立,三年五年可能就有所成就,否則三五十年都可能白走。

我在北京曾遇到一個畫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人都覺得他的畫很好。但現在他80歲了,畫卻越來越差,這是為什麼?為何如此優秀的畫家到晚年作品那麼差?我想,這與我們美院沿襲的藝術改革體制有關係。這位畫家用素描來畫中國畫,走的路子有待商榷,因為中國畫不是素描。好比有人說,李可染先生最大的缺點就是畫畫有素描稿,所以他的畫像版畫,而齊白石就完全不是。

因此,現在應該對這些藝術大師有更清醒的認識,看到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也該看到不足,否則的話,我們的藝術思維就是混亂的,就會長期處在這種沒有標準的時代。


崔如琢:徐悲鴻改造中國畫,喪失靈魂?


\t版權聲明:致力於傳播美學、傳承文化,用洞見之光,觀藝術百態;推廣藝術資訊;部分文章收集整理於網絡,以上內容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