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军现在的一个师在后勤充足的情况下能5天拿下二战硫磺岛吗?

蒙牛PK伊利


即使是现在的美军,想5天拿下硫磺岛也很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伤亡会大大下降。

日军打造下的硫磺岛

根据资料记载,因为深知美军的火力优势,日军将所有的兵力收缩在地下内,然后再用坑道互相连接,以方便兵力和物资调动。各种轻重武器火力点则直接用钢筋水泥修成了永备工事,可防止被美军火炮摧毁,同时日军的炮兵阵地也建成了半地下式,以牺牲射界的代价提高了生存能力。另外,硫磺岛上的核心阵地折钵山的山体也被日军挖空,其内部的天然洞穴被改造成各种各样的防御工事用于抵抗美军的进攻。可以说,为了提高生存能力,整个硫磺岛的日军全部钻入了要塞化后的地下工事。

最后的战果也非常清楚,硫磺岛之战原本计划五天完成,结果美军用了一个多月,伤亡总数还超过了的守军,成为了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的登陆战之一。

硫磺岛折钵山

美军的作战风格

在说战斗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美军的作战风格。

作为具有强大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国家,美国对火力相当重视,其一线部队在战场上得到的各种火力支援远强于其他国家。而正面硬碰硬的战斗,则最容易发挥美国人的火力优势,因此美军在进攻作战中往往不会采取过多的激进手段,而是常以正面一线平推的手法来逐步击破对手的防御获得战场主动权。

硫磺岛之战,美军仍是这种风格。执行登陆的部队一线展开,而且每次进攻前都要进行火力准备,结果不仅没有伤到日军分毫,反而给他们提了醒,最后这场登陆战打成了人员伤亡巨大的消耗战。幸亏美军拥有强大的医疗和后勤支援体系,否则最后的胜利在谁手中还真说不定。

硫磺岛战役中美国海军陆战队3个师并肩突破。

现代美军的技术


对付二战时期的防御工事,现代美军的办法很多

▲广泛使用侦察设备

过去的侦察手段单一,侦察兵们大多利用目视寻找目标,效率低不说还容易被欺骗。现代侦察手段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光学目视外,还可以采取红外、微光、雷达、无线电等其他手段进行补充侦察,从而发现和定位日军暴露的工事和火力点,并引导对其进行火力打击。而现代电子设备可通过对无线电的侦听,定位其具体方位,由此可直接搜索到日军地下指挥部的位置,从而实施“斩首”式作战。

▲投入精确制导武器

二战时炸弹、炮弹的命中率很低,有时即使发现了日军工事也难以直接摧毁,很多情况下都是美军士兵不惧伤亡的依靠火焰喷射器、火箭筒等武器近距离摧毁。如果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就简单得多,只要发现目标,导弹或炸弹就能从天而降,彻底摧毁。效率高、伤亡小,简单方便。

▲对付地下工事的武器

现代美军有很多专门对付地下坑道的武器弹药。比如钻地弹。钻地弹不用多说,专门用来打击具有坚固掩体的精确制导武器,美军在1991年研制的GBU28B型激光制导炸弹就能穿透厚达6米的混凝土掩体,摧毁日军的工事更是易如反掌。即使是被挖空的折钵山,美国人手里还有B61-11型钻地核弹,最大当量40万吨,真被逼急了一枚就能解决问题。即使没有钻地弹,美国人还可以使用温压弹,消耗地下工事内的氧气,直接窒息日军。

▲增强火力时效性

现代美军十分注重打击时间敏感目标,因此从呼叫火力到摧毁目标的时间间隔很短,一般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这种快速火力反应对消灭敌军的坦克、阵地上的机动火力有很大帮助,也能对步兵造成很大的威胁,日军火力点也能立即消灭。相反,在二战时期火力反应速度就很慢,还因此发生过误击的事件。

空军将在现代登陆作战中起到极大的作用

那现代的美军该如何争夺硫磺岛呢?

现代美军要是再打一次硫磺岛战役的话,估计还得依靠海空火力优势,但军事科技的进步将会导致战斗变成另一种方式。个人猜测,美军采取的手段很可能和2001年时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的手法类似。

第一步,通过战场的全方位侦察识别和判定硫磺岛上日军的工事和火力点,然后使用精确制导弹药直接摧毁,而对因无线电暴露的日军地下指挥部,美国人可能会尝试使用钻地弹攻击。要知道,二战时期还没有防红外技术的出现,因此只要发现红外信号异常,基本就是日军的工事无疑。另外,美国人也会利用航空优势全面监控日军硫磺岛的表面阵地,搜索和发现其进出地下工事的出入口。

第二步,派出精干的特种作战力量趁夜渗透登岛并潜伏下来,利用微光、红外等夜视设备抵近侦察,或是组织威力侦察,逼迫日军开火从而暴露其阵地配置,从而引导精确制导武器摧毁隐藏的目标。为配合特种分队作战,美军还会起飞携带对地武器的无人攻击机或战略轰炸机在硫磺岛上空驻留,作为打击时效敏感目标的武器平台使用。

在前两步的反复打击下,硫磺岛日军的表面工事全部被毁,重武器无法施展,即使还有剩余的火力点在美军快速反应火力下也很难长时间生存,剩下的就是消灭龟缩在工事内部的日军了。

至于是否会进行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个人认为不会,美军可能会利用两栖攻击舰执行直升机机降作战,避开日军防守严密的登陆场,直接控制日军的进出坑道的出入口,之后要么劝降要么上温压弹,总之只要能避免伤亡,美军可能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按照这种流程作战,现代美军想彻底拿下硫磺岛,时间不比二战时期要短,但是伤亡一定会大大下降。具体下降到什么程度不敢说,至少会让绝大部分参战士兵活着回来。

垂直登陆一直是美国两栖作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后,再多说一句。

美军执行两栖登陆作战任务的部队是海军陆战队,而不是陆军的机械化部队,而且现在美军没有机械化师这种编制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新军事革命把师全都变成了旅级战斗队。

题主的该更新知识结构了。


水井土城



这个问题出的比较笼统,硫磺岛战役美军登陆部队是三个师,再加上约500艘舰船支援登陆,这其中包括500架以上的舰载机和已经攻占了的塞班岛机场上起飞B–24、B–25轰炸机,还有海军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上的406毫米、203毫米、127毫米舰炮的支援...上面这张图片中的巨型弹坑,就是美军B–24轰炸机投下的2000磅航弹炸出来的...所以,硫磺岛战役登陆美军的火力支援力量是很强大的!

回到问题当中,一个现代美军师去攻打硫磺岛有没有这样强大的支援?哪怕是五分之一也行!如果有那么5天的时间足够用了。



硫磺岛战役美军久攻不克、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是两条,一是:日军
放弃了滩头歼敌的反登陆战的主要战法,而是在岛上构筑了大量的地下掩体,比如说:硫磺岛的制高点“折钵山”,日军从山顶到山腰再到山脚构筑了9层山体工事和通道,这座“折钵山”被掏空内部形同蚁穴!易守难攻,加上美军不善于“掏洞作战”,所以伤亡大增。

第二,就是当时美军的支援火力虽然强大,但使用效果不太好,受技术条件的现在,美军当时的航弹和大口径炮弹都使用“碰炸引信”,这种引信为了提高安全性反应有些迟钝,而日军在构筑工事时由于缺乏建筑水泥,使用了火山灰掺拌,虽然强度不够,但这种水泥掺了火山灰的材料在固结后变得有很高的弹性,使美军的航弹和炮弹打在上面之后被弹开几米远,杀伤性大减...类似的这种情况抗战期间我军攻占腾冲县城的时候也出现过,腾冲县城墙就是用火山岩砌筑而成,“飞虎队”投掷的航弹撞到城墙后也被弹开...后来在航弹的弹体上焊上两根钢筋直插到城墙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硫磺岛的问题到了21世纪已经不是问题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有各种精确制导的“钻地弹药”,大大的提高了打击力度,比如说


:图片上F–15E投掷的GBU–28型5000磅航弹,使用了“延时引信”和硬质合金头锥、203毫米炮管为弹体,可以轻松的穿透地下30米的深度后再进行爆破,用它打击日军的浅深度工事是非常适合的!如果有200架F–15E战斗轰炸机参战,每天实施600~800架次的攻击,5天就是1200~1600次的轰炸,小小的硫磺岛早就炸的片甲不留了。
如果没有空中支援,也没有大口径舰炮,那么美军一个师要想5天之内攻占硫磺岛是很困难的事情,估计要半个月的时间。

目前美军的一个装甲师有:M1A2坦克348辆、M109型155毫米榴弹炮72门、M270远程火箭炮9门、M120/121型120毫米迫击炮60门;单兵攻坚武器为:238部“陶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标枪”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08部、古斯塔夫90毫米火箭筒24个,另外还有36架“阿帕奇”直升机和“超级眼镜蛇”直升机8架,都能发射“地狱火”导弹。


被美军摧毁的日军150毫米榴弹炮,这些炮兵暗堡都进行了加固和备覆,但现代的激光制导155毫米口径榴弹,仍然可以将这些暗堡连同火炮彻底击毁。

现代的武器装备的性能要比二战期间的装备提高了许多,主要的炸药的填充绝大部分都是黑索金高能炸药,以非二战期间的TNT,还有现代炮兵进行火力打击都会有无人机和炮侦雷达去发现目标,射击的精确性要好于二战时期,美军的坦克和大口径自行火炮炮管数量加起来超过400根,都可以进行直瞄射击,摧毁日军的炮兵掩体和火炮应该不是问题,同时武装直升机也可发射反坦克导弹将日军的重武器摧毁,但是日军在硫磺岛的火力点太多,仍然需要逐一争夺,这个时候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变得非常重要!


反坦克导弹摧毁水泥工事,并且将里面的武器和人一起炸毁和消灭
,由于反坦克导弹射程都在2000米以上,日军的轻重机枪根本打不到这些导弹射手,并且这些射手有步兵战车做掩护是很安全,日军的“万岁进攻”也起不到丝毫的作用白白送死...使用坦克炮、自行榴弹炮、武装直升机、反坦克导弹...等等远程武器打击日军阵地、隐藏山洞,虽然慢一些通过消耗最后也会将日军的守岛部队消耗殆尽,日军的武器由于性能相差太大对美军武器够不成实质性威胁。

总的来说,在现代化高性能武器的支援下一个美军师可以将硫磺岛攻占,只不过5天的时间不太可能完成...当然时代不一样了,美军的伤亡也会大大小于70多年前。


皇家橡树1972


美军在硫磺岛登陆的部队有三个陆战师,还有一些其他部队,总共上岸打仗的是六万多人。剩下海军陆军,总共是11万人。如果把登陆部队的六万人换下来,换成现在的陆战一师,其实意义不大。

美军这一仗呢,武器方面其实已经达到一个饱和了。他打了一个多月,已经不是武器问题了,而是日军的猥琐打法导致。日军并没有进行多少滩头防御,而是将山挖空,构筑了众多工事和固定发射点,用的是混凝土,还有的工事是天然的岩洞。日军就缩在里面对着美军打。

美军这方面的原因在于情报失误,他对着硫磺岛疯狂倾泻弹药,结果压根没炸多少鬼子,日军全在地下,等轰炸结束再出来。等到美军进攻了,美军就直愣愣的冲上滩头,本以为日军被炮击的差不多了,结果被日军重创一顿,前期登陆的部队伤亡非常严重。美军对于日军的工事,基本就没什么了解。

美军认为的是,日军会像在塞班岛一样,对着美军发动万岁冲锋,结果压根没有,本打算的是,炮击解决掉大部分日军,然后上去清理一下残余就行了。结果是逐个要塞争夺,美军对日军所在的坑道,挨个清除。美军打的时间长,伤亡多,就是在这上面,根本就没法一次性的对日军造成重创。

美军陆战一师满编是2万人,三个步兵团加上六个直属营和一个炮兵团。总共80辆坦克、233辆两栖战车、165辆装甲车,还有两百多门各类型火炮。这火力呢,其实还算不错了,比硫磺岛上面那六万多人要好,硫磺岛上的美军,总共200辆坦克。但是问题是,换成现在的一个陆战师,人就变少了。你还是要逐个坑道的去解决日军,这就是需要时间的。硫磺岛战役后期,美军将一部分坦克改成了喷火坦克,对坑道里喷火。但你这是上帝视角了,他不可能一开始就把M1A1改成喷火坦克,能不能改也不一定。

两万人登陆硫磺岛进攻的话,人数不够,铺不开。这仗最大的问题在于情报不足,侦察也不够,对岛上的地形、工事的布置也不够了解,日军的火力也不够了解。

美军登陆之后,遭遇日军激烈抵抗之后,需要做的是对岛上进行重新侦察,岛上的工事,起码他得重新侦察两天,然后再更新武器配置,重新进攻,这一来二去,五天过去了。

但是即便是五天打不下来,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伤亡。


军武文斋


不能。

硫磺岛是一个要塞化堡垒化的岛屿,全岛遍布依托山体建成的地下工事,现代导弹大炮都派不上用场。

不急的话可以围而不打拼消耗,等鬼子弹尽粮绝受不了自然会出来挨枪的;如果急的话,那就得一个一个堡垒慢慢啃。以美军在阿富汗的表现,你觉得他们能在五天解决战斗吗?

附带问一下,你所说的后勤补给是否包括空中支援?没有的话,美国大兵只能老老实实等两到三个月,他们怎么可能去硬啃一个个堡垒群?即使有他们也要准备大量钻地炸弹,见着有敌人就炸,不然还是没指望速战速决。


真正鳄鱼不哭


五天?五小时就能让这座岛上连老鼠都不剩,当然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只是想说现代美军完全有纬度级别的优势

当时久攻不下伤亡巨大,是因为日军的“苟”说白了就是躲在坚固的掩体里阴你,美军舰炮和轰炸都无法摧毁那些掩体,也无法杀伤到里面的日军,但现代美军只需要无人机配合一发温压弹,就可以搞定点清除了,“苟”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


请叫我小小小少爷


硫磺岛不算大,但是真要攻下硫磺岛的话,其实不是火力和人数的问题,而是要找到被攻击的目标。毕竟岛上日军还有两万多人吧,又是困兽之斗,别说找这些人呢,就是五天找两万头猪估计也来不及的。还有火力再好,如果美国军人的士气不足以及作战技能差的话也是没有用的,当年上甘岭已经有过战例了。


Song_ww0928


很好打啊,当年日军拿现在的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毫无办法,随随便便就压制到不能冒头,两三天就拿下了。。。各种钻地炸弹耕一遍,然后a10和阿帕奇巡逻,剩下就是陆军收割了


自由行走的木


五个小时!钻地弹!军用机器人!精确导弹!无人机!生命探测仪!

如果是俄军的话,五十分钟搞定!只需要投掷安理会明令禁止使用的温压弹即可!!!整个岛不会有任何生命存在,哪怕你藏在地下十多二十米深,也逃不过缺氧窒息亡的命运!!!


szliu911


战场监视雷达加上温压弹。各种红外夜视探测设备的运用能极大防止日军的夜袭和伏击。


金30895348


这个后勤充足是怎么个概念啊……是自己的编制内火力还是所有能调动的火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