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何方明



上了年纪的人之所以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上了年纪的人相对缺乏网络金融知识,不懂得网上操作支付,很难通过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购买理财产品,不得不去银行购买。

二、上了年纪的人思想有惯性思维,新鲜的事物一时很难接受,多年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想到购买理财产品,不由自主的会去银行购买。


三、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很清闲,没有太多的事要做,有时也会感到孤单寂寞,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可以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减少孤单寂寞感觉,因此乐意去银行购买。

四、上了年纪的人凡事都以安全第一,网络渠道购买的东西,抓不着看不见,没有安全感,在选择购买理财产品渠道时,安心的去银行购买。


沙财宣


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这本身是符合常理的,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

一、保守倾向

老年人管理钱财,主要是求稳,求安全。钱都是自己几十年的血汗钱,也是自己的养老钱。有些子女不争气或者不孝顺的,养老全得靠自己,要是随便继续什么理财投资亏掉了,自己已经没有继续赚钱的能力了,后半辈子怎么过?

所以大多数老人都属于保守型的人群,无法承担也不愿承担分析,自然会选择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

二、使用习惯

现在虽然移动互联网已经很普及了,互联网理财方式也多样化了,但还是有不少老人选择到银行取存钱,这是多年行程的习惯。以前老人钱都是放在存在上,卡都不习惯。暂时不用的钱存定期,那种纸质的定期存单,盖上银行的公章,锁起来,踏实。

正是这种长期的使用习惯,使得老年人依然喜欢到银行进行理财。

三、惯性思维

现在银行理财已经打破刚兑,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承诺报本的,实际上和很多互联网保险类、券商类理财产品没有区别,但老人们们依然会认为银行的理财是保本的,因为一直存钱在银行,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这种惯性思维自然会让老年人更倾向于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只是网店在那里,只是银行不太可能倒闭,要是互联网理财,那天网站打不开了,自己找谁去?这种心理老年人其实是普遍存在的。


我家里的老人,亲戚,其实本身也存在这个情况。并不是说他们一定就不懂互联网,而是人的思维、性格固化后是很难改变的,但这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错,理财方式不一样,每个人由自己的行为模式主导而已,结果都是差不多的。


财经宋建文


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01.文化程度偏低,不会用手机上网,更不懂得网上还有定期理财可以购买。

就说我妈吧,小学三年级不到的文化,触摸屏都不会用,嫌麻烦只能给她买键盘式手机,没办法上网,不能微信。

02.从小根深蒂固的思想,决定的。

他们这一辈最早接触的就是银行存款,最早接受的思想就是把钱放在银行有利息拿。就算你跟他说现在手机购买利息高他也不愿意,害怕手机丢失了钱就没有了,还不如一张存单或者存折来的真实?

03.认为安全性高,眼见为实。

银行网点遍布全国,在里面购买理财产品不怕它跑了。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有问题可以直接杀上门去找人,熟门熟路。

所以,由于上述几点原因造成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把钱存银行,让那些有心人给忽悠买了银行定期理财。


小方聊投资理财


尽管新闻媒体不时有报道投资者买银行理财产品被骗的消息,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银行依然是普罗大众最为信任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大银行。上了年纪的人倾向于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实际就是基于对银行的信任,从而对其销售的理财产品也抱有较高信任度。由于我国建国伊始,出现在大众眼前的都是国有银行,其长期以来积累的信用和口碑令到人民群众有安全感。因为背后暗含着国家和政府信用在托底。

此外,一般来说,年纪越大的人,思想越趋向于保守,他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追求高收益,而普遍求安稳。而购买理财产品,无非是线下和线上。线下渠道毕竟有经办的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给你解释得清清楚楚,他们的服务态度普遍比较好。这种体验式服务有时就是销售成功的关键。

而线上渠道就不一样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对于新东西的求知欲普遍较小,尤其是涉及到资金安全,本身对网络就不熟悉,害怕被骗的心理普遍存在。在实体银行买的理财,被骗了,你还可以去银行找当事人,当事人跑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而网络上被骗,就复杂多了,你连当事的责任人都找不到。这种谨慎心理使得他们对线上渠道不太感冒。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到银行去买理财产品,既有实体银行方面的客观优势,也有客户本身的保守倾向。这并不是坏事,我相信,即便再高度信息化的未来,实体银行网点也不会消失,而只会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专业化服务提升客户感受。


独孤求白先森


你相信现在还有人不会用微信吗?你相信现在还有人不会网购吗,其实老一辈的人没有年轻人那种拿着手机就可以各种理财产品随意买的习惯,更不会对网络上各种理财产品动心,他们只相信银行,只会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我父亲辈那一代人,现在还有部分都不用网络聊天工具的,基本有事情都是电话和短信,你让他们去学习,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就是适应不了,就算有了也不习惯去用,这导致他们的思想中只喜欢用了习惯的事物。

那为什么上了年纪都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安全意识

老人看重的是安全,他们认为钱存银行里才是最安全的,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能随随便便的就糟蹋了,放在银行里起码保险,起码能安心,对于赚多少利息是其次,主要是钱不能没掉,对银行的信任是他们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的原因。

接受不了新事物

网络理财产品很多,他们还是愿意跑去银行储蓄或者买大额存单,这不免是因为网络理财存在太多的骗子,导致他们对网络并不信任,他们宁愿大老远跑银行,也不愿意轻轻松松在网上购买理财产品,加上对新事物不接受,毕竟老一辈思想固化,就不会在网络上购买理财产品。

不想亏损

老人基本都是想本金能保本保息的,不会允许本金出现一定的损失。为了仅剩的储蓄不亏损,宁愿赚点利息也不愿意相信其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况且近几年老年人因为信任各种理财被欺骗的事件非常普遍,导致了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自然就会信任银行是不会让自己亏损的。

因此,上了年纪的人就是认为银行是安全的,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会有太大风险,银行不会坑老年人,这些思想导致他们更愿意去银行存款,去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而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不愿意去购买银行没有推荐的其它理财产品。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老人们渠道不行,也不理解代销和自营的区别总以为银行会给他们刚兑。于是在没有打折的情况下,白白交了足量的申购费,流动性还差。。。

但是讽刺的是:据数字显示,在银行购买理财的老头们收益往往比支付宝上购买的知识丰富的年轻人收益更多。。。。不是因为支付宝坑咋们,纯粹是因为太方便了,我们手欠,反而造成了大家挪来腾去无法做长期投资,积小成多0.1折的申购费压垮了我们自己。

在美国也有这种现象,etf之父也讨厌etf。尽管etf的被动投资打败了80%的基金经理,但是投资在etf上的个人收益往往不如从经理那里购买基金的个人。。。

落后的申购渠道不是理财的障碍,手贱才是!



第一周目我妻由乃


这是因为我们的老年人对银行信任,银行自推出理财业务以来,老年人就关注这个投资项目,首先是老年人的心理作用,相信国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安全,理财产品收益率又比存银行利率高,购买额度门槛低,现在只要一万元就可以购买,在城镇老年人每月退休金发放日,就会发现老年人在银行网店买理财产品,也是成了老年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虽然现在理财产品越来越多,那些互联网金融业务对老年人来说就是门外汉,不懂也不会再去学,大家数老年人思想保守,行为稳重,对于那些风险较大的如股票之类的东西,不会去碰,可以说这个理财产品几乎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产品。


百味人生59451


不止是上了年纪的人,现在只要80后起步的,基本都接触理财。

你可以说你没有,但我绝对会认为你没能力和财力,不然不会接触不到。

现如今全球还是没有去美元化,拿年初来说,你可能一万美元当时6万人民币就够了。但是现在需要7万多,也就是说你手里白白损失了1万块的购买力,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实。

但你问的是老人,这就更明了了,毕竟老人负担已经没有了,子孙满堂,不需要为后续房子车子生活所奋斗,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投资和理财,也算是能够积攒一些自己的财富给后代,还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起码现在银行业还是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的,除了爆发次贷危机,但是这个我们谁都不希望看到,所以就不提了。

所以说,现在理财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你有点富余能力的,基本都有这方面的需求,不然不会有银行的存在。


外汇界雪莉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银行是他们在生活中最经常接触的金融机构,所以有很多信任关系在里面。至于为什么喜欢去银行买理财我想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哪我也不信,我只信银行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大多是出生在50年代左右,中国的金融机构种类少,见得最多的就是银行,这一条就足以让百分之80%的老年人选则在银行买理财,另外银行有国家信誉背书,持牌经营,让人放心。

而且经常去银行办业务比如查个公积金啥的,和银行工作人员接触的多也会加深信任关系,所以买个理财也是水到渠成。

二,“你们这有什么理财产品,保本保息吗?”

我曾经在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期间的话经常会遇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咨询银行理财,首先第一句就问:“你们这有什么理财产品,保本保息吗?”之前的银行产品确实有很多保本保息的,客户不用承担风险,虽然收益不高,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足够了。比较受欢迎。

不过自从2018年资管新规下来之后,要求打破资金池,打破刚性兑付,现在这种产品越来越少,上了年纪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哦。

三,信息闭塞,接受新生事物的意愿不高

要知道现在互联网发展的是非常迅猛。除了银行,还有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第三方的财富管理机构等等。而且都有APP可以在线购买,非常方便,也比较受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对这种方式显然并不是那么的在行,另外可能也不是很信任 ,所以并不是非常愿意做新的尝试。


所以综上所述,银行肯定还是老年人的首选,毕竟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获得高收益已经不是他们的理财目标,而是能够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降低风险。


小妖读保


原因还是在于老一辈的人投资理念过于陈旧、缺乏进步,主要体现在于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缺少学习理财知识的途径

老一辈的人没有能赶上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在理财知识教育没能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部分人的认知水平还是停留在普通的银行理财等投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关键因素。

他们并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机在线教学等=等方式去学习到更多的理财和金融方面的知识,用于拓展自我的认知。

毕竟,一个人的认知得到了提升,自然而然会拓宽自己的知识范畴。

二、老年人不愿意接受太多新事物

这些年,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兴起的时候,大多数人一直是存在持有观望的态度,其实家里的年轻人给老年人科普了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之后,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使用移动支付,他们觉得不安全,容易导致自己的钱财损失。

就像这些年兴起的指数基金,黄金、比特币等一些新的投资产品,对于上年纪的人是很难去理解和接受的,他们觉得自己不懂,就意味着这东西不可靠,自然也会在投资上失去一些机会。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上年纪的人愿意去把钱放在银行理财,也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投资产品。

综上的分析,我觉得不是上年纪的人不愿意把钱放在除了银行理财以外的投资产品,而是基于他们目前的认知范围,不可能拿自己毕生的积蓄去博取未知的事物中,因此,放在银行理财是他们的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


点赞❤️❤️和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关注@杜耶说理财,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