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村老人擺攤兒賣野生獼猴桃,一袋5塊錢不是很好賣半天才出賣3袋


這天景區裡有大型活動,來的人很多,在景區附近居住的這兩位老人趁這機會到會場上擺攤兒賣野生獼猴桃。

老人年紀大了,也沒有帶來多少獼猴桃。他們把帶來的獼猴桃用塑料袋分裝成1公斤左右的一袋一袋的,要價5塊錢一袋擺在路邊賣。

獼猴桃算是大眾化的水果,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含量很高,據說野生的獼猴桃更甜更好吃,營養成分更高,就是個頭小;老人在攤上賣的這些野生獼猴桃看上去比鵪鶉蛋大不了多少。

豫西的秋季,山裡有很多野果陸續成熟了。過去,當地人一是不稀奇,二是也吃不了那麼多,多數都爛掉或者被鳥獸儲藏起來做越冬糧食。

如今,人們慢慢有了商品經濟意識,特別是鄰近景區的群眾,到了野果成熟的季節他們都會採集一些向遊客們銷售,換取一些零花錢。

前半天會場上人山人海的,但時已過午,老人的獼猴桃並沒有賣出去多少,攤上還剩下不少沒賣出去;聽老人說,他一上午賣出去了3袋,收回來15塊錢。

會場附近也不少飲食攤兒,但老人不捨的花錢到攤上吃飯,從兜裡掏出一塊兒東西遞到嘴邊慢慢的啃起來。

趁老人說話的間隙,我留意了一下,老人吃的是中秋節的月餅。當天離中秋節已經過去了10天,對一生節儉慣了的老一輩的人來說,也許算是奢侈了,在家幹活時也未必捨得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