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那个“偷懒”的同事,竟然升职加薪了!职场人如何避免低勤奋努力

本文共2856字

预计阅读时间:5min


那个“偷懒”的同事,竟然升职加薪了!职场人如何避免低勤奋努力


一、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得不到老板的赏识?

周末约朋友出来吃饭,她却闷闷不乐的。

“我感觉职场太不公平了!”

“这不是才入职不久吗,怎么了?”

“我觉得我那个同事是关系户,我都没看他做什么事,他都是到点就走,上班还偷过懒。反倒是我每天忙得像个陀螺,还常常加班,结果凭什么是他升职加薪啊!”

原来领导布置了一个任务,朋友拿到任务后就立刻着手去查资料,写方案;同事则不慌不忙,跑去和其他前辈聊天了解情况,和领导请示。

结果朋友交上去的方案被打了回来,同事的方案却通过了,还得到了领导的称赞。


其实朋友非常努力想把工作做好,然而努力都白费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她不懂得一个策略——做少得多。

做少得多,听起来似乎有点投机取巧。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做成一件事应该是勤勤恳恳。天上又不掉馅饼,怎么好事都落在你头上?!

恰恰相反,做成一件事,并不是因为你做得多,而是得做得对。做少得多就是做对了最关键的那几件事。

职场并不会因为你做得多,非常努力就奖励你,职场看的是你的价值。

如果一直拼命在错的事情上努力,你只是低勤奋努力,和升职加薪南辕北辙。

正因为朋友不懂得这个道理,才会陷入低勤奋的努力,


那个“偷懒”的同事,竟然升职加薪了!职场人如何避免低勤奋努力



二、越是陷入“低勤奋努力”,成长的越慢

1、什么是低勤奋努力?

低勤奋努力指的就是看起来非常努力,实际上不知道努力的目的和方向,最后也拿不出有价值的成果。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就是这样,每天5点半起床看书,等待早操的空档也要背点数学公式,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几乎全部拿来学习了。然而一到考试,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她苦恼过,成绩不好还自我安慰:我已经非常努力了。

这样的努力,只能感动自己。


2、没有目标的人,更容易陷入地勤奋努力

兰兰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她一直梦想着过上高度自律且努力的生活。看到别人写手账她也写,看到别人每天坚持背诵单词她也背;她看别人什么做得好,她也就跟着做。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感觉很有成就感。结果坚持了不到一周,把自己弄的身心俱疲,白天上班打瞌睡,工作上出现失误,被领导批评。

兰兰悲哀地想:自己这么努力,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

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最容易陷入低勤奋努力。他们看似很忙,实际上却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术上的懒惰。他们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目标,更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遇到事情不假思考就去做。


3、做到这3点,就可以跳出低勤奋努力的陷阱

(一)停下手中的事

不要再自以为是地瞎忙了,先停下手中的事,让自己清醒一下。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

(二)多提问,明确做一件事的目标

目标就是指南针,让你知道自己要去向哪个方向。

当你要做一件事或者完成一件工作的时候,不要拿过来就做。

多向领导提问,问清楚这个任务的目的、要出什么成果、具体都要做哪些事,应该怎么做。

多向自己提问,问问自己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件事,这件事有什么规律,能否迁移到其他领域。

当你开始提问,你就开始自主思考了。

(3)善于调取资源,不要故步自封

初入职场的人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自己不麻烦别人,独立完成工作,才能展示自己的价值。

但实际上,职场上,一个人活不成一支队伍。职场要求员工产出价值,更看重结果。

就连牛顿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也完全可以学习借鉴前辈他人的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

从价值思维来看,你能调取的资源越多,越有助于你完成工作,更有助于展示自身价值,实现双赢。

那个“偷懒”的同事,竟然升职加薪了!职场人如何避免低勤奋努力


三、掌握这4点思维,你也能做少得多

小李在工作中经常要和不同的同事协作,一开始他连同事在哪个办公室,做什么职务都记不住。慢慢的,小李不但和同事熟悉了起来,还能精准快速找到交接人,并进行高效沟通。

原来他只是做了这样一件事:他要来了通讯录,然后自己制订了一份新的通讯录表格,将同事的姓名、性别、职位职责、部门、工作电话、固话、邮箱、办公室号等都记录了下来,除此之外,还记录了一些同事在工位的时间,和工作文档交接时的细节。有了这些,需要交接工作时,他打开一查就能找到,大大提升了工作交接效率。

做少得多的本质,其实是把握了做成一件事的关键点。

做得多不是重点,以结果为导向才是重点。

认知思维得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和产出的成果。

想要做少得多,你需要掌握4种思维。

(一)复利思维

人和人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1.01法则和0.99法则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差距。


那个“偷懒”的同事,竟然升职加薪了!职场人如何避免低勤奋努力


每天多做一点点,和每天少做一点点,时间久了结果是天差地别。

因此,复利思维就是从长周期视角来看,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

彼此之间,不断循环。

从长期视角来看,做对自身有益处的,比如健身,比如阅读,比如终身学习。


(二)杠杆思维

发现杠杆理论的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杠杆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做很小的努力,能获得更大的价值。

如果一个任务出现过2次,那就要考虑把它流程化、系统化。

如何将重复任务系统化、流程化?只需要3步:


第1步:做记录

完成一项任务,问问自己刚才做了什么,然后记录下来。


第2步:做经验萃取

这个任务工作能否做个总结,抽象出一般的规律。


第3步:形成流程或者清单

让一个事情一点点开始,让流程变成清单,变成一个一个的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都是什么,要怎么做。


(三)系统思维

管理者和执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看事情的层次和高度不一样。

执行者容易沉溺在具体的任务中,只专注做好眼前的这一小部分;而管理者需要有系统思维,全局视角,看各个部分是如何协作连接的,又怎样的路径。

古人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指的就是系统思维。

当你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全貌,就能掌握它清晰的脉络,才能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走。这样即使走错了;也可以及时纠偏。


(四)模型思维

掌握一些常用的思维模型,这样在你需要分析、分解任务时就可以做客观有理有据的分析,而不是只凭借直觉。


举个例子,老板要求小明在一个月时间内分类整理好公众号2019年的文章,小明应该如何有选择的请示老板呢?

小明就可以套用RSQC期待管理模型进行大概分析。

RSQC模型中:

  • R(Range) 代表范围
  • S (Schedul) 代表进度
  • Q(Quality) 代表质量
  • C(Cost) 代表成本


可以做如下分析:

  • R(范围):公众号2019年的文章
  • S(进度):1个月
  • Q(质量):未说明具体分类
  • C(成本):小明一个人,工作大约21天工作日

经过这么一分析,就可以看出哪些因素还不明确,那么小明就可以具体问下老板对质量的要求,比如具体如何分类,分多少类 等等。如果对质量要求很高,文章数量又太多,那就可以和老板商量增加人手(成本),或者延长时间(进度)。

这样有理有据,才能客观的、有选择的进行汇报和执行。

常见的思维模型有PORT、RSQC、GROW和黄金思维圈,可以随时套用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将大大提升你分析事物的能力,让你事半功倍。

结语

这个时代,比努力更能决定人生的,是你的认知思维高度。

毕竟,世界是懒人创造的。

做少得多,是借用杠杆力量和系统思维做放大器。

人生并不是线性增长,而是在开始出现拐点的地方迅速增长的。

让你的努力用在合适的地方,让你的价值最大化,才能实现高效能持续稳定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