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不差錢的阿里巴巴為何三顧港交所,非要在香港上市?


"阿里巴巴成立二十週年之際,正式重返香港主板上市。"

不差錢的阿里巴巴為何三顧港交所,非要在香港上市?

香港當地時間2019年11月26日上午9點30分,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掛牌,主板正式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9988”。

9988,這是一個多麼吉利的數字啊。

阿里巴巴-SW發行價為176港元,據招股書披露,阿里巴巴此次發行5億股新股,另有7500萬股超額認購權。

而在上市首日,阿里巴巴開盤就大漲6.25%至187港元/股。直至港股收盤,阿里巴巴-SW股價鎖定在187.7港元,當日漲幅高達6.65%。當日換手率為0.34%,成交量為7275萬股,總市值為40143億港元。

自此,阿里巴巴一舉超過騰訊控股(00700.HK)成為港股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成為中國首家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或許是受到香港上市的消息提振,阿里在美國市場的股價也回到了半年前的高位,由160美元/股左右升至190美元/股以上。

這次香港成功上市,阿里巴巴不僅能通過再上市獲得充盈的現金流用以對抗經濟增速放緩壓力,募資所得款項也可用於對外投資或回購股票,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因為受到全球經濟下行影響,阿里巴巴的日子也不好過,2019年06月的股價一度下跌近20%。

阿里巴巴

三次赴港上市之路

不差錢的阿里巴巴為何三顧港交所,非要在香港上市?

“張勇說:“在阿里巴巴20週年生日之年,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

這真的是今年最貴的一聲鑼。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的成功上市,讓其成為了2019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股發行,同時也是2011年以來香港融資規模最大的公開發行。

但是,阿里巴巴赴港上市之路並不是那麼的一帆風順。

“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會回來。”2014年,馬雲就曾對港交所“深情告白”。

01

2007年10月23日,港交所披露阿里巴巴提交的招股書,其當時以中國領先的B2B電子商務公司在港交所申請上市,募資116億港元,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公司融資規模之最。

上市後,其股價曾飆漲至發行價3倍,成為當年“港股新股王”,市盈率一度超300倍。

然而隨後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阿里2B業務受到巨大影響,股價開始崩盤。2008年3月破發,10月跌至3.42港元低位,較發行價跌去30%,與此前41.4元高位相比跌超90%。


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披露全年業績的後兩個小時,首次發佈了和私有化有關的公告,並從港交所退市。

02

2013年,阿里巴巴嘗試將集團業務整體上市,地點依然是香港,卻因堅持同股不同權的雙重股權結構遭到港交所拒絕,此後遠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美東時間2014年9月18日阿里登陸紐交所,發行價68美元/股,不計超額認購行權,IPO募資約218億美元,若計入可高達250億美元,創美股史上最高IPO融資記錄。

2014年5月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SEC”)首次披露了阿里巴巴集團遞交的招股書文件。該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已將自身定義為全球最大的在線和移動商務公司。

不差錢的阿里巴巴為何三顧港交所,非要在香港上市?

2018年04月24日,港交所發佈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赴港上市。“同股不同權”不再成為上市阻礙,內地互聯網企業的赴港上市潮由此開啟。

03

2019年11月26日早上9點30分,阿里巴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但曾對港交所深情告白的馬雲卻已宣佈退休,不在敲鐘現場,不過他在2018年曾公開宣告自己已經擁有香港身份,想必那時是在為赴港上市做準備。

阿里巴巴

赴港上市能得到的好處

首先,美國香港兩地上市對阿里巴巴明顯有著平穩股價的作用。

在美國和香港這類開放市場,其股票可以通過一定的程序轉換。比如阿里巴巴在美國發行的是ADR,其價值與普通股相比約為1:8。

ADR相比一般股票的流動性更高,可以與其它憑證或證券互換。

一位私募投資總監曾經分析道,美國香港兩地股價一旦出現大幅價差,投資人就有可能從低價市場買入阿里的股票,然後在高價市場賣出以獲取套利。那麼從長期來看,其兩市的股價會向中間靠攏並逐漸趨同。

“這相當於一個‘錨定’的作用,畢竟內地和香港投資人對阿里更熟悉,(回港)對公司平穩股價有所幫助。”上述人士說。在阿里巴巴宣佈香港上市後,其在美股價就一路上漲。

再者,港交所擁有更大的市場。

2019年6月13日,就在阿里巴巴傳出想回港上市消息的同時,中國科創板也宣佈開板,同樣是瞄準創新型企業,同樣也接受同股不同權的架構,但阿里巴巴並沒有選擇迴歸A股。

業內人士坦言,這是因為阿里巴巴迴歸的資金量太大,雖然130億美元相比當年在美上市的250億美元減少了,但仍是A股市場“不可承受”之重。

國內A股市場最大IPO紀錄保持者是農業銀行的100億美元這一數字。

“如果在科創板,阿里無疑會吸引大量資金,而科創板針對的是發展中的創新企業,阿里這樣的成熟企業需要更大的市場。”他說。

阿里迴歸對港股市場有著積極的提振作用。

“阿里迴歸是有一定的市場提振效果,通過頭部公司(阿里、騰訊等)來吸引市場的眼球,提升港股整體活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