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97个药品谈判成功,国家医保局“灵魂砍价”能为患者省多少?

参与此次谈判的150个药品中,共有97个谈判成功,包括22个抗癌药、14个慢性病用药、7个罕见病用药和4种儿童用药

119个新增药品谈成了70个,价格平均下降60.7%,多款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

谈判专家:“我的手环会监测健康状况,全天都是压力红标,11个小时高压状态,几毛几分钱都要砍。”

有6种产品参与竞争的丙肝(1b型)治疗用药,国家医保局采用了全新的“竞争性谈判”,即不设定最低价,由企业各自报价,按报价由低到高确定入选品种。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发自北京

本文首发于2019年11月28日《南方周末》

97个药品谈判成功,国家医保局“灵魂砍价”能为患者省多少?

2019年11月28日,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公布,97个品种入围,新增药品平均降价六成(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图)

患者、医生、药企翘首以盼的最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终于在2019年11月28日正式公布。

上午10点一过,骨髓纤维化患者的救命药“芦可替尼”将降价进入医保的好消息,就在患者群里“炸开”。类似的喜讯,也陆续传到丙肝、糖尿病、肺动脉高压等患者群体当中。各企业也纷纷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药品入围的消息。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消息,参与此次谈判的150个药品中,包括119个新增谈判药品和31个续约谈判药品,共有97个谈判成功。119个新增药品谈成了70个,价格平均下降60.7%。

谈判药品所覆盖的,包括癌症、慢性病(包括糖尿病、乙肝、风湿性关节炎)、耐多药结核、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且多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药品。

为优化医保目录药品结构,降低患者用药负担,鼓励更多创新药以全球最低价格进入中国医保,11月11日-13日,

国家医保局与七十余家药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闭门杀价”。

“我们要求企业,进口药品必须给出全球最低价,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都开出了‘平民价’。”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保守估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患者个人负担水平将降至原来的20%以下,个别药品降至5%以下。

本次谈判药品的协议有效期为2年,新版目录拟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降价有多猛?

此次谈判成功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12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谈成了8个,其中很多都是2018年才获批上市的。用于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罗沙司他,甚至2018年12月才获批上市。这些新上市的药品被迅速纳入目录,释放出高层支持创新药的明确信号。

作为抗癌药领域的“明星”,PD-1抑制剂能否进入医保是业界

关注的焦点。

按照2018年12月31日以前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上市的要求,符合此次医保谈判条件的企业有4家——百时美施贵宝的欧狄沃(俗称“O药”)、默沙东的可瑞达(俗称“K药”),国产君实生物的拓益和信达生物的达伯舒。

最终,只有信达生物的达伯舒以2843元 (10ml:100mg/瓶)的价格谈判成功,价格降幅高达63.73%。但仅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

有研报认为,企业方面有多种考虑,比如K药主要考虑到后续新适应证陆续在国内获批,若此次大降价,其后续医保谈判续约仍面临降价压力,因此不会出现极端杀价行为。

的确,未能就价格达成一致是谈判失败的主要因素。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明年的药品谈判中关于PD-1的谈判也会是重要的一方面,市场竞争越充分,价格越合理。

“药王”修乐美降价59%,以1290元/支的价格挺进医保。自2002年上市至今,修乐美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畅销药物榜首。但此前,由于没有进入医保,国内患者以自费为主,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例,患者1-2周注射一次,一年花费高达20万元,这也限制了其在中国区的销量。

三种丙肝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肿瘤、糖尿病等治疗用药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

97个药品谈判成功,国家医保局“灵魂砍价”能为患者省多少?

此次被纳入医保的一些典型好药。(来源:央视新闻)

对于4个未续约成功药品及其他未谈判成功的药品,熊先军表示,医保目录是一个动态调整的机制,根据条件变化,有进有出,此次未入围药品未来还有机会。

-2-

“再降4分钱吧”

公开在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上的药品及价格已是精准的铅墨,但对患者来说,可能意味着度量生命的真金白银。

“既要考虑群众期待和基金承受能力,又要考虑药品企业生存利益和研发成本,如何选取平衡点、达到供求双方的标准,我们深感千斤重担。每一分钱都是我们争取的焦点。”参与谈判的专家代表、吉林省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刘宏亮说。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药物经济学专家胡善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国家医保局召集了36位来自全国医学和药科大学、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专家,用20天时间,对150个谈判药物进行药物经济学评审——根据药品的临床效果、市场规模、国际参考价格等等因素,将对药品的“底价”

建议提供给国家医保局与相关药企。

2019年11月11日,药价谈判在北京低调展开,5个专家组用3天时间对150个品种进行现场准入谈判。每个专家组由5名专家组成,他们此前都曾参加过国家或省市级药品谈判,有着丰富的谈判经验。

为保公正,谈判采用“双盲”模式,前来谈判的企业不知道要面对哪些专家,而专家组每天随机抽取谈判间,进了谈判间才知道所谈品种,谈判时才知道药品的医保底价。

刘宏亮说,他所在的小组平均每天进行10余个品种的谈判,“我的手环会监测健康状况,全天都是压力红标,11个小时高压状态,真是几毛几分的价格都要砍”。

97个药品谈判成功,国家医保局“灵魂砍价”能为患者省多少?

新版医保目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多款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IC Photo/图)

央视的一段视频,记录下了糖尿病新药达格列净片的“灵魂砍价”过程。

“其他客套话我就不讲了。”甫一落座,药企阿斯利康的首席准入谈判官黄彬便开门见山,给出了第一轮报价5.62元/片。

此次医保谈判中,大多数品种采取的是“比价磋商”的谈判方式,即国家医保局先确定医保支付预期价,企业报价两次,若两次报价均超过预期价的15%,直接出局。谈判组成员最主要任务就是引导企业报出诚意价格,并通过磋商谈判促使企业最终报价不高于事先确定的医保支付预期价格。而企业一方也因有前期的充分沟通基础,能够进行客观理性报价。

当被告知第一轮报价不在预期价格范围内,阿斯利康的谈判代表马上快速调整报价。第二轮报价为4.72元/片,进入到15%的范围。

企业面对的谈判专家,包括了浙江省医保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许伟等5人。“中国市场这么大,我觉得你们还有降价空间”,“

国家谈判好处很多,你还是应该拿出尽可能的诚意,再往下调调”,“4.4元4太多,难听,再降4分钱吧”……

砍价精确到元角分,堪比菜场买菜。其间药企谈判代表多次离席,电话向CEO申请价格授权,经过4次砍价,最后以4.36元/片达成一致。

-3-

首次启用“竞争性谈判”

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林崧作为专家代表也参与了谈判,他抽到的这组谈判的药品主要涉及肿瘤靶向药物、罕见病药物(包括治疗肺动脉高压、多发性硬化症等罕见病)以及丙肝(1b型)治疗用药和部分慢病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有6种产品竞争激烈的丙肝(1b型)治疗用药,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谈判方式——竞争性谈判,即不设定最低价,让企业各自报价,按报价由低往高确定入选品种。丙肝也是此次医保谈判中,唯一采用“竞争性谈判”的。

“参与谈判的6个丙肝药普遍疗效显著,但是价格昂贵,每个疗程费用高的超过5万,完全常规准入和谈判难以使企业价格降到合理范围。”熊先军在接受南方周末等媒体采访时解释。

此外,这类药物“性价比”高。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介绍,丙肝1b型是丙肝最常见的一种亚型之一,虽然该病发病严重,但现有的药物具有“服用方便、疗程较短、安全有效、治愈率高”的特点。

在谈判现场,企业直接测算报价,国家医保局最终选择2家作为中标企业进入目录,同时承诺2年内不纳入新的同类药品。

最终,外资药企默沙东的艾尔巴韦格拉瑞韦(商品名择必达)、吉列德研发的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商品名夏帆宁)、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商品名丙通沙)三款丙肝药纳入医保,降幅平均在85%以上。

这是丙肝特效药首次纳入国家医保,弥补了国家医保目录慢性丙型肝炎药品领域的空白。

另两家参与谈判的企业艾伯维和歌礼制药出局。消息公布后,港股歌礼制药跌幅近25%。

-4-

40%药品签订药价保密协议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在国家医保局公布的谈判结果中,有很多药物并未公开谈判的价格结果。

比如治疗骨髓纤维化的磷酸芦可替尼,成交价格就没有对社会公开,这在病友群里引发了一片争议与猜测,“药价为啥不公开?如果降价后赠药项目停止,还能不能吃得起?”

磷酸芦可替尼是2018年国家抗癌药谈判中,唯一失败的产品。诺华肿瘤(中国)市场准入部负责人邓阅昕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此前公司就听到了患者对于芦可替尼进医保的强烈呼声。“去年很遗憾没谈成,今年我们与总部多轮深入沟通,在今年给出了非常有诚意的全球最低价,绝对是会让患者满意的一个降幅。”

熊先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未公开价格的药品在40%左右,“这是因为医保局与部分药企签订了价格保密协议,不做公开发布,但很快各地的医保部门、医院都会知道这个价格,请患者相信,肯定会看到药价大幅度降低。”

而对于企业申请价格保密的原因,邓阅昕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很多国家都有价格保密政策。跨国药企的药品定价需要考虑全球市场,总部担心中国市场的全球最低价影响他国市场,所以申请了价格保密,这样既能让中国患者用上低价药,又不会对药品在国际市场造成价格冲击。

“而谈到去年谈判失败、今年成功的原因,邓阅昕认为,企业需要提供深入、扎实的价值证据,与国家医保局进行深入、全面的沟通,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结果。“这两年国家医保局对以价换量传递了非常积极的信号,让总部对中国市场也更有信心了。”

熊先军提到,药价谈判只是第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抓好谈判药品目录的贯彻落实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将谈判药品调出目录或调整限定支付范围。同时也要指导各地做好调出药品,特别是2017年谈判准入、在本次谈判中未能续约药品的替代衔接工作,合理保障群众用药连续性。

97个药品谈判成功,国家医保局“灵魂砍价”能为患者省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