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逼仄黑暗的空間裡,他們徒手刨出生命通道

本報記者在現場直擊寒冷的搜救夜裡最溫暖的身影

本報記者 詹程開 藍震 丁原波 文/攝

逼仄黑暗的空間裡,他們徒手刨出生命通道消防人員在全力搶救。


逼仄黑暗的空間裡,他們徒手刨出生命通道◀事故發生示意圖 王磊/製圖

  12月3日17時35分左右,浙江海寧市許村鎮蕩灣工業園區龍洲印染有限責任公司一汙水罐坍塌,造成人員被困。至4日3時許,經認真排摸並確認已知失聯人員全部找到,目前現場還在清理中。

  昨天上午9時許,浙江省海寧市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事故已造成9人死亡,另有4名重傷員在醫院救治。涉事企業主要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已被公安機關控制。

  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許村,這個不是村的錢塘江北小鎮,被外界關注和記掛,祈禱那裡的人們能夠平安。

  凌晨零點時分,室外溫度接近冰點。奮戰了五六個小時的數百名救援人員不願意停下腳步,手刨加機械作業,翻遍每一個可能被埋壓的角落,增加一份生的希望。

  為了爭取黃金救援時間,救援人員靠雙手,不斷刨開布匹,尋找被困人員,海寧公安、應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門,聯動民間應急救援力量,數百名救援人員用雙手接力把雜物往外運,清理出了一條生命通道。

  這個夜晚,本報記者記錄了那些逆行者的溫暖身影。

逼仄黑暗的空間裡

徒手刨出生命通道

  一群群的救援人員中,身著橙色戰鬥服的消防人員異常醒目。逼仄黑暗的空間內,年輕的消防員們徒手刨出一條生命通道,希望能儘快找到被埋壓的人。

  昨日零點時分,錢報記者在事故現場的核心救援區域,看到了數百名救援人員忙碌的身影,大家深一腳淺一腳,不願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角落。

  “人好像找到了!”人群中突然冒出這句話來,沉悶的搜救現場一下子變得躁動起來,紛紛把目光投向救援區域。

  此時,海寧皮特中隊政治指導員沈詩超和他的隊友們,正在裡面爭分奪秒地把一捆捆布胚往外清理——他們已連續奮戰了五個多小時。

  昨日凌晨1點15分左右,被埋壓的一名傷員被救出,後緊急送往了醫院。

  昨日凌晨1點半,錢報記者在救援現場見到了沈詩超和他的隊友們,這是這個晚上他們難得的10分鐘休息時間。橙色的戰鬥服已經被汙垢染黑,黑乎乎的臉上,更顯得疲憊。

  “鞋全溼了。”記者看到有消防員脫下了鞋子,倒出水來。胡升輝是海寧消防中隊一班戰鬥班班長。這個1996年出生的小夥子,入隊6年來,第一次遇到這麼艱鉅的救援任務。

  接到這起警情之前,胡升輝和隊友剛剛在食堂打了飯,筷子還未開動,突然警鈴大作,趕忙換上戰鬥服,60秒內上車出發趕到事發現場。那個點,剛好遇上晚高峰,路上的市民紛紛給閃著警笛的消防車讓道。

  “情況比想象的還複雜,裡面的貨物實在太多了。大捆的布胚堆放在一起,加上被水浸溼後,很難清理。更揪心的是,還有人員被困。”工具施展不開,大家就徒手去刨,這個夜晚,胡升輝和他的隊友一道,與死神賽跑。

  事後,大家才發現,自己身上或多或少留下了傷痕,“那個時候已經顧及不上痛疼,一心想著儘快找到被困者。”

  這群90後的小夥子,在漆黑的空間內,扯開嗓子大喊,“有沒有人、有沒有人”,他們希望用聲音,給被困者信心,告訴他們,救援人員在全力搜救他們。

  時間在一點點地推移,救援人員只能加快速度,不停用手刨,一遍遍翻著雜亂的布堆,直到最後一個人被找到。

  等大家回到中隊,已經是凌晨4點多了,看到還放在桌子上已經冰涼的飯菜時,這群小夥子才想起晚飯還沒吃。

  昨天,汙水罐坍塌事故的第二天。能通往現場的主要通道都拉起了警戒線,線內是各部門忙碌的身影,線外是圍觀的當地民眾,還有大量的媒體記者。

  幾輛挖掘機正在清理現場,把一捆捆損毀的布胚吊上貨車運走。69歲的老嚴,站在幾個巨大的汙水處理罐底下,他望著50米開外坍塌的罐體,搖著頭說:“一地爛汙,這個罐弄好才兩年,怎麼會塌呢?”

  老嚴在龍洲印染公司幹了20多年,是做基建維修的。

  老嚴說,這次事故中的死傷者,幾乎都是緊挨著汙水罐的一家紡織廠的員工。這間廠房是村裡建的,出租給別人辦了廠,“才一年時間都不到。”

  透過這家紡織廠破碎的窗戶,記者看到被汙水罐坍塌波及的廠房西南角損毀嚴重,原本堆在一起的布胚橫七豎八倒在一起,每捆布胚大概有百來斤重。整個廠房一樓,都被漆黑的汙水浸泡著。

  昨天凌晨,海寧市中心醫院急診大廳和ICU室外,門口能坐的地方都坐滿人。傷者家屬們說,在這場事故中,傷亡最慘重的可能是位於厭氧汙水罐體附近的一家名叫“都彩紡織”的廠房。

  急診觀察室裡,一位受傷相對較輕的傷員,回憶起事發時的一幕時,眼神裡依舊充滿了惶恐,“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後,整個車間都在震!燈也滅了,很多人在尖叫,還聽見有人在喊‘完了,塌了’‘有水來了’……現場太亂了。”他說,之後的情況,他不想回憶,也實在回憶不起來,只知道自己抓住了一根鐵棍類的東西,才沒有被隨之而來的汙水完全衝翻。

  “他們哪來得及逃啊!汙水一下子就衝進了廠區,溫度估計有六七十攝氏度,整個廠子裡已經一塌糊塗了。”急診大廳裡,一位遇難者家屬強忍悲傷說。

  39歲的湖北荊州人王師傅和朋友在事發現場附近經營一家布料店, 17時37分,有老鄉突然打來電話求救,說廠裡出事了,“我們馬上開車去現場。可剛剛拐進路口的巷子,就發現裡面發大水了,車開不進去。”出事紡織工廠當時一共有六個老鄉,主要從事布料包卷的工作,“給我打電話的老鄉跑得快。我們發現他時,他跟煤塊一樣黑,身上還帶著一股臭味。他抓著我們說,他老婆和父親還在廠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