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孩子不是天生厌学的,绝大多数孩子刚上学的时候都是兴高采烈的。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会慢慢对学习不感兴趣,为什么?

有如下几个原因:

1、孩子感觉被束缚住了,自己完全被控制,没有一丝自由。

孩子在学校得规规矩矩的,从上课到下课,每时每刻都仿佛被监视,被限制。回到家之后,孩子又被作业束缚住了,被父母监控住。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厌恶学习。

2、孩子上学换来了低评价,影响了孩子的自信

现在的孩子,每天都会被评价。写课堂作业如何?上课纪律如何?学校表现如何?课后作业完成如何?孩子完全暴露在别人的评价当中,而这些评价主要又是以负面评价为主。

比如考试考了98分,成人只会关注那丢掉的2分;写了几页作业,大人只会关注错掉的那几个题目。大人似乎对打勾的地方没有感觉,对打叉的地方特别敏感。家长对孩子的每个错误都如临大敌,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如坐针毡。

孩子每天都需要面对的一个考验是:你为什么还在犯错?

大人似乎忽视了一点:小孩子本来就应该是会犯错的呀。

3、学习没有带来成就感

孩子无法学习获得成就感。成就感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获得别人的认可;

二是自己真正的掌握知识。

遗憾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因为除了前几名之外,后面的同学几乎都会或多或少的被催促着前进。甚至考了前十名,家长或者老师依然会要求孩子更进一步。


其次,现在有些题目太难,超出孩子的理解力。如果经常遇到这些问题,孩子就会很迷糊,因为ta没有感受到自己掌握这些知识,这样的感觉会让孩子不安。

要想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需要大人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来帮助孩子。绝大多数孩子是讨厌学校的学习的,这是一个现实。我们现在属于逆势而行。

一、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要想做到这一点,作为家长的你就不能挑剔孩子的学习过多。你需要掌握“三不”原则:

尽量不要问孩子成绩

就像一个工资不高的人,你不可以经常问ta工资是多少一样,如果一个孩子处于厌学的阶段,你是绝对不要跟孩子谈成绩的。

尽量不要问孩子学习怎么样

厌学的孩子,你问他学习怎么样,孩子能怎么回答你呢?这只会勾起他内心的伤痛,不会让他更爱学习。

少问孩子作业

如果孩子成绩差,家长免不了唠叨孩子:你作业写完没有?什么时候写作业?你怎么写作业这么慢呀?

你越是唠叨,孩子对作业的感觉就越差,他越想逃避写作业。

要想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两个方向考虑:

1、肯定孩子的进步

比如成绩进步了,排名进步了,某个学科进步了,纪律变好了,能够按时写作业了,某类题学会了,计算更快了....家长每天要找出几个孩子的进步来肯定孩子,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2、抛弃难题,别钻牛角尖

有些难题超纲太多,完全没有必要做。遇到特别绕的题目,特别是大人都觉得难受的题目,我们要学会放弃。很多家长看到有题目就一定要孩子解决,实际上这是不对的。有些题目本身设置就不科学,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这些题目到底适不适合孩子做,有什么好处吗?


二、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孩子在学校一天已经憋疯了,回到家你再监督孩子几个小时,孩子不厌学才怪呢,对吧?

我们希望孩子写作业,实际上孩子也有意愿要自己写作业。但是一方面他觉得有点累了;另外一方面他想着玩一下;又或者作业让他觉得有点难。

这些原因都可能阻碍孩子写作业。我们要把这些干扰因素去掉。然后给孩子一个空间和时间自己安排写作业。

只有孩子感觉自己在安排事情的时候,他才有一定的掌控感,孩子才不会那么讨厌学习。

三、允许孩子犯错

我们的教育已经走上了一个极端:从小就以完美来要求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练习的阶段,我们竟然不允许孩子犯错,竟然要求孩子做得又快又对,这真的是非常荒唐的事情。

我们在滥用孩子的智力基础,因为大人的过度索取,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对学习就开始厌恶,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可以说,如果我们允许孩子犯少量错误的话,孩子在学校就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痛苦,孩子厌学的可能也会下降很多。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每天都要被限制,都要接受各种负面评价,感觉自己无法达到大人的要求,这样的孩子能不厌学吗?你只有反过来操作,保护好孩子内心深处好学的种子,才能有效避免孩子尽早进入厌学的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