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配圖,圖文無關

在綿陽房地產發展進程中,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一些神盤,它們雖然前期不被看好,但後來卻跑贏了大盤數倍,讓錯過的人後悔不迭。

然而,也有另一類“神盤”,它們看似含著金鑰匙出生,結果後期卻出現了意外,樓盤的價值出現了轉折點,甚至淪為爛盤,把下手購買的人一夜打回解放前。

1

時代外灘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郊縣的樓盤,風頭居然蓋過了主城。三臺的時代外灘開闢了一個時代。也許從前沒有過,以後也不再有。

號稱佔地100畝,30萬方的江景大盤,售樓部修得金碧輝煌,讓人一看就感覺到這是高端大盤;開發商來自香港,管他是不是香港,管他是真港還是假港,那時候,地處西部內地的農業縣,對香港還是頂禮膜拜的。總之一句話,這個樓盤很港!

開發商就真的把潛在客戶和一些房產媒體組織到香港、澳門去耍了一盤,回來媒體吹,潛在客戶在梓州酒店談感受,激動得要哭,那蕩氣迴腸的場面,就像是傳銷盛典。

時代外灘的價格想不賣高都不行,每平米5000多元,高過了綿陽主城。

港澳組團遊,一個人花不到10000元錢,一套房子多賣你十幾萬,你還要搶,還要感恩戴德,怨誰呢?

豈料,2014年火了一年的時代外灘,2015年就傳出資金鍊斷裂,讓人震驚得不行。

2018年,該開發商申請破產。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據當年在時代外灘幹過的一位管理人員講,時代外灘的開發商把精力都用在了包裝、炒作上,從不過問建築質量,內部管理也一片混亂,一聽到公司要出問題時,每個人都想方設法往自己包包裡卷錢,哪裡還管開發商的死活?

2

溫莎國際

佔地259畝,建面56萬方,大!英倫風範,洋盤!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除了住宅,還要整一個光商業面積就是141畝的商業廣場,亞州最大!要把香港的銅鑼灣引過來,還要打造國色天香的升級版,打造綿陽的城市名片!”該公司一職業經理人向虎眼吹得白泡子噴到了天老闆。

該別人吹!

滿城都是溫莎國際的廣告。那時候,紙媒廣告已經在斷崖式下跌了,溫莎的老闆還是大手一揮,一年投它個幾十萬!據知情人講,那兩年,溫莎一年的廣告費都是兩三千萬!

大氣的售樓部+鋪天蓋地的廣告+汪鋒演唱會助陣+小區環境本身也還是不錯,2014年——2015年,溫莎鐵定是銷冠。

綿陽不少媒體人咋舌:看,人家還是遂寧的開發商,比我們綿陽這幾爺子強多了!

2016年,溫莎國際開發四期項目時,突然變得異常低調,但卻無人懷疑它的異樣。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2018年4月12日,天倫城市廣場舉行開工典禮。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2019年8月16日,相關部門答覆市民,該項目相關建設暫停。

不久,曝出溫莎國際四期延期交房,市民質疑項目爛尾。

至今,該項目仍無明確的交房日期……

3

紫金城

2003年,一座芙蓉漢城,開創了綿陽城東的漢唐國風樓盤。於是有了芙蓉金城、芙蓉世紀陽光、興發龍溪谷等等。

當然,在城東若干漢唐國風樓盤中,最牛的還是紫金城。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牛就牛在豐泰包裝在綿陽小有名氣,而且口碑不錯,人家整個佔地200餘畝,建面40萬方的國風大盤,售樓部修得像宮殿一般。

紫金城還有一牛,就是個別供應商講的,到該公司去找個相關負責人談業務,人家架子大得就像是從紫禁城裡出來的。

當然,這是道聽途說,無從考證。或許碰巧那時候人家正忙,你來推銷業務,態度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平心而論,那時候,在城東遊仙鎮上,紫金城確實算得上數一數二的高端盤,買得也很不錯。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2017年11月,豐泰集團被中資國本成都公司收購。

好端端的,咋就被收購了呢?綿陽人一頭霧水。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2018年7月,紫金城四期因資金鍊斷裂,工程停工,無法按期交房。

往前一回顧被收購事件,讓人產生了種種聯想……

4

綿陽某建材專業市場

這個號稱建面高達80萬方的綿陽最大的家居建材市場,至少7年前在銷售上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蹟:好幾次開不了盤,原因是商鋪供不應求,投資者給錢買不到。甚至造成為搶鋪發生惡性事件。

強大的品牌、超大的規模、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以及合適的價格定位,註定人們會喪失理性。

“怎麼不喪失理性?”憶當初,該項目一位營銷負責人講,“那時候電商才剛起步,1萬多點錢在哪裡去買商鋪?許多人都以為買到即賺到,只要有一個鋪子在,祖孫三代坐到吃躺到吃都不用愁,因此旮旮旯旯的鋪子都被搶光。”

當時,也有一個同事對我說,“別看這些人搶得兇,到時候要哭。綿陽才多少城市人口,多大的城市盤子,從主城到郊縣,到處都是家居建材城,賣給誰?”

那些年,咱綿陽人一起追過的“神盤”

配圖,圖文無關

一語成讖。如今六七年過去了,該建材城仍然有許多門面是空置的。

買住宅是初中生

買公寓是高中生

買寫字樓是本科生

買商鋪是碩士生

買商鋪中的專業市場是博士生

不遭才怪。

投資就像捏柿子,自己捏不定的就不要下手,摸到幾十上百萬甚至好幾百萬,誰的錢都不是風吹來的。

只不過,好歹有個鋪子在,比爛尾樓強,關老鼠也好,做倉庫也好,我心甘情願意。如此想來,也就釋然。

打總結

不管是住宅還是商業,這類神盤都有個共同特點:

剛開始聲勢大陣仗大概念整得大,把你套進去,你根本發覺不到它虛胖的身體裡面,癌細胞已經在肆意生長。

就像2013年安縣某樓盤,號稱百萬方的超級大盤,從金家林裕都大道到安縣城,全是這個樓盤的道旗廣告,請了九龍商會開了100多輛寶馬奔馳來扎場子,結果呢?沒有結果。

還有最高明的抓住你貪小便宜的心理,讓你貪點小的,賺你大的。

買房購鋪,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任何一個可疑點和反常點,都容易給你的家庭造成災難性的損失。

如今,這樣類似的現象仍然會在綿陽樓市出現。還是那句老話,氣球沒有吹爆之前,誰也不好一針戳破它。

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