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新時代富平答卷——項目作證:用心思包裝,下功夫實施

項目作證:用心思包裝,下功夫實施

【時代之問】“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富平的快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什麼樣的實踐經驗和可複製的樣板?

【富平答卷】數字是枯燥的,數字卻最有力量、最有說服力。到2018年底,富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186.19億元,工業經濟佔全縣GDP的份額達到33.1%,是第一產業農業的1.44倍,徹底改變了傳統農業大縣的形象。今年招商引資突破100億元,29個市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

“富平之所以在項目建設、工業經濟上取得長足的發展,其中關鍵一招是‘包裝’。”

分管項目建設的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景軍榮告訴記者,近年來,富平縣每年要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聘請全國頂級團隊包裝策劃項目,利用絲博會、農高會和各種形式的招商平臺,推介富平、招商引資。連續五年,每年全力實施“雙十”工程(十大民生項目、十大經濟項目),發揮了項目建設的主力軍作用。

新时代富平答卷——项目作证:用心思包装,下功夫实施
新时代富平答卷——项目作证:用心思包装,下功夫实施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今,富平包裝策劃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達328個,成功引進了北新建材、神華熱電、韋加無人機、格拉默座椅等一大批民生類、經濟類項目,直接引資達438億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富閻一體化為目標的富平高新產業園區,先後有50餘家企業簽約落戶,19個項目投產運營,園區邁入了功能提升、產業發展的新階段。作為省政府重點扶持、第一批低碳經濟試點園區的莊裡試驗區,三年間入駐企業45戶、達產36戶,形成裝備製造、新型建材、精細化工三大產業集群,成為富平經濟高速發展的新引擎、增長極。

星羅棋佈的項目在這裡落地、建設、推進,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情,還要有一流的環境作保障。

早在2015年,富平縣就開始了行政審批事項改革,經過三年的推進和完善,目前全縣80%的行政審批事項初步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同時,下放審批權限、推進“多規合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八個一”服務模式,有效地推動了行政審批工作“大提速”,走在了全省前列。2018年4月,富平商事制度改革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被授予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管理權限。

【人民評說】軒文實業是一家以生產鋼構管材為主的民營企業,位於莊裡試驗區,總投資1.5億元,佔地130畝,在富平眾多落地項目中並不起眼。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小”字輩企業,從開工建設到建成營運,用了僅僅半年多時間,創造了讓人津津樂道的“富平速度”。

“快有快的道理。試驗區的工業用地早就規劃好了,‘四通一平’等基礎性的工作也已完成,企業入駐後只需進行簡單的地表清理就能施工。鬧心事我們沒有,有的只是對富平縣、對莊裡試驗區的感激之情。”軒文實業副總經理田海軍這樣評價富平的營商環境。

給富平點讚的還有神華電力。作為著名央企國家能源集團“十二五”期間在我省布點的第一個縣城熱電聯產項目,其旗下的神華電力富平電廠2014年12月正式落地,2015年8月破土動工,2018年7月和8月,一、二號機組相繼投產運營。

三年一個電廠,富平演繹的依然是一個速度的神話。

“在這裡,你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尊商、重商、愛商’情結。建設期間,書記、縣長來過多少次都記不清,為我們解決了配套設施、道路硬化等許多企業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老區人民對央企有著一種特殊感情,我們當然也得傾情回報,為其他入駐企業和周邊區域奉獻穩定、優質、低廉的電力資源,最大限度吸納附近居民來電廠工作,盡好一個國企的社會責任。”

神華電力工會主席郭補青的一席話發自肺腑,真切、感人!

自然生態的逐步修復、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為富平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條件。如今的富平新型工業初具規模,中航工業、中國建材、中冶集團、中農集團等一大批央企省企入駐建設,形成了裝備製造、能源化工、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特色輕工等五大產業集群。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波光粼粼、芳草萋萋的石川河生態公園裡遊人如織、笑聲縈耳。

新时代富平答卷——项目作证:用心思包装,下功夫实施
新时代富平答卷——项目作证:用心思包装,下功夫实施新时代富平答卷——项目作证:用心思包装,下功夫实施
新时代富平答卷——项目作证:用心思包装,下功夫实施

隨處可見的街頭廣場、綠地景觀整潔如新、不見纖塵,讓人不由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北新建材陝西公司副總經理惠東鵬憧憬著他的二三期規劃,躊躇滿志、意氣風發。

紅星美羚乳業的總經理王寶印這段時間也幹了件大事,作為西部最大的羊乳製品加工企業,他的公司已經退出三板市場,有望近期在A股主板上市。

縣委常委、莊裡試驗區黨委書記王永麗得空又去了一趟西上官村貧困戶張永安家。為給張永安治好皮膚病,王永麗可沒少操心。

採訪結束了,但這些畫面、場景、人物,這林林總總、樁樁件件,幾天來一直浮現在記者眼前,揮之不去、縈繞心頭。

民生改善、生態修復、鄉村振興、脫貧摘帽、項目拉動,撞擊心田的遠不止這些。

——黨的建設邁上新高度,創出了用“紅色驛站”凝聚非公黨建正能量的富平經驗。

——平安建設持續發力,掃黑除惡堅持深挖細查、打財斷血,打掉一批惡勢力犯罪團伙,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神文明建設更上層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

……

是什麼創造了這一切?是什麼給了富平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那種激情和勁頭?

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追趕超越是習總書記對陝西發展的科學定位和殷切期望。我們始終把加快發展、追趕超越作為全縣工作的主題主線,凝心聚力、真抓實幹,推動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各項工作邁上了新的臺階,縣域綜合排名邁入全省第一方陣。”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

“加快發展、追趕超越”,發展仍然是解決所有問題最好的鑰匙。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唯有奮鬥才能創造出無愧時代的業績。

市委常委、縣委書記郭志英給出了答案。

“肅肅宵征,夙夜在公。”

富平縣委、縣政府一班人用他們的行動,給這句千古名言賦予了全新的時代內涵!

文章來源:渭南日報|記者: 陳治中 劉雪妮通訊員:王臘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