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邮储银行股东揭秘,马云马化腾在列。弃购股份的人会是什么心情?

野马和尚


邮储银行没有上市就已经红火了,或者说已经是争议不断了,争议邮储银行关键在于会不会破发。

邮储银行可谓是生不逢时,从主板来说,渝农商和浙商银行纷纷出现破发走势,就是科创板上市公司也已经出现10%的破发率,更有新股上市第一个交易日就盘中破发,主要原因是二级市场走势低迷,另一个是IPO价格偏高估值不便宜,银行IPO主要是不能低于净资产,科创板破发主要是市场基于炒新预期的高溢价发行,

邮储银行也是这样,不能低于净资产发行,所以发行价比较高,市盈率要高于银行板块市盈率,但是邮储银行有邮储银行的优点,与其他银行不同。

一个是邮储银行网点多,高达40000余家,覆盖全国99%以上的县市,有县域零售大王的特征,结果就是负债成本很低,带来净息差很高。是大型银行中最高的。

另一个公司业绩增速属于中高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净利润114.08亿元,同比增长15.29%。

三是邮储银行的资产质量非常优异,拥有干净的资产负债表,不良贷款率仅0.82%,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四是盈利能力较高,最新一期ROA是0.68。

邮储银行虽然估值偏高,但优势明显,吸引了很多知名机构参与,公募基金方面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及南方基金;另外两家战略投资者为全国社保基金——三组合及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很多知名私募基金也参与其中,还有强大股东整容,蚂蚁金服和腾讯、中国电信,李嘉诚、李泽钜及旗下3个慈善基金通过认购股票挂钩票据购买邮储银行股份。

实际上邮储银行还引进了绿鞋机制,为稳定走势保驾护航。我不认为邮储银行就会破发,尽管估值偏高,但特点鲜明,成长性很好。弃购是得不偿失的,

这只是个人观点,不够成投资建议。


杜坤维


邮储银行,资产规模位列国内商业银行第5位,将于12月10日,即下周二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十大股东中“二马”在列,阵容豪华,中签者弃购股份会是什么心情?咱们来理性分析一下这个现象。


1、邮储银行十大股东

控股股东中邮集团,位列第二的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三四位是中国人寿和中国电信,清一色国字号。马云的蚂蚁金服持股0.91%居第五,马化腾的深圳腾讯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0.16%排在第六。但二马持股均属于限售股,并非如散户在二级打新中签所获股份马云卖出限制,二马属于战略投资,这和散户弃购有本质区别。

2、马云和马化腾一直都想进军银行业,本次参与邮储银行了却心愿,甚至不排除还有进一步的动作,大佬投资往往是中小投资抛弃之时,这样的例子很多。目前马化腾有微众银行,但是实力和知名度邮储摔其几条街。马云那句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其实凸显了马云想进入银行业的野心。支付宝庞大的资金体系和淘宝、天猫的庞大现金流,马云理所当然想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生意人的正常逻辑。

3、二马参与邮储,体现大佬和老百姓不同的格局,这种格局是是从更更更宏观的层面考虑,咱们不讨论,也无法理解层级。

4、二马参与邮储,不代表邮储银行就很好优秀,不少中签者弃购也不代表邮储很糟糕,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人的正常选择。每一个人都会评估自身的条件,做最优选择。

5、中签者弃购,只能证明这些中签者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但更多的是被当前市场破发现状和媒体的鼓噪所感染,其实动动脚指头都知道,绿鞋制度发行下,不可能、永远不可能出现破发,说不定还会有超预期收益,咱们拭目以待!


总之:溯源认为弃购这12月10日或会捶胸顿足的懊悔!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邮政储蓄银行上市,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里程碑,中签的人很多,放弃认购的人更多。

一个朋友打新邮政储蓄银行,中了两千股,结果放弃了,账户里只有12元,买了两股权作纪念。

另一个朋友也中了2000股,问我要不要把账户里的钱转出来,免得被扣款。我说邮政储蓄银行是我国六大国有银行之一,虽然有可能破发,但是,新股破发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现在市场低迷,如果你本着价值投资的理念,那就不差这1.1万元,如果破发了,低到一定程度再补点仓,将来早晚会赚钱的。

股市投资分为投资和投机两种心态,但是无论基于哪一种心态,都必须有价值投资的理念做基础,如果你想搏垃圾股,早晚有一天会深受其害,如果你坚持投资绩优蓝筹股,早晚有一天会完美收官。

有人可能会举出中国石油的例子来反驳,确实,中国石油也是一个里程碑,它上市的时候,A股正处在历史高位,因此很多投资者被深套,甚至有人到现在也还处于浮亏状态。

现在的邮储银行会不会重蹈中石油的覆辙呢?我认为不会,因为两者发行的市场背景不同,投资者的成熟度也不一样。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发行其实给了很多民营资本一个机会,相较于中国联通6.83元的混改参股价格,5.5元/股的邮政储蓄银行贵吗?马云和马化腾知道答案。

市场可能不会像人一样的理性,但是,市场早晚有一天会回归理性,坚持价值投资才是方向。


互金直通车


邮储股东有马云,马化腾,对于弃购的人,有什么影响?应该说几乎没有影响!马云马化腾持股成本多少,打新认购成本多少?他们投资时间周期多久?打新者中签的话,持股周期多久?完全没有可比性。

对于邮储来说,以高于净资产价格发行,本身就毫无道理,而发行募集资金两百多亿,在前有浙商银行破发,又有人保解禁,对于邮储来说,认购价值本身就不大,是否破发和是否因为“绿鞋机制”而不破发,都不是问题的重点。问题的重点是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以邮储的资质来看,应该排在交行之后,而交行目前破净,邮储有什么理由按净资产发行?再以中广核来看,战略配售基金,以及一大堆的基金重仓持有,依旧不能拍拖持续下跌阴跌的走势,其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基金属于被动配置。而邮储上市后是否破发,按照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契约约定,都会配置——也属于跟随指数权重的被动配置,对于银行股价值来说,至少中期三五年内,邮储没有配置价值。

从目前的银行股投资角度来看邮储,随着经济增速明年破“6”在即,随着未来降息中“贷款利率降幅大于存款利率”大概率会出现,银行的盈利基础——息差收益必然走低。而邮储的盈利水平,大家应该有目共睹。其社会名声,更是广受诟病。

因此,拿股东名单去对比马云马化腾,没有意义——投资邮储,药业具备银行行业的优秀投资价值,要么打新具备打新无风险收益,目前看,两者都未必具备,即使马云马化腾持股在股东名单中,也改变不了这些基本因素。


屠龙刀fei0598


邮储银行的股东阵容相当豪华,明星股东众多。

根据招股书,蚂蚁金服、腾讯、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均为大股东。

另据媒体称,在邮储银行港股上市之际,李嘉诚、李泽钜及旗下3个慈善基金通过认购股票挂钩票据购买邮储银行股份。

可以说马化腾,马云,李嘉诚的名字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所以才会得到市场的关注!

我的观点:

但是拿邮储银行股东揭秘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对于马化腾,马云,李嘉诚他们来说,就算持有着邮储银行也是一个原始股的状态,成本非常低。

其次,对于邮储银行来说,更多的会是一种长线的投资策略,就好比5年,10年等,是一种战略性地布局,而不是短线的投机,毕竟对于原始股持有者都是有一个长期的解禁期。

最后,就是从弃购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更是没有太多的遗憾!

为什么呢?

第一,打新中签多的朋友都知道,银行股的体量非常大,其实上市以后中签的盈利并不高,再加上近一段时间其实打新的情绪低迷,破发率较高,所以即使弃购了,也没损失,只是少赚了一丢丢;

第二,对于目前的银行股来说,大量破发,破净 ,所以如果真要投资的话,其实选择性也是非常多的,没有必要盯着邮储银行。再说,对于长线投资,上市以后也不会出现买不到好价格的说法,因为对于银行股来说,投资的时间都是以3-5年,5-10年为单位的,所以上市后的小幅波动影响不了长线投资者买入的信心。

因此,综合来看,马化腾,马云,李嘉诚的持股,更多的揭示了大佬们对于银行股未来权重,走势,地位的判断。也恰恰说明了银行股大量破净背后的长线投资价值。

而这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参考的意义并不大。说白了,即使有这些大佬的持股,邮储银行的中签也达不到一签上万的盈利,毕竟中签人数太多,盘子太大,没什么可惜,更不会有糟糕的心情!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琅琊榜首张大仙


马云、马化腾认购邮储,是一种正常的“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的投资操作手段,并不是说马云、马化腾投资了就会一飞冲天。并且大佬认购国企股份,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投资支持……

所以,邮储买不买,还是要看基本情况。

1、邮储中签后弃购的根本原因还是前段时间的浙商银行开盘破发带来的“恐慌”所导致的。但是浙商那是骚操作玩儿脱了……
浙商和邮储能是一个概念么?


2、很多人怕邮储成了第二个中石油,这就不看实际情况了,毕竟中石油上市时,是A股的巅峰时期。而看看现在的A股,看看邮储的发行价。就中签这点儿股票数量,和这发行价,破发又能套多少钱?


3、邮储作为6大行之一,其本身可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其上市的目的是混改,为了企业改革,这种银行大盘股,本身股价波动就这样,涨不到哪儿去,但是也不会跌成狗。


4、邮储银行5块多的发行价,相对于其他几个银行,价格在投资者严重略微高了点儿,况且最近破发的股票着实多了点儿,投资者信心不足也是情有可原。


总的来说

就中签这点儿金额的股票,赚不到哪儿去,亏也亏不到什么。但是股市长期下行,股民只见真金进去,铜板出来,对股市没信心,对个股也没信心。这都是值得原谅的,毕竟,真金是自己血汗钱,真金变铜板意味着血汗白流了……


海哥说险


无论马化腾认购邮政银行与否,邮政银行遭遇弃购都是必然的。有浙商银行们破发在前,很多散户根本就不愿意打新这样的银行股,即使不破发,也赚不到钱,谁愿意呢?,就是搞什么“绿鞋”,破发也是必然的事情,即使能暂时维持住发行价,甚至涨一点,那也是要套人的事情。看看这几年上市的中大盘银行股就一目了然了。我中过两个1000股签,一个是上海银行,一个是常熟银行。常熟银行是小银行,发行价低,11元多买了,赚了7000多元,即使现在卖,也有一倍的收益。上海银行持有了很长一段时间,持续下跌,最后买了,赚了大约4000元,近18元的发行价,现在复权,大概也就18元左右。我在那时还买了杭州银行,结果还是早早割肉走了,它现在大约是破发价吧,我留了30股作为试验田在观看着。上海银行,杭州银行效益不错,送股派息也不错,为什么还会跌到发行价呢?秘密就在于,它们的解禁股太多了,解禁股里有大量的原始股,成本都是几块钱,解禁时,这些原始股东不卖才怪呢,套现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有几家是真正要当大股东的?我年初6元多点买了紫金银行,均价10元多卖出了 ,留了100股观望 ,跌到6.9元还是卖了。8元多买了长沙银行 ,均价也是10元多卖了。这两个银行股解禁之后,现在都跌破了我那时的买入价。我的操作经历告诉我,这刚上市的银行股,散户确实不能买,买了必套牢,何况中签的银行股会破发呢?只有那些长期给股民高回报的银行股才能买 ,而这样的银行股,大概也这有深发展招商银行俩家,它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本质上在于,它们是靠自身的盈利模式,即内生式的成长来回报投资者,做大做强自己的。而很多银行,则是靠不断的增发圈钱来做大自己。每当我看到上市公司不断高价增发时,我就想起了如今社会上的啃老族,不寒而栗,这样的股票,我是躲得远远的,绝不敢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最近的几只银行股我没有去申购,其它高价新股也同样放弃打新,小盘低价科技股偶尔打打新。为什么?怕破发。


巢湖半岛


2019年12月3日,中国邮储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公告》,结果显示网上网下投资者合计机构超过1.18亿股,对应金额为6.53亿元,弃购金额创A股历史新高。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放弃打新邮政银行,我觉得大家有可能是对当前的银行股不太乐观,对邮储银行的股价也不太有信心。

不过在众多股民放弃邮储银行新股之后,大家才发现邮储银行里面有不少股东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截止2018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前10大股东当中就包括了蚂蚁金服,腾讯,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等知名企业,此外,李嘉诚、李泽钜目前也是有主银行的股东。

看到这那些放弃打新邮储银行的股民估计会稍稍有点不安,连蚂蚁金服这样的明星投资企业都持股邮储银行,那说明他们还是比较看好邮储银行未来的发展空间的。对于那些放弃邮储银行新股的股民来说,他们会不会后悔呢?他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我觉得对于那些放弃邮储银行新股的人来说,此刻他们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还是一如既往的淡定,虽然邮储银行是一个大企业,但从目前A股行情以及邮储银行本身的一些情况来看,放弃认购邮储新股未必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理由如下。

第一、邮储银行的发行价偏高。

邮储银行A股的发行价定在5.5元人民币,对应的2018年摊薄后市盈率为9.58倍,这个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18年平均静态市盈率,也高于中证指数发布的货币金融服务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7.1倍。

另外根据2018年邮储银行的净资产来看,邮储银行目前每股净资产是5.49元,而邮储银行A股发行价是5.5元,市净率达到一倍,目前场内大量银行,而市净率只有0.6%左右,相当于邮储银行的市净率要比银行平均水平高出0.4左右。

正因为定价过高,所以很多人都担心,一旦邮储银行正式上市的时候,有可能跌破发行价,到时钱没有赚到,反而有可能出现损失了。虽然2019年12月10日邮储银行正式上市之后并没有破发,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邮储银行的股价是呈现缓慢下跌的趋势。

第二、最近发行的一些银行新股表现不太理想。

最近A股总体行情表现并不太理想,银行股表现也不太理想,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发行的两只银行新股浙江银行和重庆农商行的表现更是让众多股民有所顾虑。

比如2019年10月29日,重庆农商行正式登陆A股,开盘当天渝农商行很快就涨停,但是令大家尴尬的是上市第十日也就是11月11日,重庆农商行的股价就跌破了发行价,最终当日以7.14元每股收盘。而截至目前,渝农商行的股价已经跌到6.54元,较发行价7.36元下跌了11%以上。

再比如2019年11月26日,浙商银行在A股正式上市,发行价为4.94元每股。上市首日股价开盘上涨0.2%,之后短暂下挫,但后市强势涨停,复牌后股价继续调整,最终报收4.97元每股,涨幅0.61%。但是到了27日,浙商银行小幅上涨之后再度走低,最终以4.74元每股收盘,跌幅4.63%,市净率跌到0.917倍,跌破发行价。

随后浙商银行的股价一直基本上处于下跌的状态,截止目前浙商银行的股价已经下跌到4.54元,较发行价已经跌了8%以上。

从渝农商行和浙江银行的表现来看,刚上市的当天表现都比较理想,如果大家能够及时出手还能够赚到钱,但是如果大家没有及时出手,而是持有到现在,那基本上是处于亏损的。

第三、邮储银行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在当前银行股总体表现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邮储银行还敢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发行,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如果考虑邮储银行本身存在的一些情况,这种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虽然邮储银行是目前我国网点数量最多的一个银行,截止目前邮储的银行网点超过4万个,但是从邮储银行经营质量以及资产质量来看,他们表现得并不是很优秀。

比如目前邮储银行有4万多个网点,但是2019年的营业收入预计也只不过是2800亿左右,预计归属股东的净利润大概是在590亿左右,这个利润空间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甚至跟招商银行和交通都比不了。比如2018年招商银行的利润是806亿,交通银行的利润是736亿,而邮储银行的利润只有524亿。

从邮储银行的网点规模和它对应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来看,邮储银行单个网点的利润空间其实并不是很理想。

除此之外,目前邮储银行还经常出现一些违规的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比如2018年邮储银行因违规被处罚超过1亿元,而2019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就收到46张罚单,累计金额超过864万元。

从邮储银行本身的经营情况来看,其本身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未来股价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谁也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定论,在这种情下,放弃打新邮储银行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贷款教授


邮储银行被弃够1亿多股,为什么会被弃够,大家看下浙商银行就知道了,上市2天破发行价,这是我们国家开启IPO加速以来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股发行对于资金抽血的一个情况,那么在它之后IPO的邮储银行大面积弃够就是一个正常的反应,A股打新都知道小市值的新股无论什么行业都会被热炒,但是新股发行过多对应的是退市常态化,才能达到对资金的平衡,现在并没有达到,所以后面除了邮储银行还会有很多大市值的股票弃够,那么弃够的人看到2马都在里面会有什么心情呢?

不会有什么心情上的波动,大家做股票都是来赚钱的,有几个人想成为股东?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邮储上市会不会破发,没有人会关心里面的股东是谁,2马在出名,有国资委出名吗,有证金,汇金钱多吗?大家做股票要明白,钱是自己的,打个比方就算邮储破发了,2马投资的钱亏了一半,对于他们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吗?人家一样一年赚几十亿,但是我们普通人如果亏了一半,会不会影响家庭生活?2马有股份的上市公司在A股加在一起有十几家了,有几家是大牛股,做股票要有自己的逻辑,看股东做股票不是不可以,但是邮储这种财政部做为大老板的公司,在有实力的个人都不会影响股票的走势,如果我们想当股东,国有4个上市大银行,哪个不比邮储厉害,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不确定性的邮储,有很多人说邮储上市后,不会破发,这与我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不破发,大盘也不会跌到哪里,那么个股的机会都会很多,如果破发了,我们没有申购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算亏损了,你的持股肯定比邮储回本快,这里面还有个隐患,目前邮储银行弃购了1亿股,去让券商包销,券商套了1次的话,对于后面的新股发行会有影响,如果后面被套很多的话,甚至弃够很多的话,那么影响有多大应该大家都会明白。

所有做股票的人都应该知道,你买入一支股票可以看好这家公司的经营者或者大股东,这也是一种投资策略,但是不要去买参股者,经营者可以帮你清晰公司未来的路线,大股东可给你更多的资源,但是个人投资者无论多么厉害都不要把他考虑成投资要素,因为他们也是投资者,是和你一样的人,投资就是有赢有输,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


投资新势力


一点也不用太过觉得惋惜或可惜,因为邮储银行上市后的长期表现还不知道如何呢。他们俩人做股东,对于上市后的短期表现没有任何影响。

这两个国内最富裕的两马算是飚上了?啥大事都要掺和一把。确实邮储银行回归上市,是最后一家国内大银行上市了,之后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银行了。但是邮储银行能表现好吗?能像其他银行一样那么盈利吗?德先生打上一个深深的问号!

马云的蚂蚁金服和马化腾的腾讯,确实是邮储银行的十大股东,但早在邮储银行上市前最后一轮定增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而且在招股的时候,也将此作为一个亮点给全世界人说了。所以投资人在看招股说明书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里面显示出来了。这并不是个秘密,但是他们二人入股邮储银行与普通投资人认购邮储银行投资的目的和意义完全不同,所以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马云和马化腾入股邮储银行,其实做的是战略投资,也就是股票短期内的波动与他们的投资决策没有任何关系,更重要的追求长远未来合作,和做长期投资分享利润。同时因为他们是上市前的入股,所以将受到上市后禁售股票的时间限制。也就是说他们在三年内是卖不了任何股票的。

但是针对散户投资者来说,新股发行的投资只是赚取波段性差价,并不是做长期持有。如果真的想谋求长期持有的话,等邮储银行上市表现稳定之后再参与也不迟。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是邮储银行的10大股东,没有任何意义。还是要从邮储银行本身的内在价值、发行价以及同行业银行股的市盈率水平来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是否能赚取上市初期的资本溢价。

此次邮储银行因为引进了“绿鞋”机制,从以往其他上市公司引入类似机制的表现来看,确实是个大利好。因为其他上市公司在引入“绿鞋”机制之后,在上市30日之内一般表现全部良好,平均股价涨幅都超过了10%。这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因为是六大行中经营能力最弱的银行,所以也引入此绿鞋机制,有利于保证其上市后的股价平稳,不要出现跌破发行价的现象。据估计只要邮储银行上市后跌破5.5元的发行价,那散户都可以去抢夺筹码,等待绿鞋机制发挥作用时,再卖出获利,可以实现,基本无风险套利。

记住,炒股千万不要炒成股东。马云马化腾做股东,人家是有其他长远的想法。为普通投资者,打新股炒新股,就是想快快的挣一笔小钱。是否做长远投资,等未来再评估再定。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