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麼是腎病?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得腎病?

喵喵小鐵頭


據統計,我國患有慢性腎病的患者有1.2億人之多,慢性腎病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水平的慢性病之一。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什麼是腎病?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得腎病?接著讀下去,讓小康在這篇文章裡面告訴你答案吧!

什麼是腎病?

腎臟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病的統稱,主要包括不同類型的腎炎、急性腎衰竭、腎結石、腎囊腫等等。腎臟疾病病因複雜,由於大多數“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腎小球疾病的治療以經驗性治療為多,缺乏病因性治療的手段。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得腎病?

1、少尿或者無尿

少尿指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或每小時少於17ml。無尿指24小時尿量少於0-100ml。少尿和無尿多數與腎功能衰竭有關。

2、夜尿

指夜間(晚上6點-次日早晨6點)尿量超過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與腎功能不全有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會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會引起。但僅排尿次數多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屬夜尿增多範疇。

3、尿瀦留

指排尿障礙導致尿液停留於膀胱內而無法排出。多與尿道的部分和完全性梗阻有關,某些藥物和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引起。

4、腎絞痛

疼痛突然發作,常向下腹、外陰及大腿內側等部位放射,呈間歇性劇烈絞痛。常由輸尿管內結石、血塊或壞死組織阻塞所致。

5、水腫

腎臟病水腫的特點是晨起眼瞼或顏面水腫,午後多消退,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嚴重水腫可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雙腳踝內側、雙下肢、腰骶部等。

5、腰痛

腎區痠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

6、高血壓

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與其它高血壓一樣,也會出現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症狀,但有些病人由於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症狀已經耐受,故可以沒有任何不適。

腎病患者的注意事項:

飲食清淡,避免酒精和辛辣食物,少吃油膩和動物蛋白,多吃肉(如脂肪、蝦、蟹等)。避免食用豆類及其製品(如豆腐、豆芽、豆粉等)。水腫、高血壓、心力衰竭患者應少吃鹽或無鹽飲食。腎功能不全及尿毒症患者應特別注意。禁食豆類及其製品,少吃堅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和醃製食品(如泡菜)。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中醫養生


腎病的其他預警信號:

1、 尿液顏色變深或者出現異常

2、 腫脹,特別是眼睛浮腫

3、 睡眠不佳

4、 面色晦暗,精神差,體重無故減輕

5、 食慾不振胃口下降

6、 尿量過少或過多

7、 四肢乏力

8、 疲勞或呼吸短促

9、 出現肌肉痛性痙攣‍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候會感覺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在嘴裡,或澀、或甜、或苦、或鹹,但回想自己也沒有吃些味道很重的食物,便認為是口腔牙周炎等問題。殊不知,這也可能是腎病在向我們發出預警信號!

口腔發鹹,雖然多見於口腔潰瘍、慢性咽炎的患者身上,可有時候也會發生在慢性腎炎的患者身上。這是由於患者腎功能衰竭,體內如尿素氮等毒素不能正常排出,便蓄積於體內。而腸道中細菌的尿素酶將尿素分解為氨,刺激胃腸道粘膜,因而從口腔中散發出一種異臭味,俗稱“尿味”或“氨味”。很多慢性腎炎的患者也會發現,當病情好轉時口腔中的尿味小,病情加重時口中尿味大。

如果口中出現異味,不要覺得難為情不敢靠近人群,在排除胃腸道疾病和口腔疾病後,異味如果還沒有消失,就要考慮也許是腎功能的惡化,體內的毒素排不出去了!

小便後,你觀察過自己的尿液嗎?如果你的尿液中出現泡沫,那一定要引起你的高度重視!當尿液的成分發生變化,如蛋白質粘液量和有機物質增多時,就會使表面的張力增高,於是出現泡沫尿。所以,當尿液中泡沫增多的時候必須要做尿液檢查,瞭解有無蛋白尿,以確定是否為腎病。

偶爾出現泡沫尿,多半是生理性的,大多能找到引起泡沫尿的誘因,如排尿過急、尿液濃縮等。如果去除上述誘因後泡沫尿消失,就暫時不用擔心了!如果長時間出現泡沫尿,且患者還伴隨其他異常症狀或疾病,那這時候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就診。

年過50的王阿姨,今年春天的時候身上起了很多小疹子並伴隨有結晶的物質,紅腫瘙癢密密麻麻的。王阿姨每次都要使勁撓癢,甚至要撓破皮膚,她才覺得舒服一些。尤其是在夜裡,瘙癢的感覺讓她翻來覆去都睡不著,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半年。其間,王阿姨以為是天氣乾燥引發的皮膚病,就去藥店開了很多治療皮膚病的藥,但是瘙癢的症狀始終沒有緩解,反而愈加嚴重。直到王阿姨把身上抓的沒有一塊完整皮膚的時候,才去醫院做了一次全面的檢查,結果被確診為是尿毒症!

研究顯示

未接受透析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皮膚瘙癢發生率約為25%-59.3%,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發生率約為60%-90%, 而其中37%的患者表現為嚴重瘙癢。

這是由於終末期的腎病患者,體內的尿素不能經過尿液排出,只能通過皮膚排洩出去,由此刺激皮膚而引發瘙癢;除此之外,身體內積累的毒素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也會引起皮膚瘙癢。最讓王阿姨懊惱的是,持續半年的瘙癢並不是自認為的皮膚病,而是身體發出的腎病危險信號!


艾灸儀艾灸床


腎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病的統稱,常包括不同類型的腎炎,急性腎衰竭,腎結石等。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洩器官,腎臟疾病會造成機體排洩障礙,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八個信號說明腎臟病了


信號1.水腫

飲水太多,或者是睡眠時間過長、過於肥胖等,眼瞼、臉部、小腿等部位可以出現輕微的水腫,或者一過性的水腫,如果不是這樣,就要懷疑是不是腎臟有了問題。

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腎不好,水就會蓄積。有的人早上起來發現眼皮浮腫,或者雙腳、雙腿浮腫,都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信號2.貧血

貧血的症狀包括面色發黃、全身虛弱、頭髮乾枯等。造成貧血的部分原因是由於血尿和失血導致的,但更多的是由於腎臟受到損害,從而影響了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導致貧血。

信號3.便有泡沫

如果尿液表面總是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久久都不能消失,提示腎臟可能出問題了,千萬不要忽視,這些泡沫很可能是蛋白質。

信號4.尿量發生變化

正常喝水的情況下成年人尿量平均每天1500~2000毫升毫升,每次約300毫升。如果在一段時間裡尿量變多或變少,都有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疾病上身了。



信號5:體虛無力

當腎臟出現了問題時,相當多的腎病患者會有四肢無力、頭暈和腰痠時的情況發生,所以當有這些症狀時,也要考慮是否是腎臟出現了問題。

信號6:食慾不振

不想吃飯、厭食,甚至噁心、嘔吐,也是腎臟病的常見症狀。早期尿毒症患者經常出現食慾減退、噁心、皮膚瘙癢等表現。因此,有這些症狀,特別是合併高血壓、貧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腎臟功能。

信號7:腰痛

腎臟若出現了問題上,會有腰痛的情況出現,在腎區出現疼痛、或出現持續隱痛,腎結石可造成絞痛。



信號8:合併其他疾病

許多疾病容易出現腎臟損害,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多囊腎,已經有這些疾病患者應定期做尿液檢查。


優醫邦


腎臟疾病包括腎小球疾病、腎小管-間質疾病、尿路感染、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腎結石、腎腫瘤、腎結核等。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排洩器官,經腎小球濾過功能、腎小管重吸收與分泌功能排洩體內代謝產物,調節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穩定人體內環境;另外,腎臟還有內分泌功能。

當出現下列症狀時,需去醫院檢查自己有沒有得腎病:

1.水腫.

2.高血壓.

3.腎區鈍痛或腎絞痛。

4.貧血.

5.尿路刺激徵.

6.排尿異常.

以下簡介幾種腎病:

一.腎小球疾病:係指各種病因引起的,和免疫介導有關的,其病理、病程和預後不盡相同的,一組以蛋白尿、血尿、水腫與高血壓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腎疾病,是我國慢性腎衰的主要原因。

腎小球疾病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遺傳性三大類,大部分屬原發性,病因未明,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多由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及糖尿病引起,遺傳性腎小球疾病較少見。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分為:原發性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原發性急性腎小球腎炎、原發性慢性腎小球腎炎、無症狀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原發性腎病綜合徵。

二.腎小管-間質疾病(間質性腎炎):是一大類腎疾病的總稱,其共同腎損害的特點是:腎小管的各種功能不全、腎內分泌功能異常,等。

間質性腎炎的症狀有:多尿、煩渴、噁心、夜尿、血尿、軟癱、關節痛等。間質性腎炎的病因有:感染、系統性疾病、藥物、重金屬鹽、化學毒物或生物毒素、代謝性疾病。

三.尿路感染:是指由細菌直接侵襲尿路引起的非特異性感染,包括腎盂腎炎、膀胱炎和尿道炎。臨床症狀有尿頻、尿急、尿痛;腎盂腎炎除上述症狀外,還有腰痛和腎區叩擊痛。



江醫生說科普


我是腎病醫生王偉,10餘年腎病臨床經驗,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疑難腎病。有問題隨時評論或者私信


1.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

痛風經常是關節炎痛風,而且痛風是因為高尿酸血癥引起的疾病症狀。看到疾病和關節相關,就會認為通風及痛風及高尿酸血癥和腎病沒有關係。恰恰相反,高尿酸血癥疾病的發生是因為血液裡含有的尿酸量太多。而且血液只是一個運輸管道,最後那麼多的尿酸都會被送到腎。又因為太多的尿酸,超出腎臟的承受能力,導致腎功能出現問題。


2. 尿液有泡沫

得了腎病的人尿液就會出現泡沫。而且是因為腎出現問題後,不能篩選蛋白質,導致尿液中蛋白質含量高才會出現泡沫。所以,當發現尿液裡有泡沫出現,心裡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腎病。

3. 排尿量異常

腎健康的人,正常的排尿次數在四次到六次之間,而且所有的尿液量加起來不超過2000毫升。所以低於四次或者是超過六次的排尿量,都是排尿量異常,可能是腎病引起的。


4. 噁心嘔吐

經常感覺自己噁心想吐,那麼你就要檢查一下身體器官是否健康。因為這個現象,是出現在患有糖尿病的人身上。糖尿病病人在病情嚴重時,會引發腎功能問題。比如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高會導致腸道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成為氨,會刺激腸胃道黏膜導致嘔吐噁心。

5. 尿蛋白和尿潛血

有沒有腎病,最後一個表現就是看尿液裡有沒有尿蛋白和尿潛血,就是看尿液裡有沒有帶血。肉眼可見的血絲,那麼,你可能得了腎病.


還有就是去醫院做檢查,確定結果。當然,能早點檢查出病情最好,畢竟早發現才能早治療。


我是腎病醫生王偉,10餘年腎病臨床經驗,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疑難腎病。有問題隨時評論或者私信


腎病主任王偉


答:男性腎臟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當腎臟健康時,男性身體才會更健康。腎臟的作用是過濾和解毒,只有當腎臟健康時,體內毒素才會及時排出,及時保護體內的水電解平衡,維持酸鹼平衡。腎臟不好的人通常會有外在一些表現,身體上、精神上等,今天說的表現是在嘴上。

男人嘴巴出現3種症狀,可能是“腎病”已來臨,別忽視

1、深色嘴唇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嘴唇會變得很黑。通常,嘴唇的顏色應該是淺紅色或粉紅色,嘴唇和肝臟相連,如果身體有問題,嘴唇的顏色就會改變,會變暗,變紫,變黑。

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由腎臟異常引起的。如果腎臟異常,就無法及時排出體內毒素,可能會出現在我們的嘴唇上,顏色可能變得越來越深。如果我們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關注腎臟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保護腎臟健康。

2、嘴唇有發麻的感覺

嘴唇發麻通常是因為血液流通緩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的局部供血不足,當腎臟受損時,筋脈不通,經絡受阻,就會造成腎氣虧損,無法推動腎臟內血液流通,造成血液循環減慢,無法為面部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氣和血液,從而導致嘴巴經常出現發麻的情況。

3、呼吸氣味明顯改變

腎臟出現異常血液中尿素水平也會受波動,當尿素水平變高之後就會被分解成氨。這一成分擴散到患者口腔和唾液中,導致口腔出現異味。這種味道和普通的口臭不同,它呈現出臭雞蛋的味道,所以一旦出現,千萬不要忽視腎臟的健康。

以上3種情況,你如果沒有,那麼你的腎還算健康。但腎為先天之本,為生命活動提供基本物質和動力。因此,我們應該加以重視和養護,日常多做些有利於腎臟健康的事情和習慣。

每天堅持做3個習慣,腎臟更健康

1、堅持每天一杯茶

男性早起先別急著吃飯,早晨是一天最好補充水分的時間,由於腎臟內需要很好的補充水分,這個時候喝一杯“須木茶”顯得非常重要了,既可以補充身體水分的缺乏,而且腎臟經過一夜的休整可以更好的接受滋補。

食用方法:藏須木5克、佰茬覆盆子10粒、甘谷黃芪4克,用保溫杯開水沖泡十分鐘即可飲用。

研究發現,藏須木在《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可以滋補強陽,安神益精,大補元氣,搭配佰茬覆盆子可以很好的改善男性的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等情況。

2、保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滋養身體生化氣血,對腎精有很大益處,而且臨床數據顯示,在一些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當中,有很多患者都存在長時間熬夜、過度疲勞以及睡眠不足的現象,因此平常生活中一定要多養成規律健康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對養腎作用是很大的。

3、踮腳走路

墊腳尖走路對神贊是非常有益的,人大腿內側有三條經絡,分別胃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墊腳的動作會拉伸到腿部的肌肉,達到刺激這三條經絡的效果,經絡刺激後,裡面的氣血就會運行起來,氣血會被升發到腎,起到給腎補氣的作用。

動作:可以先在家原地墊腳,找一塊平坦的地面,雙腳併攏,後腳跟用力抬起,保持2-3秒後放下腳跟,這個動作重複20-30次每組。


腎源之初


  自我檢查是否患有腎病可參尋以下方式:\r   一、尿量異常\r   1、少尿與無尿:少尿指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或每小時少於17ml。無尿指24小時尿量少於0-100ml。少尿和無尿多數與腎功能衰竭有關。\r   2、多尿:指24小時尿量大於3000ml或每分鐘大於2ml。多尿的原因有水攝入過多、腎小管及腎間質病變、腎臟排水增加和體內某些物質(如葡萄糖等)從尿中排洩過多等。\r   3、夜尿:指夜間(晚上6點-次日早晨6點)尿量超過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與腎功能不全有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會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會引起。但僅排尿次數多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屬夜尿增多範疇。\r   二、排尿異常\r   1、尿頻、尿急、尿痛:尿頻指排尿次數增加(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間0-2次)。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或剛排完尿又急著要排,常常急而不能自控。尿痛指排尿時尿道產生痛疼或燒灼感。這三個症狀並存是泌尿系統炎症的特徵性表現。\r   2、尿瀦留:指排尿障礙導致尿液停留於膀胱內而無法排出。多與尿道的部分和完全性梗阻有關,某些藥物和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引起。\r   3、尿失禁:指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溢出。可見於下尿路解剖或功能異常、神經性膀胱等。\r   三、腰痛\r   1、腎絞痛:疼痛突然發作,常向下腹、外陰及大腿內側等部位放射,呈間歇性劇烈絞痛。常由輸尿管內結石、血塊或壞死組織阻塞所致。\r   2、腎區鈍痛及脹痛:泌尿系統疾病所致的腎區疼痛包括:1)腎臟腫大牽撐腎被膜起,如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腎盂積水、多囊腎、腎癌、腎下垂等。2)腎周疾病所致腰痛:如腎周圍膿腫、腎梗塞併發腎周圍炎、腎囊腫破裂及腎周血腫等。但是,許多腰痛是由脊柱及脊柱旁軟組織疾病引起,胰、膽、胃部疼痛也常放射到腰部。\r   有些病人初次到腎內科就診,就被確診為“晚期腎臟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腎臟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而且多沒有什麼特異性。病人得病初期,可以無任何不適,即使有些不適,也不容易引起注意。許多病人常常到腎內科以外的科室就診或自行服藥治療;有些病人不認為自己患病,也從未看過病,第一次知道自己患了腎臟病,就已經到了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了。那麼,腎臟病早期有哪些徵兆呢?\r   水腫\r   腎臟病水腫的特點是晨起眼瞼或顏面水腫,午後多消退,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嚴重水腫可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雙腳踝內側、雙下肢、腰骶部等。\r   高血壓\r   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與其它高血壓一樣,也會出現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症狀,但有些病人由於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症狀已經耐受,故可以沒有任何不適。所以,單憑有無症狀來判斷血壓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經常測量血壓十分必要。\r   腰痛\r   腎區痠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r   尿量過多或過少\r   正常人的尿量為1000~2000毫升/日,平均為1500毫升/日左右。無論尿量增多還是減少,都可能是腎臟病的表現,特別是夜間多尿往往是腎臟病的信號。\r   尿化驗異常\r   如果尿常規檢查發現有蛋白、隱血、紅細胞、白細胞、管型、酮體、尿糖等,都應做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也許52125


什麼是腎病?

腎臟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病的統稱,主要包括不同類型的腎炎、急性腎衰竭、腎結石、腎囊腫等等。腎臟疾病病因複雜,由於大多數"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腎小球疾病的治療以經驗性治療為多,缺乏病因性治療的手段。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得腎病?

1、 少尿或者無尿

少尿指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或每小時少於17ml。無尿指24小時尿量少於0-100ml。少尿和無尿多數與腎功能衰竭有關。

2、 夜尿

指夜間(晚上6點-次日早晨6點)尿量超過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與腎功能不全有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會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會引起。但僅排尿次數多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屬夜尿增多範疇。

3、 尿瀦留

指排尿障礙導致尿液停留於膀胱內而無法排出。多與尿道的部分和完全性梗阻有關,某些藥物和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引起。

4、 腎絞痛

疼痛突然發作,常向下腹、外陰及大腿內側等部位放射,呈間歇性劇烈絞痛。常由輸尿管內結石、血塊或壞死組織阻塞所致。

5、水腫

腎臟病水腫的特點是晨起眼瞼或顏面水腫,午後多消退,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嚴重水腫可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雙腳踝內側、雙下肢、腰骶部等。

5、 腰痛

腎區痠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

6、 高血壓

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與其它高血壓一樣,也會出現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症狀,但有些病人由於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症狀已經耐受,故可以沒有任何不適。


腎病醫生楊彥芳


腎臟病是一種常見病的統稱,主要包括不同類型的腎炎、急慢性腎衰竭、腎結石、腎囊腫等等。

1.腎臟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

2.中醫腎病(包括腎陰、腎陽虛)主要表現有:頭暈、耳鳴、發白、腰痠等。但有以上某一症狀不一定就屬於中醫所說的腎臟疾病。

3.西醫診斷: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症狀、體檢、化驗以及活檢等進行綜合分析診斷。

3.有如下症狀需警惕:小便異常(如:尿顏色異常、小便量和次數異常、小便泡沫多等)、水腫、腰腎區無外傷而突然出現絞痛、血壓異常等等。有以上症狀者請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

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南方健康


我是腎病醫生張全樂,有十一年腎病臨床工作經驗,有問題歡迎隨時評論或者點我頭像私信。

人體臟腑之間,內環境與外環境之間均保持著動態平衡,內外界多種致病因素如果破壞了人體的平衡,導致臟腑氣血功能失調,病及於腎,則引起腎臟疾病的產生。那麼,腎臟病如何才能更早的被發現呢?首先要了解腎臟病的常見症狀,及早抓住身體的細小變化,才能在早期發現病情,防患於未然。

1.尿中泡沫增多

當尿中蛋白、尿糖增多時,泡沫尿就會出現。

如果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泡沫,短時間不會消失,這就要當心是蛋白尿了。

如果泡沫較大,消失得非常快,應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2.身體的水腫

腎病會讓水電解質調節功能受損,導致體內水鈉變多。而水分常積聚在最疏鬆的組織或身體最低部位,如眼瞼,下肢及足踝等。應在每日晨起排空大小便之後,空腹測體重,觀察逐日變化。


3.尿少,無尿及夜尿

正常人進入睡眠後代謝變慢,夜尿明顯少於白天尿量,所以晚上應該不排尿,或只排1次。如果經常超過2次,夜尿多於白天尿量,可能暗示腎功能不全。24小時成年人尿量少於400ml屬於少尿,少於100ml是無尿。


4.尿蛋白

尿蛋白是腎臟病的的最常見表現,實際上對正常人來說尿中能偶見蛋白排出,但尿蛋白總量一般24小時少於150mg,青少年可能略高一點。如在尿檢中發現尿蛋白的存在,應進一步檢查尿24小時蛋白定量或微量白蛋白測定,以明確是否存在腎臟疾病。


5.合併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可能併發腎臟損害,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多囊腎。如果已經有這些疾病,最好定期做尿液檢查。

除了上述幾種情況外,如果出現其他任何合不適一定要到醫院詳細檢查腎功能情況,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做血,尿的有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我是腎病醫生張全樂,有十一年腎病臨床工作經驗,有問題歡迎隨時評論或者點我頭像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