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许多诗人都喜欢写秋天?


秋天是一个容易触动人的情绪的季节。

自然界的万物经过春天的萌芽初生,夏天的蓬勃生长,到了秋天开始凋谢。

春夏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是喜悦的,秋季是衰落的季节,是伤感的。

树叶从翠绿变枯黄,最终离开树枝落入泥土,青草也渐渐枯萎,原本充满生机的青山也渐变枯黄,流水也变浅了。

在诗人善感的心中,有一种生命衰谢、美好事物将要失去、繁华不再的感觉。

秋天大雁南飞,离开这个逐渐变凉的地方,燕子也不再来,树叶辞别枝头,世界变得冷清、萧条。

好像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要离你而去,不再对你留恋。

时光流转到秋天,一年已经过半,好像人生的鼎盛时期已过,正在走向衰老。

天气也开始转凉,白天的时间变短,太阳很早就离开,凉气袭来,你走在回家的路上,路旁不再是盛开的鲜花和青翠茂盛的草树,而是满地黄叶,和枯萎的残枝。

季节变换带来了时光匆匆、岁月流逝的悲伤感觉。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荷叶不再是盛夏的亭亭清圆,而是枯萎折断,剩一池零梗败叶,再没有蜻蜓,没有青蛙,只剩下悲吟的秋蛩。掠过湖上水波不再是暖洋洋的春风,而是悲凉的西风。

众芳芜秽,如美人迟暮一般。

秋天的种种变化,触动着诗人的心灵。



诗人的心灵是敏感的,他们容易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当诗人的人生受到挫折,产生愁绪,心情低落,秋天的变化正好让诗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秋天是他们心灵的写照,还是他们愁绪的催化剂。

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秋天最了解自己的心情。

飘落的黄叶,好像懂得诗人的心。因为它们恰好在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候飘落。

离去的大雁,好像知道诗人的离别,故意催动着诗人的离愁。

悲凉的西风生起,好像知道诗人的心正是同样地悲凉。

草木枯萎,好像懂得诗人的心正是同样地哀伤。

他们慨叹人生,想抒发感情,秋天正好给了他们最佳的寄托。


中国诗歌的传统,讲含蓄,讲寄托。

心情直说出来,就浅白了,无味了。

诗人要找到代表自己心情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正好,人生一切的愁绪,都可以在秋天找到寄托。

中国诗歌的传统,还讲形象性。

读者看得到的,才能叫形象。

我告诉你,我愁死了,这没有形象性。

诗人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才叫形象性。

秋天有很多形象,可以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绪,那么,聪明的诗人有何理由不使用这些形象呢?

愁是什么?就是离人心上秋。

哦,我忘了一点,别以为秋天只适合写愁。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开心兴奋都可以用秋天来寄托啊。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诗人这么喜欢写秋天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