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

oO飞儿Oo


薄姬母子幸运来源于其前期不幸与自己的隐忍和不争。



薄姬的母亲是魏媪,也算是魏国贵族后代,魏媪招人给薄姬算过命,说薄姬能生出天子。后来陈胜吴广领导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国贵族趁机重新崛起。魏国王室后裔魏豹趁机重建魏国,他听说薄姬能生天子就把薄姬纳入后宫,幻想自己能一统天下。结果魏豹不是刘邦对手,最后身死国灭,其后宫佳丽也被刘邦全部纳入后宫,自然包括薄姬。


薄姬入后宫并没有得宠甚至没见过刘邦,后来她结交两个小姐妹都被刘邦宠幸。这两个小姐妹并没有帮薄姬甚至背后嘲笑薄姬,不想被刘邦听到,刘邦就发扬博爱风格,宠幸了薄姬一次,没想到就这一次就让薄姬怀孕产下刘恒。虽然生下皇子,但薄姬境遇没有太大改善,刘邦这个老色狼早把薄姬扔到脑后。当时后宫主要斗争就是刘邦原配妻子吕后和刘邦宠妃戚姬之间斗争。吕后虽然得不得刘邦宠爱,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能力和坚实后盾(吕氏外戚樊哙以及其他朝臣)以及封建礼法嫡子继承支持,戚姬虽然得到宠爱,却无法战胜吕后坚强够多,就是刘邦也无可奈何。连自己最宠爱妃和儿子刘如意也无法照顾,刘邦此时已经无力照顾其他子女了。而薄姬和刘恒处于被人无视的地步,最后刘邦分封诸王,把代地这个抗击匈奴人最前线最危险的位置分给最不中意的刘恒。此时估计吕后也对薄姬母子深表同情。


刘邦死后,吕后对自己昔日后宫对手展开疯狂的报复,戚姬直接被做成人彘,刘如意也被处死。对其他曾经对吕后及汉惠帝构成威胁的嫔妃及其孩子,也展开疯狂报复。此时薄姬母子在刘邦时期受到冷落漠视,以及薄姬薄弱大娘家实力,反而成了薄姬母子护身符。吕后不禁没有为难薄姬母子,而且还允许其母子团圆。这也是老子所谓福祸相依。薄姬母子顺利熬过了吕后大清算。

随着汉惠帝吕后相继死去,汉王朝又出现权利真空,原来在吕后强压下吕氏外戚与功臣集团以及诸刘氏发生严重分裂及对抗。功臣集团和刘氏宗族联合绞杀了吕氏外戚集团。政变成功后对谁应该继承革命成果,功臣集团进行了激烈争论,最后大家选择实力最弱的薄姬母子继位,这样便于功臣集团控制。

薄姬母子因祸得福,汉朝也得已顺利熬过动荡期,迎来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块头看古今


为了更生动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诙谐语言来做说明。

吕雉:大家好,我是吕雉!

19岁那年,老头子做主把我嫁给了空有泗水亭长之名的老光棍儿刘邦,嫁给他的那会儿,刘季居然还有个未婚先育的私生子刘肥!

我没有抱怨刘季寻花问柳的风流韵事,也没有嫌弃刘季家徒四壁的破落,而是勤勤恳恳做着一个善良贤惠妻子的分内事情,后来老刘在芒砀山落草为寇,我冒着风险经常偷偷给他送饭。

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刘季也被众人推举为沛公开始造反了,刚开始投奔项梁的那会儿,我们小两口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事业也逐渐有了起色,老公刘季还在楚怀王的授意下西进入秦。

天下的男人都没一个是好东西。刘季这个老不死的也不另外,他打进关中攻破咸阳收编了秦朝宫殿里的美媚,刘季开始以旺盛的荷尔蒙日理万姬。

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幸亏樊哙、张良及时出面,老刘才停止了荷尔蒙的疯狂排泄。

后来在巨鹿大败王离军团的项羽也赶忙冲入关中,一把火烧了秦朝宫殿,还扬言说要把老刘赶回泗水做老光棍儿,刘邦这个不是人的东西做老光棍儿不打紧,可苦了我儿刘盈了。


这时,还是张良站了出来,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充分发挥项伯“双面间谍”的作用,让项伯不断在项羽面前替沛公美言。

在经过一番周密灵活的部署后,沛公虎口逃生,被项王封到了鸟不拉屎的西蜀。

我本以为这辈子得在西蜀孤老终生了,没想到,后来齐地叛乱,项羽出兵镇压,刘季趁机还定三秦,并集结56万诸侯联军一举直捣项羽老巢彭城。

这老东西,占领彭城后色心不改,继续淫虐项王的女人,似乎把彭城当成了他的第二个温柔乡了。

也就在刘季躺在他的温柔乡里时,我的噩运就此开启了,项羽率领三万人马杀了个回马枪,老刘竟不顾我的死活落荒而逃。

从此,我开始了长达两年颠沛流离的人质生涯,项羽还几次差点把我给看了,幸亏老娘命大熬了过去。

后来我再度回到老刘身边,以为我们夫妻久别胜新婚,却发现挨千刀的老刘嫌弃我年老色衰,常常把一个叫戚夫人的小贱人带在身边,我无形中被刘季打入了冷宫,我虽心有怨愤,但始终顾全大局,没有跟这个戚夫人发生矛盾。



汉二年六月,我儿刘盈被立为太子,我也身着凤冠霞帔坐上了开国皇后的宝座,刘邦这老东西却说刘盈不像他为由意欲废太子。

事先声明!我跟审食其是没有私情的,当年我和刘老太公被扣作人质,还是他忙前忙后的。

刘邦说不像他只是觉得刘盈性格太懦弱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啊!不是戚夫人整天在老刘耳根子边打小报告,老刘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想法?戚夫人,你这个小贱人,给我等着!

生气终究归生气,眼前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怎样让刘邦放弃立戚夫人的小杂种,死心塌地的立刘盈为太子呢?

关键时刻还是张良再次出马说只要请来商山四皓,搞定刘邦那都不是个事儿。

我依照张良的计谋请来了商山四皓,果然刘邦再也不提立戚夫人的小杂种刘如意做太子的事情了。

也就在我为儿子刘盈的皇位操碎心的时候,各大异性诸侯王虎视眈眈,刘邦不好出面,我就替老公出面杀韩信、看彭越,韩信被我用竹签捅成了马蜂窝,彭越被我用刀子碎成了人肉包子馅,俗话说最毒妇人心,最脏、最累、最龌龊、最恶毒的坏事都被我做了个绝。


我熬啊熬,从豆蔻年华熬成了老太婆,刘家里里外外都被我打点的井井有条,刘季这见色忘义的老流氓,却嫌我年老色衰把我晾在了一边,终日跟戚夫人鬼混。

这样就算了,但问题的关键是戚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个小贱人仗着刘邦的宠幸还敢跟我儿刘盈抢太子的位置。

好了,刘季这老流氓现在双腿一蹬归西了,刘盈也登上帝位,想到以前受过的委屈,我就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我一口气把高祖宠幸的妃嫔全部关押了起来,顺带着剃光了戚夫人的头发,看你个小妖精以后还敢不敢到处祸害人,然后,戚夫人被我发配去干杂役了,哈哈,真是大快人心,总算是报了当年的新仇旧恶。

这戚夫人要识相的话就给我好好反省反省,我也许会大发慈悲饶过她,但没想到,几天后,这该死的贱货竟然高唱什么:“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我当时一听她这番不知悔改的话,我就明白,这贱人胚子是无药可救了,于是,我狠狠心、跺跺脚把这个贱货拖出去砍掉四肢做成了“人彘”,瞬间感觉极度舒适。

料理完戚夫人这贱货后,我本来打算收拾薄姬这个“公共厕所”。

想当年,薄姬刚开始是魏王豹的女人时候,她跟魏王豹说什么她将来生的儿子要做皇帝,魏王豹头脑发热背叛刘邦,结果皇帝没做成,脑袋还搬了家。

这骚货被老刘收编后,没几天又不安分了,她逮到个机会再次跟刘季说她生的儿子要做皇帝。

刘季这个老流氓精虫上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人家颇有姿色就把人家按倒在床榻上下其手。

没多久,这“公共厕所”竟然生下皇子了,刘季随便看了下就取了个名字叫刘恒,自此以后,薄姬再也没有得到刘邦的召见和宠幸了。

说到这里还是放过她吧!毕竟这薄姬也是命苦之人,更何况她也不得刘邦的宠爱,既然薄姬提出要远离皇宫去代地就国,眼不见心不烦那就随她去吧!

该走的、该杀的、该折磨的都被我虐了个遍,我吕雉做人的宗旨很简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对我好我自然也记得别人,否则我一定要她双倍奉还!


历史侦查处


讲到吕后我们印象中可能会马上想到“狠毒的女人”。吕后这个女人确实非常狠毒,尤其对待自己的敌人绝对不会手软。吕后的政敌如韩信、彭越之流都被剁成了肉酱,吕后的情敌如戚夫人则被做成了人彘。吕后也没有放过刘邦的儿子们,吕后几乎把刘邦的儿子们一网打尽。在吕后的高压政策下,相关人员人人自危,任何人都有可能朝不保夕。但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却躲过了一劫,而且还得以前往儿子的封国,成为王太后。为什么薄姬能躲过一劫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薄姬此人。

薄姬是吴郡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姑娘,薄姬也具有南方女子的特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皮肤也非常好,估计说话也是嗲声嗲气。秦朝时,薄姬的老爸和魏国宗室的一个女子私通生下了薄姬。薄老爹死了以后,薄姬就跟着魏媪一直生活在魏国。秦末起义爆发以后,魏豹自立为魏王。这时候魏媪把薄姬献给了魏王,薄姬成了魏王豹最宠爱的妃子之一。

当时有一个叫做许负的女子非常善于相面,此人还被称为中国第一相面女人。许负见了薄姬以后,发现薄姬这个人的面相贵不可言。而且她看出来这个薄姬将来会生出一位天子。薄姬嫁给魏豹以后就成了魏豹的人,薄姬难免会把许负的话告诉魏豹。



当时楚汉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不光刘邦和项羽,任何一位诸侯都可能成为下一位天子。当时魏王豹投靠了刘邦,和刘邦一起攻打项羽。但是魏王豹对刘邦无理的态度非常不满,加上他听说许负这个有名的相面师断定自己的老婆会生下天子,所以他决定背叛刘邦,自己创业。跟着刘邦混自己以后最多混个诸侯王,只有自己创业自成一支独立的力量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天子。

不过魏王豹太单纯,还是太年轻,他只知道自己的老婆会生天子,他单纯的认为自己的老婆只会给自己生儿子。他忘了问许负,薄姬和谁生天子。

于是魏王豹怀着做皇帝的美梦,和项羽联合起来成为反刘的一员大将。刘邦对魏豹的背叛非常恼怒。他恼怒不光因为魏豹背叛了自己,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魏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这是他东出的重要通道。所以刘邦派了最精锐的韩信军团攻打魏王豹。这个魏王豹岂是韩信和曹参的对手,上阵没有几个回合就被韩信挑落马下。魏王豹被俘虏了,他的生天子的老婆薄姬也成了刘邦俘虏。



薄姬被俘以后,被送到宫中的织衣房当织工。有一次刘邦闲来无事、心血来潮,到织衣房里晃了晃。没有想到这一晃,却发现了相貌出众的薄姬。色心大起的刘邦把薄姬召入后宫,供自己享乐。可能由于刘邦太忙,也可能由于刘邦见过的美女太多。总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刘邦从来没有召幸过薄姬。薄姬成为宫中的一个寂寞的失落者。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薄姬可能会一辈子默默无闻,然后默默地死去。

不过她年轻时候的闺蜜改变了她悲惨的命运。薄姬年轻的时候,有两个非常要好的闺蜜,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她们当年曾经立下过一个誓言:先富贵的那个人,千万别忘了其他两个。这句话其实和当年陈胜那句“苟富贵勿相忘”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人家三个小姑娘做到了,陈胜那个大老爷们没有做到。



没过多久,管夫人和赵子儿就得到刘邦的宠幸。汉王四年的时候,刘邦召幸管夫人和赵子儿。这两位美女得到刘邦的宠幸之后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她们在服侍刘邦时候,用一种开玩笑的方式把当年的誓言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到他们的故事之后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几个女孩子竟然如此讲义气。这两个美女又把薄姬的悲惨往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对这个可怜的薄姬充满了同情之心,于是刘邦决定召幸这个不幸的女人。

薄姬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有可能也是她唯一的机会,她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实现这华丽的逆转。于是薄姬告诉刘邦,昨天梦到有条龙趴在自己身上。不得不说,薄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首先他懂得包装自己,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表现最好的自己。其次他懂得抓住帝王的心理。她有没有梦到龙趴在她身上,没有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薄姬有意识的利用这个梦实现自己的目的。很明显刘邦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

可能由于刘邦身边的美女太多了,薄姬太不出众了。刘邦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临幸过薄姬。不知道是大汉王朝幸运,还是薄姬幸运,那天晚上薄姬竟然怀孕了。



十个月之后薄姬生下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更幸运的是这个孩子是个儿子。这便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取名为刘恒。有了儿子将来会被封王,就算以后皇帝不再临幸自己,有了这个儿子,以后也就有了保证。刘恒也在八岁的时候被封为代王。这个代王地处偏远而且国家非常贫穷,在众多皇子中刘恒所封的代国综合起来应该是最差的。正是这种差反而成为刘恒的后福,在吕后疯狂屠杀皇子的时候,也没有对这个同样受冷落的皇子痛下杀手。

和戚夫人与刘如意不同,薄姬和刘恒非常低调。他们低调的连刘邦都快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和老婆。当然吕后更不会注意到这个同样不受待见的薄姬,也不会注意到这个不受待见的刘恒。当戚夫人和吕后进入战争阶段的时候,薄姬始终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观察一切。由于薄姬明哲保身的策略,吕后自始至终都没有把薄姬当成敌人。刘邦去世以后,所有刘邦宠爱的妃子,所有和戚夫人关系不错的妃子,都被吕后关在了宫中,成为吕后残害的对象。这时候吕后突然想到还有一个低调到尘埃中薄姬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命运。于是吕后放过了薄姬,让薄姬跟着自己的儿子到了代国,成为代国的王太后。薄姬离开了长安,也就离开了权力争斗的核心。



薄姬能够躲过吕后的迫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薄姬非常聪明。如果论权谋和手段,薄姬比不过吕后。如果论聪明的话,薄姬一点都不比吕后差。薄姬更是比戚夫人聪明得多。薄姬第一个聪明之处在于她非常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薄姬先是拉拢了管夫人和赵子儿,就等于给自己买了三保险。结果正是由于薄姬为自己买了三保险所以她才能得到刘邦的召幸,否则薄姬有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其次薄姬善于抓住男人的心理,尤其是帝王的心理。薄姬先是魏豹的妻子,按道理说在刘邦的众多夫人中没有任何优势。但是她利用难得的机会,成功引起了刘邦的注意。薄姬一句梦到龙趴在自己身上,成功吸引了刘邦。正是因为这个梦,所以刘邦决定圆薄姬的梦。第三薄姬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薄姬知道自己论恩情比不上吕后,论感情比不上戚夫人,自己只有一夜情。和她们争斗自己会死得非常难看,所以薄姬刻意远离所有争端。无论在戚夫人眼中,还是在吕后眼中,薄姬都是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的人,都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



薄姬非常不受宠,对吕后没有任何威胁,吕后同情薄姬。刘邦临幸薄姬一次之后,再也没有临幸过她。如果不是薄姬生下了刘恒,估计刘邦都不会记得自己曾经临幸过这个女人。相比较于吕后,薄姬更加受到冷落,薄姬的处境比吕后还要凄惨。吕后知道刘邦是个好色之徒,她也知道备受冷落的痛苦。在这方面,她完全能够理解薄姬。正是由于,他们都受到刘邦的冷落,所以吕后对薄姬有种同命相连的感觉。正是由于薄姬备受冷落,所以吕后才会同情这个不幸的女人。正是由于薄姬备受冷落,所以她才不会威胁到吕后和刘盈。正是由于薄姬备受冷落,所以在吕后看来,这个不幸的女人既不是自己的政敌,也不是自己的情敌。吕后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残暴,吕后只对自己的政敌和情敌残暴。既然薄姬什么都不是,她放过薄姬也在情理之中。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如果刘邦不冷落薄姬,薄姬有可能会引起吕后的记恨,那么薄姬和刘恒的命运将会非常堪忧。刘邦冷略薄姬,她和刘恒最终却因此躲过了一劫。


依稀说史


吕后算不上厚待薄姬,只是薄姬不“达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刘邦的后宫阵容:

1、明媒正娶吕后

2、乡间情人曹夫人

3、红颜知己戚夫人

4、一夜情赵姬

5、亲信家属石美人

6、魏王三美:赵子儿、管夫人、薄姬



对于后宫的女人们,刘邦死后吕雉主要的报复对象有两类,一、受刘邦宠爱,让她吃过醋的。二、有儿子,并且会对她造成威胁的。

这几位中,戚夫人必须第一个让吕雉不痛快,刘邦对她的宠爱不仅让吕雉打翻了醋坛子,在夺嫡时仅凭借吹耳边风就差点让刘邦废了太子刘盈,幸好吕雉棋高一招请出商山四皓,不然天下就是戚夫人和儿子刘如意的。所以吕雉整她最惨,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曹夫人,刘邦未发迹前的乡间老情人,还是个死了丈夫的寡妇。两人生就刘邦的庶长子刘肥,但是一直没纳过门,后来当了皇帝,需要顾及天子颜面,更没给什么名分,史书上对她的记载更寥寥数笔。她对于吕后而言,本人没名分,儿子也没有什么影响力。至于最后结局,无迹可考,估计吕后不会太为难这个乡间村妇。

赵姬是驸马张敖将自己的侍妾送老丈人刘邦暖被窝的,本是侍奉一晚,但是没有到意外怀孕。后因赵国丞相叛乱,赵姬被牵连,生下刘长后就自杀身亡了,儿子刘长是吕后一手养大的,而且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

石美人是刘邦手下石奋的姐姐,石奋跟随刘邦的时候只有十五岁,刘邦很看好这个年轻穷小伙子,就纳了她姐姐做美人。收石美人入宫,刘邦更多是出于对属下的安抚,只要她安分守己吕后应该不会为难。关于她的结局,史书也没什么记载,但是她弟弟石奋一家几代都在朝中做大官,石美人应该也得到了善终。

魏王三美管夫人、赵子儿、薄姬被刘邦从魏王豹那里掠到自己后宫,又因管夫人和赵子儿美貌而颇为宠幸。侍奉过魏王豹的女人还能再博刘邦欢心,就凭这点,作为女人的吕雉绝对嫉妒得牙根痒痒。所以,刘邦去世后。吕雉把她们囚禁在宫里。

最后说说薄姬,虽然她同是被刘邦从魏王那里抢过来的女人,但境遇远不如管夫人和赵子儿。刘邦自从把她召入后宫就一直没宠幸过她,幸亏遇到了两个好姐妹,她和管夫人以及赵子儿姐妹三人关系很好,曾相约“富贵不相忘”。管、赵二人收受到宠幸后不忘姐妹,将她们的誓言讲给刘邦听,刘邦为她们之间的感情动容这才临幸了一次薄姬,但是薄姬没能通过这次机会抓住帝王心,甚至连个印象都没留下,刘邦此后再也没来过。对于这样的情敌,吕后最为放心,因为她自己也尝过不被丈夫放在心上的滋味。

薄姬在刘邦那里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尽管她幸运的生下了汉文帝刘恒,然而刘邦并没有因此宠幸和加封她。所以刘邦不但不宠幸她,也不喜欢她的儿子,她连母凭子贵的机会都没有。吕后是个有政治头脑的人,她不但观察后宫各嫔妃更时刻注意她们的儿子,如刘邦最宠爱的儿子刘如意,吕后杀他连汉惠帝刘盈都防不胜防。因此像薄姬这种情况,在她眼里不足为患。

薄姬家世薄,在吕后去世以后,刘氏宗亲联合大臣里应外合清除了吕氏党羽,最后推选刘恒做皇帝。而刘恒能当上皇帝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生母薄姬家世薄,不会造成外戚专权!

同时允许薄姬随儿子刘恒代王一起到封地,也是出于吕后的政治需要。刘邦死后后宫已经被她大清洗,尤其是对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的报复实在太残忍,会引起天下非议,放走薄姬可以缓和一下宗室和大臣的不满。

所以,刘邦死后吕后报复后宫,唯独薄姬能够保全。这并非她真的幸运,而是作为女人,她没有让吕后吃醋,出于政治,她对吕后没有威胁。


历史饭


吕后厚待薄姬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刘邦死后,吕后大权在握,在后宫吕后说一不二,而薄姬却地位卑微只是一个刘邦临幸过一次的妃子,二者的地位犹如巨象和蚂蚁。

吕后嫁给刘邦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好不容易享福了,却因为戚夫人等肆宠而娇,严重威胁到吕后的地位,因此吕后是在报复那些曾今使她受到伤害的人,薄姬并不受刘邦宠幸,也没针对过吕后,吕后自然不会报复她啊。



那么吕后又是为何残忍的对待后宫妃子呢,大侃详细给大家讲讲吧。

年轻时,吕雉也长的貌美如花,在吕老太爷的安排下嫁给了已过不惑之年的刘邦,那会的刘邦还只是一个拿着死工资,吃饱这顿没下顿的小公务员。

但是,吕雉一点都没嫌弃刘邦,嫁过去后每日操持家务,孝敬公婆,而且刘邦这老小子私生活混乱,早早就有了私生子,这些吕雉都不在乎,喜滋滋的当起了家庭主妇,典型一副中国好媳妇的做派。

而且,刘邦好喝酒,有一次喝酒误事导致犯人逃脱,没办法只能躲起来,吕雉知道后,一不吵二不闹,定期带上吃喝去探望刘邦,帮助刘邦避难。

后来,刘邦联合了一帮弟兄在沛县起义,投身到火热的革命中,家中妻儿老小更是顾不上了,这些都是靠吕雉一人操持,那会刘盈和鲁元公主已经出生,一家六口人,吃喝拉撒都要吕雉管,甚至还要躲避刘邦仇敌的追杀。

在刘邦与项羽争锋期间,刘邦家人不幸被抓,又是吕雉陪在身前,伺候刘邦父母,总算活着见到了刘邦。

可刘邦是怎么对吕雉的,刘邦四十多岁结婚,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花心的很,吕雉不在身边的时候,立马又看上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对年老朱黄的吕雉不管不问,吕雉兴高采烈的回到刘邦身边时,只得到了刘邦的冷眼…

吕雉心里这个委屈,然而事情比他想象还更糟糕,刘邦宠幸戚夫人,对她言听计从,甚至动了废刘盈而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这可把吕雉着急坏了,赶紧找来张良帮忙,一番操作下,才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宠幸被夺,儿子的太子之位差点被废,脾气再好的吕雉也忍不住要爆发了,等到刘邦死后,吕雉迫不及待的开始报复戚夫人等人,甚至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还叫来刘盈一起欣赏。



讲到这,大侃就想替吕雉辩解两句了,吕雉其实本性并不坏,她残忍对待戚夫人等人,纯粹是发泄心中的仇恨,报复她们夺了刘邦对吕雉的爱,报复戚夫人争抢刘盈的太子之位。

那么,吕雉报复刘邦的宠妃,薄姬又是怎么幸免的呢?

简单的说,薄姬不得宠,虽然生了刘邦的龙种,但是在后宫中完全排不上号,刘邦估计也把她忘的一干二净,吕后清理后宫时,薄姬完全属于那种杀头都轮不上她的情况。

而且,薄姬虽然身为刘邦的妃子,但是薄姬其实也是一个挺聪明的人,她知道争宠,争不过吕雉、戚夫人,刘邦登基的时候已经是个糟老头,薄姬心里清楚,她的后半辈子靠刘邦是靠不住的,她已经有了刘恒,以后要靠儿子,与其现在与其他妃子拼个你死我活,争抢那点宠幸,不如投资刘恒,安安稳稳过好下半辈子。



所以,刘邦死后,薄姬就趁机找吕雉请辞,吕后见是薄姬,在后宫中可有可无的一个不得宠妃子,于是就放任薄姬跟着刘恒回封地了。

因此大侃认为,吕雉并不是厚待薄姬,而是薄姬并不受宠,刘邦活着的时候,薄姬并未与吕后争过宠;吕后本性并不坏,不会无缘无故杀害薄姬这种无辜之人。

大侃愚见,欢迎指正……


大侃聊历史


薄姬在历史上可能不是那么的有名,但是他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文帝。而且薄姬此人也非常聪明和幸运,通过了解她经历,就能知道她为何会躲过吕后的迫害了。

薄姬本来就是一个苦命的人,她是私生女,但是长得很漂亮,所以男人们自然都很喜欢,他的第一个男人是魏豹。这个魏豹是秦末时期,一个诸侯王,本来是跟着刘邦混日子的,结果有个算命的说薄姬会生下天子,这个魏豹就心动了,公然反叛刘邦,跟着项羽干。后来魏豹被韩信打败了,薄姬成了刘邦的女人。

不过薄姬虽然长得好看,却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低调到进宫好多年了,刘邦都没有宠幸过她。这对于一个女人,尤其是在后宫的女人,不是什么好事。后来刘邦终于宠幸了薄姬,就是这一次,她怀孕了,生下了皇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你以为生下了皇子,她的命运就能改变?其实并没有。当时的薄姬虽然生下了刘恒,但是两个人实在是太低调了,薄姬几乎不参与后宫的争斗,而且刘邦也不喜欢她,刘恒就更惨了,他的封地在众兄弟里是最差的,可想而知母子俩是多不受待见。

后来,吕后与戚夫人争宠,薄姬也是冷眼旁观,不参与,也不表态,直到刘邦去世,吕后独掌大权。吕后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所有与她对着干的人几乎都被整了,戚夫人甚至还遭受酷刑,而且就连刘邦的儿子吕后也不放过。

但是,吕后还是放过了薄姬母子,并且让薄姬去了儿子的封地。原因很简单,第一,吕后也是女人,她知道薄姬身世悲惨,况且这个女人很低调,也没有威胁,又何必除掉她呢。第二,就是刘恒也非常低调,身处最差的封地,也对吕后没有威胁,甚至低调的都没有引起吕后的注意,这样的母子,吕后肯定是不会加害的,如果加害了,反倒会招来骂名。

所以,综上可以看出,薄姬此人是有大智慧,虽然她很不幸,但是这却也救了她。


历史还有哪些事


刘邦死后吕后疯狂“报复”小妾,却为何不动薄姬?

吕后掌权之后,为什么没有对薄姬下手。


一:薄姬苦读《道德经》

薄姬是刘桓的母亲,也就是刘邦小儿子的生母。薄姬知道宫廷争斗,便苦读《道德经》,逃避争斗,把事情看的很开。大家都知道,道家思想是非常厉害的,无欲无争。

薄姬刚到宫里,都以看透宫里的明争暗斗,所以平时比较低调,后来生下儿子刘桓,薄姬更加低调,很少出宫,平时就是教育儿子。

刘桓在母亲的教育下,不与皇子继承做争斗,安安分分的住在宫里,正因为道家思想的影响,吕后没有对薄姬下手。

对其他的小妾都下手了,并且包括刘邦的儿子都被吕后所害死,只有薄姬的儿子刘桓没有。

所以薄姬的道家思想救了自己,也救了刘桓,更救了汉朝。


二:薄姬不与吕后对抗

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为了发展自己家族的势力,吕后把刘邦的妾室相继害死,把刘邦的一些儿子都害死,把自己的儿子也吓死了。

唯独薄姬比较聪明,不与吕后对抗,吕后说什么就是什么,就连自己的儿子也是一样。吕后把刘桓分配到西北边疆、毗邻匈奴的偏僻地带为代王,刘桓受母亲道家思想的影响,去了偏僻的地方为王,几乎朝廷都快把他忘记了,正因为这些这样,刘桓和薄姬躲过了吕后毒手。

吕后死后大臣们把刘桓接回长安登基,世称汉文帝。


薄姬不与吕后对抗,再加上道家思想的影响,和自己的儿子躲过了吕后的残害。

综上所述:刘邦死后,吕后没有对薄姬下手,薄姬潜心苦读《道德经》达到无欲无争的境界,不与吕后对抗,甘愿去偏僻的地方。


太史简


薄姬是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刘邦第四子刘恒的母亲,江苏苏州市人,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妻子,魏豹被韩信击败后,她更被召入汉宫,后生下刘恒,刘邦专宠戚夫人时,薄姬基本上就没有见过刘邦的面,论姿色她不如戚夫人,论心计她不如吕后,在后宫争宠派中她属于中立派,为人十分谦和。这也正是她没有遭到吕后暗算的一个原因。

后刘恒卦晋阳就王位时,薄姬也随之同行,而戚夫人一心想要争宠,哭闹着让刘邦立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但刘邦一死,她不仅自身难保,就连儿子也惨遭毒手。薄姬为人厚道,安心随儿子远离京都,躲过吕后之祸。而她精心养育的儿子刘恒,后来也成为汉朝口碑最好的一个皇帝!🐴🌺🌺





飞天ZY漫雪


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簿姬?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性格决定命运,簿姬不显山露水,低调沉稳且不喜欢争风吃醋的性格十分讨吕雉喜欢。


吕雉是刘邦还在沛县做小混混的时候刘邦明媒正娶的,在古时候就是正统的身份地位,这个地位一般是不容易撼动的。

而簿姬是刘邦攻打魏王魏豹的时候从魏豹身边夺过来的,刘邦就让薄姬侍寝了一次就怀了四王子刘恒了。也就这一次刘邦就不再亲近簿姬了,而簿姬呢也不恼怒,始终安分守己规规矩矩的做自己妃子份内的事。从来不会像戚姬那样跟吕雉争风吃醋,一切事情都是逆来顺受。

电视剧《大风歌》还有一个桥段是簿姬给众王子缝吊坠,给樊哙这些大臣缝衣服,表现出来的是知足感恩,节俭的品格。所以就连吕雉都很赞赏簿姬,夸她是个谦让贤良的人,自然会厚待簿姬了。


其二,最重要的一点,簿姬根本没有和吕雉为自己的儿子争夺皇帝储君的念头。

有一次刘邦带众王子到野外狩猎,吃饭的时候有一只烤鸡,众王子三下五除二就把烤鸡抢完了,只剩下一只鸡屁股给四王子刘恒。刘恒回去跟母亲诉苦,簿姬就说,这鸡屁股是后福。不争不抢才是后福!所以簿姬表现出来的都是大度忍让,对吕雉也是百依百顺,不会对吕雉儿子刘盈以后的帝位产生威胁,自然吕雉不会加害簿姬了。


其三,吕雉是明大理的人,代国地处边疆,与匈奴接壤,作为汉朝门户重地,自然不希望代国动乱让匈奴趁虚而入。所以就不会对刘恒的母亲簿姬动手了。

吕雉是见识过匈奴骑兵威力的人,代国作为四王子刘恒的封地是汉朝的门户,如果代国出问题,匈奴长驱直入直接威胁长安安危。而刘恒把代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匈奴不敢越边。自然作为大汉朝的实际掌舵人吕雉不会希望代国出事,让刘恒替自己挡住匈奴人的进犯。所以厚待刘恒的母亲簿姬也是厚待自己!


总结,吕雉厚待簿姬的原因有三;一是簿姬性情温顺不与吕雉争风吃醋跟刘邦邀宠。二是簿姬没有为自己儿子跟吕雉争夺汉朝储君的念头与行动。三是刘恒的封国代国地处边疆与匈奴接壤,要为大汉朝挡住匈奴,所以作为大汉朝实际掌舵者的吕雉善待刘恒的母亲簿姬也就是善待自己。


竹林论风月


首先更正一下:刘邦去世后,吕后不是报复后宫,而是报复戚夫人。

对于薄姬,吕后也谈不上厚待,只是没有难为她罢了。

吕雉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吕后,她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

秦朝末年,刘邦外出闹革命,吕雉带领着刘家一家老小颠沛流离,吃了不少苦头。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立吕雉为皇后,也算是对她这么多年照顾刘家老小的补偿。

刘邦去世后,吕氏当政,为了维护自己的专权,她杀害了刘邦好几个儿子,其中就包括赵王刘如意极其母亲戚姬。

吕后为何杀戚夫人

由于刘邦生前极其宠爱戚姬,对她生的儿子刘如意也是喜爱至极,甚至一度想废掉吕后的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然后改立刘如意。

戚姬也屡次哭哭啼啼的要求刘邦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但是在吕后的计谋之下最终没有得逞。

对于自己的丈夫,吕雉也许早就没了爱,别的女人抢了就抢了,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吕后一直不屑于与后宫的那些女子争宠,她要的是权利。

所以当有人威胁到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时,吕后是决不答应的。

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控了朝中大权,她很快就开始了对戚姬的疯狂报复。

她先是命人把戚姬抓起来,剪去她的头发,戴上脚镣手铐,穿上赭色囚衣,让她舂米。

后来吕后又谋害了戚姬的儿子刘如意。

她还觉得不解恨,又把戚姬的手脚都砍掉,挖去双眼,灌上哑药,再用药熏聋耳朵,然后丢进猪圈里,称之为“人彘”。戚姬就这样在受尽折磨后悲惨的死去。

吕后对戚夫人的迫害,使吕后在历史上留下了“狠毒”的恶名,一直被当做女人报复情敌的典型案例。

吕后为何没有难为薄姬

薄姬本来是魏王魏豹的女人,刘邦打败魏豹后见薄姬有几分姿色就把她收入了后宫。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刘邦都没能想起薄姬的存在。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邦宠幸了薄姬。仅仅这一次,薄姬竟然怀了孕,不久便生了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

但是此后,刘邦更是几乎忘记了薄姬的存在。

可以说,薄姬自从来到刘邦身边后,根本就没有得到过刘邦的宠爱。

长期以来,薄姬一直崇尚“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无欲无求,不争不抢,对于自己的遭遇,薄姬毫无怨言。

对于宫内的一切斗争,她也一概不参与。

对于这样一个低调、不起眼的女人,吕后自然没有必要太为难她。

刘恒八岁的时候,被刘邦封到贫瘠的代地为王。

代地远离京城长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边远之地。

就是在这个贫瘠的地方,刘恒开始了自己治理天下的实践,经过他的努力,代国被治理的有声有色。

吕后当政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对刘氏子孙大肆屠杀,刘如意、刘辉、刘友、刘建先后被杀。

对于一向低调的刘恒,吕后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她下旨改封刘恒为赵王,以此试探刘恒的政治野心。

但是刘恒在接到诏书后立即上书辞谢,恳请继续留在代地,刘恒通过此举,彻底打消了吕后对自己的猜忌。

正是薄姬奉行的无欲无求的黄老学说,才使得他们母子最终得以保存。

吕后死后,朝中大臣发动政变,诛杀了诸吕势力,代王刘恒被大臣们迎立为帝,薄姬成为皇太后,终于苦尽甘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