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新生儿的口腔清洁该怎么做?

陈德霖


经常有新妈妈问,新生儿只是母乳喂养,是不是就不用清洁口腔?并且新生儿看着好小,真心不敢乱动。其实,新生儿刚出生时,口腔里常常有一定的分泌物,这是正常现象,可以不用擦去。这时候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起到清洁口腔中分泌物的作用。


给宝宝清理口腔,可以让宝宝侧卧位,用小毛巾或者围嘴围在婴儿的颌下,防止沾湿衣服。新妈妈用干净消毒过的小纱布或棉签,沾温开水,先擦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部,再擦次因内面及舌部。


为婴儿清洁口腔注意事项

  • 定时喂婴儿温开水,帮助清除口腔分泌物

  • 清洁口腔时,婴儿要侧卧

  • 妈妈要清洗手

  • 清洁时,顺序依次为:口腔两颊部、齿龈外部、齿龈内部、舌部

  • 妈妈的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婴儿口腔黏膜


如果婴儿闭口不配合,可以用左手拇指、食指捏婴儿的两颊,让婴儿张开,再进行清洁。但是,动作一定要轻巧,因为婴儿的口腔黏膜极柔嫩,唾液少,易损伤而导致感染。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小书虫妈妈,每天为您分享安全实用育儿孕产知识,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

小书虫妈妈


妈妈们每天都会给宝宝清理身体,如洗脸、洗手、洗澡等,身体清洁不仅会使身心舒适,还会减少细菌的增生。但是新生儿的口腔清洁很多新妈妈都会忽略掉,其实,口腔如果没有及时清洁,容易出现口疮、疱疹等一系列的问题,危害着宝宝的健康。

清洁口腔的作用

第一,宝宝每天都需要喝奶,奶液容易残留在口腔内,倘若不及时清除会影响宝宝牙齿健康。第二,宝宝最早就是通过嘴巴去感知世界的,他们会将任何感兴趣的物体放入嘴里,比如玩具、食物等一切可以触碰到的东西。如果这些物品清洁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其中的细菌就会随着一同进入宝宝口中。因此及时给宝宝清理口腔就显的尤为重要,通过清洁,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从而降低龋齿的发病率。

口腔不清洁的危害

1.舌苔增厚

如果宝宝在某个阶段出现了食欲下降、不爱喝奶的情况,在排出了疾病的原因之后,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宝宝的舌苔,如果出现了舌苔增厚的情况,那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不思饮食,而未及时清洁口腔就会使宝宝的舌苔增厚。

2.口腔异味

新生儿每天都要吃很多次奶,如果喝奶后没有清洁口腔,久而久之就会使小嘴巴出现异味,父母会闻到宝宝嘴巴里有股酸酸的味道。所以每次给宝宝哺乳完之后,妈妈们最好给孩子喝稍许温开水,这样既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又能给宝宝补充水分。

清洁口腔的方法

1.刷牙:很多家长都等宝宝牙齿都出全后才给宝宝刷牙,其实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使用纱布等工具给宝宝擦拭牙龈了。一方面可以清洁口腔,减少日后龋齿的发病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出牙期宝宝牙龈的不适感。

2.温水漱口: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在宝宝喝完奶之后,都可以给宝宝喝少量温水,温水可以冲刷口腔里残留的奶水,起到清洁的作用。

3.消毒:宝宝经常接触的物品,如奶瓶、玩具等物品,最好每天使用沸水进行蒸煮消毒,以防止病毒和细菌通过宝宝的啃咬而进入口腔中。

新生儿各方面还未发育完全,家长在给宝宝清洁口腔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动作要轻柔,最好选择宝宝吃饱后心情较好的时候进行。如果宝宝表现出抗拒后,要及时停止,切不可强行掰开宝宝嘴巴。


育儿网


口腔有自净能力,新生宝宝的口腔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喂奶后口腔黏膜上残留一些乳汁,也可通过唾液达到冲洗的作用。每次给宝宝喂完奶后,妈妈最好再给宝宝喝少量温开水,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入消化道,以免食物滞留在口腔中,引起病菌繁殖。



口腔护理两大误区  

误区1:画蛇添足。很多妈妈会用新纱布蘸水给宝宝擦拭口腔黏膜,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专家指导:新生儿的口腔黏膜非常细嫩,稍不留意,纱布就会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损伤。细菌、霉菌随着侵入繁殖,引起霉菌性口腔炎,俗称“雪口”,霉菌在受损的黏膜上繁殖生长,出现一片片的白斑,又称为“鹅口疮”。

正确做法:清洁方法,宝宝睡醒后,先让他喝些温开水,起到滋润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如果宝宝吃奶后睡着了,难以喂水,妈妈可用消毒棉签沾水,轻轻地给宝宝口腔清理一下。

鹅口疮的应对方法如果发现宝宝口腔中有一些类似奶块的白色膜状物,用上述方法冲不掉,而且宝宝烦躁不安,吃奶时哭闹不止,流涎,甚至有低热症状,说明宝宝的口腔被霉菌感染,引发了鹅口疮。用小汤匙刮都刮不掉,这就是与奶渍的区别。 此时,妈妈千万别用纱布去擦拭,而用棉签沾少许龙胆紫涂在口腔内部,每日1~2次。或者将制霉菌素药片研成粉末,用白开水冲化成乳悬液来搽,每日5~6次。还可用野蔷薇花、鲜藿香、鲜竹叶等适量煎水漱口,每日3~4次,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爱心叮咛:给宝宝用药时,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引起宝宝恶心呕吐。  

误区2:自找麻烦。细心的妈妈,经常会观察宝宝的口腔,生怕有异常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很多新手妈妈并不知道,口腔中的 “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听从别人的经验之谈,用尽各种方法去除异常情况,结果反而给宝宝增添了痛苦。


动脑思考


1. 首先对于新生儿口腔卫生要重视起来,不要觉得孩子小口腔里没有牙齿就没有什么细菌,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口腔内温暖而湿热的环境特别适合细菌的滋生,细菌积聚成群行成菌斑(我们晚上睡一晚上第二天醒来舔一下牙齿会有一层膜覆盖在牙齿上,用指甲可剐蹭下来,这就是菌斑)。而且菌斑用漱口的方法是清除不掉的,饭后漱口是好习惯,但是这个方法代替不了正常的口腔清洁。对于新生儿还未萌出的牙龈以及口腔粘膜,宝妈们可以用棉棒进行轻轻擦拭,借用外力来起到菌斑清除从而起到清理口腔的作用。


ST-T57


宝宝没出牙之前,主要是吃完奶之后,我用手指裹细纱布蘸温水给宝宝轻轻按摩牙床,做的时候要动作轻柔,并柔声和宝宝说话,宝宝觉得很舒服会开心的笑。儿子4个月开始长出第一对乳牙,有的网上育儿经说从宝宝出第一对牙就要开始给他刷牙了。但是我没做到,因为孩子总爱咬咬咬啊!我用手指裹纱布给他擦洗时如果他咬我,我就很夸张的做出很痛的样子,一开始他觉得我的反映有趣,但后来看我很痛苦就会张开嘴巴不咬了。所以说宝宝一直在观察我们大人的表情动作并做出反映的。再后来每天早晚刷牙儿子都要抱着看我刷牙,并抢牙刷。8个月出了第三对乳牙开始我就买了婴幼儿专用的软毛小牙刷,洗漱时间儿子就会一边看我刷牙一边自己“啃”牙刷!啃坏了两个牙刷,现在21个月已经慢慢自己能刷牙了。但是我还是用清水给他没有用儿童牙膏,虽然宣传说儿童牙膏是食品级很安全可以吞咽,但还是觉得最好不要咽下去。有时候我帮他刷牙,他也能配合指令,上下左右里外都可以刷的干干净净。

总之,经验告诉我,让宝宝学会刷牙可以先从最早的手指裹纱布按摩牙床,到给宝宝机会观察大人怎样刷牙,也给宝宝时间慢慢学会,并放心去尝试,很快就能养成好习惯!


闲来看山123


可以用棉球蘸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口腔和牙床。


书念的妇人


首先本人口腔执业医师,一般来说小孩从6个月开始长牙,到两岁的时候乳牙列形成,从口腔第一颗牙齿萌出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刷牙,新生儿在口腔无牙的时候可以用清水给涑一下口,萌出牙齿后家长可以用手指套(某宝上面有卖的)帮助幼儿清洁,或者用无菌纱布缠在手指上帮助清洁


口腔医生陶靖


家长先把双手洗干净、擦干,然后将柔软的纱布用凉白开沾湿、拧干,把湿纱布绕在食指上,将宝宝嘴里的奶渣清洁干净。

顺序是先擦口腔内的两颊部分,随后擦拭牙龈外面,然后擦牙龈里面,最后擦拭舌头。清洁时应特别注意牙龈、舌头等奶渣容易残留的部位,不过舌头是敏感部位,擦拭过重会让孩子干呕,避免让宝宝因干呕而呕吐,所以家长要小心点。如果擦不干净,也不必太用力,以免擦伤造成宝宝的疼痛和吞咽困难。

如果是天气比较凉的环境下,可以采用温开水,切记不要自来水,宝宝的抵抗力没有成人那么完善,温开水就算喝进去也不要紧。

喝母乳的宝宝不喝水也不要紧,不过夏天的话可以适当喝点。喝奶粉的宝宝平时要适当喂点温开水,因为有的奶粉容易引起孩子便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