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二戰美國唯一的自行高射炮M19,曾給志願軍造成很大傷亡

二戰期間美國雖然工業強大,但是在武器的設計思路方面有點後知後覺。在高射炮上,二戰爆發後就已經往自行化發展,尤其是德軍,以各式坦克底盤開發了多種自行高射炮,面對這種機動防空武器,盟軍的空軍部隊受到了更大的威脅。不過由於二戰後期軸心國的空中威脅已經很弱了,美國在1944年才不緊不慢的推出第一款自行高射炮M19。

二戰美國唯一的自行高射炮M19,曾給志願軍造成很大傷亡

M-19自行高射炮

反覆測試定型的M-19

因為二戰中期德軍空軍部隊就已經顯示出頹勢了,盟軍在西歐戰場上面對的空中威脅一天比一天弱,反倒是德軍對防空武器需求與日俱增,因此美國在自行高射炮的研製方面進度緩慢。

在火炮的選擇上,美軍要求使用美國仿製自瑞典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這種火炮的彈道性能優異,是二戰期間最好的中口徑防空炮之一。有了火炮,然後就需要合適的底盤,設計師先後選擇了M3、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的底盤,但是都不太理想,因為這兩款底盤尺寸過小,橫貫車體的傳動軸導致車體過高,不適合安裝中口徑高射炮。

二戰美國唯一的自行高射炮M19,曾給志願軍造成很大傷亡

德國四號自行高射炮

在美國研發M24“霞飛”輕型坦克之前,曾有一款T-24原型坦克,這款坦克底盤和霞飛差別不大,不管是尺寸還是可靠性都很滿意,用來安裝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正合適。設計師將美國國產的改進型40毫米高射炮T65E1雙聯裝高炮裝上T-24的底盤,製成了M-19型40毫米自行高炮。

二戰美國唯一的自行高射炮M19,曾給志願軍造成很大傷亡

M-19型40毫米自行高射炮

M-19採用頂部開放式戰鬥部,火炮正面安裝有兩面防盾,火炮的高低俯仰和方向調整均採用電力驅動,作戰靈活性提升不少。動力上採用220馬力發動機,最大行駛速度56千米每小時,裝甲防護較弱,只有12.7~19毫米不等,只能防禦輕武器和炮彈破片的打擊,對於一款自行高射炮而言也足夠了。美國總共生產了285輛M-19。

朝鮮戰爭發威

M-19投入實戰的時候已經是1944年晚,這個時候德空軍已經只剩最後一口氣了,每天想的是如何對付盟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大規模轟炸盟軍地面部隊。而在太平洋戰區情況也差不多,日軍的優秀飛行員損失殆盡,零式戰鬥機所剩無幾,就算出動自殺式飛機,也不過是淪為盟軍戰鬥機的靶子,“馬里亞納獵火雞”就是最好的證明。

二戰美國唯一的自行高射炮M19,曾給志願軍造成很大傷亡

朝鮮戰場上德M-19自行高射炮

因為沒有緊迫的需求,M-19雖然投入到戰場上,卻沒有發揮出多大的效果,反倒是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美軍將部分M-19運送到朝鮮半島作戰。

尤其是志願軍入朝過後,因為我軍空軍並不強,美軍的M-19大部分時候都沒有履行它的本職,而是用來掃射志願軍陣地,因為其高射速和遠射程,往往在志願軍打擊範圍之外開火,造成我軍大量傷亡,在許多朝鮮戰爭的書籍中都有提到這種武器,一些志願軍士兵稱它為“雙管坦克”。

二戰美國唯一的自行高射炮M19,曾給志願軍造成很大傷亡

M42自行高射炮

M-19的沒落

儘管M-19還不錯,但是畢竟是二戰的老式武器,在應付噴氣式戰鬥機上已經顯得有點過時了,再加上50年代正是導彈萬能論的時候,高射炮在美、英等國一度被冷落。M-19本身數量就不多,它的後繼型號M42雖然生產量達到3000多輛,但進入60年代後也被防空導彈車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