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朱棣死之前是怎么安排传位的呢?

月亮里的飞鱼


《大明风华》的老皇帝朱棣站在夕阳的余晖之中,感叹着壮志未酬身先死,不久便驾崩于榆木川。虽然朱棣的登基并不光彩,然而他和他父亲朱元璋为恢复我大好河山而与鞑虏作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啊,自从936年,儿皇帝石敬瑭为了造反,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致使我中华大地几百年来一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这个悲剧直到1387年才终结,朱棣被分封为燕王,肩负起镇守大明北大门的重任。

朱棣为了降服北方的游牧民族,不但特意迁都北京,而且发起了五次北征。1414年,他也曾到过霍去病去过的狼居胥山附近,在那里击溃了马哈木军,而那次随军出征的是皇太孙朱瞻基,并非朱高煦。而朱棣的最后一次出征,朱高煦还在其封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即使他想造反,也难以先于朱瞻基父子得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吧。因此,《大明风华》中朱棣传位的一波三折实属虚构。

那么,历史上的朱棣到底是如何安排传位的呢?

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的确骁勇善战,他的出色变现既赢得了朱棣的肯定,也引起了重臣们的注意。于是,在商议立储之时,他们就竭力向朱棣推荐朱高煦。朱棣为此头痛不已,但是考虑再三,最终还是选了老大朱高炽。

  • 1)虽然老二很像朱棣,但是狂妄自大,没有老大朱高炽那么仁贤。
  • 2)虽说老大不如老二那么能打,但是当年建文帝的几十万大军围困北平的时候,老大也为朱棣守住了老巢。
  • 3)老大的世子之位可是朱元璋亲自册封的。
  • 4)老大有多年监国的经验。

朱高炽的继位之所以那么神秘,就是因为朱棣并非死于皇宫之中,因此常让后人浮想联翩。既然朱棣的遗诏颁布于第五次出征途中,那么不妨来看看当时都发生了什么?

公元1424年正月,不安分的阿鲁台趁着大明过年之际,便侵犯北境的大同、开平。朱棣震怒,决定御驾亲征。4月3日,他安排太子朱高炽监国。第二天,便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这次北征并没有电视中的艰难险阻,而是一路欢歌。阿鲁台听到朱棣亲征,吓得赶紧往奴儿干都司的深处跑。前方探子传来消息,目标往答兰纳木儿河逃去。大军立刻往那里开赴,一个多月后,前锋抵达目的地,方圆300里都找不到阿鲁台的踪影。大军刚到达白邙山,因粮草不济而只能回师。6月21日,朱棣命令郑亨率领步军在开平接应。

7月15日,朱棣就派人通知朱高炽他老人家要班师回朝了。16日突然感觉身体不适,17日病倒在榆木川。于是他就留下遗诏传位于太子朱高炽。18日,朱棣驾崩。随行的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制成内棺,将朱棣遗体置于其中,藏在龙车里,早晚饮食和平常无异。19日,杨荣就骑马向朱高炽报丧。29日,朱棣提前安排的步军达到会合之地。8月2日,杨荣抵京,朱高炽当天就安排朱瞻基到开平去迎接。8月7日,大军抵达雕鹗谷,朱瞻基接到朱棣棺木,即刻在军中发丧,3日后,发丧队伍抵达京师。

那么,我们来分析下朱棣临终之时传位于朱高煦的可能性有多大?

  • 朱棣第五次出征,说穿了连个敌人都没看见,更不用说正面交锋了。可见鞑靼畏惧明军到了何种程度,朱棣还用得着担心朱高炽统治下的大明会受到他们的欺辱吗?那又怎么会突然有传位朱高煦的念头呢?
  • 朱棣出征前,将国家交付到太子朱高炽手中,如果他不幸牺牲在战场,那么朱高炽就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因此,如果朱棣铁了心要传位于朱高煦,他一定会在出征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包括废掉太子,改立朱高煦为太子。
  • 如果朱棣想传位于朱高煦,也可让其从征,这样,大军在握的朱高煦才有几分胜算,然而,朱高煦早就于1417年被朱棣赶到乐安洲就蕃去了。而乐安洲位于济南府,而北平介于乐安洲和朱棣出征的奴儿干都司的中间。就算朱棣想临时变卦,恐怕都来不及了,当然,他也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 至于为何杨荣等人决定秘不发丧,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人不是朱高煦,而是鞑靼的阿鲁台,毕竟那里还是他们常出没的地方。

当然朱高煦向来以李世民自居,他认为自己才是朱棣的接班人,于是乎,当他得知朱棣的死讯后,就坐不住了。接着,才登基的朱高炽几个月就去世了,而那时,朱瞻基还在南京,他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这次他会成功吗?


读春秋思无忌


朱棣是在永乐二十二年北征大漠回师途中病死在榆林,死后随军的英国公张辅和内阁学士杨荣秘不发丧,联系在北京的太子朱高炽,等朱高炽安排好一切顺利后才公布朱棣驾崩,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见夺位时机已经失去并且朱高炽已经继位拥有大义的名分只能蛰伏。

所以,朱棣在死前就已经安排好了继承人,早在在永乐二年就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并且又在永乐九年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连第三代继承人都安排好了就是在告诉世人将来继承皇位的是只能是朱高炽父子。

虽然期间汉王朱高煦深得朱棣喜爱,并且一度和朱高炽争夺太子之位,但朱棣始终没有在国家大事上感情用事,还是为了国家稳定立了自己不喜欢的长子朱高炽,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也是深得朱棣喜爱,在第二次北征期间还带着这个好圣孙上战场。所以就算是打感情牌朱瞻基也是不输朱高煦的。

那为什么朱棣明明不喜欢朱高炽却又不立朱高煦为太子呢?好圣孙朱瞻基是一部分因素,更多的还是因为国家的文武派系和政治制度因素的影响。

派系问题是因为靖难之役后武将勋贵势力大涨,如果不制约会对明朝统治者形成隐患,恰恰朱高煦又是武将一派的代言人,所以朱棣必须扶植得到文官拥护的朱高炽父子来制约住武将,只有这样统治者才能平衡朝堂不会被架空。

再来就是皇室内部问题了,朱棣通过政变夺取皇位,如果让自己喜爱的次子朱高煦继位,那么无疑是告诉所有皇子皇孙,不需要自己是长子,只要得到皇帝宠爱就能有望当继承人或者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就能去争夺皇位,这样一来日后绝对会成为皇室内部动乱的根源,所以必须明确的告诉世人,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其他人不能有别的心思,就算你如何神武也不能逾越这个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治稳定。

朱棣就是因为这些因素,所以早早就做出了安排,杜绝了在自己死后国家发动动乱的可能。


我是隔壁小王


朱棣死前留下遗诏,传位太子朱高炽这是没有疑问的。

《大明风华》中,老皇帝朱棣居然打算传位于汉王朱高煦,编剧为了剧情好看而已。在历史上,在朱棣临终前伴驾的是杨荣,而非杨士奇,当时汉王、太孙都不在身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65岁的朱棣第五次出征。随从很多如柳升、陈英、张辅、朱勇、王通等随军出征。文臣当中杨荣、金幼孜等人。

因为没有找到阿鲁台的踪迹,六月的时候朱棣命令撤退。

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朱棣在召见杨荣、金幼孜时,表达了回去后传位太子朱高炽的愿望——

大意是说,太子政务娴熟,回去后会军国大事都交给他,他要享几天清福。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突然病倒了,临终前,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

7月18日,朱棣病逝。

太监马云发现朱棣病死,于是找到了杨荣和金幼孜。他们三人经过密谋,做出了暂不发丧的决定。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用锡熔化后制成内棺装遗体,用龙车运载,每天按时给皇帝送膳食,同时禁止军营中人擅自外出报信。

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防范乐安就藩朱高煦知道消息后造反。

早在出征之时,朱高煦认为,父亲朱棣可能撑不了多不久。他不仅派儿子朱瞻圻潜伏在京城,刺探消息,而且还派了另一拨人潜入京师。

面对像狼一样朱高煦,太子的人还是时刻保持警惕的。

按理说朱棣去世的消息,应该通知有传位太子的遗诏张辅他,但是马云和杨荣对张辅还有戒心。

因为张辅的老爹是张玉,属于汉王朱高煦一党。杨荣不敢赌。

一年后的事证明,二人的做法是对的,在仁宗去世后不久,朱高煦派人联络张辅,要他做内应,共同一起起兵夺帝位。可见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7月19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偷偷地回京向太子报信。

8月2日,接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后,太子朱高炽当即决定派儿子朱瞻基迎接成祖的遗体回京。临行前,朱瞻基说,要求在往来的信件上加盖印章防止泄密。朱高炽将东宫印鉴交给了朱瞻基,说,有奏报的话就用它吧,用完之后你自己留着。仁宗此举意味着承诺了朱瞻基的太子之位。

8月7日,朱瞻基在雕鹗谷,遇见了班师的大军,随后发布朱棣驾崩的消息。

10日,大军到达北京近郊,朱高炽将朱棣的遗体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

15日,朱高炽即皇帝位,这就是历史上的仁宗。

杨荣封锁消息的行为非常成功,朱高煦知道消息的时候,朱高炽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各项准备。他只好接受现实,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1.《明史》

2.《明史纪事本末》


闵不克


电视剧《大明风华》把明成祖朱棣死前的传位演绎得惊心动魄:朱棣北征,与蒙古联军激战,战局不利,朱棣又心血耗尽,时日不多。同时,皇太孙朱瞻基就在朱棣身边,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环伺左右,虎视眈眈。后方,太子朱高炽烈也危在旦夕,大臣杨士奇等人调兵闭关,以防事变。但在历史上,朱棣是死在班师的途中,有惊无险地传位给了太子朱高炽。

朱棣的接班人很早就确定朱高炽,因为朱高炽是明太祖朱元璋指定的燕王世子,并在朱棣称帝后立为太子。这中间,朱棣认为朱高炽比较软弱,想改立酷似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但在征求意见时,大学士解缙表示反对,并提醒朱棣说朱高炽有个好儿子,他有个好圣孙朱瞻基,这为朱高炽加分不少。因此,朱棣不但确立了朱高炽的太子地位,还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把后两代的皇帝接班人都定下来了。每次朱棣出征,都由太子朱高炽监国,逐渐形成了执政班底。朱瞻基还被朱棣带着出征,奉命守过北京,有意识地锻炼他。朱高煦和朱高燧不甘心,几度陷害朱高炽,并谋害朱棣,都被朱棣镇压住了,并要朱高煦和朱高燧去就番,远离政治中心,不得随意回京。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是讨伐鞑靼的阿鲁台,带着一干大将,没有朱高煦和朱高燧,朱瞻基也没在军中。这次北征没有交战,阿鲁台望风而逃。朱棣派兵将追了很远,也没找到阿鲁台,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能班师回朝。大军走到榆木川时,朱棣病势沉重,留下传位太子朱高炽的遗诏后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在军中的太监马云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密商议,决定为了保持大军的稳定,继续回师,先不发丧,一边照常供应朱棣的饮食,一边用锡做容器,封闭住朱棣的遗体,以防气味扩散。同时,杨荣带人紧急回北京报丧。皇太子朱高炽得到报告后,立即派皇太孙朱瞻基去迎接朱棣的灵柩。朱瞻基来到军中后,马上发丧并护送灵柩归京,太子朱高炽在京郊迎接朱棣的灵柩。这时,朱高煦与朱高燧尚在自己的封地,不能有所动作。随后,太子朱高炽顺利继位登基,十个月后也去世了,朱瞻基接着继位,“仁宣之治”的盛世来临了。


澜石记


《大明风华》把朱棣传位描述地惊心动魄,吸足了观者的眼球。

本来,帝王出征在外驾崩,皇太子健康欠佳,几个诸侯王又飞扬跋扈、虎视眈眈,没有故事发生也不太合乎常理。

尽管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没有出现意外,但这个过程绝不轻松。

01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喜爱,被朱元璋诏令立为燕王世子,确定为燕王的继承人。

但朱棣对于朱高炽并不是很感冒,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每次出征,都把朱高炽留在后方监国。朱棣曾经怀疑太子有不轨行为,就命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太子的行为。

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了成见,但胡濙被太子的诚实所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由于胡濙的劝谏,朱棣才打消了对朱高炽的怀疑,取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但是,朱棣对其次子朱高煦却颇为欣赏,认为他更像自己,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也曾许下诺言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

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太子恐怕活不了很久,他之后太子之位就是你的啦。

朱高煦也冲着朱棣这个话,屡屡与朱高燧一起谋篡太子之位。

但由于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及大臣胡濙等的极力维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是保住了。但朱高煦等人的觊觎之心,却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失。

02

朱棣在北征途中突然驾崩,给帝位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变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为了稳固北疆,朱棣留下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御驾亲征,第五次远征蒙古。就在得胜回师的途中,到达榆木川时(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突然得病身亡,享年六十五岁。

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

(七月)十六日,临时住苍崖戍,觉身体不适。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留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尊从高皇帝遗制。十八日,成祖死,终年六十五岁。

当时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秘密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装殓成祖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安排地方官吏依照礼制照常供给。

七月十九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飞马回京向皇太子报丧。

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北京,皇太子朱高炽于当天派遣皇太孙朱瞻基,奉迎成祖灵柩于开平。七日,住在雕鹗谷,皇太孙到军中发丧。十日,到北京近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之后,葬于长陵,庙号太宗。

03

朱高炽顺利登基,政权实现平稳过渡。

从成祖本纪与朱高炽传记的一些资料来看,朱高炽得知成祖驾崩时间的记载并不一致。

成祖本纪记载,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京城,皇太子朱高炽派遣朱瞻基赶到开平奉迎成祖灵柩。而朱高炽传记资料则说,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才得知朱棣之死,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遗诏到达北京,这个时间有差距。

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与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商议。随后下令加强京城治安,并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镇守。

次日,朱高炽释放了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因为他反对朱棣第三次远征蒙古,而被囚禁。

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基,颁布大赦令。

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是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明朝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尽管没有出现变故,但这一过程也是惊心动魄,令当事者提心吊胆,这个可想而知。


豹眼看历史


朱棣在55岁高龄,仍然要替后人扫清边患,亲自出征鞑靼阿鲁台,但是阿鲁台早就人去楼空。而朱棣却突发疾病,生命被彻底消耗殆尽。

朱棣临终前,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思想挣扎了很久,甚至打算传位给汉王朱高煦。但最终在杨荣的坚持下,决定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朱棣嘱咐杨荣,要和杨士奇、杨溥辅佐太子朱高炽即位,保大明万世。最后由杨荣坐镇统筹,朱瞻基秘密潜入京城回去报信。朱高炽的江山才算是没被朱高煦夺走。

虽然朱棣的话有些穿越,此刻正史上至少杨溥还在诏狱读书。而太孙也没在军中,更不可能冒险回去报信。

一个是朱高炽能够顺利即位,杨荣功不可没,而是的确有人悄悄回京城报信了;另一个是在“三杨”内阁的主持下,实现了“仁宣之治”。

杨荣和金幼认为,时局微妙,三军无主,稍又差池,便会造成混乱,应该秘不发丧,一切照常,稳定军心,继续班师回朝。同时应该秘密告知监国的太子,提前做好稳定时局的准备,国不可一日无主,应该让太子提前即位,然后再行发丧。

于是秘密派杨荣和少监海寿连夜秘密先行回到京师,向朱高炽汇报了情况,让朱高炽提前做好了准备,顺理成章地即位。

而对于朱棣身前是否有遗言,实际上就并不重要了。

作为支持朱高炽的不多的军中勋贵,张辅表示自己曾经临危受命,力保朱高炽即位。但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认为张辅这人实际上有点墙头草的意思;

朱棣的随侍太监马云,也声称自己在朱棣临终前听到过要传位给太子朱高炽的话。马云作为重要的当事人,算是朱高炽的拥立功臣之一,如此言论实属必然;

所以朱棣极有可能时暴毙身亡,临终前很有可能和康熙一样,什么话都没留下。



新闻报道简看


《大明风华》里,朱棣在55岁高龄,仍然要替后人扫清边患,亲自出征鞑靼阿鲁台,但是阿鲁台早就人去楼空。而朱棣却突发疾病,生命被彻底消耗殆尽。

朱棣临终前,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思想挣扎了很久,甚至打算传位给汉王朱高煦。但最终在杨荣的坚持下,决定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朱棣嘱咐杨荣,要和杨士奇、杨溥辅佐太子朱高炽即位,保大明万世。最后由杨荣坐镇统筹,朱瞻基秘密潜入京城回去报信。朱高炽的江山才算是没被朱高煦夺走。

虽然朱棣的话有些穿越,此刻正史上至少杨溥还在诏狱读书。而太孙也没在军中,更不可能冒险回去报信。






食色汇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导语:公元1395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打败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成功登上了帝位,随后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立嗣建储。


朱棣总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羲。除了四子高羲为庶出之外,其他三子都是中山王徐达之女、正宫皇后徐氏所嫡生。理论上这三个儿子都具备继承皇位的权力。


在嫡出三子中,朱棣最赏识次子朱高煦,最宠溺三子朱高燧,而最不喜欢的就是长子朱高炽。因为高煦身高体健,勇猛彪悍,尤其是在靖难之役时曾数次率精骑数千解朱棣之围,因此作为以军功起家的朱棣觉得这个儿子跟自己很相像,在战场上又能帮助自己,朱棣曾口头承诺高煦如果得了天下就立他为太子。三子高燧也是一个精明狡诈的主,以其幼子之娇憨得到朱棣的喜爱。而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行动迟缓,走路都得让人扶持,更不能纵马骑射,这让马上得天下的朱棣非常不喜。


然而,最终朱棣却是立了这个他最不喜欢的长子为皇太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01 《皇明祖训》的明确规定和来自朝臣的压力


如果让朱棣以自己的本心来选接班人,估计他会在老二和老三里面二选一,根本不会考虑仁柔怯懦、完全不随自己的长子。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所撰的《皇明祖训》有规定:“立嗣以嫡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意思就是太子的人选优先考虑嫡出的长子,而作为嫡长子的朱高炽自然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了。

(《皇明祖训》)

另外,朝中大臣也都纷纷以封建礼法和祖训为后盾敦促朱棣立高炽为皇太子。在这种状况下,朱棣既不能冒违背祖训和封建礼法的大不韪,也不能忽视群臣的意见,只能册立高炽为皇太子。

甲戌,立子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汉王,高燧赵王。——《明史》


02 朱高炽善于理政,又立有大功


朱高炽虽然身材肥胖,不会骑射,但是为人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做事有板有眼,温仁宽厚,尤其获得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称许,从小就被立为燕世子,也就是给时任燕王朱棣指定了接班人。


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明史》


另外,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高炽曾以燕世子的名义固守北平大本营,率领北平的万余守军 成功抵御了李景隆五十余万政府军的进攻,成功保住了朱棣的老巢,间接支援了朱棣在前线的作战,使得朱棣没有了后顾之忧。战后朱棣和许多人都不得不承认,高炽坚守北平是件了不起的战功。

(图为朱高炽影视人物,朱高炽是个有才华的胖子)

再有,虽然朱高炽最终被立为了皇太子,但是其位置并不稳固,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经常构陷太子,打压东宫官属,然而朱高炽在朱棣外出远征之际,做事勤勉,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了监国的重任,也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许多官员纷纷为朱高炽站队撑腰,力保其太子之位。如大学士解缙曾向朱棣进言:“皇长子仁教, 天下归心。” 东宫官杨士奇也为朱高炽分辨,说高炽在监国期间“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明史》



03 朱高炽有个好儿子


据《明史》记载,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比长,嗜书,智识杰出。”


对这个应梦而来的嫡长孙,朱棣是宠爱有加,无论是出征还是从幸都带在身边,见人就夸自己的孙子。永乐七年,朱棣将这个爱孙带到北京,不但教给他很多东西以增长见识,还带着他去体验农家生活、使用农具等,让他理解国以农为本的道理,甚至还亲自撰写了一本《务本训》让他读,可以说朱棣是完全把朱瞻基当成了皇位继承人来着力培养的。最后,干脆就直接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明确指定了隔代皇位的继承。

(图为朱瞻基影视形象)

永乐七年,从幸北京,令观农具及田家衣食,作《务本训》授之。八年,成祖征沙漠,命留守北京。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始冠。自是,巡幸征讨皆从。尝命学士胡广等即军中为太孙讲论经史。每语仁宗曰:“此他日太平天子也。”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明史》


无论是朱棣宠爱自己的孙子重点培养他,还是指定他为皇太孙,无疑都是稳固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因为如果朱棣属意朱瞻基为后续接班人,就不可能再让高煦和高燧为太子了,只能让他爹高炽为太子,这也是最终让朱棣下定决心传位于朱高炽的根本原因。


这一点,从大学士解缙和朱棣的一段对话也能得到证明。在册立太子时,朱棣一直犹豫不决,曾私下找很多亲信大臣讨论过。有一次,朱棣又私下问大学士解缙,解缙说: “皇长子仁教, 天下归心。”但是朱棣听了此话却默然不语,过了一会,解缙又叩首说:“好圣孙。”朱棣听了才点头表示赞同,决意立朱高炽为太子。而大学士解缙说的“好圣孙”自然就是朱瞻基。


因此说,朱高炽能够顺利当上太子、稳固地位、成功登基为帝都赖他有个好儿子。



【欢迎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

柚子爱历史


明成祖朱棣是史书明确记载,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公开篡位而当上的皇帝,史称永乐皇帝。

实事求是讲,他在位二十二年,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文治武功的有为之君。

重贤才,推进经济文化建设,五次亲征漠北,还派郑和船队下西洋,与沿途各国加强沟通联系。所以他死后的谥号不是"某宗",而是"成祖",自然有其道理。

有时历史会有惊人相似的一幕重现:

他的皇兄太子标和他所立的太子朱高炽都是斋心仁厚之人,而身边都有一个战功卓著的皇弟。并对皇位都存在虎视眈眈的觊觎。这两个人,一个是朱棣自己,一个是他的次子一一汉王朱高煦。

朱棣从他篡位的经历中也总结出教训,以免在他儿孙身上重演。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后,又亲自精心培养太子的儿子一一自已最喜欢的孙子朱瞻基,使他早早在期臣中树立起威信。

同样的背景,不同的防范,定会导致不一样的结局。

朱高炽即位十个月便死去,继位的正是他的儿子一一著名的的宣德皇帝朱瞻基。

他的叔王一一汉王朱高煦果然起兵造反。学起了成祖朱棣。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羽翼己丰的宣德皇帝朱瞻基亲率天子之师,不到一个月就活捉了朱高煦,平息了这场叛乱。

有理由相信,对很象自己的汉王朱高煦,朱棣早已有了双保险的防备,使朱高煦不会成为第二个朱棣,以避免明王朝出现二次危机。


晚亭与落霞同晖


公元前1424年,也就是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是死在了讨伐北元的路上,他驾崩之后,为了稳固当时的政权,以杨荣为首的大臣他们决定采取暂不发丧的形式,来躲避叛军的耳目,避免造成混乱的局势。

当然了这里的叛军,我们主要是指的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

那时候尽管朱高炽已经被立为太子很多年了,但是,朱高煦并不死心。他一直都觉得,自己肯定是有机会当皇帝的。

甚至他还幻想过,自己的父亲朱棣会把皇位传给自己。

事实上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曾经就对朱高煦说过,世子多疾,汝当勉之。言外之意,就是说你的哥哥朱高炽身体多病,很大程度上你是可以接替皇位的,你一定要加油卖力杀敌呀。

因此,在那个时候朱高煦杀敌才特别的卖力的。

可是,在朱棣夺得江山之后的永乐二年,朱高炽就被立为了太子。事实上这个皇位,肯定也就有朱高炽来继承了。

尽管说朱棣并不喜欢朱高炽,但是,朱高炽毕竟是嫡长子呀。

一般汉人当皇帝的时候,都是把继承人选为自己的嫡长子来继承。这个礼法是不能乱了的。

因此,朱棣就把皇位的继承人安排给了朱高炽。

其实朱棣之所以选择朱高炽当皇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高炽有一个儿子叫朱瞻基,朱棣十分喜欢这个孙子。

为了培养朱瞻基,朱棣在出征的时候,还亲自带着这个孙子去。让他去锻炼锻炼,见见世面。

可见,只要不傻的人,就都知道朱棣是把皇位创给了朱高炽。

但是,朱高煦一直都是不死心,在他看来自己的老爹朱棣,能够通过叛乱得到皇位,自己也可以争取。

只要朱棣驾崩,那么。他就可以趁乱反叛,毕竟他是武将,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人支持的。

但是,杨荣等大臣终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因为朱棣驾崩的消息被他们给封锁了。杨荣等人,他们回京之后,先是让朱高炽登基当了皇帝,然后才宣布的老皇帝皇帝朱棣驾崩了的消息的。

因此,这个时候朱高煦再想要谋反,已经不可能了。毕竟他一个地方诸侯王,是无论如何也对抗不了中央的军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